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想李從嘉倒也理解為什麽每逢大戰之後國家建立,都會有一項人口稅是十五歲到三十歲不嫁的女子要交高額的稅賦。
不過李從嘉就算再怎麽希望人口增多也不會製定這種稅收,甚至他連人口稅都取消了,如果想要錢他自己會想辦法賺,或者是掏周邊國家的口袋,或者是掏富商的口袋,反正不能把壓力都施加到普通百姓身上。
也正是因為每逢大戰之後人口銳減,李從嘉現在看著這個數字就很心疼,哪怕他們是必須要消滅的世家,是反賊,李從嘉也不由得嘀咕了一聲:“沒事兒閑的造什麽反,把一家子都造進去了吧?”
尤其是在看到大索貌閱的新數值之後,不由得又唉聲嘆氣,然而在這個時候來了兩個消息,釋雪庭不得不將這兩個消息換一種方式告訴李從嘉,才能一邊將李從嘉自憂愁裏拽出來,一邊不讓他那麽生氣。
李從嘉見釋雪庭堅持玩這個遊戲,隻好說道:“那先來壞消息吧,不要來鋪墊了,直接說,我撐得住。”
釋雪庭笑了笑,想起當年李從嘉不是這個樣子,總是得過且過,隻要生活無憂他會本能的對壞消息逃避,然而如今他不是這樣,他開始選擇迎難而上。
釋雪庭說道:“高麗選擇開戰,而契丹成了他們的助力。”
奇異的李從嘉知道之後並沒有多麽生氣,隻是嗤笑一聲問道:“契丹能給他們什麽助力?我們打高麗肯定是從水路走的,契丹除了提供錢和糧食還能有什麽?”
契丹是徹底的內陸國家,草原的平坦讓他們的騎兵天下第一,但是在海上開戰,這些人在船上能不能站穩都是一回事,所以契丹對高麗的支援隻能是糧食錢財。
可這兩樣也是契丹的短板,如果契丹真的足夠富足,哪裏會時不時過來打劫大唐?
所以對於這樣的壞消息,李從嘉根本不放在心上,他早就知道契丹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在歷史上契丹怕宋朝跟高麗關係太好會威脅到它,就不停的給高麗送各種東西,現在也是一個路子,隻是契丹會給高麗送東西,卻不會幫著高麗打仗,這一點李從嘉十分確定。
這樣一想也沒什麽可擔心的。
“說說好消息是什麽?”李從嘉盯著釋雪庭,他決定如果釋雪庭的好消息也這麽沒意思的話,他就讓釋雪庭回國師府自己睡!
釋雪庭輕輕一笑說道:“好消息就是你之前心心念念的那個什麽福船已經初具模型。”
李從嘉聽了之後瞬間眼睛一亮:“試航過了嗎?”
釋雪庭說道:“聽說是試航過了,估計過兩日就有正經的奏摺上來了,這一次,書院的學生出了不少力。”
李從嘉愣了一下:“書院的學生?”
釋雪庭點了點頭:“按照你之前劃定的方法,最早一批進入書院學習的學生已經畢業,準備參加春闈了。”
李從嘉臉上剛浮現出一抹喜色,忽然就發現自己高興的好像太早了,他抓了抓頭說道:“書院學生參加春闈,感覺好像就沒別的學生什麽事情了啊。”
釋雪庭微微一愣:“你對他們這麽有信心?”
李從嘉放下手中的硃筆說道:“當然有了,這些年我對書院的監管一直就沒放鬆過,你也不想想,有多少有識之士被我送進去當老師了,這些學生天生比一些隻知道苦讀書的孩子眼界寬廣,當然或許在詩詞歌賦上可能會比不過地方學府的孩子,可是我的習慣你是知道的,詩詞歌賦考的不多,甚至隻能算一個加分項目,如果基礎分值達不到,就算有了加分項也不會錄的,所以這些孩子天生就比別人有優勢。”
釋雪庭正色說道:“此非長久之計。”
李從嘉明白釋雪庭的意思,這樣的不公平是會讓社會動盪的,農民吃不飽飯會造反,士大夫階層發現自己的利益無法維護也會造反,所以李從嘉就必須想辦法不要讓他們造反。
李從嘉問道:“這次畢業的學生有多少?”
“三十二個。”釋雪庭開口說道。
李從嘉頓時鬆了口氣:“這樣也好,隻有三十二個人,就算都錄了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釋雪庭苦笑著搖搖頭,如果是按照李從嘉所說,這三十二個會把前麵的名次全部占滿,怎麽會不出問題?
李從嘉說道:“是時候對書院進行改革了,唔,現在管理書院的好像是師行一的長子吧?”
