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拉斯蒂星國。
超星科技集團m36星團分部。
此刻拉斯蒂星國的版圖已經擴張到了之前的5倍大小。
嚴夏的忙碌一直沒有停止。
戰爭之後他穩住了m36星團,並通過兩個虛空級飛船工廠輸送全新的虛空級飛船,重整兵力一舉拿下三個星國。
這對於他來說都是十分輕鬆的事情。
而現在,嚴夏忙碌的內容從戰爭又變回了虛空級飛船工廠的建設。
第四期工廠計劃已經開始。
第三期虛空級飛船工廠投入使用,產能每百年80艘。
第二期工廠全部建設完畢,產能達到了每百年120艘。
第一期工廠完成了產線調整和升級,每百年可以生產211艘飛船。
三期工廠加起來每百年411艘飛船,一千年就可以生產出近2個艦團的飛船量,這已經超過了原計劃。
不過對於嚴夏之後的計劃來說還是不太夠用。
他至少需要5座達到一期工廠生產水平的工廠,百年產能達到1000艘,這樣才有資格夠上上等星國的邊。
好在三大星國內部都是普通飛船和戰艦的生產線。
現在整個拉斯蒂星國普通飛船百年產能628艘,戰艦百年產能16艘。
也就是說,一個千年整個拉斯蒂星國就可以多出艘飛船和160艘戰艦,這幾乎相當於之前拉斯蒂星國的全部兵力。
要知道原本拉斯蒂星國可是幾萬年才攢下了厚實的家底,現在1000年就可以達到。
然而這都不是嚴夏的主要計劃。
虛空級戰艦計劃啟動了。
現階段是每310年產一艘,嚴夏打算製造戰艦生產線,至少每百年5艘的地步。
這是非常困難的。
最重要的地方是資金。
拉斯蒂星國在戰爭中投入了太多,之後雖然占領了三大星國,但三大星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也巨大,收獲的大部分都是不動產,這些資產很難在這個時代進行變現。
不可能將不動產賣給其他星國吧。
所以,統計下來,這場幾乎完勝的戰爭拉斯蒂星國也是虧的。
之後當然可以賺回來,但嚴夏不想等那麽長時間。
對於神們的第二個任務已經發布,拉斯蒂星國之後要進入快速擴張期,必然要拿出足夠的戰鬥力。
2000年內必須要賺取大把的錢。
而現在拉斯蒂星國或者說超星科技集團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就是可規避戰艦。
“我覺得可以重啟白蛟號產線。”
在總部的會議上,杜馬k和喬托分都在。
戰爭前很少有這種狀況。
這一提議是喬托分提出的。
白蛟號的利潤很可觀,之前停止白蛟號生產是為了給虛空級飛船讓道。
雖然白蛟號可以賺錢,但生產是需要很多資源的,比如說算力資源、能源、巨量工廠。
如果在維持白蛟號生產的基礎上製造虛空級飛船,那就會導致整個拉斯蒂星國崩潰。
就好像一個500ml的水瓶,裏麵已經裝了500ml的水,有人還想要朝裏麵灌水,那是不可能的,除非加大水瓶。
這誰都知道,但開發新的恒星係供能也需要很長時間,當時嚴夏心中已經有了擴張計劃。
有時間什麽事情都可以做成。
而沒有時間,那就需要妥協。
關閉白蛟號產線是嚴夏的妥協。
時間到了現在,借助三個星國原有的能源恒星係,此刻的拉斯蒂星國能源有些過剩,開啟白蛟號產線是一個好方法。
但是,杜馬k和喬托分產生了一些分歧。
“既然科技進步了,回去吃老本就是一種浪費資源的做法。”
“白蛟號現在的價格已經沒有當初那麽瘋狂了,很多星國甚至是聯邦都有幾十套克製白蛟號的辦法,我們賣不出500%的利潤。”
“白蛟號的作用在降低,其實我提議是賣掉白蛟號的產線,而我們可以供應可規避類材料。”
更好的計策。
可規避類材料才是這項技術的核心,就算產線賣掉了,技術也依舊掌握在他們手中。
不僅如此,他們可以借助這一點和其他星國聯合。
“嗯!”
