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送貨
重生1988,三個西瓜打天下 作者:龍睛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正興致勃勃的聽老媽用排比句懟我,忽然間感覺到畫風不對···
本來安靜的坐在一旁,沒準備插話的老江同誌,也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看向了我媽。
林愛華同誌自知失言,但也不準備道歉,硬著頭皮繼續辯解。
“怎麽,我說的不對麽···”
說實話,對於老江同誌的操守,我還是比較相信的。
不單是我爺爺那略顯封建的家風教誨,更重要的是後麵幾十年我對老江同誌的觀察。
原本的世界裏,老江同誌在皮革廠破產倒閉後,養過狐狸、種過蘑菇、織過毛衣,還給一些私人小廠打工記過賬。
總之是廣播上或者市井間流傳的能掙錢的途徑,基本上都幹過。
但哪怕是我家的生活再困頓,他也從沒幹過什麽違法亂紀的事情。
甚至熬到了退休,老江終於變成了老江頭,能舒舒服服歇著拿著退休金了,也沒去跟什麽老太太跳過廣場舞。
這樣的一個人,你說他能犯張伯伯那樣的錯誤,我是不大相信的。
但是這個事兒,似乎不是我能夠摻和的。
到底是老江安慰老林,還是老林承認錯誤,向老江道歉,我在場都不怎麽合適。
老規矩,尿遁。
等我回來之後,兩個人都看著我,這次是我爹說話了。
“小南,你媽在家裏閑著也不是什麽辦法。你不是主意多麽,給你媽也出個主意好了。”
“就算不能跟剛子一樣掙那麽多錢,哪怕有個工資···,甚至比工資少點也行。”
“主要是別讓閑著,得有個事兒幹!”
給我媽找活兒幹?
這事兒難不住我!
能難住我的是得找個合適的活兒才行。
我媽這人,我清楚。
有點兒文化,但是不高。
有自己的主意,但是耳朵根子又軟。
善良、節儉、心不狠,也沒啥領導才能。
所以給她想的主意,太複雜的不行,太拋頭露麵的也不行,投入成本高的更不行。
我在屋裏圍著小飯桌轉了三圈,有了。
“媽,你會做涼皮不會?”
“涼皮?”
“小南,你說的是秦省那邊兒的那種涼皮麽?”
“對,就是那種涼皮。”
“嗯,可以···,不錯···,我看行!”
我媽還在迷茫什麽是涼皮,老江同誌已經興奮地叫了起來。
“什麽東西就你看行?涼皮是啥東西?”
“涼皮是···”
得,不用我解釋了,看來老江同誌吃過,而且看他興奮地樣子,估計還挺好這一口。
不過也正常,現在不剛好就是吃涼皮的季節麽。
“剛好剛子租的那個房子還沒到期,裏麵鍋碗瓢盆什麽家夥事兒都有,你幹脆就在那兒賣就完了。”
“不過你一個人的話,有點兒單薄,你去問問桂芹,湘蘭她們願意不願意跟你一塊兒幹。”
“三家合夥,或者你給她們打工資都行。”
桂芹和湘蘭都是我媽在皮革廠的好朋友,算是閨蜜,一個姓彭,彭桂芹,一個姓馬,馬湘蘭。
雖然沒有在家屬院裏住,但是離得也不算遠。
“怎麽的就願意跟我一塊兒幹,還給人打工資?”
“那涼皮就跟你說的那樣,那麽好吃?”
“你覺得我賣那個就能發財?”
