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須手隨紋絲未動,可是他身體一晃,他碧藍的眼睛垂落在自己的腳上,望著一雙小巧的繡有雲紋的白色絲履正踏在自己的腳背上。
這時,見阿元也從亭外走了進來,細君連忙收起腳,瞪了一眼軍須。
玉兒將披風披上細君的肩膀看了一眼軍須隨著細君出了亭子。
“翁主,在烏孫是沒有咱們這兒的稱呼尊卑的,剛剛軍須大人直接喊公主地名字是在表示親近。”玉兒看了眼細君不好的臉色道。
細君搖搖頭表示不在意,其實她是很討厭被陌生男子這般調戲。
沒了透氣的心情,也估摸著快到時間了,細君直接走向平樂館,眾人已經就坐,等細君回了李姬的身邊,漢武帝偕衛皇後款款而來。
待漢武帝坐定,烏孫使者向漢武帝致敬,漢武帝點頭示意。
百戲先是角牴、踩繩,還有爬竿、使劍、扛鼎、轉石等,時而迸發的歡呼聲絡繹不絕,而細君最想看看的是元旦裏漢武帝與百官才能看到的驚險的踩繩索,隻見兩個盛裝的倡女倆人相對麵走起。
細君看著覺得自己的心跳跟她們的步伐一致,呼吸放慢仿佛是自己在踩一般,上坐的劉據瞧了一眼細君臉上豐富的表情連忙將手握拳阻上嘴角,擔心口中的酒噴出來。
踩繩索過後便是也很驚險的扛鼎和爬竿。
雜技表演賺足了觀眾的驚嘆聲後,宮女樂工相繼而出,開始表演音樂和舞蹈。
細君看著李延年騎著白馬緩緩而入,一席白衣,仿似白麵俊秀書生,可是一雙挑起的鳳眼又不若書生那般安分,他表演的是張騫從西域帶回的“鼓吹新聲”的二十八首摩訶兜勒其中的一《折楊柳》,是一首武樂。
細君看著李延年的目光深了深,原來她這師父不止貨真價實並且在音律上麵還天賦極高——他確實在得起“性知音,善歌舞”這六個字。
其他舞女逐漸退散,台上隻餘他一人身騎白馬,在左邊一角落,李延年緩緩拿起橫笛,吹起前奏,一首……“哀怨!,悠長連綿的音符,一個男人如何能吹奏出如此哀而不傷的音調,一彎細眉慢慢皺起,細君投入這曲調中,暗自覺得這個台上的李延年不似平日裏的他,該有怎樣的情懷才能奏出如此……讓人心有一種顫動想要落淚的感受。
不是因為哀傷,那仿佛就是宿命,一定要去走的路,人走自己必須走的而且知道要走的路是不會覺得悲傷的,有的也隻是悲壯。
曲調漸漸深沉!急迫!猶如什麽要蓄勢待發。突然馬匹的嘶鳴的聲音,那嘶鳴放佛一聲春雷,場上的人開始從前奏中擺脫出來,清明了一些,卻見舞台兩邊各自騎入三匹棕馬,他們加速而來,伴隨著深沉勢如破竹的音律,即便總共隻有十二匹馬,細君仿若看到了千軍萬馬踏著滾滾塵土而來,他們騎著馬聽到故意被架高的鼓旁,整齊化一的撞擊起鼓,鼓笛和奏,猶如戰士出征前,訴不盡的決心。
漸漸的鼓聲停了,曲調也便會之前的哀揚,人們正無法自拔於哀宏悲壯的氣勢,還沒來得及體會鼓聲的停止,一襲白色長綢從旁揮入舞台的中心,一身穿白衣,毫無妝扮,長發隻是散散的紮在背後,耳際處有一朵白色小花仿若服喪的女子,看那毫無粉黛依舊美好的臉龐,定值妙齡,年紀輕輕便沒了丈夫麽。
