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單的叮囑幾句之後,朱高熾就迫不及待的拉著黃淮出了宮。


    朱雄英也隻覺得有些疲憊,靠在椅子上正準備歇息一會,一雙柔軟無骨的玉手輕輕放在他的太陽穴上,輕輕的揉動。


    不用猜他也知道來人是誰。


    “靈兒,現在你也是皇後了,內廷那麽多事都需要你一個人管,也夠操勞的,還是要多注意休息。”


    沈靈兒的臉上帶著幸福的微笑,將自己頭靠在朱雄英的肩膀上,吐氣如蘭道:“陛下,您登基也有一段時間了,後宮不能就臣妾一個人啊,什麽時候給臣妾加幾個姐妹啊?”


    朱雄英握住沈靈兒的手,調笑道:“怎麽?你不吃醋嗎?”


    沈靈兒歎了口氣,順勢躺進朱雄英的懷裏,低聲道:“陛下,您是天子,臣妾何嚐不想和您一生一世一雙人呢?但是皇嗣關係到國本,臣妾這肚子..”


    說到這裏,沈靈兒有些失落的摸著自己的肚子。


    朱雄英緊緊的抱著沈靈兒,小腹傳來一陣火熱,壞笑道:“想要皇嗣還不簡單,走吧,朕這就和你回坤寧宮。”


    沈靈兒俏臉微紅,美眸之中秋波湧動,甚是誘人。


    就在朱雄英要把持不住之時,王九成的聲音從殿外傳來:“陛下,內閣的三位閣老請陛下移步武英殿。”


    朱雄英瞬間就清醒過來,有些無奈的嘟囔道:“這幾個老家夥可真會挑時候。”


    沈靈兒咯咯直笑,在朱雄英的臉上輕輕一吻後,就像是一隻蝴蝶一般飄然而去。


    “臣妾在坤寧宮等你哦。”


    朱雄英臉上帶著笑意,輕輕揉了下自己的臉頰,似乎是在回憶剛才的柔軟,呢喃了一句:“這小妮子..”


    武英殿內,三位內閣大臣已經等待多時,朱雄英才姍姍來遲。


    “三位愛卿,叫朕前來所為何事啊?”


    淩漢拿出一份奏折,躬身道:“回陛下,北境的新防線已經初步構建完成,特送陛下禦覽。”


    “哦?”朱雄英也來了興致,接過了奏折。


    這孔士行確實是個人才,偌大的北境防線在他手中井井有條,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已經成型。


    麵對北元的七城防線,孔士行建造了十二座城池,第一道防線五座城池,第二道防線七座城池,彼此之間互相照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再加上有宣北自治區的策應,將北境防線構建的固若金湯。


    朱雄英看完之後也點了點頭,讚許有加:“這封奏折朕已經看過了,並無什麽錯漏之處,幾位閣老急著叫朕前來是為了何事?”


    三人對視一眼後,還是淩漢率先開口道:“陛下,根據您之前推行的軍製,大明取消衛所製,天下兵馬分為三種,分別為京營,地方駐軍以及邊軍,”


    “隨著大明的擴張,曾經的九邊重鎮已經成為了曆史,目前北境的防線是以阿爾泰,山南,山北三省之地為主。”


    “如今鎮北王帶著鎮北軍駐守在阿爾泰,曹國公帶著靖安軍駐守在山北,潁國公帶著天策軍駐守在山南,這就已經是二十五萬大軍了,如果按照規製,在這三省的地方都司繼續駐軍五萬,那北境豈不是就有四十萬大軍了?這是不是有些多了?”


    “而且武東軍與平安軍都駐紮在遼東,遼東都司是否還需要繼續招募地方軍?畢竟防範一個奴兒幹都司似乎並不需要十五萬兵馬這麽多。”


    “另外大寧與北平如今已經不再是邊境,那武寧軍和鎮山軍這兩支邊軍又該何去何從?”


    朱雄英這才意識到,原來北境已經雲集了這麽多的軍隊,如果不加以協調的話,隻怕三省之地連養活這麽多明軍都困難。


    “傳兵部尚書過來。”


    王建國自從太子朱標身亡之後,就一直變的沉默寡言,一度想要去為朱標守靈,但是朱雄英手裏實在是太缺人了,所以隻能把他先強行留下。


    六部辦公的衙門都在皇城的外圍,所以用不上半盞茶的時間,就已經到了武英殿。


    “行了,免禮吧,王大人,朕與幾位閣老覺得北境的力量過於集中,想要加調整一下兵力分布,所以你給朕和幾位閣老講講我大明軍事力量的分布,提些建議。”


    王建國作為兵部尚書,自然對大明軍事力量的分布了如指掌,所以直接開口道:“回陛下,如今大明有二十個行省,一個自治區,還有烏斯藏都司,朵甘都司,奴兒幹都司這三個名義上歸順大明的區域,還有即將籌建的北海行省。”


