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捷報!”


    一匹快馬自南境而來,帶來的消息瞬間引爆了朝堂。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暹羅不是大明的對手,但是誰也沒想到,僅僅三天的時間,暹羅就徹底沉淪在了大明鐵騎之下。


    朱雄英對於這樣的戰果也很驚訝,畢竟沒有神機營的重火力支持,能打出這樣的戰績絕對算的上是奇跡了。


    朝臣們對大明的戰力也有了新的認知。


    “陛下,如今暹羅已經被我大明攻下,自然也應該算是我大明的領土,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啊?”


    朱雄英內心也在猶豫,暹羅不管是文化還是傳統,都和大明有著明顯的差距,如果強行並為行省,恐怕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最主要的是,大明這些年向外擴張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以大明的人口基數,想要配備對應的官員實在是捉襟見肘。


    但是如果效仿宣北自治區的話,後麵想要再徹底推行大明的政令,恐怕會用加倍的人力和物力。


    內閣的四位閣老當中,其實都能猜到朱雄英如今的心思,但是這件事情沒有人能替他做決定。


    但是新晉的閣老韓宜可的心思卻動了起來,他本來進入內閣的資曆就有所欠缺,如果能夠將暹羅治理起來,為大明新增一個行省的話,那自己這內閣的位置可就坐穩了。


    所以在朱雄英糾結之際,韓宜可直接站了出來。


    “陛下,臣自請前往暹羅,擔任第一任布政使,五年之內,暹羅必與大明一般,書同文,車同軌,如若不然,老臣提頭來見。”


    這…


    此言一出,群臣皆驚,畢竟暹羅地處偏遠,氣候惡劣,語言又不通,就連普通的朝臣都不願意去任職,更別說身為內閣閣老的韓宜可了。


    朱雄英也皺著眉頭,他大概能猜到韓宜可心中所想,隻不過韓宜可畢竟沒有任何的過錯,直接派往暹羅,都相當於發配了,這是不是有些過了。


    見到朱雄英還在猶豫,韓宜可直接跪在了地上,情真意切的勸諫道:“陛下,不管暹羅多麽的貧瘠,隻要是我大明將士用命打下來的土地,就一定不能辜負,臣再次請命前往暹羅。”


    見狀。朱雄英一拍桌子道:“好,難得韓閣老有如此胸懷,如果朕繼續扭捏,倒是朕小家子氣了,既然如此,便改暹羅為我大明的泰南行省。”


    “武英殿大學士韓宜可,加封太師銜,正一品,暫代泰南行省第一任布政使,總領泰南一切軍政要務。”


    “原暹羅都城守備蕭塵,雖從小生活在暹羅,但本質上依然是我大明子民,此次又協助明軍,攻破大城,特封為泰南行省指揮僉事。”


    “原定西軍第二衛指揮使,李雲龍,進封為忠勇伯,率軍駐紮神風關。”


    “原定西軍第三衛指揮使,陳震,進封為勇毅伯,率軍駐紮在清邁。”


    “原定西軍第四衛指揮使,石磊,進封為勤勇伯,率軍駐紮在清遠。”


    此次滅暹羅一戰,定西軍人人有賞,稍後由吏部統一發送邸報。


    群臣麵麵相覷,畢竟滅一個小小的暹羅,如此封賞是不是有些過了。


    不過看著陛下如此高興,自然也沒人會在這個時候碰這個黴頭。


    散朝之後,無數朝臣簇擁著韓宜可,其中有一部分人是真心佩服韓大人的魄力,也有一部分人是看著如今韓大人聖眷正濃,看看能否過來分一杯羹。


    不過他們想的是挺好,可惜的是王九成早就恭候到了一邊,走上去直接為韓宜可解了圍。


    “韓閣老,陛下請您到太極宮麵聖。”


    韓宜可也是擦了擦汗,跟在王九成的身後,直接走出了包圍圈。


    太極宮內,朱雄英笑意吟吟的看著有些氣喘籲籲的韓宜可。


    “怎麽樣,韓大人?被群臣包圍的感覺怎麽樣?”


    韓宜可苦笑著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回應道:“陛下,這種感覺還真不怎麽樣,而且老臣近幾年已經經曆過數次了,一波比一波洶湧,老臣這身子骨,還真有些扛不住。”


    朱雄英開懷大笑道:“哦?韓閣老不妨展開講講,朕也十分好奇。”


    韓宜可歎了口氣,緩緩講述到:“陛下,在您登基之初,您將臣破格從山西布政使的位置提拔到了吏部尚書,那個時候,山西幾乎所有的官員,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差點將臣家的門檻給踏破了,就想著看看能不能在臣的麵前露個臉,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攀一些門生故舊的關係。”


    “但是在臣上任之後,他們發現攀關係在臣這裏行不通之後,他們慢慢的也就不再和臣繼續來往了。”


