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沒有說話,而是默默的走到朱元璋的身邊,小心翼翼的幫朱元璋開始按摩著肩膀。


    朱元璋也默契的沒有開口,靜靜的享受著這段和諧的時光。


    “你這手藝,生疏的很,和你皇祖母比起來差的太遠了。”


    聽著朱元璋的吐槽,朱雄英笑了笑:“孫兒的手藝怎麽和皇祖母比呢?皇爺爺,自從您取消了宰相製後,所有的政務都由您一個人處理,這哪忙的過來啊?”


    朱元璋苦笑一聲,有些無奈的道:“那能怎麽辦?難道恢複宰相製?如果再出一個胡惟庸呢?宰相的權柄太重,統領百官,咱是絕對不會再立一個宰相的。”


    作為一個穿越者,朱雄英自然知道相權過重會威脅到皇權的地位,所以他從來沒想過要恢複宰相製,他所想的是現代的很多國家都還在采用的內閣製。


    “皇爺爺,孫兒有個主意,既能分擔皇爺爺的壓力,也不會造成相權過重的情況。”


    聽到自己的孫兒又有想法了,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致,畢竟自己的大孫兒每次有想法,都能給自己帶來很多驚喜。


    “哦?你有什麽想法?和咱說說。”


    朱雄英整理了一下思緒,開始細細的說道:“皇爺爺,孫兒認為朝廷之上可以組建內閣,內閣由多人組成,彼此配合的同時也能互相牽製,主要的職責就是幫助皇爺爺處理政務,每天朝廷收到那麽多份的奏章,小事就通過閣臣之間協調處理,大事內閣無法決斷的,也要給出自己的意見作為參考,這樣皇爺爺每天要處理的奏折就減少了一大半,剩下的經過內閣的梳理,條理也會清晰很多,就不用每日那麽勞累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腦海中不斷的考慮著內閣的可行性。


    誠如自己的大孫兒所言,如果真的組建內閣的話,不止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還加強了自己一直想要的中央集權,也不會出現宰相那般獨攬大權的情況,確實可行。


    “那你認為什麽樣的人才能入選內閣?內閣的品級應該如何製定啊?”


    因為前世內閣的人員選定就有相關的標準,朱雄英也有過了解,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思慮後,很快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皇爺爺,孫兒認為,內閣官員的品級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好是正二品與從二品,這樣與六部尚書平齊,既不會威望不足,也不會喧賓奪主,至於人員的選定嘛,必須要有出色的執政能力與管理能力,行文能力也要好,最重要的是人品才學都要上佳,例如吏部尚書淩漢,戶部尚書楊思義,中書舍人劉三吾,均可以勝任。”


    朱元璋痛苦的揉了揉腦袋,這幾個人確實可以勝任,但是如今兵部和禮部的尚書出缺,禮部還好,還有朱雄英頂著,但是終究也還是要挑選新的官員入主禮部的,如果再把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也調入內閣,那可是四部尚書的人選,自己去哪找這麽多能夠獨當一麵的人才?


    朱雄英眼睛一轉,也知道了皇爺爺的苦惱,不由得附在耳邊,低聲不知道說了什麽。


    隻見朱元璋的眼睛不知不覺的亮了起來,一旁伺候的樸半城則全當沒看見,將已經快要燃燼的蠟燭換下,點亮了一根新的,隨後悄無聲息的退下。


    揚州距離南京城很近,懷揣著對家人的思念,朱標一路疾馳,已經能夠隱隱看到南京城的城牆了。


    如今南京城的城門日落關閉,日出才開啟。但是太子殿下已經到了城下,哪裏還有人敢真的等天亮才開城門。


    隻見城門緩緩開啟,一人一馬站在城門已經等待良久。


    朱標眼睛一亮,笑哈哈的道:“臭小子,你怎麽知道你老子今天回來?”


    來人正是朱雄英,從太極宮出來後,他連東宮都沒回,直勾勾的來到了城門下,就等著自己的老爹回來。


    朱雄英做出一張苦瓜臉,諂媚的笑道:“這不是想您了嗎?爹,您累不累?兒子給您捏捏?您渴不渴?兒子給您倒點水。”


    朱標頓時防備的上下打量了一番自己的兒子,警惕的道:“咋了?你這是犯了啥事了?這麽殷勤?你先說,省的你老子承受不住。”


    朱雄英尷尬的笑了笑,但還是義正言辭的道:“爹,您咋能這麽想我?兒子是真想您了,隻不過是皇爺爺有點事,讓我來找您。”


    朱標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我就知道你小子沒憋好屁,說吧,怎麽了?”


