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老酋受挫?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月初十,距離京師千裏之遙的薩爾滸城一片死寂,城中軍民百姓皆是戰戰兢兢,眉眼間滿是驚恐之色。
自從萬曆四十六年,老汗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以來,他們\"大金\"便是無往而不利,威震整個遼東。
但麵對著\"勢單力薄\"的沈陽城,英明偉岸的老汗居然铩羽而歸?並且損傷頗為慘重呐。
要知曉,他們大金此次可是\"傾巢而出\",更有數量不菲的漢人降軍以及蒙古科爾沁部隨軍。
除此之外,一向對明廷唯首是瞻的\"朝鮮人\"也按兵不動,免去了他們大金的後顧之憂。
回憶往昔,即便是老汗年輕時,以一己之力對抗女真十三部聯軍的時候,也不曾遭遇如此大挫,盡管此役於沈陽城外折損的士卒多以漢人降軍和蒙古韃子為主。
人心惶惶之下,薩爾滸城的大街小巷間便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些許流言蜚語。
雖然這些流言蜚語並沒有指名道姓,但字裏行間卻是隱隱提及他們大金之所以於沈陽城外铩羽而歸,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咎於牛毛寨遭襲,官兵於赫圖阿拉城外耀武揚威..
好巧不巧,就在他們大金傾巢而出,兵發沈陽之際,深受老汗寵愛的大妃\"阿巴亥\"攜帶幼子多爾袞,回到了赫圖阿拉小住..
兩者之間,究竟有沒有必然的聯係,眾人不得而知,但他們大金在依舊牢牢占據主動權的情況下,依舊選擇了鳴金收兵,卻是不爭的事實。
短短幾天的時間裏,於汗國內默默無聞的多爾袞及大妃阿巴亥便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儼然成為了他們大金此次於沈陽城外無功而退的罪魁禍首。
但對於這些流言蜚語,大權在握的努爾哈赤就好像聞所未聞一般,遲遲沒有做出半點回應。
...
...
\"現已查明,深入我大金腹地,血洗牛毛寨的官兵乃是自鴨綠江對岸的朝鮮而來。\"
\"這事,可不能就這麽算了..\"
人滿為患的汗王宮中,努爾哈赤端坐於上首汗位,充斥著肅殺與狠辣的聲音於宮殿內悠悠回蕩,瞧不出半點頹勢。
聽聞此話,殿內的諸多官員們心中便是一動,不自覺與近些時日於城中流傳甚廣的\"謠言\"聯係在一起,心道這些傳聞果然並非空穴來風。
年過六旬的老汗因為心念後方,於沈陽城外無功而退也就罷了,居然還打算興兵攻伐朝鮮?
這是明擺著要為大妃阿巴亥及幼子多爾袞出氣呐!
興許是覺得老汗此舉背後牽扯到了國內汗位傳承,汗王宮內的朝臣們雖是麵麵相覷,但卻始終無人敢率先做聲,隻是不約而同的瞧向站在隊伍首列的大貝勒代善等人。
\"範先生,你的意思呢?\"高居於汗位之上的努爾哈赤將殿中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目光愈發凜冽。
看來已經有人覺得他老了,提不動刀了。
\"回稟大汗,\"聽聞努爾哈赤點到自己的名字,前些時日才剛剛嶄露頭角的範文程便是不假思索的沉聲應道,並且於隊伍中側身出列。
\"朝鮮兩麵三刀,放任官兵深入我大金腹地,並且知情不報,確實當予以責罰。\"
見範文程如此言說,努爾哈赤臉上雖是並無太多表情,但望向範文程的眼神卻是愈發柔和。
他們大金才剛剛於沈陽城外無功而退,正是迫切需要一個\"出氣包\",令國內兒郎們發泄心中怨氣。
值此情況下,國弱民窮的朝鮮便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可笑殿中的朝臣們,或是鼠目寸光,或是為了一己之私,居然敢無動於衷,遲遲不肯表露態度。