“杜馬k理事的想法更好,我們可以出售白蛟號產線技術,利用其他星國生產白蛟號飛船,並以低價進行收購,這比我們重啟產線更好。”
“既補充了我們飛船數量的不足,又可以賺取高昂的利潤。”
“現在白蛟號就算賣不到500%的利潤,也可以賣到150%,而我們可以借助可規避類材料吃到其中100%的 利潤,那些星國拿到50%的利潤就已經爭著搶了。”
“杜馬k理事,你去調查一下周邊星國哪些符合要求,我們不怕加入的星國多。”
杜馬k聽到有自己的任務,十分高興。
“沒問題。”
“我這就去,之後的談判部分也交給我吧。”
杜馬k很努力,喬托分頓時感覺到了壓力。
兩人之所以出現在會議中,也是戰爭之後兩人商量的結果。
他們不能再遠離超星科技集團的核心層了,這樣下去隻能頹廢掉,最終變成文明戰爭之中的傀儡。
喬托分依舊保留自己的拉斯蒂王身份,但他卻拿回了自己理事的權利,他要用理事的權利來控製星國,而不是簡簡單單隻有一個王的身份。
因為王在拉斯蒂星國的權力很小,他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動用的資源量更不用說了。
兩人都在想辦法。
但嚴夏其實更希望他們頹廢一點。
計劃開始之前,他們不頹廢自然更好,可以幫助到嚴夏一些。
而計劃開始之後,嚴夏就要提防他們後麵的那個文明了,他們遠離核心人類文明遭遇危險的可能就越小。
雖然隻是猜測,但另可信其有。
然而,他們現在依舊坐在了這裏,嚴夏並未對他們有過多幹涉。
作為文明的領袖。
他的幹涉很可能導致事情發生不可預知的變化。
要說其實他已經幹涉了,但現在的幹涉還是在原本那個文明的計劃範圍內,劇情一直在穩定推動。
既然白蛟號產線問題有了解決,嚴夏便開始下一個問題的討論。
“飛船在真正大型戰場中隻能淪為炮灰角色,就算虛空級飛船可堪一用,但終究和戰艦有所差距。”
“我們在上次戰爭中應該慶幸我們的敵人很弱,和我們一樣都使用飛船來做主力。”
“但是,真正的上等星國,戰艦和飛船的比例已經非常微妙了,在戰鬥力方麵,能夠被稱為上等星國的,無一不具備一支純粹由戰艦組成的艦隊,這個標準是2500艘。”
“而我們現在戰艦的數量僅僅隻有82艘。”
雖然是戰爭後的數量。
但就算計算戰爭前的數量也太少太少了,四個星國全部綁在一起,其實都夠不到上等星國的門檻。
82艘這個數字讓在座的人都察覺到自己的弱小。
原本戰爭勝利後的興奮勁兒一下冷卻下來。
參加會議的還有超星科技集團的各部部長、經理。
他們對這方麵的信息掌握得更多。
特別是資源部、市場部和工程部。
“暫時戰艦產能還沒辦法拉上來,更合理的方案是購買戰艦。”
“我們市場部進行了相關調研,發現在市麵上售賣的戰艦有多艘,最低價格是320億,最高價格是4200億。”
在十幾萬年前,一艘戰艦的價格低至5000萬能源幣,生物戰艦的價格更低,1000萬就可以製造出來。
但是現在,戰艦的技術持續走高,外加人類文明的通貨膨脹,戰艦基本價格都在500億能源幣以上。
最頂尖的戰艦可以貴到1萬億,但那很少了。
戰艦的大小一般是戰艦價值的決定性因素,原因不是耗材多了,而是加裝的能源和武器係統多了,製造一個空殼的話其實成本隻有幾十億能源幣,大致占據一艘戰艦總成本的十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
320億的戰艦一般是1萬米級戰艦,通常來說很少存在米級以下的戰艦,1萬米級戰艦超過95%都是米級。
4200億的戰艦一般就是10萬米級的大型戰艦了。
