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近兩步,又覺得假山半透明的質地中似乎還包裹著一團黑影。溫得用聽見有人低聲抽噎,緊接著他反應過來那到底是什麽,覺得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那是一個女人,她維持著盤膝而坐的姿勢,被困在了琉璃一般的東西裏。假山上反射著璀璨清透的光彩,晃得人眼花,溫得用一時間沒有看清楚內裏的情形。但他朝著假山走過去的時候,卻清楚的看到一縷鮮紅的東西在假山石裏頭飄蕩了一下,又很快消失了。似乎是鮮血。溫得用不知怎麽就冒出了這樣的念頭。他向旁邊走開兩步,避開了假山上密集的褶皺,終於看清楚了被困在假山裏的人。那是一個年輕的女人,頭發披散著,滿臉都是驚恐的神色。她被困在那裏一動不動,隻有一雙眼睛裏像是冒著火,充滿了絕望和哀求。她在用眼睛向外麵的人求救。這是一個溫得用沒見過的陌生的女子,不是宮人,更不是陛下的妃嬪。這讓溫得用鬆了一口氣。然後,他的視線與那女子對上了,他清楚的看到女子的眼珠轉動了一個輕微的弧度。這女人還沒有死去。這個發現讓溫得用覺得頭皮有些發麻。他意識到她被困住了假山石裏,就好像被鬆脂包裹住的昆蟲。溫得用壯著膽子想摸一摸這假山石一樣的東西到底是什麽質地。但他剛剛伸出手,就聽身後有人說了句,“不要碰它!”溫得用一下收回手,一回頭,看到了假山另一邊繞過來的魏舟。溫得用頓時鬆了口氣,“魏神仙,不知這是何物?”魏舟示意他自己看。溫得用就見那女子在他的注視下似乎變得消瘦了一些。有一些絲帶狀的東西從她的七竅中溢出,又很快消失了。溫得用眼前一黑。他忽然意識到這塊假山石也不是包裹著昆蟲的鬆脂,它是活的,就像被蛛網的振動吸引過來的蜘蛛,正要安心享用自己的獵物。 第203章 積雪魏舟帶著人後退, 不許他們靠近。他從袖袋裏摸出一張疊成了三角形的符紙輕輕一彈,讓它落進了假山石的褶皺裏。那琉璃似的假山石像受到了攻擊似的抖動了兩下,包裹在其中的年輕女子的臉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 麵容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憔悴下去。魏舟不敢再耽擱, 一咬牙,祭出了收魂鏡。這麵鏡子, 是他第一次下山的時候李玄機交給他防身用的。從那時起,就一直被他帶在身邊, 用自己的靈力溫養著。當初在陽關城外遇見秦時和賀知年的時候,他用來收服蠱雕的,也是這一麵鏡子。收魂鏡是追雲觀前前任觀主從一處妖洞裏收繳來的法器,可以吞噬妖物,這一點和李飛天有些相似。但它更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具有群攻屬性。是對付蠱雕那樣成群結隊出來行動的妖獸最好的武器。收魂鏡旋轉著飛上半空, 嗡的一聲散發出柔和的白光。假山石不受控製的朝著它的方向傾斜了一下,又艱難地穩住了。但它的頂端卻仿佛受到了外力的吸引, 被拉長, 朝著收魂鏡的方向歪了過去,遇上收魂鏡, 假山石就仿佛鬆脂遇到了高溫,緩慢的開始融化,整體的質地都開始變得柔軟了。收魂鏡每旋轉一下, 它就仿佛被拉長了幾分。遠遠看去, 成了一個上麵細下麵粗的長條狀的怪東西。與此同時, 被包裹在其中的女子的麵容急劇的消瘦下去,短短幾息, 就在眾人眼皮底下變成了皮包骨頭的模樣。原本烏鴉鴉的頭發也不知不覺變成了灰白色。原本焦急的、瘋狂轉動的眼珠子也僵硬不動了,泛起了一絲灰敗的死氣。收魂鏡旋轉的速度越來越慢, 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與它拉扯,牽動著它,阻撓著它的旋轉。魏舟的額頭上也冒出了汗珠,厲聲喝道:“都退後!”不等他身後的人反應過啦,就聽一陣山石迸裂的聲音傳來,假山石中出現了無數細碎的裂紋。裂紋在假山石當中疾速蔓延,不過一眨眼的功夫,就稀裏嘩啦地碎了一地。包裹在其中的年輕女子以一種詭異的姿勢彈跳了一下,軟綿綿地躺倒在了滿地的碎石之上。