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白衣渡江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巴王聽眾樊紫金的建議,下王令從周邊地區抽調精兵強將,籌集糧草軍需,全力支持閬中防務。
閬中,東、南、西三麵環水,嘉陵水在此一改群山之中的奔騰激越,變得靜水流深,它溫柔地繞出一個“幾”字形,輕輕地將閬中城環抱其中。
到達閬中,嘉陵水道變得寬闊平緩起來,更適合於大型船隻的航行。
閬中城的北麵,倚靠著盤龍山。盤龍山成為閬中的天然屏障,使之背有依靠,無後顧之憂。
閬中守將巴天冶,也是巴國比較能打的將領之一。但由於出身微賤,不懂世故,故而升遷緩慢,仕途坎坷。
太傅樊紫金偶然一個機會得識巴天冶的才識,遂對其層層擢拔,倚為心腹。
但在巴天冶的任命問題上,三大家族互相掣肘,陰謀算計。
巴天冶又不懂逢迎送禮,故而那些油水肥沃的職守根本輪不到他,於是被派往了北部邊陲——閬中。
巴天冶對閬中的戰略地位也高度認識,再加上樊紫金的暗中幫扶,閬中城的城防做得紮實穩固,深根固柢。
其一,巴天冶在閬中上遊、下遊每五裏處設置一處烽火台,用以警戒。
烽火哨台高望遠,盡收嘉陵水於眼底,一旦上下遊有何異動,立即燃起烽火,傳遞軍情。
而且烽火台築得極高,易守難攻,就是有數名軍卒把守,也不易被攻破。
其二,巴天冶訓練了一支水軍,共計有船隻近二百艘,使之成為閬中城的第一道防線。
水軍以嘉陵江畔子弟為主,水性熟稔,浪裏白條,戰鬥力非同一般。
日常在嘉陵水上操練水戰技法,做好應對準備。閑時也在碼頭附近盤查往來船隻,收取賦稅。
其三,對閬中的城防進行了全麵升級,對城門、甕城、角樓等容易受到攻擊的部分,全部采用石砌外牆。同時進行了加高、加固。
滾石檑木、弓弩箭矢、鎧甲盾牌,一應俱全。且糧草儲備充足,號稱可供全城食用三年。
其四,加強對城中守軍的訓練,頂風冒雨,日夜操練,訓練出嫻熟的作戰協同體係。戰事一起,很快能形成戰鬥力。
在巴天冶看來,閬中城石城湯池,堅不可摧。
但是上遊還有更上遊,高手背後有高手。
在更上遊的吐費城,淳於浩像被憋足了氣的氣球,急於找到發泄的出口。
閬中,是他一早就盯上了的目標。若不是俱酒擔心多麵樹敵,未許擅動,說不定此時淳於浩的“浩軍”,早就是閬中城的主人了。
淳於浩在不斷積攢力量,通過假扮漁民、商賈的眼線,得到閬中城的防備也在一日緊似一日。
兩邊好像賽跑似的,平行而進,但卻並未發生交集。
淳於浩對攻取閬中,設計了多套方案,不斷在輿圖之上推演訓練,與副將丁季反反複複,演練不輟,做到了爛熟於心。
當縱目王俱酒的伐巴檄文傳到吐費城的第一時刻,淳於浩立即點帳聚將,部署進攻吐費城的事宜。
淳於浩對水師眾將道:“浩自襄城追隨公子,戰少功薄,心實愧之。累及同袍,浩之罪也。”
眾營校齊齊拱手:“將軍言重。”
淳於浩道:“今日,公子手令已到,巴王無道,天兵伐之。浩與諸位,會逢其時,必一戰而下閬中,奪首戰之功。”
這些水師校尉也被憋壞了,一聽可以打仗立功,群情激昂,摩拳擦掌:“請將軍下令!”
淳於浩轉頭望著副將丁季,這位也是從襄城時期就跟隨俱酒的老夥計,這些年來一直默默地做他的副手,任勞任怨,勤勤懇懇。
“丁將軍,請訓軍令!”
丁季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悶聲悶氣地道:“嗯哼,出發!”
