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作何抉擇?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月二十七,廣寧府。
雖說正是春寒料峭之際,但一向以苦寒見長的遼東卻是有了一絲暖意,頭頂陽光正熾,無形間便驅散了建奴圍城的陰影。
雖說建奴來勢洶洶,但得益於城中遊擊將軍祖大壽的高瞻遠矚,城中並未出現半點騷亂。
除卻城門依舊緊閉,兼之每日都有士卒於城頭嚴陣以待之外,廣寧城竟然毫無\"戰時\"的緊張氣氛可言。
與此同時,自沈陽城繞道而來的建奴們除卻曾在兵臨廣寧城的次日,象征性的朝著城池發起了幾輪衝鋒之後,便是再無動作,至多於城外叫囂片刻,旋即便是回到數裏外的軍營。
為此,按兵不動的祖大壽著實贏得了不少城中軍民百姓的擁戴;反觀態度堅決,不斷要求出兵的廣寧巡撫薛國用則是飽受爭議。
眾說紛紜之下,些許知曉\"內情\"的百姓們卻忍不住腹誹,連他們都能瞧出來廣寧城外的數千建奴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出身將門世家的祖大壽焉能瞧不清楚狀況?
在祖大壽的乾綱獨斷之下,這廣寧城倒是\"高枕無憂\"了,但數百裏外的沈陽城呢?
須知,此時駐紮在廣寧城外的建奴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千之數,以廣寧城中的兵力,再配合上寧遠衛及錦州衛的鐵騎,隻需祖大壽一聲令下,城外的建奴便要哀鴻遍野。
縱使無法全殲城外建奴,也能令建奴知難而退,繼而緩解沈陽城所麵臨的壓力。
這祖大壽分明就是擁兵自重,扯什麽\"為大局著想\"。
但不管怎麽說,如今這廣寧城的氣氛卻是頗為安詳,絲毫沒有戰時的人心惶惶。
世事如常之下,幾乎已經有人忘記,數百裏外的沈陽城正麵臨著怎樣的危機。
...
...
祖府。
氣勢恢宏的官廳內,於廣寧城乃至於整個遼東都地位顯赫的祖大壽臉色鐵青,魁梧的身軀微微顫抖著,好似剛剛發過脾氣一般,官廳的空地上還散落著精美茶盞的碎片。
而在官廳角落,十餘名身材窈窕的婢女們比屏氣凝神,妖嬈的麵容上充斥著不解。
這才一大早,平日裏態度頗為隨和的祖大壽便是雷霆大怒,其狀若瘋癲的模樣,嚇得她們這些婢女戰戰兢兢,如墜冰窖。
\"小皇帝的人已然動身了?!\"沉默少許,坐於上首的祖大壽便是麵沉似水的緩緩開口,沙啞的聲音摻雜著些許驚恐。
\"大兄說的是,\"話音剛落,同樣臉色有些難看的祖大樂便輕輕點頭,聲音沉重的低喃道:\"眼瞅著就要到山海關了..\"
依著時間來推算,那勞什子四衛營參將及神樞營武臣可是日行百裏不止,須知其麾下尚有數千騎兵跟隨。
此等速度,可不是尋常\"新兵蛋子\"能夠做到的。
啪!
聽聞京營騎兵不日便將抵達山海關,祖大壽心中便是一抽,隨即便心煩意亂的將手中剛剛端起的茶盞砸到地上。
整飭山海關?虧那小皇帝說得出口!
若是朝廷當真想要整飭山海關,至多從京中抽調些精銳也就罷了,派遣數千騎兵是想要幹什麽?而且日行百裏不止?
\"大兄,據京師傳回來的消息,這數千騎兵甲胄齊整,行進間頗有些氣勢,\"猶豫少許,見祖大壽遲遲沒有表態,祖大樂又繼續補充道:\"後續還有萬餘名京營精銳攜帶火器火銃趕赴山海關..\"
嘶。
聽得此話,見多識廣的祖大壽終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慘白的臉頰上寫滿了惶恐。
他本以為自己\"兵強馬壯\",即便朝廷察覺到了自己的小心思,看在遼東大局的份上,也不有所動作,以免投鼠忌器。
但朝廷此次的反應為何如此迅速,並且態度這般強硬?
