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裴旻,李隆基也毫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
“至武後以來,我朝軍事疲敝,以致群仇亂舞!突厥、吐蕃、突騎施等宵小,橫行於世。裴卿忠義貫於神明,威惠孚於士卒,懷韓白之奇策,兼衛霍之驍勇,陷陣摧堅,機權果達。鏖鬥屢合,令群醜敗奔,功蓋天下……”
“朕破格特封裴卿為武威郡王,加封驃騎大將軍,上柱國,晉封光祿大夫,令禦史大夫銜,賜丹書鐵券,以彰顯功績……”
李隆基話還未說完,堂下已經一片嘩然。
即便早有所傳聞,李隆基會破例封王,這親自聽說,依舊忍不住訝然。
終唐一朝,極少有受封異性王的。也隻有武後時期,張柬之、敬暉、崔玄暐、桓彥範、袁恕己五人他們策劃神龍政變,逼宮竄唐自立的武則天,受封五王。
餘者也隻有唐初戰亂時期,為了安撫地方諸侯,才有異姓王一說。
武將至今,未有一例。
裴旻此次受封異姓王,無疑是開了先河。
宇文融神色大急的看著李元紘,希望他能站出來反對。
身為文臣,他就看不得武臣勢大,而且對象還是裴旻,這個自己力主打壓的存在。
裴旻若是受封異姓王,那權勢威望提升一個台階,他又憑什麽打壓?
而且還給獲賜丹書鐵券。
丹書鐵券,又稱“丹書鐵契”,亦是民間常說的免死金牌。
有丹書鐵券在手,除非是皇帝本人動了殺心,其他人幾乎不可能動得了他。
以李隆基對裴旻的器重,怎麽可能對之起了殺心?
一但今日裴旻成功接任異姓王,受丹書鐵券,他的額全盤計劃就告吹了。
但是李元紘卻麵無表情,無動於衷。
勸阻?
李元紘又如何不想勸阻?
但是怎麽勸?
有什麽理由來勸?
裴旻是現今廟堂上僅存的唯一一個從龍元勳,他的束水衝沙法造福了長江、黃河、淮河兩岸百萬居民,令得這十餘年時間,一江兩河以往經常泛濫之地,極少受災。
還有他早年負責禦史台時,整肅朝廷吏治風氣,接手兵部時改革兵製。
這一些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顯眼的功績,用在裴旻這裏卻是微不足道。
修烏鞘嶺,開隴山,可謂千古壯舉。
僅以文治而論,都非同尋常。
再說武功,自唐王朝立國以來,真正能夠稱得上敵人對手的也隻有突厥、突騎施、吐蕃、薛延陀、高句麗、新羅。
薛延陀為太宗覆滅,高句麗也亡於高宗之手,新羅這個時候已經沒落,一直抱著唐王朝的大腿。
唯有突厥、突騎施、吐蕃依舊強勢。
他們一個稱雄北地,一個縱橫西域,一個西南為王……
而裴旻入主西方之後,北滅突厥,西破突騎施,之前更是以河西、隴右、西域之兵,力克吐蕃、阿拉伯的聯軍,打勝了唐王朝最輝煌的一場勝利。
要說唐王朝至今,最輝煌的戰役,在這之前,必定是李靖滅突厥之戰。
經過隋末動蕩,突厥之強,千百年來未有如此,他們的可汗甚至有入主中原的雄心。
唐王朝也不得不屈辱的定下渭水之盟,但經過四年蟄伏。
唐王朝通過離間,抓住了突厥大雪霜凍的天時,一戰功成,一雪渭水恥辱。
這是唐王朝抵定東方霸權的一仗,這一仗向東方宣告了華夏,始終是華夏,你大爺始終是你大爺。
而今時今日,裴旻這一次的大決戰卻比之隻有過之而無不及。
直接打殘打廢了吐蕃,並且教訓了縱橫亞歐非大陸所向無敵的獅王,讓西方更進一步的知道,遙遠的東方有一個無比強盛的大唐。
縱觀裴旻武功,甚至可以說,開元朝決定國運的戰役,他都親自參與,而且多是親自指揮。
這種功績累積起來,即便衛青、霍去病都比及不上。
封異姓王,是名至實歸的。
李元紘找不到任何理由借口來拒絕。
既然找不到借口,隻能一言不發。