丁季這種“人狠話不多”的表現,更將士氣激得嗷嗷叫,淳於浩很是鬱悶,自己費了半天唾沫星子,不如人家老丁兩個字帶勁。
黃昏時分,第一梯隊在丁季的親自帶領下,精選軍中健卒,乘坐三十餘艘漁船,皆穿白衣(便服),扮作商人,船艙底層暗藏兵器,其上裝滿漁獲、米糧、陶器、酒水等物,扯起風帆,順江而下。
他們的主要任務,以商賈之名,騙取烽火台的信任,伺機全部控製兩岸烽火,不給巴天冶聞警而動的時機。
第二梯隊是由中翼、大翼組成的快速帆船隊,全部按密隔艙法製造,安裝了金屬撞杆,加裝了三角帆,從上遊而下,再加上風力推動,速度賊快。絕對不是巴國那些性質的木船可以比擬的。
這一隊的船艙之中埋伏精兵,備足火箭,火攻永遠是水師的拿手好戲。
第三梯隊是由新製的十二艘拍竿艦組成,主要負責對敵艦進行拍打破壞。
這是拍竿戰船首次運用於實戰之中,淳於浩對此十分重視,親自指揮,決心大展神威,大殺四方。
另有一隊神秘船隊,載著五百裝備精悍的士兵,悄悄趁著夜色出發,執行秘密任務。
天色越來越昏黃,嘉陵水上刮起大風,將江水吹得波濤洶湧、水光泛泛。
三名巴方守軍正聚精會神地立於烽火台上,突然看到上遊一隊船隻,在風浪中艱難地行駛過來。
一名巴軍立即彎弓搭箭,瞄準船隻;另一人迅速點起火把,站在了裝滿柴火的燃燒室前,隨時準備點放烽火。
中間一人雙手攏做喇叭狀,運用丹田之氣,高聲喝道:“何處船隻?速速停棹靠岸,接受盤查!”
呼呼亂刮的大風之中,江上之人也扯著嗓子回道:“我等乃是商客,販賣鹽巴、雜貨,因遇大風,中流失速,漂流至此。”
巴軍頭目:“速速靠岸,接受盤查。”
陸陸續續多艘船隻靠近岸邊,巴軍頭目立即命令底層軍卒前去盤查,而他自己則始終站在烽火台頂上,時刻準備應對不時之需。
五名巴軍打著嗬氣,罵罵咧咧地走將過來:“每船繳稅十一,方可入境交易。”
船隻之上頓時一片嘈雜:“什麽,往日俱是二十抽一,為何今日突然漲了如此之多?”
軍卒一邊通過搭好的木板跳上船隻,一邊繼續罵道:
“閬中城中駐軍日多,吃喝拉撒,事無巨細,不加稅賦,如何支撐?”
閬中,東、南、西三麵環水,嘉陵水在此一改群山之中的奔騰激越,變得靜水流深,它溫柔地繞出一個“幾”字形,輕輕地將閬中城環抱其中。
到達閬中,嘉陵水道變得寬闊平緩起來,更適合於大型船隻的航行。
閬中城的北麵,倚靠著盤龍山。盤龍山成為閬中的天然屏障,使之背有依靠,無後顧之憂。
閬中守將巴天冶,也是巴國比較能打的將領之一。但由於出身微賤,不懂世故,故而升遷緩慢,仕途坎坷。
太傅樊紫金偶然一個機會得識巴天冶的才識,遂對其層層擢拔,倚為心腹。
但在巴天冶的任命問題上,三大家族互相掣肘,陰謀算計。
巴天冶又不懂逢迎送禮,故而那些油水肥沃的職守根本輪不到他,於是被派往了北部邊陲——閬中。
巴天冶對閬中的戰略地位也高度認識,再加上樊紫金的暗中幫扶,閬中城的城防做得紮實穩固,深根固柢。
其一,巴天冶在閬中上遊、下遊每五裏處設置一處烽火台,用以警戒。
烽火哨台高望遠,盡收嘉陵水於眼底,一旦上下遊有何異動,立即燃起烽火,傳遞軍情。
而且烽火台築得極高,易守難攻,就是有數名軍卒把守,也不易被攻破。
其二,巴天冶訓練了一支水軍,共計有船隻近二百艘,使之成為閬中城的第一道防線。
水軍以嘉陵江畔子弟為主,水性熟稔,浪裏白條,戰鬥力非同一般。
