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9.16-1938.10.14)


    對於真正的戰士而言,恐懼不能被逃避,隻能被戰勝。


    ————


    自從離開孤兒院以來,羅貝爾就不記得自己再吃過什麽苦,因此他一度很擔心自己會在軍隊裏給養父丟人現眼,但是在他實際入伍服役之後,這種無所謂的擔憂便很快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無他,在這裏每個新學員時時刻刻都在丟人,根本不會有人在乎某個新學員的家庭。甭管你是議員的兒子還是軍官的後裔,法蘭西空軍學院起碼在表麵上做到了一視同仁——都是垃圾!


    “上一周的這個時候,我讓你們回去看《製空權》,都看完了嗎?”


    嚴厲的理論教官讓教室中所有的新學員兩股戰戰,不得不聲嘶力竭地回答道:“是,教官!”


    “勒布朗!”


    “到!”羅貝爾身後的學員迅速起立,羅貝爾暗中鬆了一口氣。


    “第二章的題目是什麽?”


    “報告教官!是《獨立空軍》!”


    “坐!”


    “是!”


    沒能抓到典型的理論教官似乎非常不滿,他掃視一周,再次張開了嘴:“克呂爾!”


    艸!羅貝爾聽到了自己的姓有如五雷轟頂,立刻條件反射站了起來:“到!”


    “第二篇的結論是什麽?”


    還好,這個問題能回答得上來。羅貝爾不假思索地說道:“報告:‘製空權是贏得勝利的必要充分條件’!”


    “坐!”


    雖然理論教官依舊不爽,但他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浪費在提問上,隻好開始跟著教案推進他的課程,每節理論課最難熬的時間終於過去了!羅貝爾聽到身旁的呼氣聲此起彼伏,戰友們想必都深有同感。


    軍校生活便是如此,枯燥,乏味,時刻處於督學、教官和學長的高壓之下。不過羅貝爾所成長的那個與其說是家庭,還不如說是公司的環境,軍事傳統倒是出奇的濃鬱,他對當下的生活也有心理準備。


    ch郵局的老板霍金斯曾是陸軍中校,他的養父是陸軍上尉,而在他成長過程中幾乎扮演了母親角色的薇爾莉特,年少時更是聞名全國的“戰爭機器”。除此之外,ch郵局裏還有數不勝數的老兵,涵蓋法蘭西國防力量的各個兵種。


    這些曾為法蘭西立下不朽功勳的“老兵”們,在羅貝爾少年時候滿足了他在軍事方麵幾乎無窮無盡的好奇心。除去對武器和戰術的討論以外,戰壕的生活,軍旅的苦痛以及性格扭曲心理變態的軍官和軍士也是他們永恒的話題。


    說實話,目前他遇到的空軍學校軍官們的嚴厲程度,相比那些前輩們所說的“剃刀軍士”、“惡魔連長”實在相去甚遠。


    麵前的皮埃爾少校雖然嚴格,但並沒有什麽虐待傾向,不過惡心的長官也不是不存在:偌大一個軍校,沒幾個變態可能嗎?


    “看來你們對杜黑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位意大利思想家提出的許多戰略思想對於指導現代空軍的建設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尤其是‘空軍總體戰’和‘戰略轟炸製勝論’的思想。但是你們也應該看到,由於當時航空器技術條件的局限和空戰經驗積累的不足,杜黑在具體戰術的構思方麵存在很多問題。”


    皮埃爾少校從盒子裏摳出一根粉筆,習慣性地戳了幾下講桌,正當大家以為他要開始講解杜黑的思想局限時,他突然點了另一個學員的名字:“馬尚德!”


    “到!”


    “杜黑認為未來戰鬥的主力機型是什麽?”


    “……”


    皮埃爾少校終於露出了得償所願的微笑,他向牆角一指,學員馬尚德便立刻哭喪著臉,自覺地去那邊靠牆深蹲。


    在馬尚德蹲起的同時,皮埃爾少校開始了他的課程:“杜黑認為,空軍總體戰不僅包括學員技師培訓、航空器及武器的生產、空軍力量分配的總體戰,還要像地麵作戰一樣,對民用航空器進行廣泛的動員。”


    少校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總體戰”和“動員民用航空器”兩行字,繼續講解道:“杜黑的思想受我國在世界大戰中征調民用汽車運輸部隊和物資的啟發,同時也是基於其本國的工業條件提出的思路。”


    “意大利作為歐洲主要國家中工業實力最弱的一環,在奧匈帝國崩潰之前,一直被視為‘列強守門員’。為了使意大利孱弱的工業適應高強度的現代戰爭,杜黑認為,應當加強民用航空器的適用性。使得在戰時,民用飛機可以迅速改裝成轟炸機和戰鬥機,參加對敵國的戰略轟炸,這現實嗎?”