本來管理學院的是範質來著,結果周家搞出了大事,李從嘉不得不把範質和魏仁浦從書院拽回來幫忙,如今朝堂上已經離不開這兩位,而他們也沒有那個心力再去管理書院。
而對於師行一的兒子李從嘉還是很信任的,這一家子人感覺跟賣給李從嘉一樣,而且除了在教育方麵有時候跟李從嘉有分歧,大部分時間都跟著李從嘉走。
以前師行一的書院根本沒有什麽格物算學的學科,然而他卻接受良好,李從嘉說開就開了。
釋雪庭見李從嘉要改革書院,就知道他根本沒把高麗放在心上,想了想也是,當年太宗皇帝說滅高麗也就滅了,雖然花費了很大的代價,但有這樣的前車之鑑,李從嘉不可能還重蹈覆轍。
李從嘉很多時候都是個行動派,他想出來的辦法也簡單,不是說不公平嗎?那就公平一點,書院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勛貴子弟自小就能入讀的初等書院,一個是每年都麵向整個大唐招收學生的高等學院,想要進入學院學習就必須考試。
李從嘉覺得可以將這個看成是一個小型春闈,唔,朝廷正經的選材考試是在春天,幹脆學院入學時間就定在秋天吧。
在教書育人上,李從嘉覺得自己沒啥本事,但是有關於學校職能方麵的設定,他可以說是了如指掌,畢竟後世從小學一路讀到研究生,人生大半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
說實話,李從嘉也希望能夠跟後世一樣建立那麽多所學校,讓大唐文盲率降低到一個很低的程度,然而這也隻能是想想。
以前他還會覺得都算是開國之君,兔太祖能夠做到的事情他應該也能做到,現在想一想,就知道不可能,有些事情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
兔太祖打天下的經歷太過艱難,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有了一種破而後立的局麵。
李從嘉就不一樣,他不會再像以前一樣不管不顧就想要什麽都照搬後世,現在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去多考慮。
釋雪庭擔心不公平,別的學子會不開心,可是高等學院一視同仁的考試又會讓勛貴不滿,於是李從嘉幹脆就換了一種方法,你們的子弟從小就能入初等學院。
一流的師資力量培養著,如果這樣還比不過那些學府出來的寒門學子,這些人趁早都該幹嘛幹嘛去吧,為了保持勛貴的高人一等,李從嘉特地設定了初等學院非四品以上大員家子弟不能入,當然這是以家族論,如果一個貴族家中連個四品大員都沒有,那麽這個家族……也算不上什麽大家族,進不了初等學院也是正常。
李從嘉一邊寫一邊嘆氣,不搞特殊化真的不行啊,勛貴總能有比寒門學子更加寬廣的路子走,哪怕他們不參加考試,通過父祖餘蔭也是能夠站在大唐的頂端階層的。
不過李從嘉就算再怎麽希望人口增多也不會製定這種稅收,甚至他連人口稅都取消了,如果想要錢他自己會想辦法賺,或者是掏周邊國家的口袋,或者是掏富商的口袋,反正不能把壓力都施加到普通百姓身上。
也正是因為每逢大戰之後人口銳減,李從嘉現在看著這個數字就很心疼,哪怕他們是必須要消滅的世家,是反賊,李從嘉也不由得嘀咕了一聲:“沒事兒閑的造什麽反,把一家子都造進去了吧?”
尤其是在看到大索貌閱的新數值之後,不由得又唉聲嘆氣,然而在這個時候來了兩個消息,釋雪庭不得不將這兩個消息換一種方式告訴李從嘉,才能一邊將李從嘉自憂愁裏拽出來,一邊不讓他那麽生氣。
李從嘉見釋雪庭堅持玩這個遊戲,隻好說道:“那先來壞消息吧,不要來鋪墊了,直接說,我撐得住。”
釋雪庭笑了笑,想起當年李從嘉不是這個樣子,總是得過且過,隻要生活無憂他會本能的對壞消息逃避,然而如今他不是這樣,他開始選擇迎難而上。
釋雪庭說道:“高麗選擇開戰,而契丹成了他們的助力。”
奇異的李從嘉知道之後並沒有多麽生氣,隻是嗤笑一聲問道:“契丹能給他們什麽助力?我們打高麗肯定是從水路走的,契丹除了提供錢和糧食還能有什麽?”
契丹是徹底的內陸國家,草原的平坦讓他們的騎兵天下第一,但是在海上開戰,這些人在船上能不能站穩都是一回事,所以契丹對高麗的支援隻能是糧食錢財。
可這兩樣也是契丹的短板,如果契丹真的足夠富足,哪裏會時不時過來打劫大唐?
所以對於這樣的壞消息,李從嘉根本不放在心上,他早就知道契丹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在歷史上契丹怕宋朝跟高麗關係太好會威脅到它,就不停的給高麗送各種東西,現在也是一個路子,隻是契丹會給高麗送東西,卻不會幫著高麗打仗,這一點李從嘉十分確定。
這樣一想也沒什麽可擔心的。
“說說好消息是什麽?”李從嘉盯著釋雪庭,他決定如果釋雪庭的好消息也這麽沒意思的話,他就讓釋雪庭回國師府自己睡!