紫宸殿的總管太監一把拉住了溫得用的袖子,牙齒咯咯作響,“溫哥哥,這一位是晁家六娘子身邊的人。娘娘不叫下麵的人委屈了嬌客,六娘子和二娘子身邊伺候的,都是她們自己帶進宮的人,奴婢都不敢過問的……”這些人到底有什麽不對勁,跟我們沒有關係啊。他想。溫得用看見那女子詭異的麵容,不敢多看,心頭突突直跳,勉強定了定神,“你可知道她的底細?”“錦屏!”總管太監說:“她叫錦屏!是晁六娘子的侍女,爹娘都是晁家的管事!”雖然晁皇後發話不讓紫宸殿的宮人們對兩位客人指手畫腳,但進了宮的人,總管太監還是要暗暗查清楚的,否則隨便什麽人都能混到貴人們麵前,一旦出了什麽事,他們這些伺候人的就別想活命了。溫得用給身旁的小太監使了個眼色,小太監飛奔而去。總管太監知道溫得用這是相信了他的話,才會派人去核實,於是揪起的心髒稍稍放下來一些。溫得用踢了他一腳,壓著嗓子提醒他,“兩位客人身邊的人,都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趕緊去問!這個時候就別想著傷不傷客人的麵子了。說句不好聽的話,出了這等事,你主子都未必能得了好。”總管太監一個激靈,連滾帶爬地跑了。他知道溫得用這話不是在嚇唬他。出了這樣的事,晁家的兩位小娘子是脫不了幹係的。但晁皇後對娘家的感情很深,若是知道聖上打發人去查晁家的人,晁皇後一定會想法子阻攔的。晁家門第不高,這些年晁皇後和太子一直在想法子加重晁家的分量。他們不會允許有人公然的挑戰晁家的權威。若是知道總管太監在溫得用麵前把晁家小娘子的底細都翻出來,晁皇後隻怕要當他是眼中釘了。因為總管太監在紫宸殿服侍多年,他確實知道很多晁家的消息。但他若是不聽溫得用的話,堅定的當好紫宸殿的總管太監……紫宸殿出了這樣的事,隻怕皇後娘娘也要被問責,他這個總管太監頭一個就會被推出來背鍋。總管太監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溫得用的餌,用他去吸引晁家的注意力,如此一來,魏神仙他們若是要暗中查什麽,就沒人會注意了。總管太監腦子裏各種念頭紛至遝來,腳底下卻不敢拖延,一路小跑的帶人去查晁家帶進宮的下人去了。琉璃般的假山石破碎之後就變成了普通石塊的模樣,不透亮,也沒有什麽奇異的光彩。拿在手中,更是察覺不到半分殘留的靈氣。但收魂鏡也並沒有吸收到之前那一團爆裂的土靈氣。這就奇怪了。魏舟有些疑惑,懷疑自己是不是粗心的忽略掉了什麽重要線索。如果事實真相如他之前的猜測的那樣,是土靈力反噬操控它的術士,那這女子的身份就十分重要了。女子麵容枯槁,已經沒有了氣息。魏舟在她的屍體上察覺到了正在逸散的土靈力。她是一個修行者。但晁家在出了一個晁皇後之後,自詡門第貴重,並不會刻意引導族中子弟走修行的這條路。魏舟對溫得用說:“這女子可能不是晁家的人。”溫得用很恭敬的答道:“已經派人去查此女的身份了。”魏舟點點頭。這個嫌疑人跟晁皇後有關,他一個外人實在不好多說什麽。溫得用把他打聽到的情況都匯報給了宣宗。宣宗聽說紫宸殿鬧出這麽大的動靜,李玄機竟然還沒有回來,就知道他正在做的事隻怕也有些波折。這讓他心裏有些不安。難道他那邊也出了什麽事兒,比晁家貴女帶著心懷叵測的修行者進宮還要糟糕?!魏舟也上前把自己能夠想到的方方麵麵都告訴了宣宗。宣宗不是修行者,對於魏舟和李玄機在做的事知道的也並不很清楚,他隻知道他們所做的事都是在保護這一座宮城,以及生活在宮城裏的人。其實這些事用不著他親自過問,要不是突發事件的地點在紫宸殿,他也不會這麽失態的帶著文武百官就進內苑來看個究竟不帶他們也不行,大家在太極殿都能看到冒煙的地方是紫宸殿的方向,不親眼看一看,誰知道明天又會冒出什麽樣的流言?宣宗也是過來之後才發現,帶他們來親眼目睹,比起讓他們瞎猜還要糟糕。因為這件事千真萬確的跟紫宸殿脫不開關係了。宣宗有些後悔了。大臣們會怎麽議論這件事,他完全可以猜到。東宮、紫宸殿接連被卷進了輿論的漩渦,而且都帶點兒超自然的味道,宣宗的心意也不可避免的有些動搖了。長明殿。秦時先後從長明殿的各處搬出來六個人,除了兩個人清醒著,其餘的都昏迷了。清醒的人也是一副筋疲力盡的模樣,據說在結界裏跟什麽人打了一架。