    “不現實。”聽課的學員們紛紛回應道。


    皮埃爾點點頭,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縮寫:be.2。隨後他發問道:“有誰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不列顛實驗2型?”有人試探地回答。


    “誰說的?”皮埃爾少校猛地回頭,隻看見羅貝爾·克呂爾前頭的馬丁苦著臉舉起手。皮埃爾揚揚眉毛,捏著粉筆向角落裏一指:“如果什麽都不懂,那就學會閉嘴。”


    “是!”馬丁愁眉苦臉地加入了一百深蹲的行列之中。


    “be.2是一款由英國的皇家飛機公司(rae)設計製造的偵察機,那個時候還叫‘皇家飛機製造廠(raf)’,因為後來皇家空軍的縮寫也是raf,所以不得不改了名字。這款飛機的全名叫做布雷裏奧實驗2型偵察機,在1912年完成試飛,我也曾經駕駛過這款飛機,它在大戰爆發前和大戰中的飛行員評價是完全兩極分化的,知道是為什麽嗎?”


    見沒有人敢插嘴,皮埃爾少校便自己解答了這個問題:“因為它的飛行過於平穩。在平時,飛行平穩意味著駕駛過程輕鬆,而且不易因突然的氣流擾動而失控;不過在空戰狀況下,飛行平穩就成了反應遲鈍,飛行姿態笨拙的代名詞。”


    “通過be.2的例子,我們不難發現,民用飛機和軍用飛機的發展趨勢是完全相反的。民用飛機強調舒適、穩定,但軍用飛機則需要較好的可操控性和較強的機動能力,哪怕是轟炸機。民航客機相對於真正的轟炸機而言也顯得過於穩當了,所以希望改裝民用飛機成為轟炸機存在根本性的困難,除非意大利把所有民航客機按照轟炸機的標準設計,然後讓那些追求乘坐體驗的乘客去坐飛艇。”


    說到這裏,皮埃爾露出了微笑:“飛艇嘛,搞不好是要淩空爆炸的。”


    皮埃爾少校也參加過大戰,但是與羅貝爾養父讓·德內爾對德國人的寬容相反,皮埃爾樂於見到德國人在任何情況下吃癟,他無疑是在嘲諷去年德國人製造的“興登堡號”飛艇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新澤西州發生的爆炸事故。


    “當然,除了民用飛機與軍用飛機設計目標相反,致使民用飛機無法被輕易改裝成轟炸機和重型戰鬥機以外,飛機發展的趨勢也決定了即使民用飛機能改裝,在未來的戰爭中也不會起到什麽太大的作用。”


    “杜黑設想,未來的戰爭中,轟炸機將以較快的速度,迅速對敵目標完成轟炸,隨後在截擊機做出反應之前撤回。但是就現實的經驗而言,雙發乃至四發引擎的重型飛機的提速存在明顯的邊際效應,速度達到400公裏每小時的時候,再往上提速就很費勁了,而且即使維持這個速度也需要對載彈量進行極大的削弱,我們以蘇俄的斯勃-2型轟炸機為例。”


    皮埃爾說著,將一張印刷的轟炸機圖片用磁鐵塊摁在黑板上:“這架轟炸機最初出現在西班牙的時候可謂舉世矚目,其最大航行速度可以達到411km\/h,實戰中的飛行速度也能輕鬆達到350公裏以上。德國的亨克爾51型戰鬥機和意大利的箭型戰鬥機完全無法追上它的速度,沒有比斯勃更能滿足杜黑設想的轟炸機了。”


    不過,皮埃爾話鋒一轉:“但是呢?斯勃的載彈量隻有區區600kg,這點載彈量完全達不到戰略轟炸的效果,進行戰術轟炸準頭又非常有限。在實戰中,蘇俄人嚐試過重載900kg,但是在如此載重下,斯勃的航速會大受影響,快速轟炸機的意義就絲毫不存在了。”


    皮埃爾少校用教鞭在轟炸機的背部圈了個圈:“為了減輕重量,斯勃隻有兩挺自衛機槍,一挺由投彈手操控,在機頭位置,另一挺在背部。也就是說,無論哪個方向,攻擊它的戰鬥機至多隻需要麵臨一挺7.62毫米機槍的射擊,這樣的火力配置早在上次大戰中就不夠用了,1915年的時候我們的飛行員就在罵一挺劉易斯根本不夠用,現在戰鬥機的機體強度和飛行速度都有很大提升,如此孱弱的火力麵對攻擊更是杯水車薪。”


    “當然,對於這樣的轟炸機而言,如果他能保持速度優勢,不帶自衛武器都是可以的,戰鬥機追不上它有什麽用?”說到這裏,皮埃爾少校掛上了另一架戰鬥機的圖片,“但是,相對於轟炸機提速的艱難,更為輕巧靈活的戰鬥機提速就相當容易了。”


    教官給出的照片上的飛機,正是這些年輕飛行學員們將來可能遇到的最危險的敵人:德國的bf-109。


    “如今各國所裝備的主流戰鬥機,最大速度大多已達到450km\/h,個別優秀的,對,我說的就是德國人的梅塞施密特,實戰中速度可以突破500km\/h,這樣的速度直接就宣判了快速轟炸機的死刑。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轟炸機憑借自身航速全身而退純屬癡心妄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紫羅蘭與自由法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超人日丹諾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超人日丹諾夫並收藏紫羅蘭與自由法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