他曾不止一次從自己父親或者軍中老人口中得知,昔日遼東總兵李成梁在任的時候,隨便在遼東鬧出些動靜,朝廷便是息事寧人,不敢輕舉妄動。
為何到了他掌權的時候,明明遼東局勢愈發詭譎,但朝廷卻不按常理出牌了?
\"別慌,別慌,不要自亂陣腳,\"眼見得身前堂弟以及聞訊而來的幾名心腹將校均是麵露驚恐之色,作為眾人主心骨的\"祖大壽\"便是故作鎮定的安慰道,隨即又自說自話:\"我等為大局著想,又沒有做錯什麽,\"
\"朝廷能拿我等如何?!\"
聽得此話,祖大樂臉上的表情愈發古怪,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兄長,莫忘了城外那邊..\"
嗯?
聞聽耳畔旁響起的聲音,祖大壽先是一愣,隨即便是猛然瞪大了雙眼,一股涼氣直衝天靈蓋。
如若不是自己的堂弟提醒,他險些忘了,這遼東將門世家真正的\"代言人\",被朝廷臨危受命的\"廣寧總兵\"李如柏眼下還被囚禁於距離廣寧城不過二十餘裏的一處莊子中。
近些時日,他之所以按兵不動,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希望嫁禍於城外的建奴。
\"城外的事情都處理了嗎?\"稍作沉吟過後,祖大壽便是不假思索的追問道,現如今,這廣寧總兵李如柏倒是成為了最大的\"漏洞\"。
\"盡數解決了,應當沒有露出破綻..\"猶豫少許過後,祖大樂便是心有不忍的喃喃道。
昔日劫持李如柏一行人的\"流民\"皆是對他們祖家忠心耿耿的心腹部曲,就這般被滅口,著實有些冷酷無情了。
\"如此便好,\"與心情五味雜陳的堂弟所不同,祖大壽的臉上滿是釋然,眼神不斷變幻,像是在思量著什麽。
雖然在李成梁,祖承訓等人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確確實實曾萌生過\"擁兵自重\"的野心,但從始至終也沒有想要\"背叛\"大明。
他可不願做數典忘祖的漢奸,像昔日的李永芳一般,背負著萬千罵名的同時,還得給女真人賠著笑臉。
更何況他祖家世代坐鎮遼東,與建州女真之間早已結下了血海深仇,斷然沒有\"改換門庭\"的可能。
\"傳我軍令,即刻擂鼓聚將,召集寧遠衛及錦州衛的騎兵,將城外的韃子給本將剿了!\"終究是手握重兵的邊陲軍將,心性遠非常人可比。
不過是幾個呼吸的功夫,祖大壽便是做出了取舍,一臉堅決的朝著在場的心腹們吩咐道。
天子的態度異常堅決,京營鐵騎又是來勢洶洶,倘若他還敢\"執迷不悟\",隻怕一頂\"謀反\"的帽子便會直接扣到他的頭上。
屆時,就算這廣寧城的兵丁們多受他們祖家恩惠,但也不見得有人敢冒著天下之大不韙,與中樞作對。
\"遵令!\"聽聞祖大壽的命令,在場的將校們也是肉眼可見的鬆了一口氣,紛紛腳步急促的朝著外間而去。
與其繼續待在廣寧城中無動於衷,漠視城外的建奴囂張跋扈,倒不如趕在朝廷大軍來臨之前,先行將城外的建奴殲滅。
事後追究起來,他多多少少也能有些說辭。
至於被囚禁在城外的\"廣寧總兵\"李如柏,不過是群走投無路的遼東流民的瘋狂之舉罷了,與他祖大壽有何幹係?
氣氛冷凝的官廳內,祖大壽眼神冰冷,遲遲不發一語。
...
...
