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所說的巨艦其實已經提上日程了。
奇異物質可以抵抗超強壓力,亦或者說奇異物質本身就需要超強壓力。
那麽如果在戰艦內部製造出一個大質量物體,就可以借助這個大質量物體的引力為戰艦提供能量。
之前不行是因為大質量物體在戰艦內部肯定會引發戰艦本身的不穩定和艦身的形變,畢竟能提供充足引力能的大質量物體可不是一顆矮行星那麽簡單,而是需要更強的引力。
戰艦和\/星城有所不同的是,\/星城本身並不需要超快速的移動,它相較於戰艦來說,更像是一座太空堡壘,或者說是缺乏移動能力的指揮主艦。
而且\/星城根據現在的最新研究,這座星城是無法離開恒星係的,因為\/星城本身對抗引力的辦法是平衡,利用恒星和\/星城本身的大質量引力來達到平衡狀態,並利用一些物質來收集和消耗引力的能量,使得引力對於\/星城的相互作用力再度減小。
可以說\/星城本身的技術性其實沒有什麽難點。
那是橄欖枝文明無法製造出巨型戰艦嗎?
這自然不可能。
橄欖枝文明之所以建造星城,是因為這樣既可以提供居住空間,又可以持續不斷的利用引力能來儲備能量,這是戰艦不具備的功能。
而且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橄欖枝文明本身的科技形態,\/星城可以分解成龐大的艦隊,那麽它們就更沒有理由製作巨型戰艦了,這對於它們來說是多餘的。
特別是現實和什麽星際類遊戲不同,你戰艦放在那裏就放在那裏了,在現實中,戰艦本身就代表著巨額的支出,和一般人買車之後也會有各種開銷是一樣的。
拿地球時代的中型航母來舉例,一般中型航母每年的開銷都在10億往上,出海一次增加開銷3000萬到5000萬之間,配合艦隊編製演練一次開銷通常會上億,一艘航母到退役總開銷是隨便破千億的,其服役期還隻有短短幾十年。
同一般軍用設備維護成本遠高於普通汽車一樣,通常來說一艘戰艦每年的支出也遠高於地球上的航母,一般為戰艦造價的20~40分之一,聯邦普通戰艦的服役年限比航母長太多了,一般是2000~5000年,也就是說,最少一艘戰艦從服役到退役消耗的資金是50倍造價,至多可以來到250倍。
如昆侖號,其實昆侖號很久已經停留在一個地方沒用動了,但是每年都會燒掉162億能源幣,距離嚴夏上次登上昆侖號已經過了2000多年了,近3000年了,可想而知昆侖號有多燒錢。
要知道文明聯邦內部現在市值最高的公司也才3000多億能源幣,20年就直接讓聯邦最大公司破產。
\/星城本身的維護費用已經非常高了,橄欖枝文明完全沒有必要給自己徒增負擔。
同樣的,這也是為什麽e不去更換一些星係內部老舊戰艦的原因,因為新戰艦更大更強了,也意味著造價和維護費用更高了,聯邦吃不住這樣龐大的消耗。
不過巨艦時代對於文明聯邦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巨艦時代來臨也就意味著文明聯邦不用去製造更多的小戰艦,每個恒星係隻需要1艘巨艦就可以了,根據e的計算,隻要巨艦完全取代那些小戰艦,其實單純在維護費上會少103%左右,這很有用。
