自兩年前中蛇毒之後,張昕的眼睛一直未間斷治療,現在雖有光感可依然看不清晰,因此失去了熱愛的職業。忙慣的人突然閑下來會很不習慣,尤其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會更加絕望,他也曾自暴自棄,但已經從消極悲觀變得接受現實,他不僅能獨立照顧自己的生活,還在社區門口開了個警事諮詢所,通過幫助別人讓自己充實起來,隨後,他因還算不錯的普通話和經驗豐富的偵破經歷被一家電台請去做了嘉賓主持,從此獲得一定經濟收入,這讓他愈發自信起來。
洗完澡出來,張昕見女兒睡熟,便摘下浴巾伏到床上欲跟子君溫存。兩人剛剛進入狀態,手機鈴聲忽然響了,張昕大為掃興。手機還沒接聽,敲門聲就響了,子君穿衣開門,還是半小時前離開的那幫警察。張昕既難堪又氣憤:不知那幫傢夥在外麵聽了多久。帶頭的警察說,他們在返回途中碰到一夥形跡可疑的人,為避免打草驚蛇,他們假裝離開實際躲到一旁觀察,發現那些人確有問題,經查,他們想把一具古屍賣到國外發財。子君問:什麽古屍?警察遞上一張照片,子君看了大驚失色:屍體現在在哪兒?警察說:在我們局裏呢。除了那幾個盜賊,我們還抓到一女的,她武功很厲害,一刀殺死好幾個盜賊。
張聽沒好氣地說:你們大老遠找回來就說這個?警察答:不是我們,而是那女的要找,她說她認識你們。子君大致猜出了來者身份:人在哪兒?警察拉開門,屋外站著的果然是阿依薩,看上去跟兩年前沒任何變化,隻是眼神裏多了份滄桑和憂鬱。子君先打發那幫警察回去,然後讓阿依薩坐下給她例杯熱水。阿依薩一不寒暄二不道謝,隻伸出手,托著四顆綠色的珠子。子君拈起一顆仔細觀察:珠子直徑約半厘米,通體翠綠,像顆透明的青豆。子君問:哪兒來的?阿依薩說:從王子的鼻孔和雙耳中發現的。那幫盜賊竊走了他的屍體,幸好半路翻車被我趕上,當時玉棺傾斜,他的右耳中滾出一顆,後來我又在左耳和鼻孔中取出三顆。
這綠珠好像在哪兒見過?子君記起來了,兩年前在地獄之門,父親曾從傳國玉璽的龍口裏撥出一顆珠子,形狀和色彩跟當前這顆極為相似,綠珠落地便觸發了機關。她通過一些史料獲知,西域王國一些貴族死後,有珠寶堵塞五竅再下葬的習俗,可達尼努爾身上為何隻有四顆?這四顆龍珠與傳國玉璽龍口中那顆是否存在關聯?到底是機緣巧合還是一場別有心計的陰謀?難道綠珠背後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交出綠珠後阿依薩就告辭了,離開前她向子君提出一個請求:王子的遺體務必得帶回西山,他應該安靜地長眠於地下,而不是作為標本用於醫學解剖或者躺在博物館供人遊覽。子君答應了。
阿依薩走後,子君坐回床邊握住張昕的手:看來,我們的旅行要提前結束了,明天起我們將有一項新的任務。張聽猜到了任務的內容:那個案子不是早就結了嗎?子君搖頭:始作俑者雖然都已作古,但要解開所有謎團挖出全部真相,將一副完整而真實的歷史畫卷展現出來,現在才剛剛起步。張昕:還從那具屍體查起?子君:不,是個活人。張昕:誰?子君:劉雯。張昕:有兩年聯繫不上了,到哪兒去找?子君:不用找,他自己會回來的。
此時的江南秋色正濃,一條曲曲彎彎的石階穿林越澗通往山頂,連接著一所看不出年代的禪院,禪院旁有一棵看不出品種的老樹,樹下打坐著一位看不出年齡的老僧,腳邊擺著一副看不出本色的簽筒。一個年輕人走到他身邊,在對麵的石凳上坐下,沉默良久才輕輕喚了聲:“大師。”老僧抬起眼皮打量著麵前的俗客:年約20出頭,容貌清秀,隻是眼睛裏帶著不是這個年紀的哀愁。
