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二,陰。


    天色尚未大亮,沉悶的宮鍾聲尚且回蕩在紫禁城的每一寸角落,身著緋袍的次輔劉一璟已是在司禮監掌印的陪同下,步履匆匆的朝著乾清宮而去。


    許是不滿天子近些時日的\"荒唐行為\",一向對王安印象頗佳的劉一璟此刻也沒了與王安交談的興趣,隻是沉悶低頭趕路。


    對此,司禮監掌印心中雖是有些無奈,卻也不敢胡言亂語,隻得躬著身子,在前麵引路,氣氛很是壓抑。


    至於\"來者不善\"的次輔劉一璟此刻也無心欣賞沿途景致的景色,對於周遭宮娥內侍的問安聲也是充耳不聞,滿腦子都想著待會見到天子之後,該如何勸諫天子。


    ...


    \"閣老,\"不知過了多久,一道有些沙啞的呼喝聲於劉一璟的耳畔旁響起,抬眼望去,隻見得巍峨雄偉的乾清宮已然映入眼簾。


    而在乾清宮外,大明天子朱由校身著常服,麵容和煦的盯著一行人,瞧其腳下淩亂的腳印,顯然已是等候多時。


    見狀,次輔劉一璟頓時將心中的諸多不滿暫時擱置,快走幾步之後,便是一撩官袍,跪倒在地,頗為激動的揚聲道:\"臣劉一璟,見過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子親自出迎,這是先帝在位時期,他都不曾享有的待遇。


    \"先生不必如此多禮。\"一語作罷,大明天子便在周遭內侍詫異的眼神中,親自攙扶劉一璟。


    \"老臣不敢。\"


    不顧朱由校的阻攔,身材矮小的次輔又是規規矩矩的行了一禮之後,方才飄飄起身。


    \"父皇新喪,朕實在是不能自已,始終未能當麵聆聽先生教誨。\"


    \"剛好,先生今日便來了。\"


    在乾清宮外諸多宮娥內侍的注視下,朱由校與次輔劉一璟,君臣二人並肩而行,共同邁入暖閣。


    \"臣,實乃有要事前來。\"


    雙手將朱由校親自為其遞過來的茶盅擱置在一旁的桌案,次輔劉一璟便是驟然起身,在朱由校有些無奈的眼神中,肅聲說道。


    如若說近些時日天子\"怠政\",劉一璟勉強還算能夠容忍之外,若日朱由校駕臨豹房,檢閱軍隊,無疑觸碰到了劉一璟的底線。


    在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心中,由武宗皇帝親自修建的\"豹房\",始終是\"罪大惡極\"的代名詞。


    \"先生是為了豹房一事而來?\"未等劉一璟主動發難,案牘後的朱由校便是嘴角帶笑,主動問道。


    \"陛下所言甚是。\"見朱由校如此坦誠,劉一璟原本激昂的情緒也是為之一滯,頗有些有力使不出的感覺。


    \"豹房一事,實乃朕不得已而為之。\"


    \"還請先生放心,朕日後定當以國事為主..\"


    \"日日聆聽,左庶子的教誨...\"


    沒有半點猶豫,案牘後的大明天子緩緩起身,眼神真摯的看向下首滿臉肅穆的次輔。


    \"唔,\"聽得此話,縱使次輔劉一璟提前準備了千言萬語,此時也不免為之語塞。


    天子將\"姿態\"放的如此之低,竟讓他心中產生些許內疚感,懷疑自己是否矯枉過正?


    \"既如此,老臣便放心了。\"


    \"還望陛下以國事為重,切勿聽信小人讒言。\"次輔劉一璟來的快,去的也快,略有些不滿的掃視了一眼不遠處滿臉苦笑的司禮監掌印之後,便是拱手告退。


    見狀,朱由校趕忙自案牘後起身,親自相送,並立於乾清宮外,目送著次輔劉一璟逐漸消失在視線之中。


    次輔年過五旬,自萬曆二十三年\"金榜題名\"以來,便一直在朝中為官,曾與\"國本之爭\"中出力甚多,屢次上書萬曆皇帝,請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微微眯起眼睛,朱由校腦中慢慢回想著劉一璟的履曆,不由得微微感慨,當真是位好先生。


    縱使\"東林\"出身,也能恪守己身,從諫如流,不似尋常東林官員那般\"鬥誌昂揚\",排除異己。


    隻可惜,因為生平從未在地方為官,滿腦子隻知道\"忠君愛國\"的次輔劉一璟在處理朝政的能力上著實欠佳,繼而間接導致了日後的\"眾正盈朝\"。


    或許劉一璟的初衷,隻是想幫朝廷選拔些許人才,但經過二十餘年的蹉跎,\"東林黨\"早已物是人非,除卻寥寥幾人之外,絕大多數人已是淪為被權勢蒙蔽了雙眼的無能之輩。


    他們隻想著\"黨爭\",隻想著排除異己,身上再沒有半點擔當。


    但是,對於次輔剛剛推薦的\"左庶子\",愈發從容不迫的朱由校,卻是有了驚喜的感覺。


    無他,現任詹事府左庶子,便是在明末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後世無數人所推崇的\"帝師\"孫承宗。


    或許\"帝師\"孫承宗真正的軍事才能還有待商榷,畢竟後世關於由其親自修建的\"寧錦防線\"正確與否始終爭論不休。


    但在朱由校與朝中東林關係日益緊張的當口,孫承宗的出現,卻是能夠有效減少雙方之間的矛盾。


    ...


    大明天子朱由校才剛剛返回乾清宮暖閣,還不待批閱手中奏本,便聽得急促的腳步聲響起,一名氣喘籲籲的小太監跪倒在暖閣中央,拱手稟報道:\"啟稟皇爺,英國公張維賢求見。\"


    聞聲,朱由校先是一愣,隨即便恍然大悟般點了點頭,看來自己昨日於西苑的所作所為,不僅引起了外朝文官的重視,還令京師勳貴嗅到了一絲危險。


    腦中回想起明末諸多勳貴在\"甲申國難\"之中令人不齒的舉動,朱由校的臉上便是露出了毫不掩飾的譏諷之色。


    國家養士三百年。


    大明朝的諸多勳貴在麵對著王朝更迭之際,非但沒有做到\"與國同休\",反倒是\"賣主求榮\",實在是讓朱由校心中生不出半點好感。


    不過末代英國公張世澤,麵對著洶湧而至的\"闖軍\",卻是選擇了慷慨就義,成為明末為數不多以身殉國的勳貴。


    光憑這一點,便足以令朱由校高看\"英國公\"三分,遑論現任英國公張維賢對他和泰昌皇帝都有\"擁立之功\"。


    \"請進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柯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柯久並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