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長心酸地對二團長說:“這下可好了,味道也聞不到了。”
二團長見娘娘廟村這個村的村民這麽害怕當兵的,知道肯定有原因。但目前這種情況肯定很難調查。
這時二營長帶著一名老人過來了。
“報告團長,這位是平安村的何大爺,他對這條河的情況相當熟悉,我帶他過來向我們介紹一下情況。”
“老人家,您好,給您添麻煩了。”二團長握著何大爺的手說道。
何大爺經常錦州葫蘆島兩邊跑,對抗日一軍的所作所為早有所聞。知道抗日一軍是支親民的軍隊,所以不像其他村民那樣害怕一軍的士兵。
他接著娓娓向二團長介紹起小淩河的情況:這一段小淩河的水位有四五米深,現在是枯水時,水位也有兩米多深,不適合涉水過河。而且水底暗流較多,水流較為湍急。不適合遊泳過河。
“難道我們的收複行動剛開始就要止步於小淩河西岸了嗎?”二營長不甘心的問。
用船強渡或者繞道下遊二十裏處有一較為寬暢的河麵。
“用船強渡能征集到足夠的船嗎?”二團長接著問何大爺。
“有點困難。”何大爺想了想說道。
二團長望著何大爺問:“怎麽啦?”
“這這段時間鬼子不知道發什麽神經,將我們附近村莊的船都收走了,還抓了不少青壯年船工。”
“娘娘廟村鬼子也來過嗎?”
“來過,娘娘廟村離小淩河最近,被搜走的漁船最多,被抓走的船夫也最多。”
“怪不得這個村子裏的人對我們戒備心這麽大。”
“這個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我跟他們還能說上兩句話。”何大爺說完就往娘娘廟村子裏走。兩名二團的士兵也緊跟其後。
不一會兒,娘娘廟村的鄉親們就跟在何大爺後麵朝二團的軍營走過來。
不少鄉親走到二團長麵前,“撲通”一下子跪了下來。紛紛請求二團長救他們的丈夫,兒子或父親。
二團長一一讓鄉親們起來,然後向他們詢問了詳細情況。
原來鬼子為了防止二團長他們渡過小淩河,提前將周邊的村莊裏的漁船收繳了,並抓走了一批船工。
二團長告別這些鄉親們後和營長,連長他們在指揮室召開了緊急碰頭會。
二團長分析:這附近肯定有鬼子的斥候,否則為什麽他們還沒有進攻娘娘宮鎮,裏麵的鬼子提前撤了,還沒有進攻建業鎮,鬼子已經提前將周邊的漁船收繳了?
一營長請求帶人去抓鬼子的斥候。
二團長拒絕了。他認為目前我們在這裏的群眾基礎很薄弱,很難分清楚哪一個是鬼子的斥候,哪一個是老百姓。等我們收複這裏以後再慢慢收拾他們。目前首要任務是將被捕的老鄉解救出來。
但是過河解救被捕的老百姓。最好要有熟人帶路,因為二團的士兵對這裏的情況都是兩眼一抹黑。
最後,二團長決定將這次解救任務交給一營負責。他叫一營長盡量找到足夠的船隻,帶著兩名熟悉當地情況的向導過小淩河去解救被捕的老百姓。
二團長他們出來時,幾名女醫務兵正拿著菜讓幾個小孩吃。
幾名瘦小的小孩正左右手開工,嘴巴裏塞得滿滿的。
他們的父母在一旁噙著淚,憐愛的看著自己的小孩。
鄉親們聽二團長說現在想要了解小淩河對麵鬼子的情況,都圍過來將自己所知道的向二團長他們訴說。
建業鎮也就一支小隊的鬼子兵力和一百多名偽軍把守。被捕的鄉親們極有可能被關在鬼子指揮部旁邊的軍營裏。
這時一名鄉親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情報:就是昨天晚上有一百多名鬼子和一百多名偽軍從這裏坐船到了對麵建業鎮。
“原來這批偷糧食的老鼠不是逃到錦州,而是逃到這裏來了。團長讓我們營上吧,三百多名鬼子和偽軍還不夠我們塞牙縫。”一營長向二團長請戰道。
“消滅這批鬼子是肯定的,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將被捕的老百姓解救出來。你不要喧賓奪主。”
“是。”一營長紅著臉應道。
娘娘廟村民聽說二團長要熟悉對麵情況的向導,馬上有兩名年輕人自告奮勇上前做向導。
但是說到船大家都為難了,這一次他們幾個村的漁船大部分被鬼子收繳了。
何大爺表示他能提供一艘漁船。娘娘廟村的村民七嘴八舌討論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有辦法提供漁船。
最後決定由何大爺提供的漁船分批將一營的一個排運送到對岸去。
二團長見娘娘廟村這個村的村民這麽害怕當兵的,知道肯定有原因。但目前這種情況肯定很難調查。
這時二營長帶著一名老人過來了。
“報告團長,這位是平安村的何大爺,他對這條河的情況相當熟悉,我帶他過來向我們介紹一下情況。”
“老人家,您好,給您添麻煩了。”二團長握著何大爺的手說道。
何大爺經常錦州葫蘆島兩邊跑,對抗日一軍的所作所為早有所聞。知道抗日一軍是支親民的軍隊,所以不像其他村民那樣害怕一軍的士兵。
他接著娓娓向二團長介紹起小淩河的情況:這一段小淩河的水位有四五米深,現在是枯水時,水位也有兩米多深,不適合涉水過河。而且水底暗流較多,水流較為湍急。不適合遊泳過河。
“難道我們的收複行動剛開始就要止步於小淩河西岸了嗎?”二營長不甘心的問。
用船強渡或者繞道下遊二十裏處有一較為寬暢的河麵。
“用船強渡能征集到足夠的船嗎?”二團長接著問何大爺。
“有點困難。”何大爺想了想說道。
二團長望著何大爺問:“怎麽啦?”
