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熙決定從敵人的內部下手,製造混亂,讓他們自亂陣腳。他將派出密探,深入敵人的營地,散布虛假的消息,挑起他們之間的矛盾。


    與此同時,他還會利用外交手段,與其他國家結盟,共同對抗趙國。這樣一來,趙國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攻打起來也就會更加順利。


    雲熙的計劃周密而詳盡,他相信隻要執行得當,一定能夠實現他的目標。他的決心如同燃燒的火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第二日,早朝結束後,劉治將姚琛、賀朝陽和徐之水留了下來。在乾天宮,四人圍坐在一起,重新商議攻打西南城的事宜。


    劉治神情嚴肅,他將自己的想法一一道來,眼神堅定且充滿決心。姚琛專注地傾聽著,不時點頭表示讚同,他的表情嚴肅,似乎在思考著戰略的細節。賀朝陽則微微皺眉,提出一些疑慮和可能遇到的問題,他的言辭犀利,卻也顯示出他對此次行動的重視。徐之水沉默不語,仔細斟酌著劉治的話,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慮的光芒。


    整個場麵氣氛緊張而嚴肅,每個人都深知攻打西南城的重要性和困難。他們相互交流、商討,試圖找到最佳的方案,以確保行動的順利進行。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他們的決策將影響著國家的未來。


    皇上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他看著眼前的地圖,目光停留在西南城的位置上,仿佛能看到那裏的戰火與硝煙。


    賀朝陽跪地抱拳,眼神堅定地看著皇上,他的聲音鏗鏘有力:“皇上,打仗就有人員傷亡,如果顧及這個問題,那麽西南城就會永遠讓趙國統治。我們不能讓趙國得逞,必須奮起反擊!”


    皇上微微點頭,似乎在思考賀朝陽的話。他知道戰爭的殘酷,但也明白西南城的重要性。皇上的眼神漸漸變得堅定起來,他抬起頭,看著賀朝陽說:“你所言甚是,我們不能畏懼戰爭,不能讓趙國踐踏我們的國土。隻是這一仗,必須要有詳盡的計劃,盡量減少傷亡。”


    賀朝陽磕頭謝恩,“皇上聖明,我等定當全力以赴,製定周詳的戰略,為保衛國土而戰!”他的聲音充滿了決心和信心。


    皇上站起身來,雙手扶住龍椅的扶手,“好,朕相信你,也相信我大齊的將士們。去吧,做好戰前的準備,待時機成熟,我們一舉奪回西南城!”


    劉治凝視著賀朝陽,從他堅定的眼神中看到了無與倫比的信心。這信心如火焰般燃燒,重新點燃了劉治內心的鬥誌。


    徐之水激動地站起身來,聲音帶著懇切與擔憂:“皇上,西南城中有三十萬無辜的百姓啊!一旦戰爭打響,他們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的話語沉甸甸地落在每個人的心頭,引發了一片沉默。


    眾人的目光交匯在一起,表情嚴肅而沉重。戰爭的陰影籠罩著他們,而三十萬百姓的命運如懸在一線。劉治深知這場仗的艱難,但他也明白,為了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福祉,有些犧牲是無法避免的。


    劉治深吸一口氣,他的聲音堅定而沉穩:“我明白百姓的苦難,但我們不能退縮。我們要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保護每一個無辜的生命。”他的目光掃過眾人,“我們有責任為國家和人民而戰!”


