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休擔任禮部員外郎好幾年了,多次負責巡視考場的任務。依照規定,非知貢舉不得閱卷,李承休也沒有看考卷的資格,但是他平時巡視考場的時候,常常會頓足看一看考生的答案,自我心底打個評分,過過知貢舉的小癮。


    這些年下來,他所閱考卷早已以百來算計,大多應試的考生都無例外將重心放在詩賦上,以詩賦來打動知貢舉,獲取好成績,時務策問並不為考生所重視。對於策問的作答,都是依照前朝的例證做些改動解答。他先前就看了一篇關於治水的作答:答卷上詳細的分析了李冰、王景治水的經驗,綜合他們的治水方案作答,寫得洋洋灑灑,個人還頗為得意。


    李承休心中鄙夷:李冰、王景是治水先賢無疑,他們治水的經驗方法確實也值得借鑒。可是他們一個是戰國秦昭襄王時期的人物,一個是漢明帝時期的人物,迄今為止皆有五百年以上的曆史,他們的治水心得曆朝曆代早研究八百遍不止,還輪得到現在分析總結?一點創新都沒有,老生常談,給了丙等成績到頂了,還指望中舉?


    一路看下來,答案雖各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真正具有創新意義的極少,直至見裴旻作答,李承休眼中盡皆震撼。


    那一字一句有條不紊,推陳出新,將黃河治水重在治沙的關鍵,書寫的清晰明白。尤其是束水衝沙的治理方法,他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絕非古法。對方寫的有理有據,李承休即便判斷不出是否真的可行,依舊滿心震撼。


    裴旻見考官一臉震撼,心中甚是得意:這束水衝沙法並不需要科技的支持,隻是一種先進科學的治水手段,在唐朝完全有施展的可能。


    黃河自古就給稱為母親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但黃河的凶悍也是人所共知,這束水衝沙法當真施行開來,將會造福黃河中下遊的數十萬百姓,而且受益千年。不僅僅隻是黃河,隻要流量到了一定界限的河流都可以使用,包括長江。


    裴旻不在治水這一題上多做逗留,有束水衝沙法這大殺器,足以應付這一題。


    接下來他所考慮的是第二題邊患,如何有效防止邊患。


    中國自有史記載開始,邊患一直是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周朝的犬戎、山戎、狄人;秦漢的匈奴;晉朝的五胡;唐朝的突厥、吐蕃;乃至於後來宋朝的大遼西夏金國蒙古;明朝的瓦剌、女真等等,都是重中之重的邊患,這些邊患令邊境百姓不勝其擾。若不慎重以待,甚至會使偌大的中原王朝讓邊患異族占據,從而滅國。


    邊患之害,國之重症,尤為重要。如何防範,在曆朝曆代都是頭等大事。


    裴旻想著唐朝目前的邊患,北邊突厥、東北的契丹、奚族,西南吐蕃以及南方的南詔……


    沉吟了許久,裴旻都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是如宋朝一般設置防區,層層協防?還是跟明朝一樣屯重兵於邊疆,依仗關卡守護?


    他搖頭在腦海裏否決:兵製不同,此二法都不適合唐朝……


    唐朝,唐朝!


    裴旻突然心中一動,唐朝引以為傲的不就是外戰強勢!既是如此,邊患為何要防?


    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為邊患煩憂過?唐太宗時期,他何嚐在意過邊患?


    漢武帝打的匈奴抱頭鼠竄,唐太宗將幾乎所有邊患都滅了……那個時期的漢朝、唐朝,可有邊患一說?


    裴旻整合了腦中的思路,驟然動筆,邊患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國家軍隊不強,對異族的威懾力不夠,若能如漢武帝般,將匈奴打的背井離鄉,若能如唐太宗一樣,吐穀渾不服滅吐穀渾,突厥不服滅突厥,高昌不服滅高昌,哪有什麽外患可言……


    裴旻心念至此,提筆便寫:“肉弱強食,生存之道。異族似狼,我中原若疲軟如羊,邊患之禍,防無可防,我中原若凶猛如虎,異族忌憚,則無需去防。國無強軍而不能威震四夷,四夷不懼而邊患不止……”


    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想要國家不受邊患危害,防守永遠處於被動,進攻才是王道,實力才是道理。


    若有唐朝的兵鋒指處所向披靡,來一敵而殺一敵,來十萬殺十萬,甚至能萬裏遠征如唐滅吐穀渾、滅突厥、滅高昌事故,何愁邊患不平。


    想著唐朝當前腐敗的府兵製,裴旻再次寫出了兵製改革,同時還多加了一些東西:馬政!


    要想真正的與突厥、契丹、奚族、吐蕃對抗,馬政決不能拉下。麵對馬背上的民族,若無強大的騎軍支持,野戰中永遠處於劣勢。


    裴旻這裏的劣勢並不是說步卒打不過騎兵,事實上步卒打贏騎兵的戰例並不少。他指的是速度上的劣勢:騎兵打輸了,四散逃跑,步卒拿什麽去追?而步卒輸了呢?隻有團滅一種結局。


    因故曆史上許多戰例都是漢人打贏了異族,而殺敵千餘,一但漢人輸了,就是幾萬十幾萬的陣亡,兩廂一比較,差距不可以道理來計。


    想要在與異族對戰中占據便宜,馬政必需發展起來。


    這一點裴旻就特別佩服李世民的手段與魄力,他麵對隋朝留下來的爛攤子麵前,他竟然有勇氣大勢的推廣馬政,將馬政辦的蒸蒸日上,關鍵還不像漢武帝那樣折損國力:在他的記憶中太宗時期,唐朝巔峰軍馬七十萬匹,凡遠征作戰,騎兵三匹輪換,步卒分得一匹代步,增強行軍速度。古往今來中原王朝也隻有唐朝初期拿得出這個手筆……


    裴旻不奢望現在的唐朝如太宗時期一般,但至少騎兵人手一匹戰馬,而不是用騾子代替。


    洋洋灑灑的寫好了心中所想的東西,裴旻檢查了一下用詞用句有無錯漏的地方:時間充足,若有錯漏之處,可以重寫一份,免得給莫名減分。


    時辰到,裴旻將答卷上繳,三天的科考也於此結束。


    三場考試,裴旻自認為發揮出色,心中極有把握,但結果如何,還得看賀知章閱卷之後的結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劍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盛唐劍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