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明新的軍製
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 作者:雲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得知了朱雄英打算用黃海的金礦作為改革軍製的軍費後,大家都很有默契的閉上了嘴巴,隻有徐子卿不以為意的道:“既然軍費有了著落,那這件事情就簡單多了。”
簡單多了?一群人看向徐子卿的眼神充滿了怪異,怪不得是太孫殿下最信任的人,連皇上和皇後都倍感推崇的人物,是真天不怕地不怕啊。
看著眾人的表情,朱雄英也知道他們在想什麽,當即道:“諸位大人不用擔憂,雖然是將朝廷款項挪作他用,但是這件事情上,孤用心正大,沒有絲毫私心,就算此事日後泄露了出去,有什麽問題孤一會一力承擔,和各位大人沒有關係。”
聽到朱雄英說的如此直白,在場之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朱棣在一旁打著圓場道:“英兒,這話就見外了,大家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自然當精誠竭力,什麽一力承擔,出了事誰都跑不掉。”
這話說的就很明白了,眾人隻能紛紛點頭。
對此朱雄英倒是沒什麽感覺,隻是看向徐子卿示意他繼續說。
“目前我大明有直隸,山東,山西,陝西,四川,貴州,湖廣,廣西,雲南,浙江,福建,北平,廣東,遼東,黃海,漠北,山南,山北,阿爾泰十九個行省,一個宣北自治區,還有奴兒幹都司,烏斯藏都司,朵甘都司三個名義上占有的大片土地,能改革軍製的隻有十九個行省,目前來看,山南,山北,阿爾泰三省會組成新的北境防線,遼東和黃海兩個行省主要負責牽製奴兒幹都司,另外,安定衛,哈密衛,瓜州衛三個衛所是抵禦東察合台汗國的主要軍事力量,也不太好變動。”
徐子卿的一番話,幾乎將整個大明的形勢都剖析清楚,讓眾人直接就抓住了重點。
藍玉沉吟了一番後,心裏有了一個大概的規劃,接過話茬道:“那也就是說這次軍改,遼東的武東軍和黃海的平安軍都不動,將鎮北軍和天策軍的防線前移,其餘各省的屯田軍組成各自行省的新軍,統一歸各地都司調遣?”
朱雄英點了點頭,有些讚許的道:“舅姥爺不愧是沙場老將,不過邊軍和府軍還是要有所不同,邊軍要時刻保持自己完整的戰力,改革軍製後,大明的軍隊分為邊軍,地方軍,京營三大塊,邊軍保留自己獨立的番號,例如鎮北軍,天策軍,靖安軍,地方軍則以地域命名,北平都司轄製的軍隊就是北平軍,湖廣都司轄製的軍隊就是湖廣軍,另外直隸已經有京營了,就不必再設置地方軍了。”
朱棣皺著眉頭問道:“英兒,你的意思是,北境三省除了駐紮邊軍外,還有自己的地方軍?”
朱雄英繼續道:“沒錯,以地方軍為例,改革軍製後,各省的地方軍同樣以五萬人為上限,各省都司都是正三品,每萬人設衛,衛設指揮使,正四品,每兩千五百人設營,營設營長,正五品,每五百人設連,連設連長,正五品,每一百人設排,排設排長正六品,每二十人設班,班設班長,正七品。”
“邊軍則不同,以鎮北軍為例,邊軍以十五萬人為上限,但是擴編前必須要經過朝廷的允準,目前的北境三省,鎮北軍入駐阿爾泰行省,天策軍入駐山南行省,靖安軍擴編後入駐山北行省。”
“邊軍與地方軍的職責不同,地方軍要負責維係各地治安,還要參與日常訓練,閑暇時可以司職生產,但是邊軍隻有一個任務,就是不停的訓練,提升自己的戰力,等到大戰起時,能夠直接上陣殺敵。”
“至於京營嘛,以二十萬人為上限,分為四軍,分別為禁軍,羽林軍,神武軍,鷹揚軍,四軍分設大將軍,直屬禦前,平日裏同樣是負責訓練,還有拱衛京師之責。”
“如此一來,整個大明的軍隊部署就都清晰了,再也不用每次打仗之前還要抽調各個衛所的士兵了。”
王建國作為兵部尚書,聽到新的軍製後,整個人的眼睛都開始放光,下意識的讚歎道:“太孫殿下真乃神人啊,如此改革之後,地方軍與邊軍就可以徹底分開,在保持邊軍的戰鬥力的同時,還不至於讓士兵完全脫產,實在是妙啊。”
朱雄英也很無奈,現在大明的糧食產量雖然比之前高了不知道多少,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人口的井噴。
現在玉米、番薯、花生、辣椒、煙草、馬鈴薯、木瓜、番茄、南瓜、向日葵、菠蘿等農作物還沒引進,根本無法讓軍隊實現完全的脫產,看來是時候讓鄭和準備下西洋了。
一旦玉米和馬鈴薯引進大明,那百姓就完全不怕吃不飽肚子了,當然,眼下還是應該以改革軍製為主。
朱雄英輕咳一聲,循聲問道:“諸位可對新的軍製有什麽異議?”
