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騰驤四衛
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作者:柯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月二十一,秋分。
三日之前,伴隨著突如其來的滂沱大雨,近些時日始終對朝中局勢無動於衷的天子,終是做出了反應。
太常寺卿姚宗文彈劾遼東經略熊廷弼的奏本被天子直接駁回,並且據小道消息聲稱,一向\"儒雅隨和\"的天子在瞧見姚宗文的奏本之後雷霆大怒,甚至怒斥其枉為人臣。
一石激起千層浪。
隨著太常寺卿姚宗文的奏本被駁回,朝中其餘彈劾遼東經略的禦史言官們也是\"戛然而止\",轉而將重心放在了\"眾正盈朝\"之上。
先是禮部侍郎孫如遊上書,聲稱前通政司卿趙南星德高望重,一心為國,奏請天子尊崇先帝遺願,下旨召其回京輔政。
隨後又有禦史言官上書,讚揚廣寧巡撫王化貞坐鎮遼東有功,熟知兵事,可堪大用。
總而言之,隨著天子朱由校親自下場,本就混亂的朝局愈發沸騰,千裏之外的遼鎮儼然成為了眾矢之的。
不過出乎絕大多數朝臣的預料,才剛剛年滿十六歲的年輕天子並沒有因為當下複雜的朝局而焦頭爛額,反倒是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簇擁下,大步出了西華門,朝著西苑而去。
修建於正德朝,令人談之色變的\"豹房\"便藏身於西苑之中。
...
...
陽光正好,微風徐徐。
大明天子朱由校身著甲胄,在司禮監掌印驚恐的注視下,有些笨拙的催動著胯下戰馬,身後還跟著數十名錦衣衛緹騎。
因為朱由校才剛剛學會騎馬不久,一行人的速度並不算快,但兩三炷香的時間過去,一座略顯破舊的宮殿也是赫然映入眼簾。
如若不是親眼所見,朱由校絕不會相信,作為大明權力中樞所在的紫禁城,居然也存在這等年久失修,牆皮都是有些脫落的宮殿。
\"這宮殿修建於何時,為何廢棄?\"觀望半晌,朱由校舉起手中長鞭,遙指遠處宮殿,略有些遲疑的問道。
\"啟稟陛下,\"聞聲,稍微落後朱由校半個身位的錦衣衛千戶駱養性便是勒緊手中韁繩,一臉敬畏的說道:\"此殿修建於正德年間,武宗皇爺曾於此地檢閱軍隊。\"
檢閱軍隊..
世人皆傳聞,這\"豹房\"乃是武宗皇帝為了滿足個人私欲,而修建的享樂之所,但依著\"後世\"不少學者的考證,豹房曾長期作為武宗皇帝處理朝政之所在。
如今親眼瞧見這因為歲月侵蝕而破落的宮殿,朱由校腦海中對於昔日那位\"意氣風發\"的武宗皇帝也不免多了幾分向往。
曾親自率兵出關,並手刃蒙古韃子的壯年皇帝,卻因為一場\"落水\"便藥石難醫...
如此謎團重重的曆史,卻被堂而皇之的記載於史書之中,這大明的水,當真是有些深呐。
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住心中的諸多思緒,大明天子朱由校緊握手中韁繩,朝著不遠處若隱若現的疆場而去。
正德年間,雄才大略的武宗皇帝有感於中央禁軍疏於操練,軍備廢弛,遂下旨征調精銳邊軍進京,與禁軍\"輪換\"當值,並從中選拔精銳之士,拱衛皇城。
而這支經過層層選拔,並最終留在京師的\"禁軍\",便是由大明天子直接指揮的\"騰驤四衛\"。
約莫小半炷香過後,伴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旌旗獵獵的校場已是清晰可見,煙塵滾滾的校場內部更是隱隱傳出喊殺聲。
\"奴婢魏忠賢,叩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校場門口,身著甲胄的禦馬監掌印太監魏忠賢早已等候多時,此時見朱由校親至,趕忙跪倒在地。
在魏忠賢身後,還跪著十餘位身著甲胄的武將,精瘦的臉龐上夾雜著些許好奇。
