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京中事(下)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晌午過後,天空已然完全放晴,但乾清宮暖閣內仍是一片陰霾,氣氛如冰雪般冷凝。
昨夜亂軍兵臨奉天門外,宮中人心惶惶之下,有不少心思不軌的內侍趁著左右無人之際,偷盜大內之物,宮中各處正在緊鑼密鼓的統計損失。
除此之外,昨夜無故燃起的大火也被初步查明源頭,乃是由幾名小內侍\"無意\"打翻燭火所致。
在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的親自過問下,經過\"大記憶恢複術\"洗禮的小內侍們很快供認不諱,承認是受了翊坤宮總管太監崔文升的指示。
\"宮中可都收拾妥當了?\"半晌,年輕天子不辨喜怒的聲音終是於暖閣內悠悠響起。
運籌帷幄多日,京師勳貴在其\"推波助瀾\"下,終是露出了爪牙,而他也趁此機會將撫寧侯朱國弼等暗藏禍心的勳貴拿下,從而方便日後執掌京營軍權。
但他怎麽也沒有料到,手眼通天的勳貴們竟然還將手伸到了紫禁城中,在局勢最為關鍵的時候,於宮中縱火。
如若不是他臨危不亂,借著\"皇帝\"的名頭,順利解決了奉天門外的騷亂,隻怕局勢真有可能失控。
\"啟稟陛下,凡是調查過後,發現手腳不幹淨的,奴婢都解決了..\"聞聲,提督禦馬監的魏忠賢便是上前一步,肅聲回稟,神色卻是微微有些不太自然。
無論是前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崔文升明明被先帝下令發配南京孝陵,但卻秘密重返紫禁城;亦或者宮中仍有人妄圖弑君,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王安都應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魏忠賢深知,天子一向信重這位與先帝曆經風雨數十年的老太監,故而不敢妄加談論。
\"大伴,翊坤宮那邊?\"輕輕頷首過後,朱由校便將征詢的目光投向身旁麵露愧色的司禮監掌印。
\"還請皇爺放心,奴婢已然安排妥當。\"自知此前辦事不利的王安不敢有半點怠慢,趕忙躬身回稟。
心神激蕩之下,其佝僂的身軀也是微微顫抖著。
他怎麽也沒有料到,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竟是險些將朱由校置於危難之際。
\"如此甚好。\"輕輕敲擊了幾下眼前的桌案過後,年輕天子轉而看向另一側的錦衣衛指揮使。
昨夜那場大火雖然來勢洶洶,但因為處置得當,僅有幾座宮殿受損,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相比較之下,北京城的情況方才是他最為在乎的。
\"回稟陛下,\"自知朱由校心中所想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稍作猶豫之後,便是拱手回稟:\"經由神樞營武臣滿將軍確認,昨夜子時過後,陸陸續續有四千餘名士卒歸營..\"
\"截止晌午之前,五城兵馬司及錦衣衛共撲殺數百名亂軍,餘下不知所蹤者也在緊急追尋其蹤跡..\"
呼。
聽聞昨夜共有四千餘士卒歸營,朱由校緊繃多時的心弦終是得以放鬆片刻,亂軍人數遠比他想象中要少。
\"錦衣衛出麵,由朕的內帑出錢,務必好生安置遭受此等無妄之災的百姓們..\"
\"至於抓到的那些亂軍,從重處理...\"年輕天子微微眯起眼睛,聲音憔悴的吩咐道。
說來說去,還是他的計劃不夠縝密,方才給予這些亂軍禍亂京師百姓的機會。