1萬億的戰艦取決於主炮和引擎的規格,5000億級以上的戰艦普遍搭載了超距武器。
矮行星級戰艦是50萬米級以上的戰艦,造價2~10萬億,售價一般在5~20萬億之間,但不對外售賣,二十八星國盟約中有兩條矮行星級戰艦的產線,1000年平均產出1艘,整個二十八星國盟約也才幾十艘而已。
聯邦那邊的矮行星級戰艦很多,因為嚴夏的命令,削減常規級戰艦,增產矮星係級戰艦,現在聯邦的矮行星級戰艦數量已經超過1300艘,還在不斷增加。
市場部想要購買戰艦的想法被嚴夏給排除。
“購買的戰艦有很多硬件和軟件上的漏洞,一般是那些製造不了戰艦的星國或者說公司所在的本星國在購買。”
“我們既然可以製造戰艦,那就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後門是任何公司都會做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後門是什麽。
如果他們之後僅僅隻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了,那麽嚴夏會選擇這個方案,但之後他們要急速擴張,必然被一些勢力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如果戰艦被從後台操控,那麽後果簡直不敢想象。
真正讓嚴夏在意的其實是幾百年前來自霜藍星國的信息,聖比斯星國在投降的時候給了這個信息,讓他們放過聖比斯星國,並一同效忠那個公爵。
如果在第一階段的計劃中,嚴夏肯定會效忠,因為他希望拉斯蒂星國在二十八星國內部混,擾亂二十八星國盟約。
但是現在這個階段,他必須要盡快讓戰事停止下來,迎接真正的文明戰爭。
那拉斯蒂星國就需要作為一個獨立的存在來讓二十八星國盟約感受到威脅,甚至在之後和二十八星國盟約分庭抗禮。
“但是現階段我們沒辦法再增加戰艦產線了。”
“戰艦的產線和飛船的產線不一樣,戰艦的技術壁壘太多,是一個全麵的戰鬥平台,而不僅僅隻是一個搭載武器的盒子。”
搭載武器的盒子就是說的星國這邊的戰鬥飛船。
真正決策的還是主機。
但是讓戰艦主機去調控整個戰局,算力上的優勢就不明顯了。
一支戰艦組成的艦隊,同時也是一個龐大的主機群,整體的算力可以將對方壓得死死的。
在遠距離戰場上,戰鬥的時間線比一般戰場要長,想要擊中敵艦就很困難,艦隊都是無序移動的,但再無序移動,在更宏觀的尺度下都會變成有序,比如10個數字組成的排列組合,如果可以計算出所有的排列方案,那麽就可以得出下一步的變化。
戰艦的主機通過這種運算,就算再無規則的移動也能找到一些規律,並計算出最有概率的移動方向,然後擊中目標。
主機是核心,但主機真要做到對戰場的完全掌控,其他方麵的東西也必不可少。
全部的硬件升級加起來,造成了戰艦製造難度高,成本高。
中等星國一般隻會有幾條戰艦產線,而且一條戰艦產線的產能通常是每百年兩三艘,有些可能連兩三艘都做不到,因為中等星國想要生產戰艦,很多核心零部件都要依靠進口,這是卡脖子的技術。
就算是現在的拉斯蒂星國也一樣。
“周圍一些星國似乎也有戰艦產線。”
“這裏是邊緣星域,沒有那麽多的資源讓他們生產更多的戰艦,我們可以租用他們的產線生產戰艦。”
“大的戰艦公司可以留後門,而這些星國的粗糙戰艦產線,後門大部分我們都可以發現,也放心一些。”
此時喬托分提議。
戰艦也需要保養,保養費高昂,所以一個星國不可能一直生產戰艦,在戰艦到達數量之後,就會停止。
“但是他們能放心給我們生產嗎?”
都是鄰居,我給你生產了,你反手過來打我怎麽辦?