\"回稟父汗,\"幾個呼吸過後,在努爾哈赤冰冷的眼神中,身材肥胖的四貝勒皇太極側身出列,小心翼翼的回稟道:\"朝鮮助紂為虐,我大金確實當對其興師問罪。\"
\"但兒郎們剛剛於沈陽城外無功而退,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不若暫且休整一段時日?\"
相對於\"底蘊\"深厚的明廷,承平多年,與他們大金隔江相望的朝鮮自是不值一提。
但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國內存糧本就所剩不多,若是再厲兵秣馬,征討毫無油水的朝鮮,隻怕他們大金的處境會愈發艱難。
一語作罷,汗王宮內如冰雪般冷凝的氣氛瞬間消融,窸窸窣窣的私語聲隨之於殿內響起。
\"大汗,四貝勒言之有理呐。\"
\"回稟大汗,明國大軍尚在遼沈虎視眈眈,隨時有可能越過渾河,兵臨薩爾滸山腳下,我大金切不可自亂陣腳呐。\"
隨著殿內不斷響起熱切的附和聲,一向與皇太極互相瞧不上眼的三貝勒莽古爾泰也是不屑的批了撇嘴。
這個老八,靠著長了一張利嘴,在正麵戰場毫無斬獲的情況下,依舊聚攏了一批死忠。
相比較之下,他因\"輕敵冒進\",導致大軍強攻沈陽無果,麾下兒郎們死傷慘重不說,他本人也受到了努爾哈赤嚴厲的責罰。
但念及龜縮於窮鄉僻壤的朝鮮確實無法與富饒的明廷相比,莽古爾泰也沒有出言譏諷,隻是冷哼一聲,便將陰冷的眸子移開。
\"既然如此,那便暫且將此事擱置..\"
\"讓兒郎們歇息片刻..\"
不知過了多久,女真大汗努爾哈赤不辨喜怒的聲音於汗王宮內悠悠響起,引得不少麵露驚憂之色的大臣們紛紛如釋重負,高呼大汗英明。
但在地動山搖的呼喝聲中,卻無人注意到努爾哈赤眸子中轉瞬即逝的陰霾及狠辣。
在他親手廢黜了大貝勒代善的\"太子\"之位後,為了平衡國內諸多勢力,他確實有心扶持老八皇太極,並為此采取了諸多舉措。
但這並不是,皇太極膽敢與他\"頂撞\"的底氣。
回想起薩爾滸城中近些時日流傳甚廣的流言蜚語,努爾哈赤眸子中的狠辣更甚。
看來大貝勒代善的\"教訓\"還不夠深刻,有些人高興的太早了,他還沒有老呐。
在汗國,沒有人能夠挑釁他的尊嚴。
自從萬曆四十六年,老汗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以來,他們\"大金\"便是無往而不利,威震整個遼東。
但麵對著\"勢單力薄\"的沈陽城,英明偉岸的老汗居然铩羽而歸?並且損傷頗為慘重呐。
要知曉,他們大金此次可是\"傾巢而出\",更有數量不菲的漢人降軍以及蒙古科爾沁部隨軍。
除此之外,一向對明廷唯首是瞻的\"朝鮮人\"也按兵不動,免去了他們大金的後顧之憂。
回憶往昔,即便是老汗年輕時,以一己之力對抗女真十三部聯軍的時候,也不曾遭遇如此大挫,盡管此役於沈陽城外折損的士卒多以漢人降軍和蒙古韃子為主。
人心惶惶之下,薩爾滸城的大街小巷間便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些許流言蜚語。
雖然這些流言蜚語並沒有指名道姓,但字裏行間卻是隱隱提及他們大金之所以於沈陽城外铩羽而歸,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咎於牛毛寨遭襲,官兵於赫圖阿拉城外耀武揚威..
好巧不巧,就在他們大金傾巢而出,兵發沈陽之際,深受老汗寵愛的大妃\"阿巴亥\"攜帶幼子多爾袞,回到了赫圖阿拉小住..
兩者之間,究竟有沒有必然的聯係,眾人不得而知,但他們大金在依舊牢牢占據主動權的情況下,依舊選擇了鳴金收兵,卻是不爭的事實。
短短幾天的時間裏,於汗國內默默無聞的多爾袞及大妃阿巴亥便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儼然成為了他們大金此次於沈陽城外無功而退的罪魁禍首。
但對於這些流言蜚語,大權在握的努爾哈赤就好像聞所未聞一般,遲遲沒有做出半點回應。
...
...