\"臣遵旨。\"沒有半點猶豫,身著飛魚服的駱思恭便是躬身應是。
昨夜天子已然在奉天門城樓上有言在先,許諾城外士卒即刻回應便對其既往不咎,但這些執迷不悟的士卒竟敢趁著夜色禍亂百姓,落得\"從重處理\"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內閣及兵部,怎麽說?\"
沉吟許久,朱由校緩緩睜開了眼睛,並看向仍有些\"後怕\"的司禮監掌印,清冷的聲音中湧現了些許慍怒。
京營數千士卒嘩變,從中推波助瀾的勳貴們固然是罪魁禍首,但外朝的官員們也是難辭其咎。
曾經令蒙古人聞風喪膽的京營落到如今這般境地,若說勳貴與兵部官員之間沒有利益往來,朱由校說什麽也不會相信。
\"回稟陛下,三位閣臣上書皆是上書請求徹查京營士卒嘩變之事,另外兵部尚書黃嘉善上書乞骸骨..\"
提及正事,憤憤不平的司禮監掌印迅速調整好了情緒,將幾封特意被其擱置於一旁的奏本,遞到了朱由校的眼前。
\"徹查?徹查有什麽用?\"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朱由校便略過三位閣臣的奏本,直接翻開了兵部尚書黃嘉善的奏本。
這黃嘉善乃是萬曆五年的進士,曾長期於西北邊鎮任職,並於萬曆三十九年,率軍擊退韃靼部,取得了振奮朝野的\"三邊大捷\"。
薩爾滸之戰過後,黃嘉善被萬曆皇帝緊急召至京師,擔任兵部尚書一職,如今已是年過七旬。
平心而論,對於昨夜發生在奉天門外的\"嘩亂\",兵部尚書黃嘉善雖是應當負有失察的責任,但還不至於承擔全部罪責。
不過大明積弊至此,朱由校急需扶持屬於自己的\"帝黨\",似黃嘉善這等三朝老臣,雖是功勳卓著,對大明也算忠心耿耿,但因為年事已高,兼之默守陳規的緣故,確實不適合繼續待在中樞,遑論是兵部尚書這等掌管天下兵馬大權的緊要位置。
\"先駁回吧..\"隨手將奏本交還給司禮監掌印之後,年輕天子便是輕輕吩咐道。
對於這些常年在地方任職,並將一生都奉獻給大明的能臣幹吏,朱由校心中滿是敬意,自然是要給予其應有的體麵。
最起碼,三請三讓的戲碼還是要演上一演的。
待司禮監掌印雙手收回奏本之後,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輕咳一聲,在得到朱由校的允許之後,方才小心翼翼的拱手道:\"敢叫陛下知曉,今一大早,兵部的一位郎中及兩位員外郎便被發現於家中自縊,還有一位員外郎在當值的路上,不慎失足掉入河中,溺水而亡...\"
\"據說黃部堂得知此事後,當場昏厥...\"
嘩!
頃刻間,乾清宮暖閣內便是嘩然一片,司禮監掌印及禦馬監提督兩位大襠均是怒目而視,就連早有準備的朱由校也是呆滯片刻,清澈的眸子中滿是憤怒。
這大明兵部共設四個清吏司,分別由四位正五品的郎中監管,其中武選司負責考核兵部官員及地方邊鎮武將的軍功,職能等同於吏部。
職方司負責掌管輿圖,鎮戍、簡練、征討之事,職能類似於後世的\"智囊團\",武庫司及車架司則是分別掌管軍中器械及糧草輜重。
四個清吏司相輔相成,乃是兵部以及大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拚圖。
\"嗬,先這樣吧..\"揉了揉有些發酸的太陽穴,呼吸驟然急促的朱由校便無可奈何的嗤笑道。
朱由校深知過猶不及的道理,如今四位兵部郎中同時亡故,這是擺明了要\"息事寧人\"。
\"皇爺英明。\"
見朱由校似乎並不打算進一步深究,同樣是提心吊膽多時的錦衣衛指揮使趕忙如釋重負的點了點頭。
相比較此事背後涉及到的諸多勢力,昨夜暴露的撫寧侯朱國弼等勳貴不過是冰山一角。