“簽訂和平協議,建立貿易融合,實現雙方利益共同體。”
“我們需要一些盟友,而那些星國肯定也希望我們成為他們的盟友,這些盟友我們可以在建立白蛟號產線的時候給予他們一定優惠,雖然不可能全部同意,但應該有一部分。”
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喬托分朝著嚴夏說道:“這件事交給我來做,我會給公司一個滿意的結果。”
喬托分能力雖然不強,但也不至於這點事都做不好。
而且他還有專業的團隊。
嚴夏同意了這個方案。
前後兩個方案就是接下來拉斯蒂星國要做的事情,賺錢和將錢變為戰鬥力。
超星科技集團m36星團分部。
此刻拉斯蒂星國的版圖已經擴張到了之前的5倍大小。
嚴夏的忙碌一直沒有停止。
戰爭之後他穩住了m36星團,並通過兩個虛空級飛船工廠輸送全新的虛空級飛船,重整兵力一舉拿下三個星國。
這對於他來說都是十分輕鬆的事情。
而現在,嚴夏忙碌的內容從戰爭又變回了虛空級飛船工廠的建設。
第四期工廠計劃已經開始。
第三期虛空級飛船工廠投入使用,產能每百年80艘。
第二期工廠全部建設完畢,產能達到了每百年120艘。
第一期工廠完成了產線調整和升級,每百年可以生產211艘飛船。
三期工廠加起來每百年411艘飛船,一千年就可以生產出近2個艦團的飛船量,這已經超過了原計劃。
不過對於嚴夏之後的計劃來說還是不太夠用。
他至少需要5座達到一期工廠生產水平的工廠,百年產能達到1000艘,這樣才有資格夠上上等星國的邊。
好在三大星國內部都是普通飛船和戰艦的生產線。
現在整個拉斯蒂星國普通飛船百年產能628艘,戰艦百年產能16艘。
也就是說,一個千年整個拉斯蒂星國就可以多出艘飛船和160艘戰艦,這幾乎相當於之前拉斯蒂星國的全部兵力。
要知道原本拉斯蒂星國可是幾萬年才攢下了厚實的家底,現在1000年就可以達到。
然而這都不是嚴夏的主要計劃。
虛空級戰艦計劃啟動了。
現階段是每310年產一艘,嚴夏打算製造戰艦生產線,至少每百年5艘的地步。
這是非常困難的。
最重要的地方是資金。
拉斯蒂星國在戰爭中投入了太多,之後雖然占領了三大星國,但三大星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也巨大,收獲的大部分都是不動產,這些資產很難在這個時代進行變現。
不可能將不動產賣給其他星國吧。
所以,統計下來,這場幾乎完勝的戰爭拉斯蒂星國也是虧的。
之後當然可以賺回來,但嚴夏不想等那麽長時間。
對於神們的第二個任務已經發布,拉斯蒂星國之後要進入快速擴張期,必然要拿出足夠的戰鬥力。
2000年內必須要賺取大把的錢。
而現在拉斯蒂星國或者說超星科技集團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就是可規避戰艦。
“我覺得可以重啟白蛟號產線。”
在總部的會議上,杜馬k和喬托分都在。
戰爭前很少有這種狀況。
這一提議是喬托分提出的。
白蛟號的利潤很可觀,之前停止白蛟號生產是為了給虛空級飛船讓道。
雖然白蛟號可以賺錢,但生產是需要很多資源的,比如說算力資源、能源、巨量工廠。
如果在維持白蛟號生產的基礎上製造虛空級飛船,那就會導致整個拉斯蒂星國崩潰。
就好像一個500ml的水瓶,裏麵已經裝了500ml的水,有人還想要朝裏麵灌水,那是不可能的,除非加大水瓶。
這誰都知道,但開發新的恒星係供能也需要很長時間,當時嚴夏心中已經有了擴張計劃。
有時間什麽事情都可以做成。
而沒有時間,那就需要妥協。
關閉白蛟號產線是嚴夏的妥協。
時間到了現在,借助三個星國原有的能源恒星係,此刻的拉斯蒂星國能源有些過剩,開啟白蛟號產線是一個好方法。
但是,杜馬k和喬托分產生了一些分歧。
“既然科技進步了,回去吃老本就是一種浪費資源的做法。”
“白蛟號現在的價格已經沒有當初那麽瘋狂了,很多星國甚至是聯邦都有幾十套克製白蛟號的辦法,我們賣不出500%的利潤。”
“白蛟號的作用在降低,其實我提議是賣掉白蛟號的產線,而我們可以供應可規避類材料。”
更好的計策。
可規避類材料才是這項技術的核心,就算產線賣掉了,技術也依舊掌握在他們手中。
不僅如此,他們可以借助這一點和其他星國聯合。
“嗯!”