秦時沒細問,他猜測他們這些人都屬於那個布下結界的人想要招攬的目標,既然是招攬,那麽對於不同的目標,自然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就好比他,就沒人主動跳出來跟他打架,而是先搞出了美景、美女來軟化他。他再一次進入長明殿的時候,發現長明殿院子裏的積雪又變成了白絨絨、幹幹淨淨的模樣,好像從來沒有人走進去踩一腳。秦時心頭泛起寒意。他明明記得剛才連番進去,又帶著人出來,已經將院子裏的積雪踩亂了。所以眼前這樣的景色,是有人使用了什麽修複法術?還是長明殿真的能夠回溯時光?秦時又是心驚,又是疑惑。如果回溯時光隻能回溯幾天……這樣的功能到底有什麽用呢?秦時沒敢繼續往裏走。他望著麵前這一院子純白無暇的積雪,心裏生出了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他害怕自己往前邁一腳,就會被卷進什麽時光的漩渦裏去了。秦時有些倉皇地退了出來。他不確定這個時候是不是還有人困在長明殿裏,清醒的那兩個兄弟也都是單獨進去的,並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還有沒有旁人陷入了這個結界之中。秦時摘下腰間的鳴哨,彈向半空中。鳴哨兩寸大小,不沉,如果裝在箭頭上,大約就與鳴鏑箭的效果差不多了。但也可以隻作為暗器使用,它會在飛行的時候發出如同口哨般的響聲,是鎮妖司的緝妖師們聯絡同伴的工具。 第204章 封宮鎮妖司的人自有一套聯絡方式, 有向同伴示警的,有求援的,也有應答的。這種鳴哨在一定範圍內使用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比如秦時現在用的這種就是向同伴求援的:遇到點兒麻煩, 但是不危險, 需要同伴來幫忙。鳴哨在半空中炸開之後,不多時, 東南方向就炸開了同樣的一枚鳴哨。這是同伴接收到了他的信號在回答他:有能力支援你,馬上就到。秦時心裏就輕鬆了一些。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耳垂, 那裏並沒有戴著他習慣了的微型通訊設備。秦時的心失落了一霎,又很快恢複了平靜。“沒有關係,”他對自己說:“設備不一樣,人也不一樣,這都沒什麽。我正在做的事情是一樣的。”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在秦時的預想中, 東南方向的援軍應該是李玄機帶的人。但他沒料到先一步趕到長明殿的,是夜裏還幫他挖井的劉都尉。劉都尉告訴秦時, 他被鍾秀叫走之後, 大理寺的仵作就被裴公公的手下帶進了宮。劉都尉帶著人配合他們把井底起出來的骸骨都一一驗過, 登記造冊之後, 裝箱運去了城外的義莊。待所有的事情都查問明白了,再統一下葬。剛才看到秦時釋放的鳴哨的時候,劉都尉正帶著人把最後幾隻箱子裝車, 隨著車隊一起前往安福門做交接。熟悉宮裏地形的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鳴哨所在的位置, 而秦時去了長明殿是他們都知道的事。於是劉都尉派了幾個小兵押車去安福門, 其餘的人都跟著他過來支援了。他們都能看懂鎮妖司的鳴哨。有求援,沒有特殊情況要趕去支應, 這是他們不同軍種之間約定俗成的規矩。秦時也覺得慶幸,幸虧來的人多, 否則昏迷的兄弟們要怎麽搬走呢?劉都尉他們趕過來的時候,是跟著運送骸骨的驢車一起過來的,這會兒就讓人把最後一輛車騰出來,把昏迷的緝妖師都給搬上去。“最後這輛車上隻放了半箱土,並不沉。”劉都尉告訴秦時,“是大理寺的仵作說要驗一驗井底泥土的成分。”他們就把這半箱土放到了前麵的那輛驢車上。正忙著搬東西,李玄機也帶著兩個幫手趕過來了。秦時看到他們,心裏再一次慶幸劉都尉趕著驢車過來幫忙了。當然了,李玄機帶著人雖然不夠背人的,但有他在,長明殿的結界就不成問題了。李玄機幾乎沒怎麽費勁就解開了這個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