倘若天子執意追查到底,說不定便會引來邊鎮動蕩,導致中樞不穩,畢竟兵部統率天下軍馬大權,可不是京師勳貴能夠比擬的。
大明的水,實在是太深了。
昨夜亂軍兵臨奉天門外,宮中人心惶惶之下,有不少心思不軌的內侍趁著左右無人之際,偷盜大內之物,宮中各處正在緊鑼密鼓的統計損失。
除此之外,昨夜無故燃起的大火也被初步查明源頭,乃是由幾名小內侍\"無意\"打翻燭火所致。
在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的親自過問下,經過\"大記憶恢複術\"洗禮的小內侍們很快供認不諱,承認是受了翊坤宮總管太監崔文升的指示。
\"宮中可都收拾妥當了?\"半晌,年輕天子不辨喜怒的聲音終是於暖閣內悠悠響起。
運籌帷幄多日,京師勳貴在其\"推波助瀾\"下,終是露出了爪牙,而他也趁此機會將撫寧侯朱國弼等暗藏禍心的勳貴拿下,從而方便日後執掌京營軍權。
但他怎麽也沒有料到,手眼通天的勳貴們竟然還將手伸到了紫禁城中,在局勢最為關鍵的時候,於宮中縱火。
如若不是他臨危不亂,借著\"皇帝\"的名頭,順利解決了奉天門外的騷亂,隻怕局勢真有可能失控。
\"啟稟陛下,凡是調查過後,發現手腳不幹淨的,奴婢都解決了..\"聞聲,提督禦馬監的魏忠賢便是上前一步,肅聲回稟,神色卻是微微有些不太自然。
無論是前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崔文升明明被先帝下令發配南京孝陵,但卻秘密重返紫禁城;亦或者宮中仍有人妄圖弑君,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王安都應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魏忠賢深知,天子一向信重這位與先帝曆經風雨數十年的老太監,故而不敢妄加談論。
\"大伴,翊坤宮那邊?\"輕輕頷首過後,朱由校便將征詢的目光投向身旁麵露愧色的司禮監掌印。
\"還請皇爺放心,奴婢已然安排妥當。\"自知此前辦事不利的王安不敢有半點怠慢,趕忙躬身回稟。
心神激蕩之下,其佝僂的身軀也是微微顫抖著。
他怎麽也沒有料到,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竟是險些將朱由校置於危難之際。
\"如此甚好。\"輕輕敲擊了幾下眼前的桌案過後,年輕天子轉而看向另一側的錦衣衛指揮使。
昨夜那場大火雖然來勢洶洶,但因為處置得當,僅有幾座宮殿受損,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相比較之下,北京城的情況方才是他最為在乎的。
\"回稟陛下,\"自知朱由校心中所想的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稍作猶豫之後,便是拱手回稟:\"經由神樞營武臣滿將軍確認,昨夜子時過後,陸陸續續有四千餘名士卒歸營..\"
\"截止晌午之前,五城兵馬司及錦衣衛共撲殺數百名亂軍,餘下不知所蹤者也在緊急追尋其蹤跡..\"
呼。
聽聞昨夜共有四千餘士卒歸營,朱由校緊繃多時的心弦終是得以放鬆片刻,亂軍人數遠比他想象中要少。
\"錦衣衛出麵,由朕的內帑出錢,務必好生安置遭受此等無妄之災的百姓們..\"
\"至於抓到的那些亂軍,從重處理...\"年輕天子微微眯起眼睛,聲音憔悴的吩咐道。
說來說去,還是他的計劃不夠縝密,方才給予這些亂軍禍亂京師百姓的機會。
\"臣遵旨。\"沒有半點猶豫,身著飛魚服的駱思恭便是躬身應是。