老僧慢悠悠開了口:“小夥子,你要求什麽?”年輕人又輕輕吐出兩個字:“姻緣。”老僧撫摸著長長的鬍鬚:“抽籤還是測字?”年輕人斟酌片刻:“測字。”老僧點點頭:“那……你測今年還是測明年?”年輕人目光誠懇:“來生。”老僧伸出手掌:“請寫下你的名字。”年輕人伸出食指認真書寫,從筆畫走勢可以看出,他寫的是“劉雯”。老僧又點點頭:“請寫下另一個人的名字。”劉雯的手指抖了許久,才遲疑著寫了下去:“杜亞楠。”老僧閉目掐算,繼而絮絮叨叨朝劉雯做著分析。
一位同樣年輕清秀的女子走到禪院邊,放下手中的孩子指向劉雯,那孩子蹣跚著發出稚嫩的童音:“爸爸。”劉雯轉過頭,嘴角彎起淺淺的笑紋,然後張開胳膊擁抱了他。女子上前挽上他的胳膊:“我們走吧。”劉雯抱著兒子親了一下,那孩子分明是他縮小的翻版。女子問:“已經準備好了,明天上午十點的飛機。你這麽急著回弗寧有事嗎?”劉雯點頭嗯了一聲。女子又問:“那裏有你的親戚?”劉雯答:“幾個朋友。”女子斟酌著:“怎麽從沒聽你說過?好像提起他們你還不太高興,跟他們有過節?”劉雯搖頭:“不是你想的那樣,回頭我慢慢跟你講。”女子已經產生好奇,她用撒嬌的語氣追索:“我現在就想聽。”
劉雯猶豫片刻,從錢夾內層取出一張陳舊的火車票遞過去,女子翻來覆去一臉疑惑:“幹嘛?這是張過期的車票啊。”劉雯道:“所有的故事都在這裏了。”女子睜大眼睛:“都與你有關嗎?”“有關。”劉雯說:“除了我,還有我那幫朋友,還有我爸爸,還有一些陰謀家和投機者。”天空不知何時飄起了細雨,濕漉漉的水汽漸漸映出車票背麵一個模糊的圖案,盡管那紛繁複雜的線條尚未清晰,女子還是驚叫出聲:“這是什麽?”劉雯早在兩年前從地獄之門回弗寧的路上,就發現了那塊潛藏的疆虎圖案,可直到幾天前,他才弄明白那其實是一份微縮的家譜,它在揭開一些謎底的同時,又醞釀了新的懸疑,因此他說:“這是一個故事的結局,也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洗完澡出來,張昕見女兒睡熟,便摘下浴巾伏到床上欲跟子君溫存。兩人剛剛進入狀態,手機鈴聲忽然響了,張昕大為掃興。手機還沒接聽,敲門聲就響了,子君穿衣開門,還是半小時前離開的那幫警察。張昕既難堪又氣憤:不知那幫傢夥在外麵聽了多久。帶頭的警察說,他們在返回途中碰到一夥形跡可疑的人,為避免打草驚蛇,他們假裝離開實際躲到一旁觀察,發現那些人確有問題,經查,他們想把一具古屍賣到國外發財。子君問:什麽古屍?警察遞上一張照片,子君看了大驚失色:屍體現在在哪兒?警察說:在我們局裏呢。除了那幾個盜賊,我們還抓到一女的,她武功很厲害,一刀殺死好幾個盜賊。
張聽沒好氣地說:你們大老遠找回來就說這個?警察答:不是我們,而是那女的要找,她說她認識你們。子君大致猜出了來者身份:人在哪兒?警察拉開門,屋外站著的果然是阿依薩,看上去跟兩年前沒任何變化,隻是眼神裏多了份滄桑和憂鬱。子君先打發那幫警察回去,然後讓阿依薩坐下給她例杯熱水。阿依薩一不寒暄二不道謝,隻伸出手,托著四顆綠色的珠子。子君拈起一顆仔細觀察:珠子直徑約半厘米,通體翠綠,像顆透明的青豆。子君問:哪兒來的?阿依薩說:從王子的鼻孔和雙耳中發現的。那幫盜賊竊走了他的屍體,幸好半路翻車被我趕上,當時玉棺傾斜,他的右耳中滾出一顆,後來我又在左耳和鼻孔中取出三顆。
