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意思是……”
白昂嗤笑一聲,“沒什麽意思。李東陽是首輔看好的接班人,謝遷乃丘閣老的得意門生,此二人前途無量,他家的事情,日後不要陰探。或許,用不了多久,大家就是同袍了。”
左侍郎不贊同,“不過都是四品官罷了。便是越級提拔,還能一步登天不成?”
白昂輕輕搖頭。
雖說一個是太常寺少卿,一個是詹事府少詹事,他們身上翰林院侍講學士的官位可一直還在。
經筵講習,會試主考,受命教導庶吉士……隻一個“簡在帝心”,什麽規矩是破不了的?
聖上踐祚之初,時常任人唯親,或者說任有功於皇後之人為親更準些,雖然行事仁德,少苛責朝臣,多能採納諫言,但卻絕不是菩薩心腸,聖心堅定之下,誰也毫無辦法。近年來,更顯出崢嶸之色,若朝臣還一味指望天子退步,隻怕聖心不渝,招致禍患。
王宗貫(王恕)因何以吏部尚書之身落魄還鄉,真是因為同內閣丘浚不合麽。
不。
他的名聲太大。
“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
不如說是天下人的敬仰害慘了他。
其盛名之下,兩京十二部官員都被貶成落塵。
他太直,直得天下敬仰,也直得功高震主。
憲宗親批他以太子少保致仕,天下皆驚。
士林敬仰,廷臣不斷向上舉薦他,有人因為稱讚他丟官,於是他更加賢明遠揚。
他請辭,皇帝擔心天下人說自己不公;任他為高官,他又不懂揣摩聖心,更接連與閣臣、寵臣結怨。
說白了這是朱家的天下。
天下不缺有才的人,但皇帝缺能懂自己心思的人。
劉吉溜須拍馬,屍位素餐,但隻因他懂憲宗心思,又交好宦官,安然穩坐內閣首輔之位十八年。
聖上繼位,他又轉過麵孔,時常建言獻策。有能力又“聽話”的閣臣,誰不想要。
更何況聖上不滿二十繼位,對其來說,有時“親”大於“賢”。
耿裕曾任職禮部尚書六年,那吏部官文究竟合不合規矩,他會不明白麽。
唯一的解釋隻能是聖意如此罷了。
既不礙國政,不傷黎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為何不可?
能做上正二品的,除了像王宗貫那樣的少數,都是絕頂的聰明人。
知道什麽時候該糊塗,什麽時候該聰明。
撫過案邊的青花山筆架,白昂悠悠而嘆,自己到底老了啊。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遠在千裏之外的刑部尚書的心思,徐穆自然無從知曉。
自己提議待打撈出的器物能折銀二十萬兩時就全部用於為當地百姓修建房屋、興修水利、廣建學堂。
“民生多艱,我等取先人之利,必要惠及此方水土,以免天怒。”
“民心凝聚,吏部衡量百官,升賞獎罰自然要清明公允。”
看著眼神仍有些閃爍的薛楷,徐穆轉而說起了“題外話”。
“李東陽大人與詹事府少詹事謝遷大人交好,與首輔大人乃是忘年之交。謝遷大人乃是丘閣老的得意門生,丘閣老今歲連上十三道奏章以年老體弱請辭。”
馮遠抬起茶蓋的手微頓。
“穆得江湖異士所贈風水陣,可固此地水土。本該盡力相助,但無奈身肩重務,不日便要離開。打撈上的器物的品鑑,已去信京中請好友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講學士李東陽長子前來相助。”
薛楷的眼神忽變,陽江縣令卻已是兩眼放光。
“若有何不妥,穆亦可讓兆先兄勿行。”
陽江縣令神情急切,“別……”
瞥見兩位上官不出言,狠狠心,道:“編修客套,我陽江縣確無能人,品鑑時若錯把魚目當珍珠,豈不惹人恥笑?編修放心,到時在下親自督促縣衙上下監督建造工事,誰敢犯法,絕不輕饒。”
徐穆微笑,轉眼去看馮遠與薛楷。
漂亮的政績、升官、交好內閣的機會,你們要~不~要?
屈勇斜眼瞧著眾人,陽江縣令就差當麵表忠心。
薛楷看不出情緒。
馮遠倒把持的住?
不對。
馮遠喝茶什麽時候還跟文官學,喝之前還文縐縐地吹末了?
故弄玄虛。
屈勇暗自淘汰了一番從小長大的兄弟。
要不說文官心有九竅呢。
好不容易有大把的銀子能進帳,若說誰心裏沒點想法,那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嶺南荒蠻,文武之間的消息卻極靈通。
說白了,就這麽大的地兒,誰不知道誰啊。
在場的幾人,包括自己,不敢說清正廉潔,最起碼不會吃相太難看,斷百姓活路。
薛楷算是心黑的,但大好的官運和一時的“滋潤”比起來,孰輕孰重,隻要不傻,就該心裏有數。
吏部下了這麽一份官文,朝廷十有八九又有新動作,這個時候伸手,來日一輩子老死在這地方,都別怪人!
