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重生真少爺開始養生以後 作者:聽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默接過手機就發現,教育局這個紀錄片壓根不是什麽隨便拍拍,他們有聯合教育頻道下麵的公眾號平台,定期放那種拍攝的勵誌小視頻。最近幾期全是一中的,特地開辟的一個新單元,叫《綏城一中,無數造夢者的學府》。挺正經一名字。頭一期就放了高三那位學長學到瘋狂抓頭發的鬼畜視頻。下邊的評論也很鬼畜。【綏城一中啊,確實挺牛的,每年升學率高到恐怖。】【這哥們估計在想,這世界快點爆炸吧!!!】【論頭禿是怎麽形成的。】【調侃歸調侃,不過說真的,高三至今是我的噩夢。總之加油吧,現在的一切痛苦都是值得的。】……比如高一學妹抱著書穿過林蔭道的美好下午。評論也是千奇百怪。【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我要長這樣,不至於畢業多年依然單身。】【趁著還沒開始吃高三的苦,趕緊先享受享受年輕的人生。】至於一個教育頻道旗下的賬號,為什麽畫風這麽不嚴肅,老苟給他科普說:“其實他們頻道以前出過一個很火的紀錄片,專門記錄一個高三的特訓班。你知道最後那個班上了清北的一共多少人嗎?十五個,變態吧,但是那個紀錄片看下來非常痛苦和壓抑。人現在與時俱進開辟了新道路,你看這閱覽量,不知道趕超多少知名賬號了。”老苟說他火了,是有原因的。因為最新一期就有他。最新一期也是這個單元算小合集的一期,每個人都有出鏡。視頻一共一分半,陳默總共占據了不到十秒鍾。畢竟其他主角人物不是在埋頭苦讀,就是青春活力四射。陳默的生活顯然不符合單元的主題思想,所以前期沒有單獨剪輯成一期出現,而且這個最後的視頻裏,到了他的畫麵格外短。最先出現就是張彪第一次拍他時懟近的那張臉,看起來又冷又凶。後麵的畫風又直接來了個兩極反轉。有他出現的時候不是趴在課桌上看不見臉,就是端著個保溫杯喝水走神的畫麵。結果評論卻炸了。【有人發現這視頻裏有一哥們兒格外與眾不同嗎?】【他確定是在上高中?不是在養老?】【我掐指一算,三十七秒出現的那張臉不就是我高中時代理想的早戀對象?冷冷盯人的樣子直喊帶感。】【你們這單元應該多拍拍他,簡直是暴殄天物。】【這帥哥身上有一種反勵誌的氣質,笑死,你們是怎麽選上他的,臉嗎?】這一期的閱覽量一直蹭蹭往上漲。到了後麵,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所謂知情者的爆料。【不養老,一中校霸,一拳能將你打進醫院謝謝。】【一點都不勵誌,也就是從年級中遊一下躥進年級第九,嗯,平平無奇。】【確實,也就以一己之力,換掉了一中最牛實驗班的數學老師,僅此而已。】……有種躁動者的狂歡感。這股熱度,連平台上麵的高層都有些驚動了。“是個熱度點。”高層肯定說。結果這單元的負責人一臉抱歉道:“這學生不合適。”“有什麽問題嗎?”高層不免疑惑,“我們又不是什麽三俗八卦平台,一旦將人推火,成為高中代表性人物,加上自身能力加成,對他將來不管是高考還是擇校百利而無一害。”負責人還是搖頭,一臉無奈。“真不行,有人打過招呼了,拍他就原原本本拍就行,不要過多的往他身上包裝東西。”高層得知打招呼的是席家之後,直接放棄了。隻是說:“可惜。既然想低調,又何必同意參加這活動?”“您不知道。”負責人說:“這學生身上的經曆有些波折,給咱們和一中牽線的也就是席家還在一中讀書那位,應該是和這個叫陳默的學生關係還行。借此機會提醒過我們,說陳默當初被找回來就是輿論裹身,這種時候,讓大眾在輿論裏重新認識他更適合他的定位。”高層顯然和席家熟悉,很快了解來龍去脈,失笑,“倒是會選地方,借著咱們的手,給同學鋪路。這關係怕不是還行,應該挺不錯的。”負責人跟著笑笑:“換個人重點推吧,這個叫楊舒樂的,他那一期反響也還不錯。而且人很配合。”