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我們兄弟出麵詢問張合了,張合本人的原話是‘他們聽聞徐達攻城,要來幫助咱們鎮守潼關,而且,還說了,這是袁譚的命令,命令張合在後方斷後,阻擊徐達。’然後,張合就帶人過來了……”
“張合來幫我們鎮守潼關?”副將聽後,直接忍不住笑出聲了:“這不是笑話嘛?就他那些殘兵敗將,被張富小兒擊潰、翻山越嶺一個月僥幸逃出去的那些人,還幫我們守關?”
“再說了,我們就算隻有一千人,徐達也破不了潼關啊,何須讓他一個敗軍之將,多費心思,來幫我們?這袁譚也是個笑話,自己五萬精銳一戰送完,還折了那麽多有名有姓的大將,現在還異想天開,讓張合回來幫我們?哈哈哈……”
其餘軍官也都開始了嘲笑,在他們眼裏,張合就是一個敗軍之將,袁譚更是一個紈絝二代,他們憑什麽來幫魏國鎮守,魏國完全不需要好吧!
隻不過,馮楷這次並沒有笑,他反而沉思了起來,可能一個將軍的直覺,在冥冥之中感覺到有些不對勁了,隻是他還沒想明白是哪裏出了問題。
想了一會兒,沒有想明白,他便主動道:“你且回去告訴張合,他和大公子的好意,我們心領了。隻不過,徐達不足為懼,今日攻城許久,還沒有一人攀登上潼關城牆。我們不需要他們幫忙,讓他們快點回河北吧,別在我們境內久留了!”
“明白!小的這就去……”
馮楷這個安排其實也沒什麽問題,在不知道張合或者說趙軍究竟打的什麽主意之前,最好還是別讓人家率兵進入潼關,甚至都不能讓其他人率軍靠近潼關!這裏可是重鎮,萬一被張合背刺,豈不是完蛋了。
再說了,反正潼關非常堅挺,他有信心可以守得住徐達的進攻,完全不需要不穩定因素來幫忙!
馮楷安排完這件事後,又和倆副將來到城牆前線,看著攻城戰鬥艱難受挫、又越戰越勇的蜀軍,馮楷眼神越來越疑惑,結合後方還主動要來幫自己守關的張合,馮楷就是再愚笨,也嗅到了一些陰謀的氣味。
忽然之間,他腦袋裏閃出了一個恐怖且不可思議的想法,他連忙回頭對著身邊其中一個副將道:“你且守在這裏,今夜一定不能讓一個蜀軍爬上城牆!”
說罷,他就拉著另一位脾氣較為暴躁的副將,轉身就朝後方走去,快速下去關隘階梯。
留守在關上的副將顯然還沒有反應過來,連忙問道:“額,什麽?啊,將軍,你去哪裏啊?”
“我要帶人去會一會張合!”馮楷的身影已經消失在城牆上,隻留下聲音傳來。
這名副將還有些不明所以:“額,會一會張合?不讓他來幫忙守關不就行了,這還需要將軍親自過去?”這名副將水平有限,也想不明白那麽多,就搖了搖頭,讓自己腦袋放空,專心指揮戰鬥吧。
另一邊,剛下樓的馮楷就大喊:“隻在城中留下五百人,防守關隘,其他八百人隨我一起出發!”
潼關內部有魏軍留守士卒僅兩千人,拋開兩三百傷殘、民兵不說,能戰將士差不多一千七八人。其中在潼關城樓上戰鬥的有五百人,這基本上也是潼關關隘最多能同時戰鬥的人數了。
其他一千三百人都在關內候著呢,隨時準備補位前往戰場上戰鬥!馮楷這一下子就帶走了大半,並且也不說幹什麽,直直朝著東邊走去。
馮楷這邊點兵完畢,剛走出差不多四五裏的距離,就碰到了方才派去阻止張合過來的的傳令親兵,這名親兵臉色也有些不好看,看見馮楷後,連忙上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傾訴心中的委屈:
“將軍,這張合不聽我勸告啊,執意帶兵過來幫忙守著潼關。任憑小的好說歹說,他就是不聽,還揚言我再廢話,就割了我的舌頭。小的實在沒有辦法了,這才趕快回來報信。”
“對了,這是張合讓我帶給你的,說是他們大公子的親筆書信,信中明確說了,讓張合來幫忙抗擊蜀軍。”說罷,親兵就從懷裏掏出一封皺巴巴的信紙。
馮楷打開一看,內容基本上就是這個意思,讓張合留下來別走了,抗擊徐達。不過這信是不是袁譚寫的馮楷就不知道了,他又沒見過袁譚的筆跡。
再說了,是不是袁譚寫的也不重要,反正他們趙國就一個意思——執意打算要來蹚這一波渾水了!
