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果斷硃筆禦批——盡量全部俘虜,若是不行,一個不留!
對付這些回鶻人,溫和的儒家手段怕是沒用,法家嚴苛的製度或許才能壓製住他們。
李從嘉開始思考之前在安寧城實行的戶籍製度,那個時候因為漢人數量少,為了確保漢人的地位,他設置了不同階層的戶籍製度,後來龍王禪位,他算是繼任者,總不好把焉耆人都打成低等民,隻好將戶籍製度放到了一邊,現在他的國土之內,有漢人,回鶻人,焉耆人,裕固族還有別的零零星星的一些人數不太多的民族。
可以說整個唐國如今的人員構成非常複雜,這個戶籍製度……或許還是應該拿出來討論一下,而且戶籍製度也不是死的,隻要回鶻人或者焉耆人肯老老實實幹活,不會沒事兒閑的造個反什麽的,慢慢也是可以跟漢人地位等同的。
李從嘉拽過來一張紙,將戶籍製度的粗略寫了一些,然而漢人還是太少了,他不由得想到之前跟釋雪庭商討的去買人的計劃。
西域進入了一個暫時和平的時期,而此時經歷過十分短暫的和平時期的中原,又開始陷入了戰爭的炮火之中,以前都是周國南征北戰,然而如今……周國自己卻跟自己打了起來。
李從嘉順手拿起情報部的一份摺子,看完之後,不由得一笑,還真是瞌睡遞了個枕頭啊。
第124章
李從嘉前一天收到了情報, 第二天南周的國書就遞到了他的案頭。
是的, 北周, 周國分裂之後劃江而治,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他們自己都說自己是正統,不過到了別人那裏,就成了北周和南周。
李從嘉抖了抖北周的國書說道:“這個玩意, 大家都看看吧。”
眾人看了一眼李從嘉的表情, 就估摸著南周的國書之上沒寫什麽好話。
果然也是如此,與其說是國書, 不如說是聖旨,還是道冊封的聖旨,封李從嘉為唐王,這倒是沒什麽,中原王朝對西域這邊歷來是有優越感, 無論是歸義軍、肅州龍氏還是甘州回鶻, 手上都有中原王朝的冊封。
這個冊封其實也沒啥用,就是給個名譽稱號, 然後西域政權每年派人過去上貢, 再帶回來比貢品值錢的多的賞賜。
實際上西域這些政權肯俯首稱臣,一部分為的是這些賞賜, 另外一部分為的就是中原先進的科技生產力。
隻不過這一次南周十分不上道,派了使臣,遞交了國書, 賞賜卻沒有,甚至還要求李從嘉出兵攻打北周。
李從嘉特別想知道是不是範質、王峻這些後周名臣是不是都留在了北周,南周到底是什麽人在幹活,這道國書能夠發出來是南周大臣集體腦子進水了嗎?
不說大唐現在需要休養生息,就說出兵,還讓大唐的兵跟南周合併起來聽從調遣,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大唐如今跟南周中間隔著北周、蜀國、荊楚三個國家,想要合兵至少先打出一條道來,誰去打?
南周大臣估計都是傻x,純種的!
眾人看完國書之後,都是一臉的匪夷所思,李從嘉開口問道:“南周的使臣被安排在了哪裏?”
韓儔站出來說道:“已經安排在了驛館之中,殿下可要見他?”
李從嘉擺了擺手:“見什麽見?把他捆了給北周送去,唔,等等,捆之前先派人問一下,王峻範質兩個人如今是在南周還是北周。”
王峻和範質也算是很有名氣的後周大臣,而這個名氣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打出來的。
在他們之前還有一個王樸很厲害,隻可惜王樸死得早,他一死沒多久,周國就一分為二,如果王樸還在的話,估計周國也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想到前兩年郭榮還活著的時候,每次舉刀都是對敵人,甚至到後來雖然中原地盤沒有全拿下來,但是他已經開始去打遼國,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
結果這才幾年啊,周國分裂,彼此之間打來打去,倒是讓別的政權趁機做大。
李從嘉的感慨沒人知道,他能這樣想也是因為對郭榮有幾分好感的緣故,不得不說,郭榮的確是個厲害的人,可惜了。
不過到了周宗等人那裏,倒是很樂於見到周國如今的亂勢,畢竟周國之前就是個龐然大物,大家雖然口口聲聲說要回中原,但是很多人一想到中原還有個周國,就頗有些夜不能寐的架勢。
如今好了,周國自己作死,不僅分裂還互相消耗國力,大唐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每次想到這裏,周宗都不由得感慨國運果然是個十分微妙的東西,自古皇帝都稱真龍天子,在周宗看來,李從嘉可能真的就是真龍天子,身上有大氣運,否則怎麽可能如此事事順利?
當年南唐國力強盛,最終卻落得個亡國的下場,若是一開始太子就是李從嘉,是不是南唐如今已經占據中原半壁江山了?
