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情並不是李隆基、姚崇想得那般順利。


    捕蝗使在得到任命之後,第一時間趕到各地州縣,通知各地州縣的刺史進行捕蝗滅蝗行動。


    隻是人對於未知的東西,充滿著驚疑恐懼,尤其是迷信的古人,在這方麵更是意外執著。


    不隻是百姓,連官員也避免不了。


    認為旱災、蝗災是天災,天災的發生是上天對他們的懲罰。


    天大地大,老天爺最大。


    即便是皇帝,也不過是天子,上天的兒子。


    這與天為敵,與天對抗。


    誠乃大不敬大愚蠢之舉。


    地方官員有的甚至親自帶領百姓敬天祭天,以希望得到老天的憐憫,消去災禍。


    類似事情在隴右這重災區,可謂比比皆是。


    捕蝗使將聖諭傳達,地方官員絕大部分都是抗禦不遵。個別就算遵從,亦不過是陽奉陰違,草草了事。


    這種公然抗命的行為,在後來並不常見,但是宋朝以前,君臣坐而論道。


    皇帝是君不假,但是絕非高高在上,可望不可觸及的。


    皇帝的命令,並不帶有強迫性質,官員若有異議,是允許不從,上表自己的理由建議抗旨的。


    為了害怕引起動蕩,地方官員大多都以保守的態度應對,紛紛上書表達自己的看法建議。


    古人敬天地,這一點李隆基這大唐皇帝也不能免俗。


    李家三郎見文武百官大多反對不說,就連地方上身臨其境的官員,都以各種理由反對,讓他再度起了疑乎,是不是旱災、蝗災真的上天的旨意,上天特地給他們的考驗?隻能領受不能與天爭?這種想法觀念,也在大多人營造的大勢下漸漸生起了。


    李隆基看著裴旻傳來的信,想著當前的困境,拿捏不定,問向高力士道:“你覺得是文武百官與地方官員說的在理,還是靜遠、姚崇說的有道理?”


    高力士微微作揖道:“這個老奴,還真不知道。不過老奴覺得,目前為止,不管是昔年的姚相還是現在的裴國公,他們似乎都沒錯過。”


    李隆基一怔,還真是這麽個道理。


    姚崇雖說手法過於剛烈,眼底容不得人。但是他執政的這些年,製度的決策,各方麵的任命,還真沒錯過。


    大唐能夠在短時間內走出武後、韋後以及太平公主與之爭鬥時造成的危害,姚崇這位開元第一相是功不可沒的。


    至於裴旻更不用說,將禦史台治理的井井有條,令官員不敢犯事,束水衝沙,造福長江黃河流域的百萬百姓,興募兵製,治洮州,兵伐河曲,哪一樣不受人矚目,幹的漂漂亮亮,讓人無話可說?


    如今他們兩人一致認為蝗災當滅,未必真如朝中官員與地方官員念及的一樣。


    心念至此,李隆基再次將姚崇請到了皇宮,將各地呈報上來的情況跟姚崇細說。


    姚崇聞言,勃然大怒,喝道:“陛下,這些官員不思進取,心不在百姓,隻在於自己,保守力求無錯,簡直是國之蛀蟲。”


    李隆基問道:“那依姚公的意思,這蝗蟲還是當除?”


    姚崇知道自己若不下猛藥,李隆基未必下得了這個決心,斬釘截鐵的道:“當除!不隻當除,還必需盡快。不然動搖國體,傷及國本,令這些年的大好局麵毀於一旦。”


    李隆基動容道:“如此嚴重?”


    姚崇點頭道:“陛下不知想過沒有,今年旱災牽涉之廣,遍布隴右、關中、河南、河北大片地區。隴右災情最為嚴重不假,可關中、河南、河北也受到了不小的災害,實因這些年陛下興修水利之故,才未能落得於隴右一般。但可以想象,就算災情不重,今年關中、河南、河北這些地方的收成也將大幅度減少。”


    李隆基點頭默認,確實如此,即便撐過旱災,一畝田地不說減產一半,三分之一是少不了。


    姚崇繼續道:“陛下莫要忘了,蝗蟲不是死物,它們會飛會動,會向別處蔓延。一但隴右蝗災不及時加以製止,蝗蟲大軍往關中移動那又該如何?”


    李隆基神色劇變!


    隴右田地荒蕪,多山少水,即便田地盡毀對於大唐的影響也是有限。可關中不同,關中八百裏秦川,天府之國。秦、漢、唐三朝之興,皆因關中。


    關中需要從江南運糧支持,並非關中土地不行,實是因關中人口太多,供不應求。


    以關中的糧食產量而言,僅次於江南江淮,毫不遜於中原。


    一但關中受襲,危害可就大了。


    姚崇沉聲道:“關中人口眾多,糧食本供不應求。需要從江南、江淮運至,一但關中八百裏田地受到摧殘,關中百姓將家無宿糧。僅靠救濟,如何救濟的過來?到時百姓流離,甚至民怨而起。若有心懷不軌之人趁機挑撥,說官家不修德,導致上天嚴懲?後果不堪設想?”


    李隆基肅然而起,當機立斷,道:“決不許此事發生,必需將蝗災控製於隴右,將之滅於隴右,不能再擴大災害,威脅關中。”


    “陛下聖明!”姚崇提議道:“最好派一得力之人,負責此事。在下不信,我大唐找不出一個敢除蝗的人?”


    李隆基古怪一笑道:“還真有一個!姚公你看!”他將裴旻的書信交給了姚崇。


    姚崇見了全文大笑:“想不到在下與裴國公意見一致,心念暗合。”


    “這就是智者所見略同!”李隆基道:“姚公還有所不知,靜遠為了滅蝗,不但跟鄯州刺史爭了起來,還一腳踹翻了鄯州長史,這狀都告到朕這裏來了。”


    姚崇意外道:“以國公的性格應不至於如此吧!”


    李隆基搖頭道:“姚公是有所不知。靜遠的心思,朕了解。他是氣自己無能,奈何不得這上天,奈何不得旱災,他心中窩著一團火呢。這蝗災一出,他哪裏忍受的了!這不,地方官員不同意,他自己調兵上了。還美名練兵,地方州府拿他毫無辦法。隻是隴右軍隻有七萬,看不出成效。”


    姚崇慎重道:“既然隴右各州刺史保守,不敢治蝗,那就讓敢動手的來,國公必不會辜負陛下的厚望。”


    李隆基主意已定,肯定的道:“靜遠就沒讓朕失望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劍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盛唐劍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