    賀朝陽點頭表示讚同,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決心:“我們將製定周詳的戰略,不辜負皇上和百姓的期望。”


    在緊張的氣氛中,他們開始謀劃戰略,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做準備。每一個決策都經過深思熟慮,每一步都充滿了責任與擔當。他們決心用智慧和勇氣守護這座城市,保護百姓的安寧。


    為了製造這個假象,城中的官員們開始了一係列秘密行動。他們首先散布一些謠言,聲稱西南城將有大災難降臨,隻有離開才能保命。同時,他們還組織了一些假的逃離行動,讓一些人裝作驚恐地逃離城市,製造出一種恐慌的氛圍。


    城中的大街小巷貼滿了告示,上麵寫著一些危言聳聽的話,讓人們心中充滿了恐懼。官員們還派人在城中各處宣講,誇大災難的嚴重性,勸說百姓們盡快離開。


    百姓們開始感到不安和困惑,一些人開始相信這些謠言,決定離開西南城。他們紛紛收拾行囊,帶著家人和財物,踏上了逃離的道路。路上,人們互相傳遞著恐慌和不安,更多的人加入了逃離的行列。


    隨著越來越多的百姓離開,城市變得空蕩蕩的。原本熱鬧的街道變得冷清,商店關門,市場也變得蕭條。而那些製造假象的官員們,卻在暗中觀察著這一切,他們的目的似乎正在逐漸達成,徐之水把自己辦法說了一遍。


    劉治坐在椅子上,認真傾聽著徐之水的想法,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情。當他聽到徐之水的觀點與雲熙的想法如出一轍時,臉上不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微微點頭,表示對徐之水的認可,仿佛在說:“這個辦法不錯,值得一試。”此時的劉治,心中對徐之水的智慧和能力多了一份讚賞,對未來的事情也多了一份信心。


    在議事廳內,姚琛與徐之水對視一眼,彼此的想法不言而喻。姚琛微微點頭,表示對徐之水的想法深表讚同。


    賀朝陽坐在一旁,原本緊繃的神情逐漸緩和下來。他靜靜地思考著徐之水的話,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名武將,可能在思考問題時過於單一,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他不禁暗自感歎,自己的確不能一意孤行。


    最終,四人達成了共識。他們的目光交匯在一起,彼此露出了釋然的笑容。這個決定不僅代表著團隊的協作,更意味著他們能夠以更加全麵的視角看待問題,為未來的發展鋪平道路。


    劉治站起來神情嚴肅但充滿決心。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命令大家立即開始準備。紛紛響應,迅速行動起來。


    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每個人都深知任務的重要性。有的人開始組織隊伍,分配工作;有的人忙著準備物資,確保一切準備就緒。大家的臉上都寫滿了專注和熱情,他們明白,隻有聲勢浩大,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


    一夜之間,布告貼滿西南城中的大街小巷,城中頓時躁動起來,聰明了開始攜家帶眷離開這個住了幾代人的地方,而又有些頑固不化的人,覺得不可能,京城離這裏幾千裏,想要打過來根本不可能。


    他們對這裏太難舍去,他們走出這個城又能去哪裏?


    趙亮聽聞此事後,心急如焚,立刻召集各位大臣前來議事,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萬古認為,劉治此舉顯然是有意為之,目的就是要製造聲勢,給自己一個下馬威。他企圖讓自己知難而退,但實際上,要想從數千裏外攻打過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寧國雖然在麥雲山上部署了十萬兵馬,但等到援軍抵達時,恐怕早已潰不成軍。因此,對於這件事無需過於擔憂。


    然而,馮凱卻持有不同看法。他深感此事至關重大,劉治之所以製造如此浩大的聲勢,實則是為了確保戰爭一旦打響便毫無後顧之憂。於是,他向皇上建議盡快關閉城門,並將百姓牢牢控製在城內。此外,馮凱還透露自己手中握有一張王牌,可以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趙亮仔細聆聽著眾人的意見,覺得他們所言均有一定道理,一時間竟陷入了兩難境地,不知該如何抉擇。


    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發言,各抒己見,對這件事情進行深入地剖析和探討。


    有的大臣認為此事事關重大,需要從多個角度來考慮;有的則主張采取果斷措施,以防事態進一步惡化。一時間,朝堂上爭論不休,各種觀點交織碰撞,好不熱鬧。


    其中一位年老的大臣站出來說道:“陛下,此事不可小覷。我們必須全麵了解事情的經過,權衡各方利益,方能做出明智的決策。”他的話語沉穩有力,引得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另一位年輕的官員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說:“然而時間緊迫,若不迅速行動,恐怕會錯失良機。當機立斷才是上策啊!”