“這這段時間鬼子不知道發什麽神經,將我們附近村莊的船都收走了,還抓了不少青壯年船工。”
“娘娘廟村鬼子也來過嗎?”
“來過,娘娘廟村離小淩河最近,被搜走的漁船最多,被抓走的船夫也最多。”
“怪不得這個村子裏的人對我們戒備心這麽大。”
“這個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我跟他們還能說上兩句話。”何大爺說完就往娘娘廟村子裏走。兩名二團的士兵也緊跟其後。
不一會兒,娘娘廟村的鄉親們就跟在何大爺後麵朝二團的軍營走過來。
不少鄉親走到二團長麵前,“撲通”一下子跪了下來。紛紛請求二團長救他們的丈夫,兒子或父親。
二團長一一讓鄉親們起來,然後向他們詢問了詳細情況。
原來鬼子為了防止二團長他們渡過小淩河,提前將周邊的村莊裏的漁船收繳了,並抓走了一批船工。
二團長告別這些鄉親們後和營長,連長他們在指揮室召開了緊急碰頭會。
二團長分析:這附近肯定有鬼子的斥候,否則為什麽他們還沒有進攻娘娘宮鎮,裏麵的鬼子提前撤了,還沒有進攻建業鎮,鬼子已經提前將周邊的漁船收繳了?
一營長請求帶人去抓鬼子的斥候。
二團長拒絕了。他認為目前我們在這裏的群眾基礎很薄弱,很難分清楚哪一個是鬼子的斥候,哪一個是老百姓。等我們收複這裏以後再慢慢收拾他們。目前首要任務是將被捕的老鄉解救出來。
但是過河解救被捕的老百姓。最好要有熟人帶路,因為二團的士兵對這裏的情況都是兩眼一抹黑。
最後,二團長決定將這次解救任務交給一營負責。他叫一營長盡量找到足夠的船隻,帶著兩名熟悉當地情況的向導過小淩河去解救被捕的老百姓。
二團長他們出來時,幾名女醫務兵正拿著菜讓幾個小孩吃。
幾名瘦小的小孩正左右手開工,嘴巴裏塞得滿滿的。
他們的父母在一旁噙著淚,憐愛的看著自己的小孩。
鄉親們聽二團長說現在想要了解小淩河對麵鬼子的情況,都圍過來將自己所知道的向二團長他們訴說。
建業鎮也就一支小隊的鬼子兵力和一百多名偽軍把守。被捕的鄉親們極有可能被關在鬼子指揮部旁邊的軍營裏。
這時一名鄉親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情報:就是昨天晚上有一百多名鬼子和一百多名偽軍從這裏坐船到了對麵建業鎮。
“原來這批偷糧食的老鼠不是逃到錦州,而是逃到這裏來了。團長讓我們營上吧,三百多名鬼子和偽軍還不夠我們塞牙縫。”一營長向二團長請戰道。
“消滅這批鬼子是肯定的,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將被捕的老百姓解救出來。你不要喧賓奪主。”
“是。”一營長紅著臉應道。
娘娘廟村民聽說二團長要熟悉對麵情況的向導,馬上有兩名年輕人自告奮勇上前做向導。
但是說到船大家都為難了,這一次他們幾個村的漁船大部分被鬼子收繳了。
何大爺表示他能提供一艘漁船。娘娘廟村的村民七嘴八舌討論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有辦法提供漁船。
最後決定由何大爺提供的漁船分批將一營的一個排運送到對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