李從嘉不知道周宗的想法,韓儔得了他的命令之後就去找南周的使臣套話,果然王峻和範質都在北周輔佐柴熙謹。
二話不說,李從嘉直接讓人捆了使臣去北周,韓熙載忍不住問道:“殿下這是要與北周結盟嗎?”
雖然亂世之中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很複雜,但是背叛盟友這種事情最好還是不要發生,他們現在完全可以保持中立,沒必要趟進這趟渾水。
韓熙載能想到的問題,李從嘉自然也能想到,他搖了搖頭說道:“不,我隻是不想讓北周誤會我們跟南周結盟,讓人寫一道國書,告訴他們大唐地處偏遠,中原之事鞭長莫及,他們愛幹嘛幹嘛,別拖我們下水!”
李從嘉說的不客氣,但是內閣諸位大臣聽了之後反而鬆了口氣,隻要李從嘉不會腦袋一熱摻合進去就行了,眼看著就要秋收,他們還挺感謝景瓊沒有拚死抵抗,農作物都保住了,等到收穫入倉,粗略估計,至少有了大軍半年的口糧,再加上同於闐和喀喇汗國買的,田文這個戶部尚書算了算之後著實鬆了口氣。
隻要拖過秋收,就算真的要打,他們也有底氣了。
結果就田文放鬆沒兩天之後,他就被李從嘉喊到了麟德殿。
田文行禮完畢,李從嘉便問道:“秋收過後糧草夠大軍食用一段時間的了吧?”
田文瞬間警醒地看著李從嘉問道:“殿下要用兵?”
李從嘉說得模稜兩可:“不一定 ,看情況吧,不管怎麽樣都先準備好再說?”
田文將自己算出來的結果告訴他之後就退了下去,等他從麟德殿走出來越想越是不對,最後忍不住跑去內閣辦公的地方。
於是李從嘉就看到周宗和蕭儼聯袂而來,頓時明白肯定是田文說了什麽,不由得罵了一句田文大嘴巴!
周宗麵對李從嘉的時候就沒田文那麽小心客氣了,直接開口問道:“殿下又要興兵?”
李從嘉無奈說道:“隻是做個準備。”
蕭儼再也忍耐不住說道:“如今大唐子民剛剛安定下來,殿下難道是要效仿漢武帝,窮國庫之力征戰天下嗎?”
如果真的能拿到跟漢武帝一樣的功績就好了。
李從嘉腦子裏吐槽,卻也知道今天不給這兩個人一個答案,隻怕內閣輔臣要輪流上來勸說,再不行估計還要跟禦史組團,這怎麽行?
對付這些回鶻人,溫和的儒家手段怕是沒用,法家嚴苛的製度或許才能壓製住他們。
李從嘉開始思考之前在安寧城實行的戶籍製度,那個時候因為漢人數量少,為了確保漢人的地位,他設置了不同階層的戶籍製度,後來龍王禪位,他算是繼任者,總不好把焉耆人都打成低等民,隻好將戶籍製度放到了一邊,現在他的國土之內,有漢人,回鶻人,焉耆人,裕固族還有別的零零星星的一些人數不太多的民族。
可以說整個唐國如今的人員構成非常複雜,這個戶籍製度……或許還是應該拿出來討論一下,而且戶籍製度也不是死的,隻要回鶻人或者焉耆人肯老老實實幹活,不會沒事兒閑的造個反什麽的,慢慢也是可以跟漢人地位等同的。
李從嘉拽過來一張紙,將戶籍製度的粗略寫了一些,然而漢人還是太少了,他不由得想到之前跟釋雪庭商討的去買人的計劃。
西域進入了一個暫時和平的時期,而此時經歷過十分短暫的和平時期的中原,又開始陷入了戰爭的炮火之中,以前都是周國南征北戰,然而如今……周國自己卻跟自己打了起來。
李從嘉順手拿起情報部的一份摺子,看完之後,不由得一笑,還真是瞌睡遞了個枕頭啊。
第124章
李從嘉前一天收到了情報, 第二天南周的國書就遞到了他的案頭。
是的, 北周, 周國分裂之後劃江而治,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他們自己都說自己是正統,不過到了別人那裏,就成了北周和南周。
李從嘉抖了抖北周的國書說道:“這個玩意, 大家都看看吧。”
眾人看了一眼李從嘉的表情, 就估摸著南周的國書之上沒寫什麽好話。
果然也是如此,與其說是國書, 不如說是聖旨,還是道冊封的聖旨,封李從嘉為唐王,這倒是沒什麽,中原王朝對西域這邊歷來是有優越感, 無論是歸義軍、肅州龍氏還是甘州回鶻, 手上都有中原王朝的冊封。
這個冊封其實也沒啥用,就是給個名譽稱號, 然後西域政權每年派人過去上貢, 再帶回來比貢品值錢的多的賞賜。
實際上西域這些政權肯俯首稱臣,一部分為的是這些賞賜, 另外一部分為的就是中原先進的科技生產力。
隻不過這一次南周十分不上道,派了使臣,遞交了國書, 賞賜卻沒有,甚至還要求李從嘉出兵攻打北周。
李從嘉特別想知道是不是範質、王峻這些後周名臣是不是都留在了北周,南周到底是什麽人在幹活,這道國書能夠發出來是南周大臣集體腦子進水了嗎?