“杜馬k理事的想法更好,我們可以出售白蛟號產線技術,利用其他星國生產白蛟號飛船,並以低價進行收購,這比我們重啟產線更好。”
“既補充了我們飛船數量的不足,又可以賺取高昂的利潤。”
“現在白蛟號就算賣不到500%的利潤,也可以賣到150%,而我們可以借助可規避類材料吃到其中100%的 利潤,那些星國拿到50%的利潤就已經爭著搶了。”
“杜馬k理事,你去調查一下周邊星國哪些符合要求,我們不怕加入的星國多。”
杜馬k聽到有自己的任務,十分高興。
“沒問題。”
“我這就去,之後的談判部分也交給我吧。”
杜馬k很努力,喬托分頓時感覺到了壓力。
兩人之所以出現在會議中,也是戰爭之後兩人商量的結果。
他們不能再遠離超星科技集團的核心層了,這樣下去隻能頹廢掉,最終變成文明戰爭之中的傀儡。
喬托分依舊保留自己的拉斯蒂王身份,但他卻拿回了自己理事的權利,他要用理事的權利來控製星國,而不是簡簡單單隻有一個王的身份。
因為王在拉斯蒂星國的權力很小,他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動用的資源量更不用說了。
兩人都在想辦法。
但嚴夏其實更希望他們頹廢一點。
計劃開始之前,他們不頹廢自然更好,可以幫助到嚴夏一些。
而計劃開始之後,嚴夏就要提防他們後麵的那個文明了,他們遠離核心人類文明遭遇危險的可能就越小。
雖然隻是猜測,但另可信其有。
然而,他們現在依舊坐在了這裏,嚴夏並未對他們有過多幹涉。
作為文明的領袖。
他的幹涉很可能導致事情發生不可預知的變化。
要說其實他已經幹涉了,但現在的幹涉還是在原本那個文明的計劃範圍內,劇情一直在穩定推動。
既然白蛟號產線問題有了解決,嚴夏便開始下一個問題的討論。
“飛船在真正大型戰場中隻能淪為炮灰角色,就算虛空級飛船可堪一用,但終究和戰艦有所差距。”
“我們在上次戰爭中應該慶幸我們的敵人很弱,和我們一樣都使用飛船來做主力。”
“但是,真正的上等星國,戰艦和飛船的比例已經非常微妙了,在戰鬥力方麵,能夠被稱為上等星國的,無一不具備一支純粹由戰艦組成的艦隊,這個標準是2500艘。”
“而我們現在戰艦的數量僅僅隻有82艘。”
雖然是戰爭後的數量。
但就算計算戰爭前的數量也太少太少了,四個星國全部綁在一起,其實都夠不到上等星國的門檻。
82艘這個數字讓在座的人都察覺到自己的弱小。
原本戰爭勝利後的興奮勁兒一下冷卻下來。
參加會議的還有超星科技集團的各部部長、經理。
他們對這方麵的信息掌握得更多。
特別是資源部、市場部和工程部。
“暫時戰艦產能還沒辦法拉上來,更合理的方案是購買戰艦。”
“我們市場部進行了相關調研,發現在市麵上售賣的戰艦有多艘,最低價格是320億,最高價格是4200億。”
在十幾萬年前,一艘戰艦的價格低至5000萬能源幣,生物戰艦的價格更低,1000萬就可以製造出來。
但是現在,戰艦的技術持續走高,外加人類文明的通貨膨脹,戰艦基本價格都在500億能源幣以上。
最頂尖的戰艦可以貴到1萬億,但那很少了。
戰艦的大小一般是戰艦價值的決定性因素,原因不是耗材多了,而是加裝的能源和武器係統多了,製造一個空殼的話其實成本隻有幾十億能源幣,大致占據一艘戰艦總成本的十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
320億的戰艦一般是1萬米級戰艦,通常來說很少存在米級以下的戰艦,1萬米級戰艦超過95%都是米級。
4200億的戰艦一般就是10萬米級的大型戰艦了。
1萬億的戰艦取決於主炮和引擎的規格,5000億級以上的戰艦普遍搭載了超距武器。
矮行星級戰艦是50萬米級以上的戰艦,造價2~10萬億,售價一般在5~20萬億之間,但不對外售賣,二十八星國盟約中有兩條矮行星級戰艦的產線,1000年平均產出1艘,整個二十八星國盟約也才幾十艘而已。
聯邦那邊的矮行星級戰艦很多,因為嚴夏的命令,削減常規級戰艦,增產矮星係級戰艦,現在聯邦的矮行星級戰艦數量已經超過1300艘,還在不斷增加。