    “在前段時間,您又將臣從吏部尚書,提進了內閣,這次可好了,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的官員,那背後都是千絲萬縷,錯綜複雜,老臣也不好得罪,隻要對每個人都笑臉相迎,最起碼留個好印象。原本隻想踏踏實實辦事,結果每天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吃喝應酬上麵,真是不厭其煩。”


    “等到今天就更了不得,還沒走出奉天殿,各個衙門的請帖就已經放不下了,如果老臣每個都要去的話,恐怕一個月也走不出這南京城啊。”


    韓宜可看似是在訴苦,但是實則每句話都有深意,朱雄英聽完之後,臉上的笑容也已經消失不見。


    “那不知韓大人對哪次的大起大落,感慨最深呢?”


    韓宜可的臉上浮現出追憶的表情,語氣平靜的道:“讓臣記憶最深刻的時候,是洪武十一年,那時候太上皇對胡惟庸是百般的容忍,老臣實在氣不過,就直接麵聖,痛罵了胡惟庸一黨,原本以為會就此斷絕了仕途,但是蒙太上皇庇佑,隻是將臣趕出了京城,依然讓臣繼續治理地方。”


    “那時臣走出京城的時候,文武百官沒有一人敢來相送,但是京城的百姓卻自發的聚集起來,一直將臣送出了京城十裏,那一段路,才是臣最難以忘懷的,也正是從那時起,臣的心中,再也沒能忘記百姓。”


    朱雄英聞言認真的點了點頭,同樣感慨道:“韓大人當初的遭遇,朕也有所耳聞。卻沒曾想,還有這段故事,確實讓人唏噓啊。”


    “不過如今,韓閣老也算苦盡甘來了,在你赴任之前,朕還有件事,要與你交代一番。”


    韓宜可聞言立馬嚴肅了起來:“陛下請講,老臣一定銘記於心。”


    朱雄英擺了擺手道:“韓閣老不用這麽嚴肅,你這次去泰南,除了要治理地方之外,還有一件事一定要牢記,目前的烏斯藏都司可以說是魚龍混雜,朕早晚要將它徹底變為大明的版圖,如今暹羅變成了我大明的泰南行省,就是在烏斯藏都司的背後插了一根釘子。”


    “你要和蕭塵,李雲龍,陳震,石磊這幾名高級將領講清楚,朕同樣給他們五年的時間,如果真的到了需要出兵的時候,他們要帶著十萬大軍,給我從背後,狠狠的捅一刀。”


    韓宜可聞言也是將這件事情記在了心裏。


    “陛下放心,此事老臣一定辦的妥妥當當。”


    朱雄英也是從龍椅上站起來,扶住韓宜可的手道:“韓閣老,這一別,山高路遠。再次相見恐怕得數年以後了,你可一定要珍重啊。”


    韓宜可的眼睛裏麵也泛著淚光,語氣哽咽的道:“陛下,您也是啊,如今大明之所以興旺昌盛,全賴陛下大膽推行新政,所以萬望陛下保重龍體,大明才能長治久安啊。”


    朱雄英也是心有戚戚,在君臣不舍的畫麵中,一封從福建沿海傳過來的加急奏折,也是傳到了太極宮。


    朱雄英無奈的歎了口氣:“韓閣老,朕還有朝政要處理,恐怕不能送你了。”


    韓宜可欣慰的道:“陛下能如此勤政,實在是大明之福,老臣告退。”


    在韓宜可走了之後,朱雄英才打開那份奏折,這封奏折是朱允熥所寫,前麵都是描述了自從開海之後,沿海地區肉眼可見的繁華。


    朱雄英也是露出來開心的笑容,畢竟開海確實給大明帶來了勃勃生機。


    不過接下來,朱允熥又講述了一些開放海禁遇到的問題,讓朱雄英的臉色再次沉了下去。


    自從大明麵對外邦擺出了強硬的態度後,外邦商人是不敢飛揚跋扈了,甚至隻能夾著尾巴做人了,但是大明本地的一些世家卻開始作起了妖。


    有的勾結官府,刻意壓低收購的價格,如果外邦商人不賣,就隨便羅織一個罪名,直接索拿下獄。


    更有甚者,有福建水師在利用外出巡海的時機,竟然直接做起了強盜的勾當。


    殺人越貨,無所不用其極。


    這些現象如今還處於初現端倪,錦衣衛發現之後,也都明令禁止,但是如果不加以控製的話,這種情況恐怕會愈演愈烈。


    朱雄英氣憤的一拍桌子,沉聲道:“王九成,將今日內閣輪值的大臣請過來。”


    王九成看著朱雄英鐵青的臉色,不由得暗呼了一聲:“這又是誰,惹了萬歲爺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陵一夢並收藏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