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風聲漸作,雨滴漸明,敲打黛瓦,點落芭蕉,正好助眠。待風聲雨勢去,天已大亮。
顧洛暢快醒來,雖說在家也是閑散慣了的,到底禮數不能丟,晨昏定省還是要的,哪似如今這般,逍遙自在。隻是朦朧未睜眼,懷裏卻少了一人,順勢往裏頭一摸,連被衾溫熱都不曾留了。他驀地睜開了眼。
開門一陣清涼,秋風送爽,也雜寒意。院中青石板路,被夜裏雨水浸潤,盈盈亮著光,陰天裏也透徹。錦瑟正帶了玉音,一麵看小丫頭們打掃院子,搬弄花盆,一麵坐在廊上整理針線,頂頭望見顧洛披衣出來,忙起身,道:“少爺起來了。”
顧洛點頭,又問:“少奶奶呢?”
錦瑟抿嘴笑:“少奶奶一早便起來了,見少爺您睡得沉,便沒讓叫醒,隻就了粥,吃了個饅頭,又說要出去走走。”
顧洛皺眉:“就吃這麽點兒?”
錦瑟又笑道:“少奶奶說了,許是昨兒在車上,多吃了兩口月餅。”
顧洛也笑著搖頭:“到底還是自己貪嘴。”頓了頓,又問,“往哪兒去了?”
錦瑟知他擔心,忙道:“就往後頭轉一轉來,少爺放心,月芽陪著呢,這別院的管家娘子也跟著的。”說罷又笑,“少爺要是還是放心不下,不如現在趕緊叫人打水來洗漱了,換了衣裳,用點早飯,再去尋少奶奶。”
顧洛擺手:“早飯就不用了。”
錦瑟低頭笑,應道:“是。”一麵去喚丫頭們打水進來,自己則跟著進去裏間伺候。
玉音依舊坐了回去,她尚未被準許進屋伺候,這次能跟著出來,已是意料之外,隻是妹妹柳兒卻被留下,為了這事兒,臨行前,還跟她賭氣,她也無法,又不敢去跟月芽錦瑟求情,隻叮囑柳兒安生看著院子,別出去惹是生非才好。柳兒也未搭理,怕是一分也沒聽進去。
才見了那位顧三少爺,她又記掛起柳兒來,她那妹妹若說眼光,是有的。這顧三少爺,傳說是個不做正經事的紈絝公子,這陣子見來,不做正經事是真,卻未曾想到,還是個有真心的人。
隻可惜,那一顆世間罕得的真心,早已住進了主人。便是沒有,以她們的身份地位,也難企及。她看得清楚,這三少爺眼裏心裏,是隻有三少奶奶一人。她雖羨慕,卻不敢奢求,隻望柳兒也能早日想明白,那才是好的。
卻說陳緩緩這頭,她帶了月芽,由管事娘子杜氏領了,沿著院中小徑,一徑出了後門,入眼蒼翠鬆柏,籠在雨後嵐氣間,頗有些縹緲之感。
“來了幾回了,倒從沒見過今日這般的景致。”陳緩緩笑。
杜大娘也笑道:“少奶奶們往年都是入了冬,才來小住幾日,那時候滿山頭的雪,自然瞧不見今兒這樣的。”她捏了陳緩緩的披風,往前籠了籠,“隻是如今天氣越發涼了,少奶奶瞧瞧也就回去吧,免得被風撲了頭,可就不好了。”
陳緩緩瞅了她一眼,笑道:“我不累。”