這綠珠好像在哪兒見過?子君記起來了,兩年前在地獄之門,父親曾從傳國玉璽的龍口裏撥出一顆珠子,形狀和色彩跟當前這顆極為相似,綠珠落地便觸發了機關。她通過一些史料獲知,西域王國一些貴族死後,有珠寶堵塞五竅再下葬的習俗,可達尼努爾身上為何隻有四顆?這四顆龍珠與傳國玉璽龍口中那顆是否存在關聯?到底是機緣巧合還是一場別有心計的陰謀?難道綠珠背後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交出綠珠後阿依薩就告辭了,離開前她向子君提出一個請求:王子的遺體務必得帶回西山,他應該安靜地長眠於地下,而不是作為標本用於醫學解剖或者躺在博物館供人遊覽。子君答應了。
阿依薩走後,子君坐回床邊握住張昕的手:看來,我們的旅行要提前結束了,明天起我們將有一項新的任務。張聽猜到了任務的內容:那個案子不是早就結了嗎?子君搖頭:始作俑者雖然都已作古,但要解開所有謎團挖出全部真相,將一副完整而真實的歷史畫卷展現出來,現在才剛剛起步。張昕:還從那具屍體查起?子君:不,是個活人。張昕:誰?子君:劉雯。張昕:有兩年聯繫不上了,到哪兒去找?子君:不用找,他自己會回來的。
此時的江南秋色正濃,一條曲曲彎彎的石階穿林越澗通往山頂,連接著一所看不出年代的禪院,禪院旁有一棵看不出品種的老樹,樹下打坐著一位看不出年齡的老僧,腳邊擺著一副看不出本色的簽筒。一個年輕人走到他身邊,在對麵的石凳上坐下,沉默良久才輕輕喚了聲:“大師。”老僧抬起眼皮打量著麵前的俗客:年約20出頭,容貌清秀,隻是眼睛裏帶著不是這個年紀的哀愁。
老僧慢悠悠開了口:“小夥子,你要求什麽?”年輕人又輕輕吐出兩個字:“姻緣。”老僧撫摸著長長的鬍鬚:“抽籤還是測字?”年輕人斟酌片刻:“測字。”老僧點點頭:“那……你測今年還是測明年?”年輕人目光誠懇:“來生。”老僧伸出手掌:“請寫下你的名字。”年輕人伸出食指認真書寫,從筆畫走勢可以看出,他寫的是“劉雯”。老僧又點點頭:“請寫下另一個人的名字。”劉雯的手指抖了許久,才遲疑著寫了下去:“杜亞楠。”老僧閉目掐算,繼而絮絮叨叨朝劉雯做著分析。
一位同樣年輕清秀的女子走到禪院邊,放下手中的孩子指向劉雯,那孩子蹣跚著發出稚嫩的童音:“爸爸。”劉雯轉過頭,嘴角彎起淺淺的笑紋,然後張開胳膊擁抱了他。女子上前挽上他的胳膊:“我們走吧。”劉雯抱著兒子親了一下,那孩子分明是他縮小的翻版。女子問:“已經準備好了,明天上午十點的飛機。你這麽急著回弗寧有事嗎?”劉雯點頭嗯了一聲。女子又問:“那裏有你的親戚?”劉雯答:“幾個朋友。”女子斟酌著:“怎麽從沒聽你說過?好像提起他們你還不太高興,跟他們有過節?”劉雯搖頭:“不是你想的那樣,回頭我慢慢跟你講。”女子已經產生好奇,她用撒嬌的語氣追索:“我現在就想聽。”
劉雯猶豫片刻,從錢夾內層取出一張陳舊的火車票遞過去,女子翻來覆去一臉疑惑:“幹嘛?這是張過期的車票啊。”劉雯道:“所有的故事都在這裏了。”女子睜大眼睛:“都與你有關嗎?”“有關。”劉雯說:“除了我,還有我那幫朋友,還有我爸爸,還有一些陰謀家和投機者。”天空不知何時飄起了細雨,濕漉漉的水汽漸漸映出車票背麵一個模糊的圖案,盡管那紛繁複雜的線條尚未清晰,女子還是驚叫出聲:“這是什麽?”劉雯早在兩年前從地獄之門回弗寧的路上,就發現了那塊潛藏的疆虎圖案,可直到幾天前,他才弄明白那其實是一份微縮的家譜,它在揭開一些謎底的同時,又醞釀了新的懸疑,因此他說:“這是一個故事的結局,也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