他們這些人雖然名義上是\"天子親軍\",但無論是大明天子,亦或者外朝的袞袞諸公,都早已將他們忘在腦後,任由軍中士卒新老更替,卻始終無人問津。
\"起來吧。\"先是瞧了瞧麵色相比較半個月前,明顯黝黑了不少的貼身大伴,朱由校又在諸多武將受寵若驚的眼神中,朝其輕輕點頭之後,方才喚起眾人。
聞聲,禦馬監掌印太監魏忠賢趕忙領著身後的武將領旨謝恩,隨即一行人便簇擁著朱由校朝著煙塵滾滾的校場而去。
\"陛下,宣德年間,朝廷正式設立騰驤左右衛,武驤左右衛。\"
\"正德年間,武宗皇爺親自下旨,重整四衛營,並將練兵的地方設在了豹房..\"
隨著一行人漸漸深入,禦馬監掌印也小心翼翼的為朱由校介紹起\"騰驤四衛\"的前世今生,令朱由校不由自主的挑了挑眉。
此地,怎麽瞧都不像是供武宗皇帝縱情聲色的\"酒池肉林\",至少眼前這占地不菲的校場與周遭絡繹不絕的庫房,便與世間傳聞中的豹房大相徑庭。
\"陛下這邊請..\"
因為年久失修,校場中原本用於檢閱軍隊的\"點將台\"早已崩塌,故而魏忠賢隻得用碎石夯土,臨時搭建一座高台,以供朱由校檢閱。
呼。
深吸了一口氣,大明天子朱由校便在司禮監掌印的攙扶下,迫不及待的登上了高台。
頃刻間,校場中的數千道身影便是映入朱由校的眼簾,也令其呼吸為之一促。
此等居高臨下的震撼感,非冰冷的文字能夠形容,朱由校隻覺自己的身軀都在微微顫抖著。
但很快,視力不錯的朱由校便是發現了些許端倪,臉上也不由得微妙起來。
且先不考慮這校場中的士卒有老有少,年歲不一等問題,這\"質量\"實在是有些參差不齊,令他大失所望。
放眼望去,除卻站在前幾排的士卒穿戴還算齊整,整體還算有模有樣之外,餘下者要麽麵黃肌瘦,要麽連甲胄都不齊整,為數不多的\"戰馬\"也是瘦骨嶙峋。
仔細觀瞧,這場中士卒人數,滿打滿算也不過兩三千人,與朱由校的預期,相差甚遠。
雖然早就知曉大明軍備鬆弛,積弊多年,以至於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朱由校仍是麵色鐵青。
作為大明天子親軍的\"騰驤四衛\"尚且崩壞至此,餘下邊鎮的軍隊,又該糟糕到何種情況。
三日之前,伴隨著突如其來的滂沱大雨,近些時日始終對朝中局勢無動於衷的天子,終是做出了反應。
太常寺卿姚宗文彈劾遼東經略熊廷弼的奏本被天子直接駁回,並且據小道消息聲稱,一向\"儒雅隨和\"的天子在瞧見姚宗文的奏本之後雷霆大怒,甚至怒斥其枉為人臣。
一石激起千層浪。
隨著太常寺卿姚宗文的奏本被駁回,朝中其餘彈劾遼東經略的禦史言官們也是\"戛然而止\",轉而將重心放在了\"眾正盈朝\"之上。
先是禮部侍郎孫如遊上書,聲稱前通政司卿趙南星德高望重,一心為國,奏請天子尊崇先帝遺願,下旨召其回京輔政。
隨後又有禦史言官上書,讚揚廣寧巡撫王化貞坐鎮遼東有功,熟知兵事,可堪大用。
總而言之,隨著天子朱由校親自下場,本就混亂的朝局愈發沸騰,千裏之外的遼鎮儼然成為了眾矢之的。
不過出乎絕大多數朝臣的預料,才剛剛年滿十六歲的年輕天子並沒有因為當下複雜的朝局而焦頭爛額,反倒是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簇擁下,大步出了西華門,朝著西苑而去。
修建於正德朝,令人談之色變的\"豹房\"便藏身於西苑之中。
...
...
陽光正好,微風徐徐。
大明天子朱由校身著甲胄,在司禮監掌印驚恐的注視下,有些笨拙的催動著胯下戰馬,身後還跟著數十名錦衣衛緹騎。
因為朱由校才剛剛學會騎馬不久,一行人的速度並不算快,但兩三炷香的時間過去,一座略顯破舊的宮殿也是赫然映入眼簾。
如若不是親眼所見,朱由校絕不會相信,作為大明權力中樞所在的紫禁城,居然也存在這等年久失修,牆皮都是有些脫落的宮殿。
\"這宮殿修建於何時,為何廢棄?\"觀望半晌,朱由校舉起手中長鞭,遙指遠處宮殿,略有些遲疑的問道。
\"啟稟陛下,\"聞聲,稍微落後朱由校半個身位的錦衣衛千戶駱養性便是勒緊手中韁繩,一臉敬畏的說道:\"此殿修建於正德年間,武宗皇爺曾於此地檢閱軍隊。\"
檢閱軍隊..
