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不給你錢, 你非要跟我要,我就打你了!
北周從上到下都隻能瞪眼,他們原本以為李從嘉好歹算是個君子,現在他們總算是領教到了,隻能說真是君子估計早就憋屈死了,也不可能還能從西域捲土重來。
趙匡胤對這個局麵一點也不意外,看著北周官員跑到自己家裏拉關係,發現自己不理會他們就吹鬍子瞪眼的模樣,覺得頗為好笑。
李從嘉是君子?都是假的!
這貨典型的小事好麵子,大事不要臉,這些年來坑蒙拐騙,挑撥離間,他哪條沒幹過?趙匡胤自己就深受其苦,他是沒想到北周居然還會這麽看待李從嘉。
就沖北周如今這群官員還看不清李從嘉為人這點來看,趙匡胤覺得,北周必輸。
李從嘉拒絕了北周官員的要求之後,暗搓搓的讓人去查這批金銀到底是怎麽來的。
結果根本沒查出什麽來,過了兩天還是趙匡胤帶來了消息,這個消息也是他在北周內的一些舊相識過來投奔他說的。
趙匡胤說道:“這些金銀原本也不是北周所有,而是北周一個做木材生意的商人所有,這個商人生意做的很大,也得罪了一些人,這次我們跟北周買木材,北周也是要跟那些木材商人買,不過這個買的價錢就很不給人家活路了,好多商人都提前關了店門,不巧這個商人得罪了一個官員,這個官員就準備強製徵用他的木材,他自知事情不好,就將金銀藏在了木頭裏麵,準備借著運送木材的機會溜走,結果走到一半的時候被抓住,安了個罪名,家產被抄,這些木材就順便給送了過來。”
李從嘉有些疑惑:“北周在運送的時候都沒發現嗎?金銀重啊。”
“這個商人很小心,分了好幾車,木材都是中空,隻不過有的放置的是金銀,有的放的絲帛,這樣重量大體就差不多,隻不過那些放置絲帛的木材被打開的時候,裏麵的絲帛已經被啃得不成樣子,隻剩下這些金銀。”
李從嘉恍然,知道真相之後,不由得啼笑皆非:“還真是合蓋我們發一筆橫財,之前正頭疼錢不夠用,重建大明宮的事情要放一放。”
誰說不是呢?趙匡胤也十分感慨,他現在就覺得人不信命不行,雖然李從嘉也不是沒吃過苦,然而打他自立以來,基本上也可以說是一帆風順,那些磕磕絆絆都被他無知無畏的闖了過來,等他慢慢明白了,知道慎重思考了,他身邊也有了幫忙的人。
就連在錢財上老天都在幫忙。
亂世之中的君主趙匡胤也算是看過不少,就連郭榮當年都沒有李從嘉這麽順利,趙匡胤甚至覺得,如果弄得好,李從嘉說不定能在三十歲之前就一統中原!
就在趙匡胤對李從嘉充滿信心的時候,南周翻臉了,所有商道切斷,甚至還偷襲了蜀州的幾個小城。
而且南周不僅僅是自己挑釁,還帶著南漢北漢一起找事兒,李從嘉在知道之後沒有生氣,隻是問道:“南周又皮癢了?”
周宗看了李從嘉好幾眼,發現他這次居然沒有炸,實在是太稀奇。
李從嘉現在也是淡定,戰亂時期不就是這樣,政權與政權之間不存在友好相處,今天是朋友明天可能就是敵人。
之前他們跟北漢交易頻繁,兩個國家關係的確好,但是在李從嘉拿下長安之後,那就什麽都變了,畢竟如今大唐跟北漢接壤,歷數一下大唐的擴張步伐,北漢有危機感是真的。
這樣的想法南周和南漢估計都有,畢竟如今他們都跟大唐接壤,李從嘉隻是覺得好笑,南周和南漢就算了,北漢你跟著起什麽哄?
如果李從嘉想要動手的話,首先對付的就是北漢!為什麽?人少啊!
北漢地盤在河東,有十州之地,也稱作太原府,聽上去似乎挺大,實際上地盤隻是後世山西省的一部分,人口在盛唐時期擁有將近二十八萬,然而經歷了這麽多年的戰亂,現在大概也就是三萬多不到四萬人,人口銳減相當厲害。
大唐如今人也不算太多,可如果真的算一算的話,人口也當有三十多萬,幾乎十倍於北漢,在這種情況下,北漢居然跟著南周混?
都不知道是不是該說他們沒腦子了。
北周不好打,南周不好打,南漢和北漢還是可以打一打的。
李從嘉嘆了口氣說道:“想要修個大明宮怎麽就這麽難?一打仗又要停工了。”
趙匡胤十分意外:“攻打北漢……還不至於影響到大明宮的修建吧?”
李從嘉搖頭:“凡事都有意外,錢花出去了短時間就沒辦法再弄回來,還是留著去買糧草吧。”
趙匡胤沒有再說什麽,捫心自問如果是他自己的話,他還真不一定能夠捨得不修建大明宮,反而先把錢給軍隊買糧草用,誰不想住更大更好的房子呢?更何況大明宮修成之日,就是李從嘉登基稱帝之時,誰不想早點登基?