昨夜天子已然在奉天門城樓上有言在先,許諾城外士卒即刻回應便對其既往不咎,但這些執迷不悟的士卒竟敢趁著夜色禍亂百姓,落得\"從重處理\"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內閣及兵部,怎麽說?\"
沉吟許久,朱由校緩緩睜開了眼睛,並看向仍有些\"後怕\"的司禮監掌印,清冷的聲音中湧現了些許慍怒。
京營數千士卒嘩變,從中推波助瀾的勳貴們固然是罪魁禍首,但外朝的官員們也是難辭其咎。
曾經令蒙古人聞風喪膽的京營落到如今這般境地,若說勳貴與兵部官員之間沒有利益往來,朱由校說什麽也不會相信。
\"回稟陛下,三位閣臣上書皆是上書請求徹查京營士卒嘩變之事,另外兵部尚書黃嘉善上書乞骸骨..\"
提及正事,憤憤不平的司禮監掌印迅速調整好了情緒,將幾封特意被其擱置於一旁的奏本,遞到了朱由校的眼前。
\"徹查?徹查有什麽用?\"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朱由校便略過三位閣臣的奏本,直接翻開了兵部尚書黃嘉善的奏本。
這黃嘉善乃是萬曆五年的進士,曾長期於西北邊鎮任職,並於萬曆三十九年,率軍擊退韃靼部,取得了振奮朝野的\"三邊大捷\"。
薩爾滸之戰過後,黃嘉善被萬曆皇帝緊急召至京師,擔任兵部尚書一職,如今已是年過七旬。
平心而論,對於昨夜發生在奉天門外的\"嘩亂\",兵部尚書黃嘉善雖是應當負有失察的責任,但還不至於承擔全部罪責。
不過大明積弊至此,朱由校急需扶持屬於自己的\"帝黨\",似黃嘉善這等三朝老臣,雖是功勳卓著,對大明也算忠心耿耿,但因為年事已高,兼之默守陳規的緣故,確實不適合繼續待在中樞,遑論是兵部尚書這等掌管天下兵馬大權的緊要位置。
\"先駁回吧..\"隨手將奏本交還給司禮監掌印之後,年輕天子便是輕輕吩咐道。
對於這些常年在地方任職,並將一生都奉獻給大明的能臣幹吏,朱由校心中滿是敬意,自然是要給予其應有的體麵。
最起碼,三請三讓的戲碼還是要演上一演的。
待司禮監掌印雙手收回奏本之後,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輕咳一聲,在得到朱由校的允許之後,方才小心翼翼的拱手道:\"敢叫陛下知曉,今一大早,兵部的一位郎中及兩位員外郎便被發現於家中自縊,還有一位員外郎在當值的路上,不慎失足掉入河中,溺水而亡...\"
\"據說黃部堂得知此事後,當場昏厥...\"
嘩!
頃刻間,乾清宮暖閣內便是嘩然一片,司禮監掌印及禦馬監提督兩位大襠均是怒目而視,就連早有準備的朱由校也是呆滯片刻,清澈的眸子中滿是憤怒。
這大明兵部共設四個清吏司,分別由四位正五品的郎中監管,其中武選司負責考核兵部官員及地方邊鎮武將的軍功,職能等同於吏部。
職方司負責掌管輿圖,鎮戍、簡練、征討之事,職能類似於後世的\"智囊團\",武庫司及車架司則是分別掌管軍中器械及糧草輜重。
四個清吏司相輔相成,乃是兵部以及大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拚圖。
\"嗬,先這樣吧..\"揉了揉有些發酸的太陽穴,呼吸驟然急促的朱由校便無可奈何的嗤笑道。
朱由校深知過猶不及的道理,如今四位兵部郎中同時亡故,這是擺明了要\"息事寧人\"。
\"皇爺英明。\"
見朱由校似乎並不打算進一步深究,同樣是提心吊膽多時的錦衣衛指揮使趕忙如釋重負的點了點頭。
相比較此事背後涉及到的諸多勢力,昨夜暴露的撫寧侯朱國弼等勳貴不過是冰山一角。
倘若天子執意追查到底,說不定便會引來邊鎮動蕩,導致中樞不穩,畢竟兵部統率天下軍馬大權,可不是京師勳貴能夠比擬的。
大明的水,實在是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