杜大娘無奈,隻能去望月芽。誰料月芽也隻搖頭:“杜大娘不知道,雖說少奶奶如今是雙身子,卻是比先前,還要活動上三分。甭說現在走了這一程了,要不是瞅著雨後濕泥難行,她怕還要進林子裏去呢。”
“這是好事。”杜大娘拍手笑,“少奶奶身體康健,那就比什麽都好。”
陳緩緩極目遠望:“我在越州家中時,春秋兩季進山,每逢下雨,家中下人便有提了籃子出去,好采鬆柏下草地間冒出來的各種菌菇,回來或是做湯,或是晾幹後配菜,味道都是極鮮美的。”
“少奶奶原來是想吃這個。”杜大娘笑,“這個容易,廚房裏曬幹的菌菇多著呢,若要吃新鮮的,呆會兒回去,我就打發有眼力的媳婦們出來摘一些。”
“那就有勞杜大娘了。”陳緩緩笑道。
月芽抿著嘴笑:“少奶奶昨兒盡吃的糕點,晚飯沒用,早起也隻吃那麽點兒,這會子準時餓饞了。”
陳緩緩笑罵:“你如今膽子越發大了,連我也敢編排。”
月芽趕緊過來摻了她,笑道:“不敢不敢,原是我說的不對。不過,你瞧這天還是陰沉沉的,怕是雨還要下,不如早些回去。”
杜大娘也在一旁點頭:“月芽姑娘說的是,外頭濕冷,少奶奶還是先回去歇歇吧。待日頭好了,再來逛,也不遲。”
陳緩緩心知她們是憂心自己,便也不再堅持,隻隨她們回去。
回去半路,正好迎麵撞上了前來尋她們的顧洛,月芽和杜大娘識趣,隻道前頭還有許多事情要忙,先行去了,留他夫婦二人,且行且說話。
後院一片竹林,掩著陰陰天光,石板砌的小路,蜿蜒曲折,正適合散步。夜裏下了雨,就這麽走著,時不時的,便有水珠從竹葉上滾落下來,滴在人麵上,錦衣上,更有甚者,一陣風來,颯颯如雨下,顧洛眼疾手快,抬手替她擋在頭頂,好歹遮了半麵,自己卻淋了一身。
陳緩緩忍不住笑出了聲,顧洛也覺好笑,卻板了臉,道:“我好心替你擋雨,你不感激我,反倒先來笑話我?”
陳緩緩仰頭望他:“是,我萬分地感激你顧三少爺。”說著還是笑,拿了帕子,給他撣去頭髮衣裳上的水珠。
顧洛暢快醒來,雖說在家也是閑散慣了的,到底禮數不能丟,晨昏定省還是要的,哪似如今這般,逍遙自在。隻是朦朧未睜眼,懷裏卻少了一人,順勢往裏頭一摸,連被衾溫熱都不曾留了。他驀地睜開了眼。
開門一陣清涼,秋風送爽,也雜寒意。院中青石板路,被夜裏雨水浸潤,盈盈亮著光,陰天裏也透徹。錦瑟正帶了玉音,一麵看小丫頭們打掃院子,搬弄花盆,一麵坐在廊上整理針線,頂頭望見顧洛披衣出來,忙起身,道:“少爺起來了。”
顧洛點頭,又問:“少奶奶呢?”
錦瑟抿嘴笑:“少奶奶一早便起來了,見少爺您睡得沉,便沒讓叫醒,隻就了粥,吃了個饅頭,又說要出去走走。”
顧洛皺眉:“就吃這麽點兒?”
錦瑟又笑道:“少奶奶說了,許是昨兒在車上,多吃了兩口月餅。”
顧洛也笑著搖頭:“到底還是自己貪嘴。”頓了頓,又問,“往哪兒去了?”