可李從嘉就是忍得住!
對此周宗忍不住抱怨道:“殿下也是異想天開,徭役就是徭役,為何要給服徭役的人發錢?”
是的,李從嘉遵循了後世的習慣,給來建大明宮的工匠每人都發錢,算是工資!
這樣的想法很多人都不習慣,要知道以往徵發徭役,朝廷是不會給百姓錢的,反而百姓必須服徭役才可以,若是躲避還要被罰,服徭役的期間最多給百姓一點吃的,還不會給太好,而且或許一開始朝廷要給的夥食還不錯,這之中卻有人中飽私囊,比如說粥,稀一點也是粥。
為了最大程度避免下麵人偷奸耍滑,李從嘉直接定死了錢數,當然也有人為了多拿點錢,就多報上來人數,就跟吃空餉一樣,對此李從嘉也無所謂,反正人數和工期是掛鉤的,隻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布置的任務,還不會過度奴役百姓,他們多報一些就多報一些吧,水至清則無魚,這一點李從嘉還是知道的。
照理來說,發錢這種事情周宗他們是不同意的,然而李從嘉堅持,內閣又不想在這種小事上跟李從嘉掐,最主要的是內閣年紀都大了,而李從嘉還年輕,誰都不想因為這個惹李從嘉不高興,導致家族裏的年輕人也被壓製。
不過,到了李從嘉下旨說不能繼續修建大明宮的時候,之前的那些百姓居然自動自發的表示可以暫時不要錢,先把宮殿修完,至於工錢晚一些時日發也無所謂。
工人們也都清楚,以往徭役是不給發錢的,如今李從嘉不僅發錢,而且還管飯,反正也是農閑時節,哪怕不要錢,隻要工作不是特別繁重,管的飯還不錯,他們都樂意過來,畢竟有時候還能拖家帶口的過來吃飯。
最主要的是之前發錢都很痛快,老百姓一聽是有人來打大唐,大唐要出兵,要保證軍隊的糧食供應,大家就開始盤算,這年頭人口少,所以幾乎每家都有壯丁在軍隊裏,大唐的軍隊待遇不錯,管理也人性化,再加上誰都不想讓自家孩子餓肚子打仗,幹脆就打算先白幹,反正朝廷應該不會虧待他們這麽多人。
內閣在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所有人都十分驚訝,周宗感慨了一句:“民心可用。”
北周從上到下都隻能瞪眼,他們原本以為李從嘉好歹算是個君子,現在他們總算是領教到了,隻能說真是君子估計早就憋屈死了,也不可能還能從西域捲土重來。
趙匡胤對這個局麵一點也不意外,看著北周官員跑到自己家裏拉關係,發現自己不理會他們就吹鬍子瞪眼的模樣,覺得頗為好笑。
李從嘉是君子?都是假的!
這貨典型的小事好麵子,大事不要臉,這些年來坑蒙拐騙,挑撥離間,他哪條沒幹過?趙匡胤自己就深受其苦,他是沒想到北周居然還會這麽看待李從嘉。
就沖北周如今這群官員還看不清李從嘉為人這點來看,趙匡胤覺得,北周必輸。
李從嘉拒絕了北周官員的要求之後,暗搓搓的讓人去查這批金銀到底是怎麽來的。
結果根本沒查出什麽來,過了兩天還是趙匡胤帶來了消息,這個消息也是他在北周內的一些舊相識過來投奔他說的。
趙匡胤說道:“這些金銀原本也不是北周所有,而是北周一個做木材生意的商人所有,這個商人生意做的很大,也得罪了一些人,這次我們跟北周買木材,北周也是要跟那些木材商人買,不過這個買的價錢就很不給人家活路了,好多商人都提前關了店門,不巧這個商人得罪了一個官員,這個官員就準備強製徵用他的木材,他自知事情不好,就將金銀藏在了木頭裏麵,準備借著運送木材的機會溜走,結果走到一半的時候被抓住,安了個罪名,家產被抄,這些木材就順便給送了過來。”
李從嘉有些疑惑:“北周在運送的時候都沒發現嗎?金銀重啊。”
“這個商人很小心,分了好幾車,木材都是中空,隻不過有的放置的是金銀,有的放的絲帛,這樣重量大體就差不多,隻不過那些放置絲帛的木材被打開的時候,裏麵的絲帛已經被啃得不成樣子,隻剩下這些金銀。”
李從嘉恍然,知道真相之後,不由得啼笑皆非:“還真是合蓋我們發一筆橫財,之前正頭疼錢不夠用,重建大明宮的事情要放一放。”
誰說不是呢?趙匡胤也十分感慨,他現在就覺得人不信命不行,雖然李從嘉也不是沒吃過苦,然而打他自立以來,基本上也可以說是一帆風順,那些磕磕絆絆都被他無知無畏的闖了過來,等他慢慢明白了,知道慎重思考了,他身邊也有了幫忙的人。
就連在錢財上老天都在幫忙。
亂世之中的君主趙匡胤也算是看過不少,就連郭榮當年都沒有李從嘉這麽順利,趙匡胤甚至覺得,如果弄得好,李從嘉說不定能在三十歲之前就一統中原!