市場部想要購買戰艦的想法被嚴夏給排除。
“購買的戰艦有很多硬件和軟件上的漏洞,一般是那些製造不了戰艦的星國或者說公司所在的本星國在購買。”
“我們既然可以製造戰艦,那就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後門是任何公司都會做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後門是什麽。
如果他們之後僅僅隻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了,那麽嚴夏會選擇這個方案,但之後他們要急速擴張,必然被一些勢力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如果戰艦被從後台操控,那麽後果簡直不敢想象。
真正讓嚴夏在意的其實是幾百年前來自霜藍星國的信息,聖比斯星國在投降的時候給了這個信息,讓他們放過聖比斯星國,並一同效忠那個公爵。
如果在第一階段的計劃中,嚴夏肯定會效忠,因為他希望拉斯蒂星國在二十八星國內部混,擾亂二十八星國盟約。
但是現在這個階段,他必須要盡快讓戰事停止下來,迎接真正的文明戰爭。
那拉斯蒂星國就需要作為一個獨立的存在來讓二十八星國盟約感受到威脅,甚至在之後和二十八星國盟約分庭抗禮。
“但是現階段我們沒辦法再增加戰艦產線了。”
“戰艦的產線和飛船的產線不一樣,戰艦的技術壁壘太多,是一個全麵的戰鬥平台,而不僅僅隻是一個搭載武器的盒子。”
搭載武器的盒子就是說的星國這邊的戰鬥飛船。
真正決策的還是主機。
但是讓戰艦主機去調控整個戰局,算力上的優勢就不明顯了。
一支戰艦組成的艦隊,同時也是一個龐大的主機群,整體的算力可以將對方壓得死死的。
在遠距離戰場上,戰鬥的時間線比一般戰場要長,想要擊中敵艦就很困難,艦隊都是無序移動的,但再無序移動,在更宏觀的尺度下都會變成有序,比如10個數字組成的排列組合,如果可以計算出所有的排列方案,那麽就可以得出下一步的變化。
戰艦的主機通過這種運算,就算再無規則的移動也能找到一些規律,並計算出最有概率的移動方向,然後擊中目標。
主機是核心,但主機真要做到對戰場的完全掌控,其他方麵的東西也必不可少。
全部的硬件升級加起來,造成了戰艦製造難度高,成本高。
中等星國一般隻會有幾條戰艦產線,而且一條戰艦產線的產能通常是每百年兩三艘,有些可能連兩三艘都做不到,因為中等星國想要生產戰艦,很多核心零部件都要依靠進口,這是卡脖子的技術。
就算是現在的拉斯蒂星國也一樣。
“周圍一些星國似乎也有戰艦產線。”
“這裏是邊緣星域,沒有那麽多的資源讓他們生產更多的戰艦,我們可以租用他們的產線生產戰艦。”
“大的戰艦公司可以留後門,而這些星國的粗糙戰艦產線,後門大部分我們都可以發現,也放心一些。”
此時喬托分提議。
戰艦也需要保養,保養費高昂,所以一個星國不可能一直生產戰艦,在戰艦到達數量之後,就會停止。
“但是他們能放心給我們生產嗎?”
都是鄰居,我給你生產了,你反手過來打我怎麽辦?
“簽訂和平協議,建立貿易融合,實現雙方利益共同體。”
“我們需要一些盟友,而那些星國肯定也希望我們成為他們的盟友,這些盟友我們可以在建立白蛟號產線的時候給予他們一定優惠,雖然不可能全部同意,但應該有一部分。”
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喬托分朝著嚴夏說道:“這件事交給我來做,我會給公司一個滿意的結果。”
喬托分能力雖然不強,但也不至於這點事都做不好。
而且他還有專業的團隊。
嚴夏同意了這個方案。
前後兩個方案就是接下來拉斯蒂星國要做的事情,賺錢和將錢變為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