細君動容,那白衣女子緩緩舞入中央,手臂上的長袖圍繞著六匹棕馬環成半圓一圈,白綢拂過每匹馬的馬蹄,女子卻望著馬背上的人,放佛在挽留,挽留馬背上的丈夫,她停在中央的一匹馬處,這一去便知不會在相見,既然無法挽留你,那你先看著我為你服喪決不改嫁的決心……
女子看著得不到回應的馬背上的丈夫,便依偎在馬旁,伏地掩衣而泣,哪知馬背上的人再次奏響鼓聲,伏地的女子驚慌的抬頭,這次是鼓聲引導笛聲,笛聲仿佛希望他們多溫存一些,不忍再奏急迫的催其出發的曲調,等到鼓聲再次奏起,急迫的笛子漸漸主導起鼓聲。
人漸漸騎馬離場,馬匹又開始嘶鳴,女子開始追了幾步,撲倒在地,笛子又開始奏起哀揚的前奏,女子開始獨舞,蒼勁有力的長綢仿佛要在這舞台上揮盡一切,仿佛這地便是那讓孟薑氏肝腸寸斷的秦牆,隻有哭倒才能以解心傷,細君看著這女子腦海裏浮起在帝丘讀起的《戰城南》,段叔見不得百姓的苦,平常人家又有何嚐不是不忍心生靈塗炭。
白衣女子漸漸舞到李延年處,白馬之下,女子圍繞馬轉了三圈,在馬前一番精彩絕倫的獨舞,笛聲時斷時續,仿若不忍心女子在這般,漸漸的停了,女子幽怨的看著白馬,又舞了一番見笛聲已不再起,便漸漸離去。一滴淚漸漸趟過細君的臉頰,淚珠仿佛找到了自己的路徑,後麵不斷的有淚水後繼,她淚湧如泉。
屏息片刻,漢武帝大聲嗬了聲好,鼓起掌來,狀若無意的深深看了眼台旁的李延年。眾人回過神,爆發出雷鳴的掌聲,李延年淡淡垂眸並未看場下的觀眾,獨自退場。
長安事
等漢武帝讚嘆一番,隨後衛皇後便附和起來。
細君看著高位上的兩人,他們擁有超於常人的冷靜和自製力,當她還沉浸在驚心動魄之中,無法思考時,這二人便能泰然自若的講起場麵話。
漢武帝的目光投向烏孫使者,阿元對著軍須將他的話翻譯出來,烏孫使者一番恭維,漢朝人才濟濟雲雲。
在漢武帝和烏孫使者斡旋的空當間,細君吐了口氣,才從剛剛的震驚中恢復過來,隻覺口幹舌燥,她拍了拍玉兒,讓她斟酒。
一杯酒下肚,細君平靜下來,抬頭見一侍女捧盤而來。
“翁主,這是我們公主賜您嚐嚐的西域的葡萄酒”。
細君順著侍女的視線看了眼石邑,朝她微笑的點點頭,端過酒杯,剛剛那杯酒也沒解渴。
她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卻抵擋不住口中怪異的味道,一口吐了出來。
平樂館裏歌舞聲已停,細君發出的聲音格外醒耳,目光頓時集到她身上。
酒杯是石邑送過來的,細君想了一下,未等漢武帝開口她便躋身跪到漢武帝座位之下。
“剛剛石邑公主賜細君一杯葡萄酒,細君喝不慣,一時失儀,請陛下賜罪”。
這話分寸到位,並未有指責石邑之意,可是處處讓別人一時不好怪罪誰。
“沒錯,父王,這酒是女兒給細君翁主的”,石邑站起來說道,然後她端起酒杯一飲杯中的酒,“可是這葡萄酒甘甜芳香,一般喝過的人無不讚不絕口,翁主這般吐出又是何意?”