    “按照軍製,大明內地各省都司如今都已滿員,五萬人的指標隻多不少,漠北都司甚至達到了八萬人,相對而言,黃海,阿爾泰,山南,山北四省的百姓對大明的認同感還需要時間去沉澱,所以還是以邊軍為主,都司之內並無太多兵馬。”


    “目前京營也已滿員,共計二十萬,分為天子六衛與禁軍,六衛滿員各兩萬,分別駐紮在順天府的各大州府,作為京師的屏障,禁軍八萬負責守衛皇城,大部駐紮在東山大營。”


    “此外,我大明還有兩隻水師,其一為黃海水師,共計將士十五萬餘,目前駐紮在北海,其二為福建水師,水師提督太監馬和正在重建,預計也不會少於十萬人,駐紮在福建沿海。”


    “至於邊軍的具體情況由五軍都督府負責,微臣不敢妄言。”


    朱雄英眼睛一斜,知道這王胖子又開始明哲保身了,所以語氣嚴厲了幾分道:“王建國,你是先太子留下的老臣,朕同樣倚重和信任你,這次叫你來,就是為了北境邊軍過多之事,你不可顧左右而言它,說說你的建議。”


    王建國的小心思被點破,但是也沒有多少惶恐,他與朱雄英打過多次交道,知道他是個講道理,念舊情的明君,隻要自己不作死就不會死。


    所以他沉思了片刻之後,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陛下,如今大明的邊軍確實太多了,特別是武寧軍,寧王如今常年不在大寧,更是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所以臣建議,將武寧軍拆分,分散道北境三省的都司之中。”


    “鎮山軍拆分,一部分並入武東軍,由長興侯耿炳文統領,進駐遼東。”


    “另一部分並入平安軍,駐紮在平壤,原平安軍距離遼東太近,駐地應該遷往雲山和三池淵,這樣才能起到抵禦奴兒幹都司的作用。”


    “另外鎮南軍,鎮北軍,定西軍三支軍隊十萬人的定額在微臣看來也有些少,應該擴編。”


    聽到這裏,楊思義逐漸意識到了不對,他趕忙道:“王大人,大明現在的軍隊已經達到二百萬上下,每年的軍費開支已經達到了六千萬兩,繼續擴軍那這軍費也太多了些。”


    得,一聽這話,朱雄英就知道楊老大人又開始心疼銀子了。


    不過王建國可不管不顧,既然陛下讓他說,那他就就隻能實話實說了:“楊老大人此言差矣,如今大明之所以國富民強,與大明軍隊屢戰屢勝有著分不開的關係,雖然這些軍費看起來很高昂,但是確是保證國家強盛的基礎,這個錢不能省,更何況在我朝建國初期,軍隊總數在二百六十萬上下,對比這個數字來說,目前軍隊數量已經減少了很多了。”


    “更何況鎮北軍要成為抗衡北元的主力,而且,鎮北王的品級也比兩位國公要高,所以臣擬定鎮北軍擴軍為二十萬。”


    “鎮南軍現在駐守在雲南邊境,看似太平,但是土司殘留勢力仍在,而且緊鄰暹羅,緬甸,老撾三國,就連歸附大明的交趾同樣需要防範,所以應該擴軍至十五萬。”


    “定西軍目前由護國公藍玉帶領,駐紮在昌都,烏斯藏都司地域廣闊,雖然名義上屬於大明,但是實際上大明對這塊區域的控製實在是太過於薄弱,十萬大軍在如此廣闊的地域根本就是捉襟見肘,而且日後定西軍很可能是抵禦東察合台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的主力之師,所以微臣建議,將定西軍的編製擴編至二十萬人,全麵掌控烏斯藏都司,一旦時機成熟,大明又將多出一個行省。”


    朱雄英聽著王建國的規劃,一時之間雙目之中異彩連連,這王胖子還真的有幾把刷子。


    “如果三位閣老沒有什麽意見,那就按照王尚書的意思去辦吧。”


    雖然楊思義還是心疼銀子,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王建國所言確實有些道理,所以並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


    “好,那就傳旨吧,晉升耿炳文為寧國公,統領武東軍。”


    “大將軍平安晉升泰安侯,統領平安軍。”


    “對了,朕記得北伐之時,有個叫毛忠的將領很不錯,將他調到鎮北軍中,還有張玉之子張輔,也勇猛異常,一並在鎮北王帳下聽從調遣。”


    “如今,朕把張玉,丘福,朱能都調走了,自然也得給四叔配幾員猛將不是?”


    看著陛下對鎮北王如此信任,張紞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猶豫之色,但是終究沒有說出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陵一夢並收藏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