徐穆端坐木椅,笑意清淺,到底遠離朝局,又身處僻地,好糊弄些。
若是在京中,哪怕隻是末流小官,隻怕都不會如此輕易上鉤。
白昂嗤笑一聲,“沒什麽意思。李東陽是首輔看好的接班人,謝遷乃丘閣老的得意門生,此二人前途無量,他家的事情,日後不要陰探。或許,用不了多久,大家就是同袍了。”
左侍郎不贊同,“不過都是四品官罷了。便是越級提拔,還能一步登天不成?”
白昂輕輕搖頭。
雖說一個是太常寺少卿,一個是詹事府少詹事,他們身上翰林院侍講學士的官位可一直還在。
經筵講習,會試主考,受命教導庶吉士……隻一個“簡在帝心”,什麽規矩是破不了的?
聖上踐祚之初,時常任人唯親,或者說任有功於皇後之人為親更準些,雖然行事仁德,少苛責朝臣,多能採納諫言,但卻絕不是菩薩心腸,聖心堅定之下,誰也毫無辦法。近年來,更顯出崢嶸之色,若朝臣還一味指望天子退步,隻怕聖心不渝,招致禍患。
王宗貫(王恕)因何以吏部尚書之身落魄還鄉,真是因為同內閣丘浚不合麽。
不。
他的名聲太大。
“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
不如說是天下人的敬仰害慘了他。
其盛名之下,兩京十二部官員都被貶成落塵。
他太直,直得天下敬仰,也直得功高震主。
憲宗親批他以太子少保致仕,天下皆驚。
士林敬仰,廷臣不斷向上舉薦他,有人因為稱讚他丟官,於是他更加賢明遠揚。
他請辭,皇帝擔心天下人說自己不公;任他為高官,他又不懂揣摩聖心,更接連與閣臣、寵臣結怨。
說白了這是朱家的天下。
天下不缺有才的人,但皇帝缺能懂自己心思的人。
劉吉溜須拍馬,屍位素餐,但隻因他懂憲宗心思,又交好宦官,安然穩坐內閣首輔之位十八年。
聖上繼位,他又轉過麵孔,時常建言獻策。有能力又“聽話”的閣臣,誰不想要。
更何況聖上不滿二十繼位,對其來說,有時“親”大於“賢”。
耿裕曾任職禮部尚書六年,那吏部官文究竟合不合規矩,他會不明白麽。
唯一的解釋隻能是聖意如此罷了。
既不礙國政,不傷黎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為何不可?
能做上正二品的,除了像王宗貫那樣的少數,都是絕頂的聰明人。
知道什麽時候該糊塗,什麽時候該聰明。
撫過案邊的青花山筆架,白昂悠悠而嘆,自己到底老了啊。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遠在千裏之外的刑部尚書的心思,徐穆自然無從知曉。
自己提議待打撈出的器物能折銀二十萬兩時就全部用於為當地百姓修建房屋、興修水利、廣建學堂。
“民生多艱,我等取先人之利,必要惠及此方水土,以免天怒。”
“民心凝聚,吏部衡量百官,升賞獎罰自然要清明公允。”
看著眼神仍有些閃爍的薛楷,徐穆轉而說起了“題外話”。
“李東陽大人與詹事府少詹事謝遷大人交好,與首輔大人乃是忘年之交。謝遷大人乃是丘閣老的得意門生,丘閣老今歲連上十三道奏章以年老體弱請辭。”
馮遠抬起茶蓋的手微頓。
“穆得江湖異士所贈風水陣,可固此地水土。本該盡力相助,但無奈身肩重務,不日便要離開。打撈上的器物的品鑑,已去信京中請好友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講學士李東陽長子前來相助。”
薛楷的眼神忽變,陽江縣令卻已是兩眼放光。
“若有何不妥,穆亦可讓兆先兄勿行。”
陽江縣令神情急切,“別……”
瞥見兩位上官不出言,狠狠心,道:“編修客套,我陽江縣確無能人,品鑑時若錯把魚目當珍珠,豈不惹人恥笑?編修放心,到時在下親自督促縣衙上下監督建造工事,誰敢犯法,絕不輕饒。”
徐穆微笑,轉眼去看馮遠與薛楷。
漂亮的政績、升官、交好內閣的機會,你們要~不~要?
屈勇斜眼瞧著眾人,陽江縣令就差當麵表忠心。
薛楷看不出情緒。
馮遠倒把持的住?
不對。
馮遠喝茶什麽時候還跟文官學,喝之前還文縐縐地吹末了?
故弄玄虛。
屈勇暗自淘汰了一番從小長大的兄弟。
要不說文官心有九竅呢。
好不容易有大把的銀子能進帳,若說誰心裏沒點想法,那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嶺南荒蠻,文武之間的消息卻極靈通。
說白了,就這麽大的地兒,誰不知道誰啊。
在場的幾人,包括自己,不敢說清正廉潔,最起碼不會吃相太難看,斷百姓活路。
薛楷算是心黑的,但大好的官運和一時的“滋潤”比起來,孰輕孰重,隻要不傻,就該心裏有數。
吏部下了這麽一份官文,朝廷十有八九又有新動作,這個時候伸手,來日一輩子老死在這地方,都別怪人!
徐穆端坐木椅,笑意清淺,到底遠離朝局,又身處僻地,好糊弄些。
若是在京中,哪怕隻是末流小官,隻怕都不會如此輕易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