兩國建交,細君自然是不能說人家酒不好喝,這罪名她擔不起。
“方才細君喝下的酒味卻是苦中帶酸,難以下咽,請陛下責罰”。
石邑聽著冷哼一聲,端起酒杯又斟滿,走到細君麵前,“你再喝喝,我都能喝,翁主為何如此陷害石邑毀壞兩國邦交”。
石邑先發製人,細君微台頭接過她的酒杯,抿了一小口。
微微皺眉,這味道不是剛剛的酸苦的味道,明顯她剛剛那杯她喝完了的酒是石邑加了料的,那杯酒她喝完了,現在是有口難辯。
這時,見阿元也從亭外走了進來,細君連忙收起腳,瞪了一眼軍須。
玉兒將披風披上細君的肩膀看了一眼軍須隨著細君出了亭子。
“翁主,在烏孫是沒有咱們這兒的稱呼尊卑的,剛剛軍須大人直接喊公主地名字是在表示親近。”玉兒看了眼細君不好的臉色道。
細君搖搖頭表示不在意,其實她是很討厭被陌生男子這般調戲。
沒了透氣的心情,也估摸著快到時間了,細君直接走向平樂館,眾人已經就坐,等細君回了李姬的身邊,漢武帝偕衛皇後款款而來。
待漢武帝坐定,烏孫使者向漢武帝致敬,漢武帝點頭示意。
百戲先是角牴、踩繩,還有爬竿、使劍、扛鼎、轉石等,時而迸發的歡呼聲絡繹不絕,而細君最想看看的是元旦裏漢武帝與百官才能看到的驚險的踩繩索,隻見兩個盛裝的倡女倆人相對麵走起。
細君看著覺得自己的心跳跟她們的步伐一致,呼吸放慢仿佛是自己在踩一般,上坐的劉據瞧了一眼細君臉上豐富的表情連忙將手握拳阻上嘴角,擔心口中的酒噴出來。
踩繩索過後便是也很驚險的扛鼎和爬竿。
雜技表演賺足了觀眾的驚嘆聲後,宮女樂工相繼而出,開始表演音樂和舞蹈。
細君看著李延年騎著白馬緩緩而入,一席白衣,仿似白麵俊秀書生,可是一雙挑起的鳳眼又不若書生那般安分,他表演的是張騫從西域帶回的“鼓吹新聲”的二十八首摩訶兜勒其中的一《折楊柳》,是一首武樂。
細君看著李延年的目光深了深,原來她這師父不止貨真價實並且在音律上麵還天賦極高——他確實在得起“性知音,善歌舞”這六個字。
其他舞女逐漸退散,台上隻餘他一人身騎白馬,在左邊一角落,李延年緩緩拿起橫笛,吹起前奏,一首……“哀怨!,悠長連綿的音符,一個男人如何能吹奏出如此哀而不傷的音調,一彎細眉慢慢皺起,細君投入這曲調中,暗自覺得這個台上的李延年不似平日裏的他,該有怎樣的情懷才能奏出如此……讓人心有一種顫動想要落淚的感受。
不是因為哀傷,那仿佛就是宿命,一定要去走的路,人走自己必須走的而且知道要走的路是不會覺得悲傷的,有的也隻是悲壯。
曲調漸漸深沉!急迫!猶如什麽要蓄勢待發。突然馬匹的嘶鳴的聲音,那嘶鳴放佛一聲春雷,場上的人開始從前奏中擺脫出來,清明了一些,卻見舞台兩邊各自騎入三匹棕馬,他們加速而來,伴隨著深沉勢如破竹的音律,即便總共隻有十二匹馬,細君仿若看到了千軍萬馬踏著滾滾塵土而來,他們騎著馬聽到故意被架高的鼓旁,整齊化一的撞擊起鼓,鼓笛和奏,猶如戰士出征前,訴不盡的決心。
漸漸的鼓聲停了,曲調也便會之前的哀揚,人們正無法自拔於哀宏悲壯的氣勢,還沒來得及體會鼓聲的停止,一襲白色長綢從旁揮入舞台的中心,一身穿白衣,毫無妝扮,長發隻是散散的紮在背後,耳際處有一朵白色小花仿若服喪的女子,看那毫無粉黛依舊美好的臉龐,定值妙齡,年紀輕輕便沒了丈夫麽。
