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得到椘給予的橄欖枝文明材料之後就已經在開始製造行星級戰艦。


    而現在其實早已經距離當初經過了1萬年。


    情況其實比當初嚴夏得到材料的時候預估得要難得多,因為對於行星級戰艦他們投入了太多的預期,如果行星級戰艦隻是比矮行星級戰艦大上一些,那麽又有什麽用呢?


    在能源方麵,行星級戰艦極力的追求更高的可持續的能量。


    最初的計劃是儲存巨量的正反物質,但反物質的開發需要能量去置換,所以聯邦中的反物質能源其實十分有限,或許可以支撐戰爭使用,但這和作為推進器去工作完全是兩碼事。


    1g反物質和1g正物質湮滅的能量是1.8*10^14焦耳,相當於4.3萬噸tnt當量,1kg就相當於4300萬噸tnt當量,1噸反物質和1噸正物質湮滅相當於430億噸tnt當量,1萬噸反物質和1萬噸正物質湮滅相當於430萬億噸tnt當量,差不多相當於5~6個滅絕地球恐龍的小行星撞擊的威力。


    而要推動行星級戰艦需要多少反物質?


    答案可能是100萬噸。


    將行星級戰艦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則可能需要5000萬噸甚至更多。


    而將行星級戰艦加速到km\/s的速度甚至現在的要求是接近km\/s,需要多少反物質?


    算不清了,可能是50萬億噸吧。


    這太多太多了,可以說開一次就足以消耗掉聯邦的所有庫存。


    所以第二方案依舊延續了之前的想法,就是在行星級戰艦的內部塞入一顆行星,以行星的引力來提供持續能源,同時,以引力輔助電磁力在行星內部設置聯合型的托卡馬克裝置,以核聚變能供應反物質捕捉裝置實現反物質、核聚變、引力能的三項功能。


    其中核聚變和引力能主要供給飛船的能源,而反物質則會直接送入動力係統。


    這是現目前最合適的方案,引力會大大減少其他方麵能源的損耗,甚至飛船本身也不用消耗大量的能源去維持引力。


    缺點是行星級戰艦會因此而損失探測精度,比如對引力波的探測將借助其他副艦完成。


    為了讓行星的體積變小同時質量足夠大,聯邦特地選取了恒星內核。


    恒星在遭受毀滅打擊之後本身其實隻有極小的可能性形成紅矮星了,特別是小質量的恒星,大概率的情況下這顆恒星會直接死亡,死亡後的恒星會留下固態內核,這些固態內核的密度可能會超過20g\/cm^2,比黃金的密度還要大。


    一些恒星內核可能隻有地球差不多大,甚至比地球還要小。


    這些恒星內核多半來自於紅矮星。


    問題來了,去什麽地方找恒星內核?


    其實根本不用找,之前聯邦想要能源的時候大量的毀滅恒星,聯邦現在完全可以隨意的挑選適合的恒星內核。


    因為是第一艘行星級戰艦的緣故,聯邦也盡可能的壓縮製造成本,以這一艘行星級戰艦當做練手之作,當初的昆侖號也是如此。


    但因為擁有了一顆恒星內核,這艘巨艦的體型終究是小不了。


    這艘巨艦整體的形狀是橢圓形,不像橄欖球那麽的橢圓,其實更像是一顆比較圓潤的雞蛋。


    在橫軸上,飛船的長度達到了2.41萬公裏,整體高度和寬度是一樣的,2.02萬公裏,內部的核心直徑為1.57萬公裏(地球的直徑為km),該內核的質量大概是地球的7.66倍。


    該飛船的總體質量也來到了7.1967x10^25kg,也就是地球質量的12.05倍。


    在第一艘矮行星級巨艦昆侖號誕生的大概年後,終於,聯邦第一艘行星級巨艦“鯤鵬號”誕生了。


    利用聯邦最先進的,直徑達到了7125km的巨型反物質推進器,其速度也可以穩定在km\/s。


    說是裏程碑也不為過。


    但感覺上卻沒有提升多少,因為當初昆侖號的速度是km\/s,兩者之間的速度差距隻有37.6%,這意味其實在4萬年中聯邦的推進器技術一直沒有革命性的變化。


    在鯤鵬號上聯邦實現了多個第一。


    第一次製造行星級巨艦。


    第一次在巨艦內部塞入真正的行星。


    第一次將械神安裝在戰艦上。


    第一次在戰艦內實現完整的生態係統。


    第一次製造超巨型單個推進器。


    第一次在戰艦上搭載超距武器。


    第一次為戰艦做了拉格朗日軌道係統。


    第一次戰艦內部安裝了矮行星級物質提取裝置,可將矮行星送入該裝置中轉換為能源。


    ……


    無數個第一次。


    當然,鯤鵬號也有自己的第一次。


    它的第一次就是達宇宙絲綢之路末端,上真正的戰場。


    得益於p\\u003dnp技術的突破,鯤鵬號也是唯一一艘完全由主機掌控的戰艦,它的內部沒有任何生命體,至於上麵的第一次在戰艦內實現完整的生態係統則是一場實驗。


    既然在行星級巨艦中本身就擁有一顆行星,那麽在這顆行星表麵構建出完整的生態鏈也是可行的,實驗結果是的確如此。


    不過之後它內部的生態係統就被銷毀了,因為維持這個生態係統需要占用一定的能源。


    鯤鵬號理論上可以拆分成細小的零件然後通過超對衝裝置運輸,但現實是不行。


    因為內核的存在,戰艦可以拆分,但行星不可以啊。


    所以鯤鵬號隻能自己飛去宇宙絲綢之路末端。


    “行星級巨艦將在戰場上大放異彩。”e朝著嚴夏說道,它對鯤鵬號似乎擁有絕對的自信。


    “鯤鵬號安裝的械神算力已經超越了之前沒有p\\u003dnp技術的我,理論上它根本就不算是一艘戰艦,而是一座堡壘。”


    e改變了戰艦的命名方式,行星級戰艦被正式的命名為星際戰爭堡壘。


    因為它太大,可容納的東西也太多,事實上鯤鵬號根本就不需要攜帶任何戰艦單位,因為它自己就可以生產戰艦單位,它將在一路上持續不斷的生產戰艦,當它到達橄欖枝文明星域範圍內的時候,它就會發展成一支龐大的艦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帶AI流浪宇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非是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非是月並收藏開局帶AI流浪宇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