宇文融見李元紘無動於衷,想要親自出班,剛想邁出腳步,卻發現自己也找不出拒絕的理由。
不知不覺,他發現自己視為對手意圖打壓的存在,在各方各麵的功績,都將之死死的踩在腳下,連質疑的空間機會都沒有。
他不甘心的收回了腳步。
這時,卻聽李隆基的話還未說完。
“我朝有今日之盛,裴卿居功至偉,朕欲開淩煙閣,供奉裴卿畫像,以彰顯功績。”
此言一出,更是讓滿朝文武羨慕嫉妒恨。
淩煙閣是唐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而聞名於世。
但並非隻存放二十四功臣,其他各朝名臣但凡立過蓋世功勞的,也會給搬入淩煙閣。
但是還是那句話,開元朝還沒有一個功臣有這個先例。
不管是李隆基的謀主劉幽求、張說,還是治世奇才姚崇,治吏能臣宋璟,都不在此列。
作為一個唐朝人死了都想去的地方,江州司馬的白居易,落筆就提:“淩煙閣上功無分,伏火爐中藥未成。更擬共君何處去,且來同作醉先生。”僅做過三年“九品芝麻官”的鬼才李賀,也曾寫詩說:“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在淩煙閣上留下自己的畫像,那是唐朝所有官員最期待的事情。
裴旻不過三十五,居然拔得頭籌,成為第一個開元朝淩煙閣功臣。
怎麽能不叫人羨慕嫉妒?
尤其是王鉷,他都已經傻眼了。
他滿以為有機會有本事與裴旻鬥一鬥,但是今日這封賞讓他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
在裴旻的麵前,自己不過是一個小醜。
一個討個聖心聖意的小醜,而廟堂上的這個人,雖跟他一樣也討得了聖心聖意,可他用的方式是煌煌大道。
憑借自己的軍功實力,一步步走到了今日。
自己跟這樣的人鬥,有半點勝利算?
一瞬間,王鉷發現自己慫了,心底發怵,前所未有的心虛。
裴旻也想不到李隆基會給如此厚重的封賞,一瞬間都呆了呆。
李隆基很滿意裴旻的反應,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作為一個王朝的皇帝,李隆基堅信一點,自己誠心以待,換來的必定是一片赤膽。
“至武後以來,我朝軍事疲敝,以致群仇亂舞!突厥、吐蕃、突騎施等宵小,橫行於世。裴卿忠義貫於神明,威惠孚於士卒,懷韓白之奇策,兼衛霍之驍勇,陷陣摧堅,機權果達。鏖鬥屢合,令群醜敗奔,功蓋天下……”
“朕破格特封裴卿為武威郡王,加封驃騎大將軍,上柱國,晉封光祿大夫,令禦史大夫銜,賜丹書鐵券,以彰顯功績……”
李隆基話還未說完,堂下已經一片嘩然。
即便早有所傳聞,李隆基會破例封王,這親自聽說,依舊忍不住訝然。
終唐一朝,極少有受封異性王的。也隻有武後時期,張柬之、敬暉、崔玄暐、桓彥範、袁恕己五人他們策劃神龍政變,逼宮竄唐自立的武則天,受封五王。
餘者也隻有唐初戰亂時期,為了安撫地方諸侯,才有異姓王一說。
武將至今,未有一例。
裴旻此次受封異姓王,無疑是開了先河。
宇文融神色大急的看著李元紘,希望他能站出來反對。
身為文臣,他就看不得武臣勢大,而且對象還是裴旻,這個自己力主打壓的存在。
裴旻若是受封異姓王,那權勢威望提升一個台階,他又憑什麽打壓?
而且還給獲賜丹書鐵券。
丹書鐵券,又稱“丹書鐵契”,亦是民間常說的免死金牌。
有丹書鐵券在手,除非是皇帝本人動了殺心,其他人幾乎不可能動得了他。
以李隆基對裴旻的器重,怎麽可能對之起了殺心?
一但今日裴旻成功接任異姓王,受丹書鐵券,他的額全盤計劃就告吹了。
但是李元紘卻麵無表情,無動於衷。
勸阻?
李元紘又如何不想勸阻?
但是怎麽勸?
有什麽理由來勸?