林愛華同誌還有著強烈的不自信,以及對涼皮的懷疑。
我爹回頭給了我一個眼色,意思很明確。
江南,該你了,上吧。
“媽,媽···”
“涼皮這東西好吃不好吃,得自己吃了才知道。”
“來,來,兒子教你怎麽做···”
說實話,要不是後世愛吃,我自己做過幾回,還真得露怯。
涼皮兒這玩意兒雖說做起來挺容易,但你要是不知道,還真不一定能做的出來。
我指揮著我媽,又是揉,又是醒,又是洗,折騰了一晚上,終於把麵漿弄好了。
“行了,睡覺吧,明天早上一蒸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我媽在我的指揮下終於把涼皮兒做了出來。
不過,家裏沒合適的工具,攤的有點厚了,但是味道肯定還是沒問題的。
我媽吃的也是連連點頭。
“我得趕著上午再做出來點,下午給桂芹和湘蘭送過去,讓她們也嚐嚐。”
這我就不管了,不過我倒是跟我媽建議去找街上打白鐵皮水桶的人把鏊子做的大點,比照著蒸籠的大小做,那樣才不浪費。
於是,就在我回學校拿了暑假作業,準備去京城探親的時候,我媽的“三姐涼皮店”開業了。
桂芹阿姨和湘蘭阿姨是合夥,還是純打工,我懶得多問。
家裏邊已經有兩個未來前景廣大的企業了,我媽這個如果也照著做大做強去考慮,將來非把我累死不可。
就讓三個中年婦女折騰去吧,反正怎麽地也能掙回來工資的。
還有一件趣事。
“三姐”,原本是三姐妹的意思,但來吃涼皮的人叫著叫著,就變成她們三個人代稱了,而且三個人全都是“三姐。”
我媽後來說起來還滿肚子的感慨,說她和湘蘭阿姨都是排行老大,桂芹阿姨排行老二,沒想到開了個店,全都降輩兒了。
但我媽她們這一開店,我去京城就受了點影響,沒人送我去了。
我本來想說給我買張票,我自己能找到地方,但想了想說了也沒用,還不如不費這口舌。
7月13號,終於,我爹的廠裏要給京城送一批貨,我終於可以被他們廠銷售科的叔叔送到京城了。
但困難是,我得坐送貨的卡車去京城。
沒有高速的日子,坐卡車去京城絕對不是一件稱得上舒適的事情。
而且這次送貨的時間還比較緊張,不能像以前送光腿神器、防曬服那樣晝伏夜出···
而且這時節卡車的司機樓裏麵還沒有空調···
而且這趟活兒歸根結底還是我給找的···
春節,想起來亞運會九月份開辦的消息後,我又給我爹出了個主意,讓他們廠做印有盼盼圖案的棒球帽。
當然,沒有亞運組委會的授權,我也不敢讓他們堂而皇之的就在帽子上印亞運會吉祥物的圖案。
但找幾個美院的學生,畫一些熊貓舉重,熊貓打乒乓,熊貓遊泳,熊貓射擊之類的圖案印上去···
不帶亞運會的任何字樣,但誰看了都說是盼盼,這活兒還是能幹的。
我爹聽到我的主意之後二話沒說就找人去設計了。
隻不過我跟他說你生產出來也先不要銷售,不然肯定被人抄去。
等到暑假,亞運會之前倆月,熱度剛好達到最高,你把好幾個月生產出來的帽子全都投入市場,吃一波最大的紅利就行。
亞運會一結束,天氣一冷,這帽子剛好也就不怎麽好賣了。
我爹采納了我的建議,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往京城送貨的時間晚了大半個月,於是這差事就落在我頭上了。
我真的想跟我爹說一聲兒我不去了···
本來安靜的坐在一旁,沒準備插話的老江同誌,也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看向了我媽。
林愛華同誌自知失言,但也不準備道歉,硬著頭皮繼續辯解。
“怎麽,我說的不對麽···”
說實話,對於老江同誌的操守,我還是比較相信的。
不單是我爺爺那略顯封建的家風教誨,更重要的是後麵幾十年我對老江同誌的觀察。
原本的世界裏,老江同誌在皮革廠破產倒閉後,養過狐狸、種過蘑菇、織過毛衣,還給一些私人小廠打工記過賬。
總之是廣播上或者市井間流傳的能掙錢的途徑,基本上都幹過。
但哪怕是我家的生活再困頓,他也從沒幹過什麽違法亂紀的事情。
甚至熬到了退休,老江終於變成了老江頭,能舒舒服服歇著拿著退休金了,也沒去跟什麽老太太跳過廣場舞。
這樣的一個人,你說他能犯張伯伯那樣的錯誤,我是不大相信的。
但是這個事兒,似乎不是我能夠摻和的。
到底是老江安慰老林,還是老林承認錯誤,向老江道歉,我在場都不怎麽合適。
老規矩,尿遁。
等我回來之後,兩個人都看著我,這次是我爹說話了。
“小南,你媽在家裏閑著也不是什麽辦法。你不是主意多麽,給你媽也出個主意好了。”
“就算不能跟剛子一樣掙那麽多錢,哪怕有個工資···,甚至比工資少點也行。”
“主要是別讓閑著,得有個事兒幹!”
給我媽找活兒幹?
這事兒難不住我!
能難住我的是得找個合適的活兒才行。
我媽這人,我清楚。
有點兒文化,但是不高。
有自己的主意,但是耳朵根子又軟。
善良、節儉、心不狠,也沒啥領導才能。
所以給她想的主意,太複雜的不行,太拋頭露麵的也不行,投入成本高的更不行。
我在屋裏圍著小飯桌轉了三圈,有了。
“媽,你會做涼皮不會?”
“涼皮?”
“小南,你說的是秦省那邊兒的那種涼皮麽?”
“對,就是那種涼皮。”
“嗯,可以···,不錯···,我看行!”
我媽還在迷茫什麽是涼皮,老江同誌已經興奮地叫了起來。
“什麽東西就你看行?涼皮是啥東西?”