    朱雄英便將想組建內閣的想法和自己的老爹大概講了一下,包括第一任內閣的人選。


    朱標聽了之後立馬就反應了過來,臉上帶著笑意的問道:“所以,現在四部尚書出缺,你想讓我給你舉薦幾個官員,出任四部尚書?”


    朱雄英一拍大腿,笑嗬嗬的道:“哎,對嘍,爹,您協助處理朝政多年,門生故舊那麽多,誰適合什麽職位,您一目了然啊,這件事除了您之外,還有誰能幫忙嗎?隻有您啊。”


    朱標揮手製止了自己兒子的吹捧,有些無奈的道:“行了行了,別給你爹戴高帽了,這件事不好辦,先回家,在路上我再想想。”


    聽了朱標這麽說,朱雄英的心就放了下來,這事不好辦的意思就是這事可以辦。


    從城門到東宮的這一路上,父子二人都沒有說話,朱標皺著眉頭一直在認真的思考,而朱雄英生怕自己出聲會影響到自己老爹的思考,也隻能眼巴巴的等著。


    一直到東宮門口,朱標才回過神來,看著翹首以盼的朱雄英,不由得輕笑一聲:“行了,看看你現在像什麽樣子,我說幾個名字,你記一下,回去斟酌斟酌,明日上朝之前,我們再商量一下。”


    朱雄英如獲至寶的將所有的名字都記了下來,隨後就讓林朝陽,將天樞中所有人的資料都送了過來,逐字逐句的看了起來。


    在各部之中,吏部尚書的位置最為重要,吏部作為六部之首,負責選拔,推薦,任免,考核官員,如果吏部尚書的人選不能做到公平公正,以德服人的話,那整個大明的官場都會受到動蕩。


    如今的吏部尚書淩漢,人稱淩鐵頭,為人公正,處事公允,早年是監察禦史出身,起初巡視太原之時,不畏強權,彈劾晉王,被朱元璋所賞識,一路晉升,直至如今的吏部尚書。


    他在朝堂中不偏不倚,一直沒有參與過黨爭,做任何事情都是遵從自己的本心,所以朱雄英才會將他放入第一任內閣的人選中。


    朱標給出接任吏部尚書的人選是雲南布政使張紞。


    張紞擔任雲南布政使已經十三年了,最初的雲南剛剛平定,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凡是土地,貢賦,律法,政令都是由他親自裁定,就連民間的婚喪祭掃也都製訂了規章製度,雖然改變了當地的習俗,但是當地的百姓都願意遵守,在當地的威望很高,可以這麽說,沒有張紞這十三年的付出,就沒有如今穩定的雲南,就連朱元璋都曾經誇讚他為“治行為天下第一”。


    這樣的人物直接進內閣都行了,最主要的是,張紞是洪武初年太子府的屬官,是鐵杆的太子黨。


    看到這裏,朱雄英的內心不由得對自己的老爹又升起了一絲敬意,不愧是曆史上地位最穩固的太子,曾經的太子府屬官如今在大明的各個角落都占據著要職,怪不得皇爺爺會把這件事情交給自己的老爹來做,整個大明也找不出第二個比朱標更適合做這件事的人。


    除去吏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戶部了,戶部掌管著天下的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最重要的是,戶部掌管著國庫,如今的國庫之內可是有著上億兩存銀。


    如果戶部尚書想要上下其手,那可真的是防不住,而且六部尚書之中,戶部尚書絕對是受到誘惑最多的一位,沒辦法啊,朝廷的每一個部門都想要從國庫裏麵摳銀子,大明這麽大,朝廷的錢再多,如果戶部尚書沒有能力的話,很快也就敗光了,所以戶部尚書的人選至關重要。


    之前的戶部尚書楊思義就不用說了,洪武初年每年的財政收入就三千萬兩,他竟然能讓整個大明有條不紊的進行,這理財的才能都不用多說了,而且就連朱雄英自己,想要籌備軍備司的時候都從楊思義那裏扣不出來銀子,就更別提其他人了。


    其實朱雄英也明白,戶部最好還是由楊思義擔著,但是楊老大人已經為大明默默付出了幾十年,如今已經過了古稀之年,如今大明的國庫也算充盈,所以他也有意想讓楊老大人歇一歇。


    朱標給出接任楊思義的人選,是戶部侍郎鬱新。


    這些年來楊思義的年紀大了,很多事情都有心無力,都是鬱新在做。


    在去年的時候,鬱新在大殿之上細數天下的人口土地賦稅,以及地理險易情況,朝臣無不歎服,而且人品貴重,確實是個很合適的人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陵一夢並收藏這個大明好像不太一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