眾人在沉思片刻之後,都紛紛在新的軍製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積極參與討論,終於將一些存在的小問題都解決掉了之後,新的軍製也徹底形成。
從此之後,五軍都督府隻負責邊軍與水師,地方軍則歸兵部節製,京營直屬禦前,自此兵部的權柄大大增強,但是王建國的臉上沒有絲毫興奮,隻有淡淡的緊張感,畢竟全國有十九個行省,每個省的都司有五萬人那就是將近一百萬大軍,這個數字實在是有些驚人。
回去之後,他就要遴選各省都司的指揮僉事,每一個都是正三品的武職,而且手握大權,容不得半點馬虎啊。
朱雄英也知道他現在的壓力,沒有讓他繼續參與北境防線的部署,而是讓他先行返回京城,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軍製改革身上。
至於北境三省的三支新軍嘛,鎮北軍自然是交給朱棣,天策軍則是繼續交給傅友德,靖安軍的建製已經被打殘了,目前還沒有新的合適的人選,朱雄英隻能將目光看向李景隆道:“九江,現在靖安軍的建製已經被打殘,需要一名主心骨重新將靖安軍組織起來,你可願意擔起這份職責?”
李景隆從朱雄英穿越過來開始就一直跟在身邊,幾乎從來沒有分開過,所以將他留在北境朱雄英心中也是萬般不舍。
但是目前根本就沒有夠的上品級的將領能夠執掌靖安軍,李景隆現在是曹國公,而且這些年來南征北戰,軍功也足夠應酬,所以他是不二的人選。
李景隆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紅著眼眶道:“殿下放心,末將一定帶好靖安軍,在最短的時間內,重現靖安軍的戰鬥力。”
朱雄英欣慰的點了點頭,眾人這才散去。
第二日一早,朱雄英也沒閑著,與孔士行一起將北境防線的想法落實,既然北元有個所謂的七城防線,孔士行就以阿爾泰城和賽音山達為基線,在這片土地上另起十座城池。
十二城互相呼應,前後有序的坐落在草原上,不給北元人一絲突破防線的機會。
兩人看著一望無際的原野,一時之間心中都有些感慨。
朱雄英看著孔士行布滿書生氣的側臉道:“實在是很難相信,你這個衍聖公會在軍事上有如此才華。”
孔士行聞言一屁股坐在草地上,聲音散漫道:“也很難想象您一個長在深宮中的太孫殿下不止能夠在文學上開宗立派,在軍事上也是天馬行空,說實話,我從來不相信會有天生聖人,沒有後天的努力,就算再有天賦也是枉然,但時您所取得的成就真的已經超乎了我的想象。”
說到這裏的時候,孔士行的語氣已經變的很困惑,甚至不解,隨後苦笑一聲:“說來不怕殿下笑話,在遇到殿下之前,在下自詡是天下第一天才,但是見到了殿下之後,才始知天外有人,人外有天啊,就連您身邊的黃海侯,才華也絕對不在我之下啊。”
朱雄英聽著孔士行的感慨,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自己如果不是帶著前人的數千年智慧,絕對做不出如今的成績,而徐子卿更是傳說中的人物鬼穀子的關門弟子,所學更是博觀古今,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才華能勝過孔士行的實在不多,但是都被他遇到了。
經過了這場戰事,他對孔士行的態度也完全改觀,所以出言調笑道:“我說衍聖公,你現在是朝廷的布政使,和孤說話的時候,要自稱下官知道嗎?如果你覺得不夠尊敬的話,自成一聲奴才也不是不行。”
孔士行聳了聳肩,有些慵懶的道:“雖然與殿下接觸時間不長,但是也知道殿下不是在乎這些繁文縟節之人,不過看這幾日殿下的安排,是打算回京了?”
朱雄英也跟著坐在孔士行的身邊,歎了口氣道:“該回去了,如今大明百廢俱興,不回去終究是放不下啊,等到解決了倭國的麻煩後,大明就該進入絕對的休養生息之中了。”
說到這裏的時候,朱雄英頓了一下,笑嗬嗬的問道:“對於孤將你留在北境,你可有什麽想說的?”