“涼皮是···”
得,不用我解釋了,看來老江同誌吃過,而且看他興奮地樣子,估計還挺好這一口。
不過也正常,現在不剛好就是吃涼皮的季節麽。
“剛好剛子租的那個房子還沒到期,裏麵鍋碗瓢盆什麽家夥事兒都有,你幹脆就在那兒賣就完了。”
“不過你一個人的話,有點兒單薄,你去問問桂芹,湘蘭她們願意不願意跟你一塊兒幹。”
“三家合夥,或者你給她們打工資都行。”
桂芹和湘蘭都是我媽在皮革廠的好朋友,算是閨蜜,一個姓彭,彭桂芹,一個姓馬,馬湘蘭。
雖然沒有在家屬院裏住,但是離得也不算遠。
“怎麽的就願意跟我一塊兒幹,還給人打工資?”
“那涼皮就跟你說的那樣,那麽好吃?”
“你覺得我賣那個就能發財?”
林愛華同誌還有著強烈的不自信,以及對涼皮的懷疑。
我爹回頭給了我一個眼色,意思很明確。
江南,該你了,上吧。
“媽,媽···”
“涼皮這東西好吃不好吃,得自己吃了才知道。”
“來,來,兒子教你怎麽做···”
說實話,要不是後世愛吃,我自己做過幾回,還真得露怯。
涼皮兒這玩意兒雖說做起來挺容易,但你要是不知道,還真不一定能做的出來。
我指揮著我媽,又是揉,又是醒,又是洗,折騰了一晚上,終於把麵漿弄好了。
“行了,睡覺吧,明天早上一蒸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我媽在我的指揮下終於把涼皮兒做了出來。
不過,家裏沒合適的工具,攤的有點厚了,但是味道肯定還是沒問題的。
我媽吃的也是連連點頭。
“我得趕著上午再做出來點,下午給桂芹和湘蘭送過去,讓她們也嚐嚐。”
這我就不管了,不過我倒是跟我媽建議去找街上打白鐵皮水桶的人把鏊子做的大點,比照著蒸籠的大小做,那樣才不浪費。
於是,就在我回學校拿了暑假作業,準備去京城探親的時候,我媽的“三姐涼皮店”開業了。
桂芹阿姨和湘蘭阿姨是合夥,還是純打工,我懶得多問。
家裏邊已經有兩個未來前景廣大的企業了,我媽這個如果也照著做大做強去考慮,將來非把我累死不可。
就讓三個中年婦女折騰去吧,反正怎麽地也能掙回來工資的。
還有一件趣事。
“三姐”,原本是三姐妹的意思,但來吃涼皮的人叫著叫著,就變成她們三個人代稱了,而且三個人全都是“三姐。”
我媽後來說起來還滿肚子的感慨,說她和湘蘭阿姨都是排行老大,桂芹阿姨排行老二,沒想到開了個店,全都降輩兒了。
但我媽她們這一開店,我去京城就受了點影響,沒人送我去了。
我本來想說給我買張票,我自己能找到地方,但想了想說了也沒用,還不如不費這口舌。
7月13號,終於,我爹的廠裏要給京城送一批貨,我終於可以被他們廠銷售科的叔叔送到京城了。
但困難是,我得坐送貨的卡車去京城。
沒有高速的日子,坐卡車去京城絕對不是一件稱得上舒適的事情。
而且這次送貨的時間還比較緊張,不能像以前送光腿神器、防曬服那樣晝伏夜出···
而且這時節卡車的司機樓裏麵還沒有空調···
而且這趟活兒歸根結底還是我給找的···
春節,想起來亞運會九月份開辦的消息後,我又給我爹出了個主意,讓他們廠做印有盼盼圖案的棒球帽。
當然,沒有亞運組委會的授權,我也不敢讓他們堂而皇之的就在帽子上印亞運會吉祥物的圖案。
但找幾個美院的學生,畫一些熊貓舉重,熊貓打乒乓,熊貓遊泳,熊貓射擊之類的圖案印上去···
不帶亞運會的任何字樣,但誰看了都說是盼盼,這活兒還是能幹的。
我爹聽到我的主意之後二話沒說就找人去設計了。
隻不過我跟他說你生產出來也先不要銷售,不然肯定被人抄去。
等到暑假,亞運會之前倆月,熱度剛好達到最高,你把好幾個月生產出來的帽子全都投入市場,吃一波最大的紅利就行。
亞運會一結束,天氣一冷,這帽子剛好也就不怎麽好賣了。
我爹采納了我的建議,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往京城送貨的時間晚了大半個月,於是這差事就落在我頭上了。
我真的想跟我爹說一聲兒我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