“踏馬的,趙國這究竟是什麽意思,是真來助我抗敵,還是打算謀取我潼關啊!”馮楷就算是再傻,這個時候也看出來端倪了,這張合不懷好意啊,這趙國更是奸詐!
(當然,馮楷現在還沒想到,張合已經投降蜀國了,隻覺得是趙國授意,故意讓張合‘假道伐虢’,偷偷通過潼關後,再找機會回來攻打潼關!)
“張合距離此處還有多遠?”
“大概七八公裏吧,他們全程在急行軍,估摸著半個時辰就要到這裏了!”
“隻有七八公裏?看來這張合真的是早就做好打算,背刺我們了!我說他前兩天為什麽一直放慢腳步,不趕快回去河北算了,原來是在等今天啊!”這不,馮楷直接連前兩天張合摩擦的原因都想通了!
馮楷沒有猶豫,直接下令:“傳我命令,全軍在此處列陣,隨時準備迎敵!不管張合有什麽打算,咱們千萬不能讓他過去到潼關!”
馮楷心裏清楚,若是讓張合到達潼關,關隘從內部發生戰火,所有守關的魏軍士氣一定會有所波及,很多將士看到被前後夾擊,估摸著都無心戰鬥了。
而且還有一點,若是能在這裏阻擊張合幾天,徐達那邊大概率都會撤退了——蜀軍久攻不下,不撤退等死啊?簡單來說,就是兩頭作戰,逐個擊破。
同時,命令列陣之後,馮楷又派人:“你帶著兩個人,快馬趕到洛陽,告訴趙大人趙軍想圖謀我國地盤,讓趙大人抓緊帶人來支援!否則,潼關都可能有失!”
“遵命!”
“張合來幫我們鎮守潼關?”副將聽後,直接忍不住笑出聲了:“這不是笑話嘛?就他那些殘兵敗將,被張富小兒擊潰、翻山越嶺一個月僥幸逃出去的那些人,還幫我們守關?”
“再說了,我們就算隻有一千人,徐達也破不了潼關啊,何須讓他一個敗軍之將,多費心思,來幫我們?這袁譚也是個笑話,自己五萬精銳一戰送完,還折了那麽多有名有姓的大將,現在還異想天開,讓張合回來幫我們?哈哈哈……”
其餘軍官也都開始了嘲笑,在他們眼裏,張合就是一個敗軍之將,袁譚更是一個紈絝二代,他們憑什麽來幫魏國鎮守,魏國完全不需要好吧!
隻不過,馮楷這次並沒有笑,他反而沉思了起來,可能一個將軍的直覺,在冥冥之中感覺到有些不對勁了,隻是他還沒想明白是哪裏出了問題。
想了一會兒,沒有想明白,他便主動道:“你且回去告訴張合,他和大公子的好意,我們心領了。隻不過,徐達不足為懼,今日攻城許久,還沒有一人攀登上潼關城牆。我們不需要他們幫忙,讓他們快點回河北吧,別在我們境內久留了!”
“明白!小的這就去……”
馮楷這個安排其實也沒什麽問題,在不知道張合或者說趙軍究竟打的什麽主意之前,最好還是別讓人家率兵進入潼關,甚至都不能讓其他人率軍靠近潼關!這裏可是重鎮,萬一被張合背刺,豈不是完蛋了。
再說了,反正潼關非常堅挺,他有信心可以守得住徐達的進攻,完全不需要不穩定因素來幫忙!
