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城大捷,朝鮮舉國上下歡欣鼓舞,國家免於崩潰。


    箕勿又擺出國王的架勢,搞了一出王上還都的儀式,吹吹打打地回到了破敗不堪的箕城。


    箕勿在尚未被大火燒毀的偏殿升殿議事,討論對箕城之戰的封賞。


    此前息長耕已經以執政、上將軍的名頭,掌握了朝鮮的軍政大權,封無可封。


    沒想到箕勿還真說話算話,將息長耕封為“王弟”,再次重申舉國軍政大事悉以聽之。


    倒不是箕勿有多麽信守承諾,而是朝鮮國中目前確實無可用之將,息長耕就是箕勿的救命稻草。


    隻要能救命,叫爹也行!


    箕勿又封校尉王廖與校尉搜為將軍,並封賞女子、金帛、土地若幹,當然都是空頭支票,箕勿手裏現在連下頓飯的糧食都沒籌齊呢。


    搜這個單字叫著挺別扭,基於他出身越國,於是眾人就稱之為越搜將軍。


    辰國方麵,在箕城大敗虧輸,又聽聞中原援兵源源不斷抵達朝鮮,一時心中生怯,遂收縮防線,蓄勢待發。


    抓住這有利的時機,息長耕連續采取三條措施,應對當下時局。


    一是抓住朝鮮民心、軍心回升向好的態勢,迅速收攏人心,恢複生產,組織兵源,強化武備,修補城防,沿大同江一線建立起穩固的灘頭陣地,防止辰國再次渡江來襲。


    特別要加強對糧草的收集與對武器的生產。朝鮮的水平也隻是停留在青銅冶煉層麵,肯定不如漢國的精鐵與精鋼武器,隻能算是聊勝於無吧。


    不過從辰國擊敗朝鮮,蠻族擊敗文明來看,唯武器製勝論也是存在很大問題的,辰國的蠻兵甚至還在使用骨製箭鏃,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將朝鮮國土衝得七零八落。


    所以說訓練新兵,還要注重對戰鬥意誌的培養,讓士卒們知道為誰而戰,為誰而死。


    二是抓緊修補戰船,並在離島建立一個封閉式造船場,由隨舟師出征的工匠督工,既可保密,又為下一步水戰做好充足準備,畢竟這個半島三麵環海,打仗離不開舟師。


    在修補好戰船之後,息長耕派人出海,繼續向齊國海岸線方向偵察,尋找齊公呂貸所在的海島。


    三是執行之前製定的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派出使臣前往真番和臨屯兩大部落進行遊說,力爭早日形成三方聯盟,組織起對抗辰國的有生力量。


    派誰前去呢,沒想到原朝鮮王箕勿統治之下,竟然沒有一個忠貞有識之士。


    鑒於三家之前關係並不和睦,並且時不時還發生點小衝突,朝鮮臣子對前往真番、臨屯出使,畏之如虎,貪生怕死,竟然沒人敢應。


    息長耕暗暗下決心,這幫家夥一個都不能用,下一步必須對朝鮮官場進行大換血,培養一批聽令於己的官吏隊伍,徹底架空箕勿這個老東西。


    但出使三方,又是“打、拉、滅”三步走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拉”不到人,或者真番、臨屯反被辰國拉走了,那這事就嚴重了。


    統一朝鮮半島就別提了,能不能保住一塊根據地,都成問題。


    朝鮮方麵靠不住,息長耕隻好從自己的隊伍裏麵考慮人選,他派人尋找將軍王廖和越搜,一同前來議事。


    王廖很快來,但是越搜卻遍尋不著。後來朝鮮國王箕勿派人前來告知,越搜將軍已成為國王的座上賓,正在深入淺出地探討修道成仙,長生不老之術,顧不上前來議事。


    箕勿好歹也是朝鮮名義上的國王,對他的話,息長耕還是要尊重一點。


    而越搜也是越國校尉,人家把軍隊的指揮權都讓渡了,這點小事就別計較了。


    王廖聽聞了息長耕的煩惱,立即將胸脯拍得山響,表示自己願意出使真番、臨屯兩大部族,保證完成任務。


    此時也確實無可用之人,而落實“拉”的戰略任務又迫在眉睫,無奈之下,息長耕隻好命王廖出使。


    臨行之前,息長耕拉住王廖的手,再三叮囑:“賢弟此去,務必珍重。此土或可棄之,漢王之命不可不複啊!”


    經過箕城之戰,王廖也在朝鮮底層軍卒中發現了不少有膽略、有見識、敢打敢拚的血勇之士,於是組織其中一百人,與漢卒混編在一起,全部漢式裝備,組成一個能文能武的使團,一人雙馬,快速出使。


    真番和臨屯兩部,其實就是部落式集團,但受中原風氣影響,各自自稱為國,首領稱王。以真番部人多勢眾,臨屯部一般會跟隨與效仿真番部的做法。


    本著先難後易的精神,王廖帶人直奔真番部所在的狼林山。


    此時,漢國增兵,箕城大捷的消息,也先後傳到了真番與臨屯,臨屯部派出使臣,正在向真番王大且榮請示。


    突然部眾來報:“有使前來,求見國王。”


    大且榮問道:“來者何人?”


    部眾道:“來者自稱是漢國校尉、朝鮮將軍,名叫王廖。”


    大且榮臉上陰晴不定,心中暗自琢磨,要是箕勿那老小子派人來,本王絕不理會。


    但是這個叫做“漢”的中原諸侯,兵精將勇,一戰而下箕城,本王還是要小心應對。


    大且榮道:“有請!”


    不一會兒,王廖率領兩名親隨大步踏進真番王高大寬闊的議事廳,隻見整座大廳全部以粗大的原木築成,建築風格粗獷原始,與中原風格完全不同。


    “外臣王廖見過真番王!”王廖不卑不亢,大方得體,既體現使者身份,又不失上國風範。


    真番王大且榮在虎皮墊子上略略欠了欠身:“貴使何來?”


    “為真番安危前來?”


    “嗯?我真番勇士十萬,上山可擒虎豹,下海可捉蛟龍,危從何來?”


    朝鮮唇也;真番、臨屯,齒也。唇既亡,齒寧不寒乎?今辰國獨大,縱兵侵略。朝鮮既亡,真番、臨屯則不保矣。


    唇亡齒寒這個典故,也是王廖在漢水軍校進修時,從假途伐虢這個戰例中學到的,今天用在這裏,還真是非常貼切。


    大且榮道:“既如此,君謂計將安出?”


    王廖道:“弱弱聯合,可勝強者。辰強則聯朝,朝強則聯辰。此真番、臨屯自保之道也。”


    大且榮聽了暗自點頭,講得好有道理。


    “貴使暫請到客帳歇息,容我君臣商議後再作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封少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封少水並收藏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