裴旻是現今廟堂上僅存的唯一一個從龍元勳,他的束水衝沙法造福了長江、黃河、淮河兩岸百萬居民,令得這十餘年時間,一江兩河以往經常泛濫之地,極少受災。
還有他早年負責禦史台時,整肅朝廷吏治風氣,接手兵部時改革兵製。
這一些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顯眼的功績,用在裴旻這裏卻是微不足道。
修烏鞘嶺,開隴山,可謂千古壯舉。
僅以文治而論,都非同尋常。
再說武功,自唐王朝立國以來,真正能夠稱得上敵人對手的也隻有突厥、突騎施、吐蕃、薛延陀、高句麗、新羅。
薛延陀為太宗覆滅,高句麗也亡於高宗之手,新羅這個時候已經沒落,一直抱著唐王朝的大腿。
唯有突厥、突騎施、吐蕃依舊強勢。
他們一個稱雄北地,一個縱橫西域,一個西南為王……
而裴旻入主西方之後,北滅突厥,西破突騎施,之前更是以河西、隴右、西域之兵,力克吐蕃、阿拉伯的聯軍,打勝了唐王朝最輝煌的一場勝利。
要說唐王朝至今,最輝煌的戰役,在這之前,必定是李靖滅突厥之戰。
經過隋末動蕩,突厥之強,千百年來未有如此,他們的可汗甚至有入主中原的雄心。
唐王朝也不得不屈辱的定下渭水之盟,但經過四年蟄伏。
唐王朝通過離間,抓住了突厥大雪霜凍的天時,一戰功成,一雪渭水恥辱。
這是唐王朝抵定東方霸權的一仗,這一仗向東方宣告了華夏,始終是華夏,你大爺始終是你大爺。
而今時今日,裴旻這一次的大決戰卻比之隻有過之而無不及。
直接打殘打廢了吐蕃,並且教訓了縱橫亞歐非大陸所向無敵的獅王,讓西方更進一步的知道,遙遠的東方有一個無比強盛的大唐。
縱觀裴旻武功,甚至可以說,開元朝決定國運的戰役,他都親自參與,而且多是親自指揮。
這種功績累積起來,即便衛青、霍去病都比及不上。
封異姓王,是名至實歸的。
李元紘找不到任何理由借口來拒絕。
既然找不到借口,隻能一言不發。
宇文融見李元紘無動於衷,想要親自出班,剛想邁出腳步,卻發現自己也找不出拒絕的理由。
不知不覺,他發現自己視為對手意圖打壓的存在,在各方各麵的功績,都將之死死的踩在腳下,連質疑的空間機會都沒有。
他不甘心的收回了腳步。
這時,卻聽李隆基的話還未說完。
“我朝有今日之盛,裴卿居功至偉,朕欲開淩煙閣,供奉裴卿畫像,以彰顯功績。”
此言一出,更是讓滿朝文武羨慕嫉妒恨。
淩煙閣是唐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而聞名於世。
但並非隻存放二十四功臣,其他各朝名臣但凡立過蓋世功勞的,也會給搬入淩煙閣。
但是還是那句話,開元朝還沒有一個功臣有這個先例。
不管是李隆基的謀主劉幽求、張說,還是治世奇才姚崇,治吏能臣宋璟,都不在此列。
作為一個唐朝人死了都想去的地方,江州司馬的白居易,落筆就提:“淩煙閣上功無分,伏火爐中藥未成。更擬共君何處去,且來同作醉先生。”僅做過三年“九品芝麻官”的鬼才李賀,也曾寫詩說:“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在淩煙閣上留下自己的畫像,那是唐朝所有官員最期待的事情。
裴旻不過三十五,居然拔得頭籌,成為第一個開元朝淩煙閣功臣。
怎麽能不叫人羨慕嫉妒?
尤其是王鉷,他都已經傻眼了。
他滿以為有機會有本事與裴旻鬥一鬥,但是今日這封賞讓他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
在裴旻的麵前,自己不過是一個小醜。
一個討個聖心聖意的小醜,而廟堂上的這個人,雖跟他一樣也討得了聖心聖意,可他用的方式是煌煌大道。
憑借自己的軍功實力,一步步走到了今日。
自己跟這樣的人鬥,有半點勝利算?
一瞬間,王鉷發現自己慫了,心底發怵,前所未有的心虛。
裴旻也想不到李隆基會給如此厚重的封賞,一瞬間都呆了呆。
李隆基很滿意裴旻的反應,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作為一個王朝的皇帝,李隆基堅信一點,自己誠心以待,換來的必定是一片赤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