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青竹的話,他們大多都覺得,這是神尊在給少主身上貼金,並不完全相信。


    但麵上也都恭維起少主明察秋毫,心係百姓,是天下百姓之福。


    陳青竹也不管他們信不信。


    這是事實,自然要讓大家知道。


    至於對蓉娘不信不服,她有充足的時間讓蓉娘成長為一個讓人信服的主君,然後再把江山交給她。


    “本座打算今春便在治下全麵種植這番薯,時間緊迫,需要大家積極獻策獻力,商討出一個可行的章程來。”


    又道:


    “目前,可以指導番薯種植的東番島百姓已經送達淞滬。”


    袁鬆伯沉思片刻,便直指此事的關鍵:


    “神尊,百姓們向來守舊,這番薯雖好,他們隻怕沒那麽容易聽話地種上。”


    從沒種過地也沒下過村的秦大富很不理解:


    “如此高產的作物,種上一畝就能讓全家都不挨餓,他們怎麽會不願意種呢?”


    袁鬆伯滿臉無奈,解釋道:


    “秦侍郎有所不知,百姓之中,愚昧固執者頗多,對於新東西一直很難接受。”


    “譬如當年老夫在平涼府做知縣,當地土地貧瘠,畝產量極低,老夫在農書上看了不少肥地的辦法,自己也試驗過兩年,這才向全縣推廣,但一開始時依舊是困難重重。”


    “大多百姓都是陽奉陰違,更有甚者,自己不按照老夫的辦法去漚肥,還糾集人手把村裏率先漚肥的人戶打了一頓,說他們這樣做會壞了村裏風水。”


    “還有擔心不敬土地神,會遭到神靈報應的,還有說老夫屁都不懂瞎胡鬧,會把土地弄壞的……”


    眾人十分震驚且不解。


    “那……那後來呢?”


    “後來過了兩三年,大家發現鄰居家漚肥的確能提高糧食產量,這才普遍接受的。”


    眾人這才明白,為何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神尊會說時間緊迫,還要大家獻策獻力討論章程。


    這事實際上並不簡單。


    張六身為民宣部尚書,司農使全都歸他管,心中早就有些想法,因此立即站出來建議道:


    “神尊,若百姓難以接受,倒不如說這番薯是神尊從仙界帶來的仙株,或許能叫他們更願意種植?”


    他都已經想好讓手下人去各村渲染吹噓的台本了。


    慧雲否決了他的提議:


    “不妥。此物來自東番島,那些從東番島回來的司農使人盡皆知,若是說漏嘴了,反倒影響神尊威名。”


    “而且,百姓們一開始定會對這番薯是否能吃,長期食用是否會損傷身體等定會有諸多疑慮,東番島那些司農使便是最好的人證。”


    “讓他們說實話比說謊話更容易,有他們在傳授番薯種植方法時,告知百姓在東番島的經曆,宣揚神尊威名的同時,也能打消百姓們對番薯的顧慮。”


    陳青竹讚賞地看了慧雲一眼:


    “蘇次輔說得有理。”


    嚴慶之深思片刻,也站出來提議道:


    “神尊,屬下以為,要保證百姓都種上番薯,可以軟硬兼施。”


    “一則用官府政令約束,不種植番薯者,所有田地賦稅加一成。”


    “二則每家拿出一畝地種番薯,這一畝地便可免稅,如此,再加上多多宣揚番薯的好處,便能叫百姓更願意嚐試。”


    這話遭到了袁鬆伯的否決。


    “嚴大人這話,其餘都沒問題,唯獨加稅萬萬不可。”


    “神尊說過,永不加稅,那便絕不能開這閘口。否則,下麵很快就會亂套。”


    “到時候,難保不會有官員衙役或者下麵的裏長,直接給百姓安個沒種番薯的罪名就肆意加稅。長此以往,又會如大魏一般,隨意巧立名目私下收取苛捐雜稅。”


    嚴慶之聞言,露出羞愧之色:


    “倒是下官考慮不周。”


    工部侍郎卓玉秀提議道:


    “神尊,不如將加稅改成當眾杖責戶主十棍?”


    “此舉不至於傷筋動骨,卻極有羞辱性,一家之主自然受不了,哪怕為了不挨打,也得老老實實把番薯種上。”


    陳青竹覺得她說得有道理,便采納了。


    蓉娘建議道:


    “母親,沒分完田地的各府各縣,是不是也可以直接將每戶種植一畝番薯,作為分得田地的條件?”


    “可以。”


    眾人又商議了一些其他細節,總算擬好了章程。


    東番島上,倭寇們讓奴隸種植番薯,除了用來喂養奴隸,也用來喂牲畜,因此數量上倒是足夠給十二個府做種子。


    但如此多的番薯,要快速運到各府,還不在路途中顛壞,也是個極大的考驗。


    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保證番薯不因為被顛壞而無法出芽,陳青竹決定再花幾天時間,親自給各地送去番薯糧種。


    於是,短短六七天之間,治下每個縣府的諸多百姓都親眼見證了神跡。


    先是縣衙或者府衙外頭鳴冤的鼓,鼓槌自動飛起來擊打半刻,等衙門前聚集了足夠多的人時,一堆堆小山一樣的番薯,便憑空出現在了縣衙府衙前頭的院子裏,將整個院落堆滿不說,還堆到了府衙外頭的大街上。


    然後,一張巨大的白布憑空落下,上書幾行醒目的大字:


    “渡厄神尊諭令,此番薯糧種,分與各村百姓廣而種之。”


    此等神跡,無不讓各縣府衙役百姓被嚇得當場下跪,其後又津津樂道。


    待村中百姓被召集到縣府領取番薯糧種時,也都聽縣府中的百姓說起這番薯憑空被送達的神跡。


    領取糧種的百姓回到各自的村子,又將此事廣而告之。


    這無疑讓番薯也因為渡厄神尊的神跡,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變得更加容易接受。


    並且,百姓們也真切感受到,如今統治著這片土地的,確實是一位法力無邊的神仙。


    待司農使在各村指導番薯種植時,說起渡厄神尊如何從天而降,殺盡折磨奴役他們的倭寇時,百姓們心中對渡厄神尊的感激,信仰也越發虔誠。


    自此,無論什麽叛軍反賊的說辭,都完全無法動搖百姓們對神尊的忠心。


    送完了番薯糧種,陳青竹又帶著蓉娘去了海上,由南往北掃蕩剩餘的琉璃群島,倭國本土西海岸等倭寇聚集之地。


    期間,解救了無數被俘百姓,也裝滿了數十張納物符的各種財寶貨物,每一站都收獲滿滿。


    而此時,永安帝派出來的錦衣衛們,兵分幾路,在曆經風浪,海盜劫掠,迷路等種種波折後,前往倭國本土這一支隊伍,倒是成功地找到了好幾股倭寇勢力。


    他們由北往南挨個造訪,終於在造訪第四個倭寇莊園後,與剿倭的陳青竹撞了個正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陳姨娘從修真界回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芽芽學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芽芽學羽並收藏陳姨娘從修真界回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