馮楷安排完這件事後,又和倆副將來到城牆前線,看著攻城戰鬥艱難受挫、又越戰越勇的蜀軍,馮楷眼神越來越疑惑,結合後方還主動要來幫自己守關的張合,馮楷就是再愚笨,也嗅到了一些陰謀的氣味。
忽然之間,他腦袋裏閃出了一個恐怖且不可思議的想法,他連忙回頭對著身邊其中一個副將道:“你且守在這裏,今夜一定不能讓一個蜀軍爬上城牆!”
說罷,他就拉著另一位脾氣較為暴躁的副將,轉身就朝後方走去,快速下去關隘階梯。
留守在關上的副將顯然還沒有反應過來,連忙問道:“額,什麽?啊,將軍,你去哪裏啊?”
“我要帶人去會一會張合!”馮楷的身影已經消失在城牆上,隻留下聲音傳來。
這名副將還有些不明所以:“額,會一會張合?不讓他來幫忙守關不就行了,這還需要將軍親自過去?”這名副將水平有限,也想不明白那麽多,就搖了搖頭,讓自己腦袋放空,專心指揮戰鬥吧。
另一邊,剛下樓的馮楷就大喊:“隻在城中留下五百人,防守關隘,其他八百人隨我一起出發!”
潼關內部有魏軍留守士卒僅兩千人,拋開兩三百傷殘、民兵不說,能戰將士差不多一千七八人。其中在潼關城樓上戰鬥的有五百人,這基本上也是潼關關隘最多能同時戰鬥的人數了。
其他一千三百人都在關內候著呢,隨時準備補位前往戰場上戰鬥!馮楷這一下子就帶走了大半,並且也不說幹什麽,直直朝著東邊走去。
馮楷這邊點兵完畢,剛走出差不多四五裏的距離,就碰到了方才派去阻止張合過來的的傳令親兵,這名親兵臉色也有些不好看,看見馮楷後,連忙上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傾訴心中的委屈:
“將軍,這張合不聽我勸告啊,執意帶兵過來幫忙守著潼關。任憑小的好說歹說,他就是不聽,還揚言我再廢話,就割了我的舌頭。小的實在沒有辦法了,這才趕快回來報信。”
“對了,這是張合讓我帶給你的,說是他們大公子的親筆書信,信中明確說了,讓張合來幫忙抗擊蜀軍。”說罷,親兵就從懷裏掏出一封皺巴巴的信紙。
馮楷打開一看,內容基本上就是這個意思,讓張合留下來別走了,抗擊徐達。不過這信是不是袁譚寫的馮楷就不知道了,他又沒見過袁譚的筆跡。
再說了,是不是袁譚寫的也不重要,反正他們趙國就一個意思——執意打算要來蹚這一波渾水了!
“踏馬的,趙國這究竟是什麽意思,是真來助我抗敵,還是打算謀取我潼關啊!”馮楷就算是再傻,這個時候也看出來端倪了,這張合不懷好意啊,這趙國更是奸詐!
(當然,馮楷現在還沒想到,張合已經投降蜀國了,隻覺得是趙國授意,故意讓張合‘假道伐虢’,偷偷通過潼關後,再找機會回來攻打潼關!)
“張合距離此處還有多遠?”
“大概七八公裏吧,他們全程在急行軍,估摸著半個時辰就要到這裏了!”
“隻有七八公裏?看來這張合真的是早就做好打算,背刺我們了!我說他前兩天為什麽一直放慢腳步,不趕快回去河北算了,原來是在等今天啊!”這不,馮楷直接連前兩天張合摩擦的原因都想通了!
馮楷沒有猶豫,直接下令:“傳我命令,全軍在此處列陣,隨時準備迎敵!不管張合有什麽打算,咱們千萬不能讓他過去到潼關!”
馮楷心裏清楚,若是讓張合到達潼關,關隘從內部發生戰火,所有守關的魏軍士氣一定會有所波及,很多將士看到被前後夾擊,估摸著都無心戰鬥了。
而且還有一點,若是能在這裏阻擊張合幾天,徐達那邊大概率都會撤退了——蜀軍久攻不下,不撤退等死啊?簡單來說,就是兩頭作戰,逐個擊破。
同時,命令列陣之後,馮楷又派人:“你帶著兩個人,快馬趕到洛陽,告訴趙大人趙軍想圖謀我國地盤,讓趙大人抓緊帶人來支援!否則,潼關都可能有失!”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