晌午過後,廣寧城中鼓聲大作,棕黃色的狼煙充斥於低垂的穹頂之間,引得廣寧城外的建奴們躁動不已。
隨後兩日的時間內,廣寧府煙塵四起,錦州衛及寧遠衛不斷有騎兵朝著廣寧所在的方向疾馳,一副兵荒馬亂的模樣。
及至萬餘名鐵騎齊聚於廣寧城外,由女真三貝勒莽古爾泰率領的建奴大軍早已望風而逃,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一日,由四衛營參將黃得功及神樞營武臣滿桂率領的數千鐵騎已然越過山海關,直奔廣寧城而來。
雖說正是春寒料峭之際,但一向以苦寒見長的遼東卻是有了一絲暖意,頭頂陽光正熾,無形間便驅散了建奴圍城的陰影。
雖說建奴來勢洶洶,但得益於城中遊擊將軍祖大壽的高瞻遠矚,城中並未出現半點騷亂。
除卻城門依舊緊閉,兼之每日都有士卒於城頭嚴陣以待之外,廣寧城竟然毫無\"戰時\"的緊張氣氛可言。
與此同時,自沈陽城繞道而來的建奴們除卻曾在兵臨廣寧城的次日,象征性的朝著城池發起了幾輪衝鋒之後,便是再無動作,至多於城外叫囂片刻,旋即便是回到數裏外的軍營。
為此,按兵不動的祖大壽著實贏得了不少城中軍民百姓的擁戴;反觀態度堅決,不斷要求出兵的廣寧巡撫薛國用則是飽受爭議。
眾說紛紜之下,些許知曉\"內情\"的百姓們卻忍不住腹誹,連他們都能瞧出來廣寧城外的數千建奴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出身將門世家的祖大壽焉能瞧不清楚狀況?
在祖大壽的乾綱獨斷之下,這廣寧城倒是\"高枕無憂\"了,但數百裏外的沈陽城呢?
須知,此時駐紮在廣寧城外的建奴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千之數,以廣寧城中的兵力,再配合上寧遠衛及錦州衛的鐵騎,隻需祖大壽一聲令下,城外的建奴便要哀鴻遍野。
縱使無法全殲城外建奴,也能令建奴知難而退,繼而緩解沈陽城所麵臨的壓力。
這祖大壽分明就是擁兵自重,扯什麽\"為大局著想\"。
但不管怎麽說,如今這廣寧城的氣氛卻是頗為安詳,絲毫沒有戰時的人心惶惶。
世事如常之下,幾乎已經有人忘記,數百裏外的沈陽城正麵臨著怎樣的危機。
...
...
祖府。
氣勢恢宏的官廳內,於廣寧城乃至於整個遼東都地位顯赫的祖大壽臉色鐵青,魁梧的身軀微微顫抖著,好似剛剛發過脾氣一般,官廳的空地上還散落著精美茶盞的碎片。
而在官廳角落,十餘名身材窈窕的婢女們比屏氣凝神,妖嬈的麵容上充斥著不解。
這才一大早,平日裏態度頗為隨和的祖大壽便是雷霆大怒,其狀若瘋癲的模樣,嚇得她們這些婢女戰戰兢兢,如墜冰窖。
\"小皇帝的人已然動身了?!\"沉默少許,坐於上首的祖大壽便是麵沉似水的緩緩開口,沙啞的聲音摻雜著些許驚恐。
\"大兄說的是,\"話音剛落,同樣臉色有些難看的祖大樂便輕輕點頭,聲音沉重的低喃道:\"眼瞅著就要到山海關了..\"
依著時間來推算,那勞什子四衛營參將及神樞營武臣可是日行百裏不止,須知其麾下尚有數千騎兵跟隨。
此等速度,可不是尋常\"新兵蛋子\"能夠做到的。
啪!
聽聞京營騎兵不日便將抵達山海關,祖大壽心中便是一抽,隨即便心煩意亂的將手中剛剛端起的茶盞砸到地上。
整飭山海關?虧那小皇帝說得出口!
若是朝廷當真想要整飭山海關,至多從京中抽調些精銳也就罷了,派遣數千騎兵是想要幹什麽?而且日行百裏不止?
\"大兄,據京師傳回來的消息,這數千騎兵甲胄齊整,行進間頗有些氣勢,\"猶豫少許,見祖大壽遲遲沒有表態,祖大樂又繼續補充道:\"後續還有萬餘名京營精銳攜帶火器火銃趕赴山海關..\"
嘶。
聽得此話,見多識廣的祖大壽終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慘白的臉頰上寫滿了惶恐。
他本以為自己\"兵強馬壯\",即便朝廷察覺到了自己的小心思,看在遼東大局的份上,也不有所動作,以免投鼠忌器。
但朝廷此次的反應為何如此迅速,並且態度這般強硬?