    此時,又有幾位大臣附和道:“所言甚是!我們不能猶豫不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他們紛紛進言,闡述自己的觀點,使得整個朝堂氣氛變得愈發緊張激烈起來。


    “皇上,微臣認為實在不必為此事感到惶恐不安。依微臣之見,劉治此番舉動無非是想攪亂西南城,令我等無法有效治理。此乃其陰險狡詐之計,萬不可掉入陷阱啊!”戶部尚書許懷遠義正言辭地說道。


    “微臣附議許尚書所言。若此時關閉城門,恐怕會產生事與願違之效。”工部尚書常德緊接著附和道。


    “臣讚同。”


    “臣亦讚同。”……


    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紛紛,眾多大臣紛紛表示支持許懷遠的觀點。粗略一數,竟有半數之多。這些大臣們目光銳利,顯然都看穿了劉治的企圖。


    趙亮深以為然,但眼看著城中百姓如潮水般離去,門市緊閉,那些富裕之家早已遷徙他鄉,僅餘一些貧苦之民,要不就是年老體弱、身患疾病之人。長此以往,西南城必將自行崩潰。


    許懷遠再次提議道:“那便將楚國百姓遷至此處吧!凡舉家遷出者,其房屋即刻讓楚人入住。如此一來,看還有誰敢輕易離去!”


    然而,趙良仍心存疑慮:“可若是寧國此時攻打過來,我們豈不是陷入被動局麵?”


    “寧軍之所以遲遲未發兵進攻,無非是因為路途遙遠,千裏迢迢趕來後必然疲憊不堪。此外,他們對本地地形生疏,且可能會遭遇水土不服等問題。這般狀況下前來征戰,無異於拱手送上兵力啊!”許懷遠邊說邊露出洋洋自得的笑容,暗自慶幸自己竟能如此清晰地剖析敵軍形勢。


    馮凱眼見眾人意見如此統一,心知單憑自己一人之力實難改變當前局勢。他不禁暗自思忖:“難道趙亮真如傳聞所言,乃是無道昏君?這樣的君主,我又何必再保他!還是趁早為自己謀算後路才是上策。”


    而此時的趙亮似乎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他下令道:“但凡城中有百姓遷出,便立刻安排一名趙國百姓遷入。”此令一出,寧國民眾頓時嘩然。他們難以接受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家園,如今卻要拱手讓與他人。許多人憤憤不平,表示堅決不願搬遷。


    那些頗具遠見之人紛紛舉家遷徙,遠離是非之地。剩下的,則多是貧苦百姓,或是因家產眾多、割舍不下而無奈留居原地者;亦有部分生意人,由於貨物堆積如山,一時難以搬運,隻得留在城中。


    矛盾越來越大,趙國人對自己分的房子不滿意,選擇強行占據好的,把喜歡的房子占為己有,出現了人命案。


    西南城的寧趙兩族百姓數量各占一半,如此一來,城中可謂熱鬧非凡。楚國百姓自恃其君王乃楚人出身,態度較為強硬;而寧國百姓則以本地住戶自居,覺著已在此居住數代之久,外來之人豈能與他們平起平坐?於是乎,雙方時常爭吵不休,乃至演變為流血衝突之事亦屢見不鮮。府衙門前每日都擠滿了前來告狀之人。


    趙國人自然偏袒同族人,此種行徑令寧國人憤恨不已、怨言四起。不僅如此,因爭鬥不斷,西南城內經濟漸顯蕭條之態:百姓無心務農,商人無意經營買賣,皆隻為些許瑣事爭執不下。


    皇宮門口人頭攢動,聚集了眾多寧國人前來告禦狀。他們滿臉悲憤,手持訴狀,高聲呼喊著冤屈與不公。然而,趙亮心中卻暗自竊喜,他對眼前的情景甚感滿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回首我心依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熙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熙兒並收藏再回首我心依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