釋雪庭輕輕一笑說道:“好消息就是你之前心心念念的那個什麽福船已經初具模型。”
李從嘉聽了之後瞬間眼睛一亮:“試航過了嗎?”
釋雪庭說道:“聽說是試航過了,估計過兩日就有正經的奏摺上來了,這一次,書院的學生出了不少力。”
李從嘉愣了一下:“書院的學生?”
釋雪庭點了點頭:“按照你之前劃定的方法,最早一批進入書院學習的學生已經畢業,準備參加春闈了。”
李從嘉臉上剛浮現出一抹喜色,忽然就發現自己高興的好像太早了,他抓了抓頭說道:“書院學生參加春闈,感覺好像就沒別的學生什麽事情了啊。”
釋雪庭微微一愣:“你對他們這麽有信心?”
李從嘉放下手中的硃筆說道:“當然有了,這些年我對書院的監管一直就沒放鬆過,你也不想想,有多少有識之士被我送進去當老師了,這些學生天生比一些隻知道苦讀書的孩子眼界寬廣,當然或許在詩詞歌賦上可能會比不過地方學府的孩子,可是我的習慣你是知道的,詩詞歌賦考的不多,甚至隻能算一個加分項目,如果基礎分值達不到,就算有了加分項也不會錄的,所以這些孩子天生就比別人有優勢。”
釋雪庭正色說道:“此非長久之計。”
李從嘉明白釋雪庭的意思,這樣的不公平是會讓社會動盪的,農民吃不飽飯會造反,士大夫階層發現自己的利益無法維護也會造反,所以李從嘉就必須想辦法不要讓他們造反。
李從嘉問道:“這次畢業的學生有多少?”
“三十二個。”釋雪庭開口說道。
李從嘉頓時鬆了口氣:“這樣也好,隻有三十二個人,就算都錄了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釋雪庭苦笑著搖搖頭,如果是按照李從嘉所說,這三十二個會把前麵的名次全部占滿,怎麽會不出問題?
李從嘉說道:“是時候對書院進行改革了,唔,現在管理書院的好像是師行一的長子吧?”
本來管理學院的是範質來著,結果周家搞出了大事,李從嘉不得不把範質和魏仁浦從書院拽回來幫忙,如今朝堂上已經離不開這兩位,而他們也沒有那個心力再去管理書院。
而對於師行一的兒子李從嘉還是很信任的,這一家子人感覺跟賣給李從嘉一樣,而且除了在教育方麵有時候跟李從嘉有分歧,大部分時間都跟著李從嘉走。
以前師行一的書院根本沒有什麽格物算學的學科,然而他卻接受良好,李從嘉說開就開了。
釋雪庭見李從嘉要改革書院,就知道他根本沒把高麗放在心上,想了想也是,當年太宗皇帝說滅高麗也就滅了,雖然花費了很大的代價,但有這樣的前車之鑑,李從嘉不可能還重蹈覆轍。
李從嘉很多時候都是個行動派,他想出來的辦法也簡單,不是說不公平嗎?那就公平一點,書院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勛貴子弟自小就能入讀的初等書院,一個是每年都麵向整個大唐招收學生的高等學院,想要進入學院學習就必須考試。
李從嘉覺得可以將這個看成是一個小型春闈,唔,朝廷正經的選材考試是在春天,幹脆學院入學時間就定在秋天吧。
在教書育人上,李從嘉覺得自己沒啥本事,但是有關於學校職能方麵的設定,他可以說是了如指掌,畢竟後世從小學一路讀到研究生,人生大半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
說實話,李從嘉也希望能夠跟後世一樣建立那麽多所學校,讓大唐文盲率降低到一個很低的程度,然而這也隻能是想想。
以前他還會覺得都算是開國之君,兔太祖能夠做到的事情他應該也能做到,現在想一想,就知道不可能,有些事情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
兔太祖打天下的經歷太過艱難,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有了一種破而後立的局麵。
李從嘉就不一樣,他不會再像以前一樣不管不顧就想要什麽都照搬後世,現在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去多考慮。
釋雪庭擔心不公平,別的學子會不開心,可是高等學院一視同仁的考試又會讓勛貴不滿,於是李從嘉幹脆就換了一種方法,你們的子弟從小就能入初等學院。
一流的師資力量培養著,如果這樣還比不過那些學府出來的寒門學子,這些人趁早都該幹嘛幹嘛去吧,為了保持勛貴的高人一等,李從嘉特地設定了初等學院非四品以上大員家子弟不能入,當然這是以家族論,如果一個貴族家中連個四品大員都沒有,那麽這個家族……也算不上什麽大家族,進不了初等學院也是正常。
李從嘉一邊寫一邊嘆氣,不搞特殊化真的不行啊,勛貴總能有比寒門學子更加寬廣的路子走,哪怕他們不參加考試,通過父祖餘蔭也是能夠站在大唐的頂端階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