他曾不止一次從自己父親或者軍中老人口中得知,昔日遼東總兵李成梁在任的時候,隨便在遼東鬧出些動靜,朝廷便是息事寧人,不敢輕舉妄動。
為何到了他掌權的時候,明明遼東局勢愈發詭譎,但朝廷卻不按常理出牌了?
\"別慌,別慌,不要自亂陣腳,\"眼見得身前堂弟以及聞訊而來的幾名心腹將校均是麵露驚恐之色,作為眾人主心骨的\"祖大壽\"便是故作鎮定的安慰道,隨即又自說自話:\"我等為大局著想,又沒有做錯什麽,\"
\"朝廷能拿我等如何?!\"
聽得此話,祖大樂臉上的表情愈發古怪,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兄長,莫忘了城外那邊..\"
嗯?
聞聽耳畔旁響起的聲音,祖大壽先是一愣,隨即便是猛然瞪大了雙眼,一股涼氣直衝天靈蓋。
如若不是自己的堂弟提醒,他險些忘了,這遼東將門世家真正的\"代言人\",被朝廷臨危受命的\"廣寧總兵\"李如柏眼下還被囚禁於距離廣寧城不過二十餘裏的一處莊子中。
近些時日,他之所以按兵不動,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希望嫁禍於城外的建奴。
\"城外的事情都處理了嗎?\"稍作沉吟過後,祖大壽便是不假思索的追問道,現如今,這廣寧總兵李如柏倒是成為了最大的\"漏洞\"。
\"盡數解決了,應當沒有露出破綻..\"猶豫少許過後,祖大樂便是心有不忍的喃喃道。
昔日劫持李如柏一行人的\"流民\"皆是對他們祖家忠心耿耿的心腹部曲,就這般被滅口,著實有些冷酷無情了。
\"如此便好,\"與心情五味雜陳的堂弟所不同,祖大壽的臉上滿是釋然,眼神不斷變幻,像是在思量著什麽。
雖然在李成梁,祖承訓等人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確確實實曾萌生過\"擁兵自重\"的野心,但從始至終也沒有想要\"背叛\"大明。
他可不願做數典忘祖的漢奸,像昔日的李永芳一般,背負著萬千罵名的同時,還得給女真人賠著笑臉。
更何況他祖家世代坐鎮遼東,與建州女真之間早已結下了血海深仇,斷然沒有\"改換門庭\"的可能。
\"傳我軍令,即刻擂鼓聚將,召集寧遠衛及錦州衛的騎兵,將城外的韃子給本將剿了!\"終究是手握重兵的邊陲軍將,心性遠非常人可比。
不過是幾個呼吸的功夫,祖大壽便是做出了取舍,一臉堅決的朝著在場的心腹們吩咐道。
天子的態度異常堅決,京營鐵騎又是來勢洶洶,倘若他還敢\"執迷不悟\",隻怕一頂\"謀反\"的帽子便會直接扣到他的頭上。
屆時,就算這廣寧城的兵丁們多受他們祖家恩惠,但也不見得有人敢冒著天下之大不韙,與中樞作對。
\"遵令!\"聽聞祖大壽的命令,在場的將校們也是肉眼可見的鬆了一口氣,紛紛腳步急促的朝著外間而去。
與其繼續待在廣寧城中無動於衷,漠視城外的建奴囂張跋扈,倒不如趕在朝廷大軍來臨之前,先行將城外的建奴殲滅。
事後追究起來,他多多少少也能有些說辭。
至於被囚禁在城外的\"廣寧總兵\"李如柏,不過是群走投無路的遼東流民的瘋狂之舉罷了,與他祖大壽有何幹係?
氣氛冷凝的官廳內,祖大壽眼神冰冷,遲遲不發一語。
...
...
晌午過後,廣寧城中鼓聲大作,棕黃色的狼煙充斥於低垂的穹頂之間,引得廣寧城外的建奴們躁動不已。
隨後兩日的時間內,廣寧府煙塵四起,錦州衛及寧遠衛不斷有騎兵朝著廣寧所在的方向疾馳,一副兵荒馬亂的模樣。
及至萬餘名鐵騎齊聚於廣寧城外,由女真三貝勒莽古爾泰率領的建奴大軍早已望風而逃,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一日,由四衛營參將黃得功及神樞營武臣滿桂率領的數千鐵騎已然越過山海關,直奔廣寧城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