不說大唐現在需要休養生息,就說出兵,還讓大唐的兵跟南周合併起來聽從調遣,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大唐如今跟南周中間隔著北周、蜀國、荊楚三個國家,想要合兵至少先打出一條道來,誰去打?
南周大臣估計都是傻x,純種的!
眾人看完國書之後,都是一臉的匪夷所思,李從嘉開口問道:“南周的使臣被安排在了哪裏?”
韓儔站出來說道:“已經安排在了驛館之中,殿下可要見他?”
李從嘉擺了擺手:“見什麽見?把他捆了給北周送去,唔,等等,捆之前先派人問一下,王峻範質兩個人如今是在南周還是北周。”
王峻和範質也算是很有名氣的後周大臣,而這個名氣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打出來的。
在他們之前還有一個王樸很厲害,隻可惜王樸死得早,他一死沒多久,周國就一分為二,如果王樸還在的話,估計周國也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想到前兩年郭榮還活著的時候,每次舉刀都是對敵人,甚至到後來雖然中原地盤沒有全拿下來,但是他已經開始去打遼國,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
結果這才幾年啊,周國分裂,彼此之間打來打去,倒是讓別的政權趁機做大。
李從嘉的感慨沒人知道,他能這樣想也是因為對郭榮有幾分好感的緣故,不得不說,郭榮的確是個厲害的人,可惜了。
不過到了周宗等人那裏,倒是很樂於見到周國如今的亂勢,畢竟周國之前就是個龐然大物,大家雖然口口聲聲說要回中原,但是很多人一想到中原還有個周國,就頗有些夜不能寐的架勢。
如今好了,周國自己作死,不僅分裂還互相消耗國力,大唐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每次想到這裏,周宗都不由得感慨國運果然是個十分微妙的東西,自古皇帝都稱真龍天子,在周宗看來,李從嘉可能真的就是真龍天子,身上有大氣運,否則怎麽可能如此事事順利?
當年南唐國力強盛,最終卻落得個亡國的下場,若是一開始太子就是李從嘉,是不是南唐如今已經占據中原半壁江山了?
李從嘉不知道周宗的想法,韓儔得了他的命令之後就去找南周的使臣套話,果然王峻和範質都在北周輔佐柴熙謹。
二話不說,李從嘉直接讓人捆了使臣去北周,韓熙載忍不住問道:“殿下這是要與北周結盟嗎?”
雖然亂世之中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很複雜,但是背叛盟友這種事情最好還是不要發生,他們現在完全可以保持中立,沒必要趟進這趟渾水。
韓熙載能想到的問題,李從嘉自然也能想到,他搖了搖頭說道:“不,我隻是不想讓北周誤會我們跟南周結盟,讓人寫一道國書,告訴他們大唐地處偏遠,中原之事鞭長莫及,他們愛幹嘛幹嘛,別拖我們下水!”
李從嘉說的不客氣,但是內閣諸位大臣聽了之後反而鬆了口氣,隻要李從嘉不會腦袋一熱摻合進去就行了,眼看著就要秋收,他們還挺感謝景瓊沒有拚死抵抗,農作物都保住了,等到收穫入倉,粗略估計,至少有了大軍半年的口糧,再加上同於闐和喀喇汗國買的,田文這個戶部尚書算了算之後著實鬆了口氣。
隻要拖過秋收,就算真的要打,他們也有底氣了。
結果就田文放鬆沒兩天之後,他就被李從嘉喊到了麟德殿。
田文行禮完畢,李從嘉便問道:“秋收過後糧草夠大軍食用一段時間的了吧?”
田文瞬間警醒地看著李從嘉問道:“殿下要用兵?”
李從嘉說得模稜兩可:“不一定 ,看情況吧,不管怎麽樣都先準備好再說?”
田文將自己算出來的結果告訴他之後就退了下去,等他從麟德殿走出來越想越是不對,最後忍不住跑去內閣辦公的地方。
於是李從嘉就看到周宗和蕭儼聯袂而來,頓時明白肯定是田文說了什麽,不由得罵了一句田文大嘴巴!
周宗麵對李從嘉的時候就沒田文那麽小心客氣了,直接開口問道:“殿下又要興兵?”
李從嘉無奈說道:“隻是做個準備。”
蕭儼再也忍耐不住說道:“如今大唐子民剛剛安定下來,殿下難道是要效仿漢武帝,窮國庫之力征戰天下嗎?”
如果真的能拿到跟漢武帝一樣的功績就好了。
李從嘉腦子裏吐槽,卻也知道今天不給這兩個人一個答案,隻怕內閣輔臣要輪流上來勸說,再不行估計還要跟禦史組團,這怎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