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雪花酪
重生1988,三個西瓜打天下 作者:龍睛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上午,本來應該繼續學習的,但是因為我對我們創業小團隊所銷售的產品做出的重大調整,張蘭蘭決定暫停一天。
苗蕾依舊沒有出現,不知道是懶得理我,還是去她姥姥家玩了,這幾天不在家屬院兒裏。
倒是趙慧娟早上上學看見我時問了一句。
沒錯,就是上學。
過了暑假,她就是高三了。
我原來以為還要再過幾年,等到高考的競爭更激烈了,高二的學生們才會沒有暑假。
沒想到從趙慧娟她們這一屆就開始了。
縣一中就給這些九月份就要升入高三的畢業生們放了一個禮拜的假,讓他們回家休整了休整,然後就馬不停蹄的又開始上課了。
好在據說開學前還會再放幾天。
家屬院門口,我很自豪的告訴趙慧娟,我們的企業目前運行的很好,並且會越來越好,如果將來她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可以來給我打工。
趙慧娟聽完噗嗤一聲笑了,笑得花枝亂顫,完全把我的話當成了吹牛。
沒錯,就是亂顫。
二姐發育的已經小有規模了···。
羅宏剛把牛奶買來了,兩大鍋,煮好放涼了以後倒進了三個暖瓶裏。
為了這些牛奶,我把我們三家的暖瓶都征用了,沒想到竟然還剩下小半鍋。
罐頭也買來了,桔子、黃桃、山楂,種類不多,勉強夠用。
白糖也買來了,煮牛奶的時候已經放了進去。張蘭蘭偷偷嚐了一口,說把牙甜掉了。
杯子和勺子也買來了。我原本想買那種帶把的白玻璃杯的,沒想到百貨大樓沒有,隻能買來三十個塑料的。
冰塊兒也買來了。
張伯伯早上沒上班,親自領著我們去了冰糕廠業務科。
因為是張伯伯領著來的,我們又不像那些企業一樣掛賬定期結,業務科的那個科長很熱情,說我們隨時來隨時買。
看著還剩下的牛奶,我一時興起,“來,看我給你們做雪花酪。”
其實就是刨冰。
把冰塊用鐵擦子擦成碎冰沫,然後倒入牛奶,再放罐頭。
羅宏剛和張蘭蘭緊緊的盯著我的動作,甚至冰塊兒還是羅宏剛幫我擦的。
弄好之後,我把兩個插著勺子的杯子遞給倆人,“嚐嚐,怎麽樣。”
說著,我自己先用勺子挖了小半勺,送進了嘴裏。
涼涼的,甜甜的,還有一絲奶香味兒湧入口腔,又沁入心田,仿佛天都一下子涼快了起來。
“真好吃。”
“嗯,比冰棍兒好吃。”
“一杯兩毛錢,沒問題吧?”
“沒問題!”
能有什麽問題,一個冰棍兒還得一毛錢呢,我們這個比冰棍兒好吃多了。
兩個人吃的頭也不抬,不住的往嘴裏麵送著。
嚴格的說起來,這東西跟後世的冰淇淋相比,還是要差上很多的,沒有那種細膩絲滑的口感。
不過,誰讓縣冰糕廠的冰糕更差呢,好歹我還知道放點牛奶,他們連牛奶都不舍得放。
等我們有了點資本之後,我再研究冰淇淋吧,那個稍微複雜點,而且,成本有點高,估計不好賣。
又找了個大紙箱,拿剪子剪出“清涼雪花酪”五個大字,掛在羅宏剛弄出來的棚子前邊。
“走,出發,掙錢去。”
我大手···,小手一揮,昂首挺胸走出門去,扭頭一看沒人跟著出來,隻好又掀簾子回去。
“現在就去?現在體育場可還沒有人呢。”
羅宏剛依舊抱著手裏剛剛吃完的杯子,動也不動一下,看著又從門外回來的我,詫異的說道。
“不是去體育場,去縣一中門口。”
縣一中在縣城西門的裏邊,據說是封建時代縣衙的所在地,正好是縣城裏麵最繁華的地方。
就算不考慮校園裏麵的學生,來來往往的人也夠我們把攤子支起來了。
於是,下午兩點多,衛南縣第一家雪花酪的攤子,提前了差不多四年的時間出現在了縣一中的門口。
不到吃晚飯,買回來的四塊大冰塊全都被我們換成了錢。
不過牛奶、罐頭全都沒有了,就連昨天特意剩下的兩個大西瓜也沒了。
並不是縣城裏的購買力突然間爆棚,而是作為一種新出現的冷飲,縣一中的學生們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再加上二姐三哥四哥他們放學時看見,招呼了好多同學來支持,所以我們算是真真正正的實現了一次開業大吉。
羅宏剛擦冰塊兒擦得手都酸了,晚上吃飯時差點碗都端不起來。
而晚上張蘭蘭數錢時,一邊兒數一邊兒笑,高興地差點把嘴咧到耳垂去。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有心情數一下我們一共賣出去多少杯,可到了後來一忙起來,我也懶得數了。
所以具體賣出去多少,我也不清楚,但是應該能超過兩百杯。
“四十六塊三,四十六塊四···,一共四十六塊四。我們賣出去二百三十二杯。”
張蘭蘭的口算不錯,剛數清楚多少錢,就算出來杯數了。
“嘶,五天時間,四十六?”