錦瑟知他擔心,忙道:“就往後頭轉一轉來,少爺放心,月芽陪著呢,這別院的管家娘子也跟著的。”說罷又笑,“少爺要是還是放心不下,不如現在趕緊叫人打水來洗漱了,換了衣裳,用點早飯,再去尋少奶奶。”
顧洛擺手:“早飯就不用了。”
錦瑟低頭笑,應道:“是。”一麵去喚丫頭們打水進來,自己則跟著進去裏間伺候。
玉音依舊坐了回去,她尚未被準許進屋伺候,這次能跟著出來,已是意料之外,隻是妹妹柳兒卻被留下,為了這事兒,臨行前,還跟她賭氣,她也無法,又不敢去跟月芽錦瑟求情,隻叮囑柳兒安生看著院子,別出去惹是生非才好。柳兒也未搭理,怕是一分也沒聽進去。
才見了那位顧三少爺,她又記掛起柳兒來,她那妹妹若說眼光,是有的。這顧三少爺,傳說是個不做正經事的紈絝公子,這陣子見來,不做正經事是真,卻未曾想到,還是個有真心的人。
隻可惜,那一顆世間罕得的真心,早已住進了主人。便是沒有,以她們的身份地位,也難企及。她看得清楚,這三少爺眼裏心裏,是隻有三少奶奶一人。她雖羨慕,卻不敢奢求,隻望柳兒也能早日想明白,那才是好的。
卻說陳緩緩這頭,她帶了月芽,由管事娘子杜氏領了,沿著院中小徑,一徑出了後門,入眼蒼翠鬆柏,籠在雨後嵐氣間,頗有些縹緲之感。
“來了幾回了,倒從沒見過今日這般的景致。”陳緩緩笑。
杜大娘也笑道:“少奶奶們往年都是入了冬,才來小住幾日,那時候滿山頭的雪,自然瞧不見今兒這樣的。”她捏了陳緩緩的披風,往前籠了籠,“隻是如今天氣越發涼了,少奶奶瞧瞧也就回去吧,免得被風撲了頭,可就不好了。”
陳緩緩瞅了她一眼,笑道:“我不累。”
杜大娘無奈,隻能去望月芽。誰料月芽也隻搖頭:“杜大娘不知道,雖說少奶奶如今是雙身子,卻是比先前,還要活動上三分。甭說現在走了這一程了,要不是瞅著雨後濕泥難行,她怕還要進林子裏去呢。”
“這是好事。”杜大娘拍手笑,“少奶奶身體康健,那就比什麽都好。”
陳緩緩極目遠望:“我在越州家中時,春秋兩季進山,每逢下雨,家中下人便有提了籃子出去,好采鬆柏下草地間冒出來的各種菌菇,回來或是做湯,或是晾幹後配菜,味道都是極鮮美的。”
“少奶奶原來是想吃這個。”杜大娘笑,“這個容易,廚房裏曬幹的菌菇多著呢,若要吃新鮮的,呆會兒回去,我就打發有眼力的媳婦們出來摘一些。”
“那就有勞杜大娘了。”陳緩緩笑道。
月芽抿著嘴笑:“少奶奶昨兒盡吃的糕點,晚飯沒用,早起也隻吃那麽點兒,這會子準時餓饞了。”
陳緩緩笑罵:“你如今膽子越發大了,連我也敢編排。”
月芽趕緊過來摻了她,笑道:“不敢不敢,原是我說的不對。不過,你瞧這天還是陰沉沉的,怕是雨還要下,不如早些回去。”
杜大娘也在一旁點頭:“月芽姑娘說的是,外頭濕冷,少奶奶還是先回去歇歇吧。待日頭好了,再來逛,也不遲。”
陳緩緩心知她們是憂心自己,便也不再堅持,隻隨她們回去。
回去半路,正好迎麵撞上了前來尋她們的顧洛,月芽和杜大娘識趣,隻道前頭還有許多事情要忙,先行去了,留他夫婦二人,且行且說話。
後院一片竹林,掩著陰陰天光,石板砌的小路,蜿蜒曲折,正適合散步。夜裏下了雨,就這麽走著,時不時的,便有水珠從竹葉上滾落下來,滴在人麵上,錦衣上,更有甚者,一陣風來,颯颯如雨下,顧洛眼疾手快,抬手替她擋在頭頂,好歹遮了半麵,自己卻淋了一身。
陳緩緩忍不住笑出了聲,顧洛也覺好笑,卻板了臉,道:“我好心替你擋雨,你不感激我,反倒先來笑話我?”
陳緩緩仰頭望他:“是,我萬分地感激你顧三少爺。”說著還是笑,拿了帕子,給他撣去頭髮衣裳上的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