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朱雄英的態度如此堅持,張紞忍不住好奇的問道:“殿下如此堅持在烏斯藏地區駐軍,莫非是有什麽緣由?”


    朱雄英臉色嚴肅的解釋道:“張大人,自古以來,烏斯藏地區就很特殊,您說的這些也不是沒有道理,自唐朝時,吐蕃崛起,為了與大唐爭奪西北地區安西四鎮的歸屬,反複大戰,雙方各有勝負,但是始終對我華夏腹地會產生威脅,所以烏斯藏地區看似貧瘠,但卻是我大明西北西南的咽喉屏障。”


    “建國初期,為了為招諭吐蕃諸部歸順,封烏斯藏當地的部族首領搠思公失監為俄裏思軍民元帥,總領一切軍政要務,而大明隻是在烏斯藏與四川行省的交界處設立了兩個衛所象征性的駐軍,這控製效果實在是太過薄弱,要知道現在不管是西域諸國,還是東察合台汗國甚至是更西邊的帖木兒帝國,都對大明虎視眈眈,一旦被他們先行占據烏斯藏地區,那我大明四川和雲南兩省就徹底暴露在了敵人的刀下。”


    “所以,必須在烏斯藏地區駐軍才能保證我大明西北和西南邊境的安全。”


    這一番話從國際戰略的角度出發,說的頭頭是道,張紞聽後也沒有反駁。


    但是淩漢卻站出來反對道:“太孫殿下所言雖然很有道理,但是目前我大明剛取得與北元之戰的勝利,周邊各國的眼睛都盯著咱們大明,這個時候往烏斯藏地區駐軍,先不說搠思公失監會不會同意,這樣的舉動會不會給西域諸國以及東察合台汗國傳遞一個我們要繼續用兵的信號?這樣難免會有些得不償失。”


    內閣閣老中,楊思義是最關注民生的一位,當即也開口道:“太子殿下,如今大明剛經過了一場大戰,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北境防線還沒構建完成,今年黃河大災,數以百萬的流民還等待著安置,改革軍製的事情也不能停,雖然太孫的擔憂很有道理,但是事要一件一件做啊,老臣認為現在不是向烏斯藏駐軍的好時機。”


    這時六部尚書中除了王建國和單安仁之外,其餘人都站出來反對。


    朱雄英的心中一沉,他能明白諸位大臣心中的想法,但還是堅持道:“各位大人,現在大明新勝,周圍各國不敢生出什麽想法,而且搠思公失監現在對大明還算忠心耿耿,這個時候推近此事是阻力最好的時機啊。”


    不過各位大人都不為所動,朱標沉吟片刻後,也隻能同意道:“好,那就將鎮南軍一分為三,前兩部就按照太孫的安排,至於剩下的十萬人嘛,就賜號定西軍,由離國公吳高率領,進駐四川吧。”


    既然朱標已經決定,那朱雄英再不甘也隻能按在心裏。


    這時鬱新又站了出來,苦澀的道:“太子殿下,如今鎮南軍的駐地距離成都還是有一段距離的,換防同樣需要銀子,但是目前國庫內的存銀隻夠安置流民所用了,所以改革軍製之事,經過戶部的估算至少需要八千萬兩,不知道能否能到秋稅之後再繼續進行。”


    作為戶部尚書,必須要讓國庫的每一分銀子都用在該用的地方,安置流民自然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朱標將目光投向朱雄英,試探性的問道:“太孫,你怎麽看?”


    朱雄英搖了搖頭,斷然拒絕道:“改革軍製之事,是兒子提出來了,所需要的銀兩就不用諸位大人操心了,兒子自然會搞定。”


    這時,鬱新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躬身道:“如此甚好,太孫殿下真是聖明啊。”


    “........”


    朱雄英無語的看向楊思義,若有所思的道:“楊大人,您覺不覺得這個畫麵似曾相識啊?”


    楊思義義正言辭的訓斥道:“鬱新大人,我輩讀書人自當有風骨,怎麽可以這樣?不過太孫殿下,不是老臣懷疑您,數額如此巨大的銀子,您打算怎麽湊啊?”