就在趙匡胤對李從嘉充滿信心的時候,南周翻臉了,所有商道切斷,甚至還偷襲了蜀州的幾個小城。
而且南周不僅僅是自己挑釁,還帶著南漢北漢一起找事兒,李從嘉在知道之後沒有生氣,隻是問道:“南周又皮癢了?”
周宗看了李從嘉好幾眼,發現他這次居然沒有炸,實在是太稀奇。
李從嘉現在也是淡定,戰亂時期不就是這樣,政權與政權之間不存在友好相處,今天是朋友明天可能就是敵人。
之前他們跟北漢交易頻繁,兩個國家關係的確好,但是在李從嘉拿下長安之後,那就什麽都變了,畢竟如今大唐跟北漢接壤,歷數一下大唐的擴張步伐,北漢有危機感是真的。
這樣的想法南周和南漢估計都有,畢竟如今他們都跟大唐接壤,李從嘉隻是覺得好笑,南周和南漢就算了,北漢你跟著起什麽哄?
如果李從嘉想要動手的話,首先對付的就是北漢!為什麽?人少啊!
北漢地盤在河東,有十州之地,也稱作太原府,聽上去似乎挺大,實際上地盤隻是後世山西省的一部分,人口在盛唐時期擁有將近二十八萬,然而經歷了這麽多年的戰亂,現在大概也就是三萬多不到四萬人,人口銳減相當厲害。
大唐如今人也不算太多,可如果真的算一算的話,人口也當有三十多萬,幾乎十倍於北漢,在這種情況下,北漢居然跟著南周混?
都不知道是不是該說他們沒腦子了。
北周不好打,南周不好打,南漢和北漢還是可以打一打的。
李從嘉嘆了口氣說道:“想要修個大明宮怎麽就這麽難?一打仗又要停工了。”
趙匡胤十分意外:“攻打北漢……還不至於影響到大明宮的修建吧?”
李從嘉搖頭:“凡事都有意外,錢花出去了短時間就沒辦法再弄回來,還是留著去買糧草吧。”
趙匡胤沒有再說什麽,捫心自問如果是他自己的話,他還真不一定能夠捨得不修建大明宮,反而先把錢給軍隊買糧草用,誰不想住更大更好的房子呢?更何況大明宮修成之日,就是李從嘉登基稱帝之時,誰不想早點登基?
可李從嘉就是忍得住!
對此周宗忍不住抱怨道:“殿下也是異想天開,徭役就是徭役,為何要給服徭役的人發錢?”
是的,李從嘉遵循了後世的習慣,給來建大明宮的工匠每人都發錢,算是工資!
這樣的想法很多人都不習慣,要知道以往徵發徭役,朝廷是不會給百姓錢的,反而百姓必須服徭役才可以,若是躲避還要被罰,服徭役的期間最多給百姓一點吃的,還不會給太好,而且或許一開始朝廷要給的夥食還不錯,這之中卻有人中飽私囊,比如說粥,稀一點也是粥。
為了最大程度避免下麵人偷奸耍滑,李從嘉直接定死了錢數,當然也有人為了多拿點錢,就多報上來人數,就跟吃空餉一樣,對此李從嘉也無所謂,反正人數和工期是掛鉤的,隻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布置的任務,還不會過度奴役百姓,他們多報一些就多報一些吧,水至清則無魚,這一點李從嘉還是知道的。
照理來說,發錢這種事情周宗他們是不同意的,然而李從嘉堅持,內閣又不想在這種小事上跟李從嘉掐,最主要的是內閣年紀都大了,而李從嘉還年輕,誰都不想因為這個惹李從嘉不高興,導致家族裏的年輕人也被壓製。
不過,到了李從嘉下旨說不能繼續修建大明宮的時候,之前的那些百姓居然自動自發的表示可以暫時不要錢,先把宮殿修完,至於工錢晚一些時日發也無所謂。
工人們也都清楚,以往徭役是不給發錢的,如今李從嘉不僅發錢,而且還管飯,反正也是農閑時節,哪怕不要錢,隻要工作不是特別繁重,管的飯還不錯,他們都樂意過來,畢竟有時候還能拖家帶口的過來吃飯。
最主要的是之前發錢都很痛快,老百姓一聽是有人來打大唐,大唐要出兵,要保證軍隊的糧食供應,大家就開始盤算,這年頭人口少,所以幾乎每家都有壯丁在軍隊裏,大唐的軍隊待遇不錯,管理也人性化,再加上誰都不想讓自家孩子餓肚子打仗,幹脆就打算先白幹,反正朝廷應該不會虧待他們這麽多人。
內閣在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所有人都十分驚訝,周宗感慨了一句:“民心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