我媽跟梅阿姨在旁邊真的是不敢相信了。
一個禮拜不到,就用三塊六的本錢,我們竟然掙到了四十多塊錢!
如果不是當初我說過這是給羅宏剛找個事兒幹,如果不是羅奶奶逼著羅宏剛發誓這是我們三個人的生意,估計我媽跟梅阿姨可能要嚷嚷著不上班跟我幹了。
“不是四十六,是五十六。我這兒還有我們前幾天掙的十塊錢呢。 ”
張蘭蘭驕傲的從兜裏拿出了十塊錢。
我害怕下午賣著賣著沒冰塊了,特意讓張蘭蘭留下來的十塊錢,沒想到最先用完的竟然是罐頭。.
今天買東西,扣掉買杯子和勺子的十五塊錢之後,其他用於購買原料的成本差不多是二十塊錢。
而且白糖還剩下不少,看樣子再用一個禮拜沒有問題。
扣掉成本,今天的純收益在三十塊錢左右,將近百分之一百七十的收益率。相比起第一天切西瓜賣,看起來是少了不少,但事情不能那麽算。
苗蕾依舊沒有出現,不知道是懶得理我,還是去她姥姥家玩了,這幾天不在家屬院兒裏。
倒是趙慧娟早上上學看見我時問了一句。
沒錯,就是上學。
過了暑假,她就是高三了。
我原來以為還要再過幾年,等到高考的競爭更激烈了,高二的學生們才會沒有暑假。
沒想到從趙慧娟她們這一屆就開始了。
縣一中就給這些九月份就要升入高三的畢業生們放了一個禮拜的假,讓他們回家休整了休整,然後就馬不停蹄的又開始上課了。
好在據說開學前還會再放幾天。
家屬院門口,我很自豪的告訴趙慧娟,我們的企業目前運行的很好,並且會越來越好,如果將來她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可以來給我打工。
趙慧娟聽完噗嗤一聲笑了,笑得花枝亂顫,完全把我的話當成了吹牛。
沒錯,就是亂顫。
二姐發育的已經小有規模了···。
羅宏剛把牛奶買來了,兩大鍋,煮好放涼了以後倒進了三個暖瓶裏。
為了這些牛奶,我把我們三家的暖瓶都征用了,沒想到竟然還剩下小半鍋。
罐頭也買來了,桔子、黃桃、山楂,種類不多,勉強夠用。
白糖也買來了,煮牛奶的時候已經放了進去。張蘭蘭偷偷嚐了一口,說把牙甜掉了。
杯子和勺子也買來了。我原本想買那種帶把的白玻璃杯的,沒想到百貨大樓沒有,隻能買來三十個塑料的。
冰塊兒也買來了。
張伯伯早上沒上班,親自領著我們去了冰糕廠業務科。
因為是張伯伯領著來的,我們又不像那些企業一樣掛賬定期結,業務科的那個科長很熱情,說我們隨時來隨時買。
看著還剩下的牛奶,我一時興起,“來,看我給你們做雪花酪。”
其實就是刨冰。
把冰塊用鐵擦子擦成碎冰沫,然後倒入牛奶,再放罐頭。
羅宏剛和張蘭蘭緊緊的盯著我的動作,甚至冰塊兒還是羅宏剛幫我擦的。
弄好之後,我把兩個插著勺子的杯子遞給倆人,“嚐嚐,怎麽樣。”
說著,我自己先用勺子挖了小半勺,送進了嘴裏。
涼涼的,甜甜的,還有一絲奶香味兒湧入口腔,又沁入心田,仿佛天都一下子涼快了起來。
“真好吃。”
“嗯,比冰棍兒好吃。”
“一杯兩毛錢,沒問題吧?”