    朱雄英很隨意的道:“我老婆娘家可是沈家,嫁妝豐厚的遠超您的想象,所以對您來說這筆銀子是天文數字,但是對我家娘子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


    聞言,就連劉三吾都豎起了一根大拇指,不愧是太孫,軟飯硬吃說的還這麽理直氣壯。


    朱標早就知道黃海金礦的事情,所以也沒點破,直接將這件事掀了過去。


    “行了,你小子自己有辦法的話就和戶部的官員下去交接就好,咱們先說一下黃河大災之事。”


    劉三吾是負責此次黃河泛濫的內閣大臣,所以站出來道:“回太子殿下,此次黃河泛濫,淹沒大量良田,其中以河南和山西最為嚴重,但是朝廷在險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就派送了大量的救援物資,再加上有太孫殿下之前的賑災經驗,所以幾乎沒有造成什麽大的人員傷亡,數百萬流民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安置,其中河南參議楊士奇表現出色,內閣已經通報嘉獎。”


    朱標點了點頭,繼續叮囑道:“好,一定要關注災後百姓家園的重建工作,安撫好百姓的情緒,另外,黃河這幾年一直泛濫成災,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諸位有沒有什麽想法?”


    此言一出,眾人都陷入了沉默,從人類有記載的文化傳承開始,黃河就一直在治理的過程中。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說的就是治理黃河的故事,但那個時候的黃河還算比較“溫順”。


    之所以會造成長期泛濫的局麵,就不得不說起南宋時期開封城的守將劉充了,他為了阻止金兵南下,最終決定挖開黃河,想要以自然之力和金兵形成對抗。


    隻可惜這次挖掘行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黃河的治理從此以後成為了曆朝曆代十分頭疼的問題。


    其實黃河之所以難以治理,本質的原因就是黃河在流經黃土高原的時候,攜帶了大量的泥沙,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河的流速會越來越快,泥沙會越來越多相對應的河床就會越來越高。


    而人工清理的速度和成本根本就趕不上黃河帶來泥沙的速度,所以對於治理黃河眾人都沒有什麽信心。


    朱雄英的腦海中也在思索有沒有什麽治河的能臣,發現除了夏元吉之外還真沒有什麽別的人選。


    夏元吉是明初的水利專家,曾經奉命治理江南蘇鬆地區的水患,疏通吳淞江,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讓蘇鬆一帶再無水患。


    但是朱雄英心裏也沒底,畢竟治江和治河還是有差距的,雖然劉伯溫留下的天書中也提及了一些治水的方法,但是都沒有經過實踐。


    見到沒有人說話,朱標的臉色逐漸陰沉下來,有些不悅的道:“怎麽,讓諸位愛卿去治河就都成了啞巴了?”


    淩漢有些為難的道:“太子殿下,治理黃河耗時耗力,而且諸位大人都不擅長此道,所以都有些信心不足啊。”


    朱標也知道治理黃河的不易,所以隻能歎了口氣,也沒有多說什麽。


    這時,劉三吾卻站了出來道:“太子殿下,老臣願往治理黃河。”


    朱標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但是很快又熄滅,搖頭拒絕道:“劉大人已經這個年紀了,還是不要去黃河那等凶險之地吧,容孤再想想吧。”


    其實朱標也是一片好意,劉三吾確實年事已高,而且也不擅長治理黃河,萬一黃河再次泛濫,豈不是晚節不保?


    豈料劉三吾直接跪在了地上,沉聲道:“殿下,老臣雖然年事已高,但是為國為民之心從未變過,黃河不清,老臣死也閉不上眼睛。”


    “這....”一時之間朱標也有些為難,隻能看向朱雄英。


    在見到後者微不可查的點了下頭後,這才勉為其難的答應道:“好吧,那就由劉大人作為欽差,代表朝廷治理黃河吧。”


    說完之後,又對著朱雄英道:“你把藍玉丟到一邊自己跑回來了,這像話嗎?一會出去露個麵,晚上孤在交泰殿設宴,宴請有功將士,一應封賞在宴會上宣布,行了,就先這樣吧,都退下吧。”


    這段日子朱標也確實是累了,好不容易朱雄英回來了,他也能好好歇一會了。


    在退出武英殿後,朱雄英攔住了劉三吾,低聲道:“先生,您都這個年紀了,還想要去治理黃河呢?多危險啊?”


    劉三吾平靜的看著自己的得意弟子:“怎麽,殿下是來勸我的?”


    朱雄英揮了揮手,直接否認道:“不是,學生哪能勸得住您啊,不過學生向您舉薦一個人。”


    “哦?”劉三吾也來了興致,詢問道:“是誰能入得了你太孫殿下的法眼啊?”


    朱雄英尷尬的幹笑兩聲:“老師說笑了,學生舉薦之人您也認識,江西學子,夏元吉。”


    “夏元吉?”


    劉三吾皺了下眉頭,有些好奇的道:“這小子雖然聰慧,也踏實好學,但是沒聽說過在治河方麵有天賦啊。”


    朱雄英故作神秘的道:“哪能什麽都讓您知道?走,我們先去找夏元吉,見了麵您就知道了。”


    說完,就拉著劉三吾向京城學校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陵一夢並收藏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