世人皆傳聞,這\"豹房\"乃是武宗皇帝為了滿足個人私欲,而修建的享樂之所,但依著\"後世\"不少學者的考證,豹房曾長期作為武宗皇帝處理朝政之所在。
如今親眼瞧見這因為歲月侵蝕而破落的宮殿,朱由校腦海中對於昔日那位\"意氣風發\"的武宗皇帝也不免多了幾分向往。
曾親自率兵出關,並手刃蒙古韃子的壯年皇帝,卻因為一場\"落水\"便藥石難醫...
如此謎團重重的曆史,卻被堂而皇之的記載於史書之中,這大明的水,當真是有些深呐。
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住心中的諸多思緒,大明天子朱由校緊握手中韁繩,朝著不遠處若隱若現的疆場而去。
正德年間,雄才大略的武宗皇帝有感於中央禁軍疏於操練,軍備廢弛,遂下旨征調精銳邊軍進京,與禁軍\"輪換\"當值,並從中選拔精銳之士,拱衛皇城。
而這支經過層層選拔,並最終留在京師的\"禁軍\",便是由大明天子直接指揮的\"騰驤四衛\"。
約莫小半炷香過後,伴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旌旗獵獵的校場已是清晰可見,煙塵滾滾的校場內部更是隱隱傳出喊殺聲。
\"奴婢魏忠賢,叩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校場門口,身著甲胄的禦馬監掌印太監魏忠賢早已等候多時,此時見朱由校親至,趕忙跪倒在地。
在魏忠賢身後,還跪著十餘位身著甲胄的武將,精瘦的臉龐上夾雜著些許好奇。
他們這些人雖然名義上是\"天子親軍\",但無論是大明天子,亦或者外朝的袞袞諸公,都早已將他們忘在腦後,任由軍中士卒新老更替,卻始終無人問津。
\"起來吧。\"先是瞧了瞧麵色相比較半個月前,明顯黝黑了不少的貼身大伴,朱由校又在諸多武將受寵若驚的眼神中,朝其輕輕點頭之後,方才喚起眾人。
聞聲,禦馬監掌印太監魏忠賢趕忙領著身後的武將領旨謝恩,隨即一行人便簇擁著朱由校朝著煙塵滾滾的校場而去。
\"陛下,宣德年間,朝廷正式設立騰驤左右衛,武驤左右衛。\"
\"正德年間,武宗皇爺親自下旨,重整四衛營,並將練兵的地方設在了豹房..\"
隨著一行人漸漸深入,禦馬監掌印也小心翼翼的為朱由校介紹起\"騰驤四衛\"的前世今生,令朱由校不由自主的挑了挑眉。
此地,怎麽瞧都不像是供武宗皇帝縱情聲色的\"酒池肉林\",至少眼前這占地不菲的校場與周遭絡繹不絕的庫房,便與世間傳聞中的豹房大相徑庭。
\"陛下這邊請..\"
因為年久失修,校場中原本用於檢閱軍隊的\"點將台\"早已崩塌,故而魏忠賢隻得用碎石夯土,臨時搭建一座高台,以供朱由校檢閱。
呼。
深吸了一口氣,大明天子朱由校便在司禮監掌印的攙扶下,迫不及待的登上了高台。
頃刻間,校場中的數千道身影便是映入朱由校的眼簾,也令其呼吸為之一促。
此等居高臨下的震撼感,非冰冷的文字能夠形容,朱由校隻覺自己的身軀都在微微顫抖著。
但很快,視力不錯的朱由校便是發現了些許端倪,臉上也不由得微妙起來。
且先不考慮這校場中的士卒有老有少,年歲不一等問題,這\"質量\"實在是有些參差不齊,令他大失所望。
放眼望去,除卻站在前幾排的士卒穿戴還算齊整,整體還算有模有樣之外,餘下者要麽麵黃肌瘦,要麽連甲胄都不齊整,為數不多的\"戰馬\"也是瘦骨嶙峋。
仔細觀瞧,這場中士卒人數,滿打滿算也不過兩三千人,與朱由校的預期,相差甚遠。
雖然早就知曉大明軍備鬆弛,積弊多年,以至於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朱由校仍是麵色鐵青。
作為大明天子親軍的\"騰驤四衛\"尚且崩壞至此,餘下邊鎮的軍隊,又該糟糕到何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