\"現已查明,深入我大金腹地,血洗牛毛寨的官兵乃是自鴨綠江對岸的朝鮮而來。\"
\"這事,可不能就這麽算了..\"
人滿為患的汗王宮中,努爾哈赤端坐於上首汗位,充斥著肅殺與狠辣的聲音於宮殿內悠悠回蕩,瞧不出半點頹勢。
聽聞此話,殿內的諸多官員們心中便是一動,不自覺與近些時日於城中流傳甚廣的\"謠言\"聯係在一起,心道這些傳聞果然並非空穴來風。
年過六旬的老汗因為心念後方,於沈陽城外無功而退也就罷了,居然還打算興兵攻伐朝鮮?
這是明擺著要為大妃阿巴亥及幼子多爾袞出氣呐!
興許是覺得老汗此舉背後牽扯到了國內汗位傳承,汗王宮內的朝臣們雖是麵麵相覷,但卻始終無人敢率先做聲,隻是不約而同的瞧向站在隊伍首列的大貝勒代善等人。
\"範先生,你的意思呢?\"高居於汗位之上的努爾哈赤將殿中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目光愈發凜冽。
看來已經有人覺得他老了,提不動刀了。
\"回稟大汗,\"聽聞努爾哈赤點到自己的名字,前些時日才剛剛嶄露頭角的範文程便是不假思索的沉聲應道,並且於隊伍中側身出列。
\"朝鮮兩麵三刀,放任官兵深入我大金腹地,並且知情不報,確實當予以責罰。\"
見範文程如此言說,努爾哈赤臉上雖是並無太多表情,但望向範文程的眼神卻是愈發柔和。
他們大金才剛剛於沈陽城外無功而退,正是迫切需要一個\"出氣包\",令國內兒郎們發泄心中怨氣。
值此情況下,國弱民窮的朝鮮便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可笑殿中的朝臣們,或是鼠目寸光,或是為了一己之私,居然敢無動於衷,遲遲不肯表露態度。
\"回稟父汗,\"幾個呼吸過後,在努爾哈赤冰冷的眼神中,身材肥胖的四貝勒皇太極側身出列,小心翼翼的回稟道:\"朝鮮助紂為虐,我大金確實當對其興師問罪。\"
\"但兒郎們剛剛於沈陽城外無功而退,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不若暫且休整一段時日?\"
相對於\"底蘊\"深厚的明廷,承平多年,與他們大金隔江相望的朝鮮自是不值一提。
但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國內存糧本就所剩不多,若是再厲兵秣馬,征討毫無油水的朝鮮,隻怕他們大金的處境會愈發艱難。
一語作罷,汗王宮內如冰雪般冷凝的氣氛瞬間消融,窸窸窣窣的私語聲隨之於殿內響起。
\"大汗,四貝勒言之有理呐。\"
\"回稟大汗,明國大軍尚在遼沈虎視眈眈,隨時有可能越過渾河,兵臨薩爾滸山腳下,我大金切不可自亂陣腳呐。\"
隨著殿內不斷響起熱切的附和聲,一向與皇太極互相瞧不上眼的三貝勒莽古爾泰也是不屑的批了撇嘴。
這個老八,靠著長了一張利嘴,在正麵戰場毫無斬獲的情況下,依舊聚攏了一批死忠。
相比較之下,他因\"輕敵冒進\",導致大軍強攻沈陽無果,麾下兒郎們死傷慘重不說,他本人也受到了努爾哈赤嚴厲的責罰。
但念及龜縮於窮鄉僻壤的朝鮮確實無法與富饒的明廷相比,莽古爾泰也沒有出言譏諷,隻是冷哼一聲,便將陰冷的眸子移開。
\"既然如此,那便暫且將此事擱置..\"
\"讓兒郎們歇息片刻..\"
不知過了多久,女真大汗努爾哈赤不辨喜怒的聲音於汗王宮內悠悠響起,引得不少麵露驚憂之色的大臣們紛紛如釋重負,高呼大汗英明。
但在地動山搖的呼喝聲中,卻無人注意到努爾哈赤眸子中轉瞬即逝的陰霾及狠辣。
在他親手廢黜了大貝勒代善的\"太子\"之位後,為了平衡國內諸多勢力,他確實有心扶持老八皇太極,並為此采取了諸多舉措。
但這並不是,皇太極膽敢與他\"頂撞\"的底氣。
回想起薩爾滸城中近些時日流傳甚廣的流言蜚語,努爾哈赤眸子中的狠辣更甚。
看來大貝勒代善的\"教訓\"還不夠深刻,有些人高興的太早了,他還沒有老呐。
在汗國,沒有人能夠挑釁他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