高層接過來看了看。當下就擬了未來之星四個字作為主題,讓他們圍著這個叫楊舒樂的學生全麵去挖掘。而陳默並不知曉這一出。也不知道關於楊舒樂看似和上輩子沒什麽出入的軌跡,從這一刻開始已經徹底偏離。他隻是從周圍各種各樣善意的目光和調侃裏,隱約猜出席司宴當時建議他參加這活動的用意。而陳默的初衷,一開始隻是清楚,自己既然借了媒體的力量引開了陳建立這個麻煩。這種時候,不參加比參加更為被動。他不喜歡那種感覺。拍攝還在繼續。而陳默也終於因為話題度太高,被剪了單獨的一期放上平台。標題名稱或許還有另一種高中生活。這一期的主題隻有一個人。最開始這人戴著一頂藍色的毛線帽蹲在路邊,像是煙癮犯了似的,叼著根棒棒糖的塑料棍咬在唇邊,看起來有些漫不經心。但他不知看到了什麽,突然揚起笑臉,眼瞼都跟著微微下彎。那個笑容裏,是他和朋友勾肩搭背,偶爾吐槽。是他裹得像個球,寫作業時甚至會冷到將手縮進袖子裏,然後在旁人的吐嘈聲中跳起來打人。是他桌麵上永遠擺放的菊花茶,是一張張在校霸名聲裏看起來壓根不會做,實則也規規矩矩寫完的試卷。是每一科任教老師,尤其是新來的數學老師苦口婆心讓他走競賽路,但也每次都找借口岔開話題之後離去的背影。灑脫和世俗,張揚和低調,紳士和痞氣。這些原本矛盾的雜糅特質,你都能從這樣一個人身上找到影子。陳默真正意義上再次出現在大眾眼裏。就是這副模樣。不是什麽鄉村走出的“勵誌典範。”更不是豪門遺落在外的真少爺,人們不關心他姓什麽,隻知道這個少年,他叫陳默。陳默這裏熱度正高時,另一邊的物理競賽營已經有不少人受不了退出了。大多人都是覺得壓力太大。“宴哥。”同宿舍但是不同校的男生,忍不住問坐在椅子上還在看一本英文課外書的人說:“今天又走兩個,你都沒什麽感覺嗎?”席司宴關了書,“每走一個要都有感覺,那情感得多豐富。”這話說得也不會讓人覺得冷血。畢竟在這裏的人,都屬於競爭者,更何況是席司宴這種隻拿這裏當跳板,會不斷往上的萬裏挑一的所謂天才。“我要瘋了,我覺得我壓根就不適合競賽這條路。”趴在上麵一張床的男生先頹喪一波,又說:“你們看最近那個熱度很高的高中生活集錦沒有,裏麵有個叫……叫什麽來著?哦,陳默,對,就是他,你們看沒有?我也好想像他那樣擺爛。”這話一出,這個平日裏氣氛很嚴肅的宿舍熱鬧起來。“看見了,好像人也挺牛逼的吧,我看有人說他年級前排。”“這人那心態才是真厲害,這種人其實比你我都適合競賽,大心髒。”說到這裏,有人想起什麽,轉頭。“宴哥。你不就是一中的嗎?認不認識他?”被好幾道目光注視的人,單手撐著頭,笑笑:“認識。”“靠,說說啊,很熟嗎?”席司宴的視線掃向放在桌子一角的手機,上麵不斷閃爍著其他人的信息提醒。席司宴:“也就一般熟,沒事從不聯係。”他伸手將手機翻過來蓋上。也徹底阻斷了其他人探聽的心思。第34章 在之後的一段不算長的時間裏, 一中看似日複一日枯燥的生活,每天也有著無數新鮮的事情發生。比如誰和誰早戀被叫家長了。誰昨天晚上夜不歸宿,讓賴主任大清早拎到走廊上凍得直哆嗦。陳默的生活沒什麽改變, 卻也有些不同。那種不同隻是一種自我感知, 他能清晰感知到外界對他的認知差異所帶來的細微變化。如果說上輩子他的高中生涯被切割成兩個部分, 前半部分充斥著拳頭的蠻橫與凶狠,那麽後來被楊家認回後, 則是無盡的壓抑與沉悶。陳默從未有向外界解釋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處世態度這種概念。從前是,到了現在依然是。但就因為一個短期紀錄片,他被動被人認識, 解析, 調侃, 羨慕。即便從未經曆, 如今的陳默也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麵對階級差異大,教學環境氛圍完全不同而無法自洽的人。他可以很好處理遇到的每一件事,也能消化任何麵向自己的目光與評價。好的壞的, 一律照收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