孔士行麵露苦澀,無奈的道:“沒辦法啊,官大一級壓死人啊,我回去了,天下的儒生就不會安定,還是留在北境好,沒那麽多的紛爭。”
朱雄英點了點頭,站起身承諾道:“你能理解就好,相信我,未來,大明會有你孔士行的一席之地。”
說完,就頭也不回的離去。
簡單多了?一群人看向徐子卿的眼神充滿了怪異,怪不得是太孫殿下最信任的人,連皇上和皇後都倍感推崇的人物,是真天不怕地不怕啊。
看著眾人的表情,朱雄英也知道他們在想什麽,當即道:“諸位大人不用擔憂,雖然是將朝廷款項挪作他用,但是這件事情上,孤用心正大,沒有絲毫私心,就算此事日後泄露了出去,有什麽問題孤一會一力承擔,和各位大人沒有關係。”
聽到朱雄英說的如此直白,在場之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朱棣在一旁打著圓場道:“英兒,這話就見外了,大家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自然當精誠竭力,什麽一力承擔,出了事誰都跑不掉。”
這話說的就很明白了,眾人隻能紛紛點頭。
對此朱雄英倒是沒什麽感覺,隻是看向徐子卿示意他繼續說。
“目前我大明有直隸,山東,山西,陝西,四川,貴州,湖廣,廣西,雲南,浙江,福建,北平,廣東,遼東,黃海,漠北,山南,山北,阿爾泰十九個行省,一個宣北自治區,還有奴兒幹都司,烏斯藏都司,朵甘都司三個名義上占有的大片土地,能改革軍製的隻有十九個行省,目前來看,山南,山北,阿爾泰三省會組成新的北境防線,遼東和黃海兩個行省主要負責牽製奴兒幹都司,另外,安定衛,哈密衛,瓜州衛三個衛所是抵禦東察合台汗國的主要軍事力量,也不太好變動。”
徐子卿的一番話,幾乎將整個大明的形勢都剖析清楚,讓眾人直接就抓住了重點。
藍玉沉吟了一番後,心裏有了一個大概的規劃,接過話茬道:“那也就是說這次軍改,遼東的武東軍和黃海的平安軍都不動,將鎮北軍和天策軍的防線前移,其餘各省的屯田軍組成各自行省的新軍,統一歸各地都司調遣?”
朱雄英點了點頭,有些讚許的道:“舅姥爺不愧是沙場老將,不過邊軍和府軍還是要有所不同,邊軍要時刻保持自己完整的戰力,改革軍製後,大明的軍隊分為邊軍,地方軍,京營三大塊,邊軍保留自己獨立的番號,例如鎮北軍,天策軍,靖安軍,地方軍則以地域命名,北平都司轄製的軍隊就是北平軍,湖廣都司轄製的軍隊就是湖廣軍,另外直隸已經有京營了,就不必再設置地方軍了。”
朱棣皺著眉頭問道:“英兒,你的意思是,北境三省除了駐紮邊軍外,還有自己的地方軍?”
朱雄英繼續道:“沒錯,以地方軍為例,改革軍製後,各省的地方軍同樣以五萬人為上限,各省都司都是正三品,每萬人設衛,衛設指揮使,正四品,每兩千五百人設營,營設營長,正五品,每五百人設連,連設連長,正五品,每一百人設排,排設排長正六品,每二十人設班,班設班長,正七品。”
“邊軍則不同,以鎮北軍為例,邊軍以十五萬人為上限,但是擴編前必須要經過朝廷的允準,目前的北境三省,鎮北軍入駐阿爾泰行省,天策軍入駐山南行省,靖安軍擴編後入駐山北行省。”
“邊軍與地方軍的職責不同,地方軍要負責維係各地治安,還要參與日常訓練,閑暇時可以司職生產,但是邊軍隻有一個任務,就是不停的訓練,提升自己的戰力,等到大戰起時,能夠直接上陣殺敵。”
“至於京營嘛,以二十萬人為上限,分為四軍,分別為禁軍,羽林軍,神武軍,鷹揚軍,四軍分設大將軍,直屬禦前,平日裏同樣是負責訓練,還有拱衛京師之責。”
“如此一來,整個大明的軍隊部署就都清晰了,再也不用每次打仗之前還要抽調各個衛所的士兵了。”
王建國作為兵部尚書,聽到新的軍製後,整個人的眼睛都開始放光,下意識的讚歎道:“太孫殿下真乃神人啊,如此改革之後,地方軍與邊軍就可以徹底分開,在保持邊軍的戰鬥力的同時,還不至於讓士兵完全脫產,實在是妙啊。”
朱雄英也很無奈,現在大明的糧食產量雖然比之前高了不知道多少,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人口的井噴。
現在玉米、番薯、花生、辣椒、煙草、馬鈴薯、木瓜、番茄、南瓜、向日葵、菠蘿等農作物還沒引進,根本無法讓軍隊實現完全的脫產,看來是時候讓鄭和準備下西洋了。
一旦玉米和馬鈴薯引進大明,那百姓就完全不怕吃不飽肚子了,當然,眼下還是應該以改革軍製為主。
朱雄英輕咳一聲,循聲問道:“諸位可對新的軍製有什麽異議?”