要知道聯邦現在因為在戰備狀態,其實戰艦的數量是有些過多的,若隻是維持聯邦內部穩定,威懾外敵,現在聯邦內部的戰艦數量可以直接減少50%。
之前e將那麽多戰艦直接毀在了和橄欖枝文明的戰鬥中其實也不太心疼,因為這些戰艦毀了其實更好,畢竟也已經運不回聯邦了,開回去的代價遠超在聯邦直接再造的。
巨艦本身節約成本還有一個因素。
就是小型戰艦需要多個艦種配合,每一個艦種需要發揮不同的功能,但巨艦因為大,這些功能都可以集中在一艘戰艦上,即一艘戰艦就可以相當於一個艦隊甚至多個艦隊。
而覆蓋麵的問題可以使用更多的戰機和飛船去解決,巨艦大,那就可以容納更多的這些小東西,這些小東西甚至不需要維護,壞了直接換就是。
火力問題,小戰艦一艘隻能攜帶最多3個主炮,而巨艦一艘就可以攜帶幾十上百個主炮,甚至還可以加裝功率強大的主炮,所以火力也是巨艦更勝一籌。
這些原因都導致現在聯邦其實在往巨艦時代發展。
昆侖號就是第一艘試做巨艦。
而在e的計劃中的巨艦其實不是昆侖號這樣的矮行星級巨艦,而是真正的行星級巨艦或者巨行星級巨艦。
這兩種巨艦為另一個東西提供了空間。
那就是白矮星。
龐大的巨艦可以容納一顆白矮星,利用白矮星的恐怖引力帶動巨艦運轉,提供給巨艦幾十億年都用不完的能源。
這簡直是瘋狂。
但在有了默金這種奇異物質後,白矮星巨艦成為了可能,甚至e還有更為瘋狂的想法,嚴夏翻看了一下模擬宇宙的記錄,發現最近200年e在其中實驗了中子星巨艦。
若不是因為現在還不了解黑洞的具體特性,模擬宇宙也無法模擬出黑洞來,嚴夏覺得e會測試一下黑洞巨艦,亦或者是超大型黑洞巨艦,幾千萬倍太陽質量的那種。
當然,這些都還存在幻想階段。
就嚴夏所知,e現在的目標還是務實的,它會在昆侖號內部用小型黑洞先製造出一個高密度天體,然後用巨量的能源維持這個高密度天體的穩定,最後再圍繞穩定的高密度天體製造引力能裝置,最後就是讓引力能裝置生產的能量高於維持高密度天體穩定的消耗能量,實現能量的正向獲取。
為此,e和椘進行了一次交易。
交易的內容就是先進的引力能技術!
奇異物質可以抵抗超強壓力,亦或者說奇異物質本身就需要超強壓力。
那麽如果在戰艦內部製造出一個大質量物體,就可以借助這個大質量物體的引力為戰艦提供能量。
之前不行是因為大質量物體在戰艦內部肯定會引發戰艦本身的不穩定和艦身的形變,畢竟能提供充足引力能的大質量物體可不是一顆矮行星那麽簡單,而是需要更強的引力。
戰艦和\/星城有所不同的是,\/星城本身並不需要超快速的移動,它相較於戰艦來說,更像是一座太空堡壘,或者說是缺乏移動能力的指揮主艦。
而且\/星城根據現在的最新研究,這座星城是無法離開恒星係的,因為\/星城本身對抗引力的辦法是平衡,利用恒星和\/星城本身的大質量引力來達到平衡狀態,並利用一些物質來收集和消耗引力的能量,使得引力對於\/星城的相互作用力再度減小。
可以說\/星城本身的技術性其實沒有什麽難點。
那是橄欖枝文明無法製造出巨型戰艦嗎?