細君動容,那白衣女子緩緩舞入中央,手臂上的長袖圍繞著六匹棕馬環成半圓一圈,白綢拂過每匹馬的馬蹄,女子卻望著馬背上的人,放佛在挽留,挽留馬背上的丈夫,她停在中央的一匹馬處,這一去便知不會在相見,既然無法挽留你,那你先看著我為你服喪決不改嫁的決心……
女子看著得不到回應的馬背上的丈夫,便依偎在馬旁,伏地掩衣而泣,哪知馬背上的人再次奏響鼓聲,伏地的女子驚慌的抬頭,這次是鼓聲引導笛聲,笛聲仿佛希望他們多溫存一些,不忍再奏急迫的催其出發的曲調,等到鼓聲再次奏起,急迫的笛子漸漸主導起鼓聲。
人漸漸騎馬離場,馬匹又開始嘶鳴,女子開始追了幾步,撲倒在地,笛子又開始奏起哀揚的前奏,女子開始獨舞,蒼勁有力的長綢仿佛要在這舞台上揮盡一切,仿佛這地便是那讓孟薑氏肝腸寸斷的秦牆,隻有哭倒才能以解心傷,細君看著這女子腦海裏浮起在帝丘讀起的《戰城南》,段叔見不得百姓的苦,平常人家又有何嚐不是不忍心生靈塗炭。
白衣女子漸漸舞到李延年處,白馬之下,女子圍繞馬轉了三圈,在馬前一番精彩絕倫的獨舞,笛聲時斷時續,仿若不忍心女子在這般,漸漸的停了,女子幽怨的看著白馬,又舞了一番見笛聲已不再起,便漸漸離去。一滴淚漸漸趟過細君的臉頰,淚珠仿佛找到了自己的路徑,後麵不斷的有淚水後繼,她淚湧如泉。
屏息片刻,漢武帝大聲嗬了聲好,鼓起掌來,狀若無意的深深看了眼台旁的李延年。眾人回過神,爆發出雷鳴的掌聲,李延年淡淡垂眸並未看場下的觀眾,獨自退場。
長安事
等漢武帝讚嘆一番,隨後衛皇後便附和起來。
細君看著高位上的兩人,他們擁有超於常人的冷靜和自製力,當她還沉浸在驚心動魄之中,無法思考時,這二人便能泰然自若的講起場麵話。
漢武帝的目光投向烏孫使者,阿元對著軍須將他的話翻譯出來,烏孫使者一番恭維,漢朝人才濟濟雲雲。
在漢武帝和烏孫使者斡旋的空當間,細君吐了口氣,才從剛剛的震驚中恢復過來,隻覺口幹舌燥,她拍了拍玉兒,讓她斟酒。
一杯酒下肚,細君平靜下來,抬頭見一侍女捧盤而來。
“翁主,這是我們公主賜您嚐嚐的西域的葡萄酒”。
細君順著侍女的視線看了眼石邑,朝她微笑的點點頭,端過酒杯,剛剛那杯酒也沒解渴。
她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卻抵擋不住口中怪異的味道,一口吐了出來。
平樂館裏歌舞聲已停,細君發出的聲音格外醒耳,目光頓時集到她身上。
酒杯是石邑送過來的,細君想了一下,未等漢武帝開口她便躋身跪到漢武帝座位之下。
“剛剛石邑公主賜細君一杯葡萄酒,細君喝不慣,一時失儀,請陛下賜罪”。
這話分寸到位,並未有指責石邑之意,可是處處讓別人一時不好怪罪誰。
“沒錯,父王,這酒是女兒給細君翁主的”,石邑站起來說道,然後她端起酒杯一飲杯中的酒,“可是這葡萄酒甘甜芳香,一般喝過的人無不讚不絕口,翁主這般吐出又是何意?”
兩國建交,細君自然是不能說人家酒不好喝,這罪名她擔不起。
“方才細君喝下的酒味卻是苦中帶酸,難以下咽,請陛下責罰”。
石邑聽著冷哼一聲,端起酒杯又斟滿,走到細君麵前,“你再喝喝,我都能喝,翁主為何如此陷害石邑毀壞兩國邦交”。
石邑先發製人,細君微台頭接過她的酒杯,抿了一小口。
微微皺眉,這味道不是剛剛的酸苦的味道,明顯她剛剛那杯她喝完了的酒是石邑加了料的,那杯酒她喝完了,現在是有口難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