“沒問題!”
能有什麽問題,一個冰棍兒還得一毛錢呢,我們這個比冰棍兒好吃多了。
兩個人吃的頭也不抬,不住的往嘴裏麵送著。
嚴格的說起來,這東西跟後世的冰淇淋相比,還是要差上很多的,沒有那種細膩絲滑的口感。
不過,誰讓縣冰糕廠的冰糕更差呢,好歹我還知道放點牛奶,他們連牛奶都不舍得放。
等我們有了點資本之後,我再研究冰淇淋吧,那個稍微複雜點,而且,成本有點高,估計不好賣。
又找了個大紙箱,拿剪子剪出“清涼雪花酪”五個大字,掛在羅宏剛弄出來的棚子前邊。
“走,出發,掙錢去。”
我大手···,小手一揮,昂首挺胸走出門去,扭頭一看沒人跟著出來,隻好又掀簾子回去。
“現在就去?現在體育場可還沒有人呢。”
羅宏剛依舊抱著手裏剛剛吃完的杯子,動也不動一下,看著又從門外回來的我,詫異的說道。
“不是去體育場,去縣一中門口。”
縣一中在縣城西門的裏邊,據說是封建時代縣衙的所在地,正好是縣城裏麵最繁華的地方。
就算不考慮校園裏麵的學生,來來往往的人也夠我們把攤子支起來了。
於是,下午兩點多,衛南縣第一家雪花酪的攤子,提前了差不多四年的時間出現在了縣一中的門口。
不到吃晚飯,買回來的四塊大冰塊全都被我們換成了錢。
不過牛奶、罐頭全都沒有了,就連昨天特意剩下的兩個大西瓜也沒了。
並不是縣城裏的購買力突然間爆棚,而是作為一種新出現的冷飲,縣一中的學生們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再加上二姐三哥四哥他們放學時看見,招呼了好多同學來支持,所以我們算是真真正正的實現了一次開業大吉。
羅宏剛擦冰塊兒擦得手都酸了,晚上吃飯時差點碗都端不起來。
而晚上張蘭蘭數錢時,一邊兒數一邊兒笑,高興地差點把嘴咧到耳垂去。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有心情數一下我們一共賣出去多少杯,可到了後來一忙起來,我也懶得數了。
所以具體賣出去多少,我也不清楚,但是應該能超過兩百杯。
“四十六塊三,四十六塊四···,一共四十六塊四。我們賣出去二百三十二杯。”
張蘭蘭的口算不錯,剛數清楚多少錢,就算出來杯數了。
“嘶,五天時間,四十六?”
我媽跟梅阿姨在旁邊真的是不敢相信了。
一個禮拜不到,就用三塊六的本錢,我們竟然掙到了四十多塊錢!
如果不是當初我說過這是給羅宏剛找個事兒幹,如果不是羅奶奶逼著羅宏剛發誓這是我們三個人的生意,估計我媽跟梅阿姨可能要嚷嚷著不上班跟我幹了。
“不是四十六,是五十六。我這兒還有我們前幾天掙的十塊錢呢。 ”
張蘭蘭驕傲的從兜裏拿出了十塊錢。
我害怕下午賣著賣著沒冰塊了,特意讓張蘭蘭留下來的十塊錢,沒想到最先用完的竟然是罐頭。.
今天買東西,扣掉買杯子和勺子的十五塊錢之後,其他用於購買原料的成本差不多是二十塊錢。
而且白糖還剩下不少,看樣子再用一個禮拜沒有問題。
扣掉成本,今天的純收益在三十塊錢左右,將近百分之一百七十的收益率。相比起第一天切西瓜賣,看起來是少了不少,但事情不能那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