這自然不可能。
橄欖枝文明之所以建造星城,是因為這樣既可以提供居住空間,又可以持續不斷的利用引力能來儲備能量,這是戰艦不具備的功能。
而且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橄欖枝文明本身的科技形態,\/星城可以分解成龐大的艦隊,那麽它們就更沒有理由製作巨型戰艦了,這對於它們來說是多餘的。
特別是現實和什麽星際類遊戲不同,你戰艦放在那裏就放在那裏了,在現實中,戰艦本身就代表著巨額的支出,和一般人買車之後也會有各種開銷是一樣的。
拿地球時代的中型航母來舉例,一般中型航母每年的開銷都在10億往上,出海一次增加開銷3000萬到5000萬之間,配合艦隊編製演練一次開銷通常會上億,一艘航母到退役總開銷是隨便破千億的,其服役期還隻有短短幾十年。
同一般軍用設備維護成本遠高於普通汽車一樣,通常來說一艘戰艦每年的支出也遠高於地球上的航母,一般為戰艦造價的20~40分之一,聯邦普通戰艦的服役年限比航母長太多了,一般是2000~5000年,也就是說,最少一艘戰艦從服役到退役消耗的資金是50倍造價,至多可以來到250倍。
如昆侖號,其實昆侖號很久已經停留在一個地方沒用動了,但是每年都會燒掉162億能源幣,距離嚴夏上次登上昆侖號已經過了2000多年了,近3000年了,可想而知昆侖號有多燒錢。
要知道文明聯邦內部現在市值最高的公司也才3000多億能源幣,20年就直接讓聯邦最大公司破產。
\/星城本身的維護費用已經非常高了,橄欖枝文明完全沒有必要給自己徒增負擔。
同樣的,這也是為什麽e不去更換一些星係內部老舊戰艦的原因,因為新戰艦更大更強了,也意味著造價和維護費用更高了,聯邦吃不住這樣龐大的消耗。
不過巨艦時代對於文明聯邦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巨艦時代來臨也就意味著文明聯邦不用去製造更多的小戰艦,每個恒星係隻需要1艘巨艦就可以了,根據e的計算,隻要巨艦完全取代那些小戰艦,其實單純在維護費上會少103%左右,這很有用。
要知道聯邦現在因為在戰備狀態,其實戰艦的數量是有些過多的,若隻是維持聯邦內部穩定,威懾外敵,現在聯邦內部的戰艦數量可以直接減少50%。
之前e將那麽多戰艦直接毀在了和橄欖枝文明的戰鬥中其實也不太心疼,因為這些戰艦毀了其實更好,畢竟也已經運不回聯邦了,開回去的代價遠超在聯邦直接再造的。
巨艦本身節約成本還有一個因素。
就是小型戰艦需要多個艦種配合,每一個艦種需要發揮不同的功能,但巨艦因為大,這些功能都可以集中在一艘戰艦上,即一艘戰艦就可以相當於一個艦隊甚至多個艦隊。
而覆蓋麵的問題可以使用更多的戰機和飛船去解決,巨艦大,那就可以容納更多的這些小東西,這些小東西甚至不需要維護,壞了直接換就是。
火力問題,小戰艦一艘隻能攜帶最多3個主炮,而巨艦一艘就可以攜帶幾十上百個主炮,甚至還可以加裝功率強大的主炮,所以火力也是巨艦更勝一籌。
這些原因都導致現在聯邦其實在往巨艦時代發展。
昆侖號就是第一艘試做巨艦。
而在e的計劃中的巨艦其實不是昆侖號這樣的矮行星級巨艦,而是真正的行星級巨艦或者巨行星級巨艦。
這兩種巨艦為另一個東西提供了空間。
那就是白矮星。
龐大的巨艦可以容納一顆白矮星,利用白矮星的恐怖引力帶動巨艦運轉,提供給巨艦幾十億年都用不完的能源。
這簡直是瘋狂。
但在有了默金這種奇異物質後,白矮星巨艦成為了可能,甚至e還有更為瘋狂的想法,嚴夏翻看了一下模擬宇宙的記錄,發現最近200年e在其中實驗了中子星巨艦。
若不是因為現在還不了解黑洞的具體特性,模擬宇宙也無法模擬出黑洞來,嚴夏覺得e會測試一下黑洞巨艦,亦或者是超大型黑洞巨艦,幾千萬倍太陽質量的那種。
當然,這些都還存在幻想階段。
就嚴夏所知,e現在的目標還是務實的,它會在昆侖號內部用小型黑洞先製造出一個高密度天體,然後用巨量的能源維持這個高密度天體的穩定,最後再圍繞穩定的高密度天體製造引力能裝置,最後就是讓引力能裝置生產的能量高於維持高密度天體穩定的消耗能量,實現能量的正向獲取。
為此,e和椘進行了一次交易。
交易的內容就是先進的引力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