眾人在沉思片刻之後,都紛紛在新的軍製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積極參與討論,終於將一些存在的小問題都解決掉了之後,新的軍製也徹底形成。
從此之後,五軍都督府隻負責邊軍與水師,地方軍則歸兵部節製,京營直屬禦前,自此兵部的權柄大大增強,但是王建國的臉上沒有絲毫興奮,隻有淡淡的緊張感,畢竟全國有十九個行省,每個省的都司有五萬人那就是將近一百萬大軍,這個數字實在是有些驚人。
回去之後,他就要遴選各省都司的指揮僉事,每一個都是正三品的武職,而且手握大權,容不得半點馬虎啊。
朱雄英也知道他現在的壓力,沒有讓他繼續參與北境防線的部署,而是讓他先行返回京城,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軍製改革身上。
至於北境三省的三支新軍嘛,鎮北軍自然是交給朱棣,天策軍則是繼續交給傅友德,靖安軍的建製已經被打殘了,目前還沒有新的合適的人選,朱雄英隻能將目光看向李景隆道:“九江,現在靖安軍的建製已經被打殘,需要一名主心骨重新將靖安軍組織起來,你可願意擔起這份職責?”
李景隆從朱雄英穿越過來開始就一直跟在身邊,幾乎從來沒有分開過,所以將他留在北境朱雄英心中也是萬般不舍。
但是目前根本就沒有夠的上品級的將領能夠執掌靖安軍,李景隆現在是曹國公,而且這些年來南征北戰,軍功也足夠應酬,所以他是不二的人選。
李景隆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紅著眼眶道:“殿下放心,末將一定帶好靖安軍,在最短的時間內,重現靖安軍的戰鬥力。”
朱雄英欣慰的點了點頭,眾人這才散去。
第二日一早,朱雄英也沒閑著,與孔士行一起將北境防線的想法落實,既然北元有個所謂的七城防線,孔士行就以阿爾泰城和賽音山達為基線,在這片土地上另起十座城池。
十二城互相呼應,前後有序的坐落在草原上,不給北元人一絲突破防線的機會。
兩人看著一望無際的原野,一時之間心中都有些感慨。
朱雄英看著孔士行布滿書生氣的側臉道:“實在是很難相信,你這個衍聖公會在軍事上有如此才華。”
孔士行聞言一屁股坐在草地上,聲音散漫道:“也很難想象您一個長在深宮中的太孫殿下不止能夠在文學上開宗立派,在軍事上也是天馬行空,說實話,我從來不相信會有天生聖人,沒有後天的努力,就算再有天賦也是枉然,但時您所取得的成就真的已經超乎了我的想象。”
說到這裏的時候,孔士行的語氣已經變的很困惑,甚至不解,隨後苦笑一聲:“說來不怕殿下笑話,在遇到殿下之前,在下自詡是天下第一天才,但是見到了殿下之後,才始知天外有人,人外有天啊,就連您身邊的黃海侯,才華也絕對不在我之下啊。”
朱雄英聽著孔士行的感慨,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自己如果不是帶著前人的數千年智慧,絕對做不出如今的成績,而徐子卿更是傳說中的人物鬼穀子的關門弟子,所學更是博觀古今,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才華能勝過孔士行的實在不多,但是都被他遇到了。
經過了這場戰事,他對孔士行的態度也完全改觀,所以出言調笑道:“我說衍聖公,你現在是朝廷的布政使,和孤說話的時候,要自稱下官知道嗎?如果你覺得不夠尊敬的話,自成一聲奴才也不是不行。”
孔士行聳了聳肩,有些慵懶的道:“雖然與殿下接觸時間不長,但是也知道殿下不是在乎這些繁文縟節之人,不過看這幾日殿下的安排,是打算回京了?”
朱雄英也跟著坐在孔士行的身邊,歎了口氣道:“該回去了,如今大明百廢俱興,不回去終究是放不下啊,等到解決了倭國的麻煩後,大明就該進入絕對的休養生息之中了。”
說到這裏的時候,朱雄英頓了一下,笑嗬嗬的問道:“對於孤將你留在北境,你可有什麽想說的?”
孔士行麵露苦澀,無奈的道:“沒辦法啊,官大一級壓死人啊,我回去了,天下的儒生就不會安定,還是留在北境好,沒那麽多的紛爭。”
朱雄英點了點頭,站起身承諾道:“你能理解就好,相信我,未來,大明會有你孔士行的一席之地。”
說完,就頭也不回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