日常在嘉陵水上操練水戰技法,做好應對準備。閑時也在碼頭附近盤查往來船隻,收取賦稅。
其三,對閬中的城防進行了全麵升級,對城門、甕城、角樓等容易受到攻擊的部分,全部采用石砌外牆。同時進行了加高、加固。
滾石檑木、弓弩箭矢、鎧甲盾牌,一應俱全。且糧草儲備充足,號稱可供全城食用三年。
其四,加強對城中守軍的訓練,頂風冒雨,日夜操練,訓練出嫻熟的作戰協同體係。戰事一起,很快能形成戰鬥力。
在巴天冶看來,閬中城石城湯池,堅不可摧。
但是上遊還有更上遊,高手背後有高手。
在更上遊的吐費城,淳於浩像被憋足了氣的氣球,急於找到發泄的出口。
閬中,是他一早就盯上了的目標。若不是俱酒擔心多麵樹敵,未許擅動,說不定此時淳於浩的“浩軍”,早就是閬中城的主人了。
淳於浩在不斷積攢力量,通過假扮漁民、商賈的眼線,得到閬中城的防備也在一日緊似一日。
兩邊好像賽跑似的,平行而進,但卻並未發生交集。
淳於浩對攻取閬中,設計了多套方案,不斷在輿圖之上推演訓練,與副將丁季反反複複,演練不輟,做到了爛熟於心。
當縱目王俱酒的伐巴檄文傳到吐費城的第一時刻,淳於浩立即點帳聚將,部署進攻吐費城的事宜。
淳於浩對水師眾將道:“浩自襄城追隨公子,戰少功薄,心實愧之。累及同袍,浩之罪也。”
眾營校齊齊拱手:“將軍言重。”
淳於浩道:“今日,公子手令已到,巴王無道,天兵伐之。浩與諸位,會逢其時,必一戰而下閬中,奪首戰之功。”
這些水師校尉也被憋壞了,一聽可以打仗立功,群情激昂,摩拳擦掌:“請將軍下令!”
淳於浩轉頭望著副將丁季,這位也是從襄城時期就跟隨俱酒的老夥計,這些年來一直默默地做他的副手,任勞任怨,勤勤懇懇。
“丁將軍,請訓軍令!”
丁季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悶聲悶氣地道:“嗯哼,出發!”
丁季這種“人狠話不多”的表現,更將士氣激得嗷嗷叫,淳於浩很是鬱悶,自己費了半天唾沫星子,不如人家老丁兩個字帶勁。
黃昏時分,第一梯隊在丁季的親自帶領下,精選軍中健卒,乘坐三十餘艘漁船,皆穿白衣(便服),扮作商人,船艙底層暗藏兵器,其上裝滿漁獲、米糧、陶器、酒水等物,扯起風帆,順江而下。
他們的主要任務,以商賈之名,騙取烽火台的信任,伺機全部控製兩岸烽火,不給巴天冶聞警而動的時機。
第二梯隊是由中翼、大翼組成的快速帆船隊,全部按密隔艙法製造,安裝了金屬撞杆,加裝了三角帆,從上遊而下,再加上風力推動,速度賊快。絕對不是巴國那些性質的木船可以比擬的。
這一隊的船艙之中埋伏精兵,備足火箭,火攻永遠是水師的拿手好戲。
第三梯隊是由新製的十二艘拍竿艦組成,主要負責對敵艦進行拍打破壞。
這是拍竿戰船首次運用於實戰之中,淳於浩對此十分重視,親自指揮,決心大展神威,大殺四方。
另有一隊神秘船隊,載著五百裝備精悍的士兵,悄悄趁著夜色出發,執行秘密任務。
天色越來越昏黃,嘉陵水上刮起大風,將江水吹得波濤洶湧、水光泛泛。
三名巴方守軍正聚精會神地立於烽火台上,突然看到上遊一隊船隻,在風浪中艱難地行駛過來。
一名巴軍立即彎弓搭箭,瞄準船隻;另一人迅速點起火把,站在了裝滿柴火的燃燒室前,隨時準備點放烽火。
中間一人雙手攏做喇叭狀,運用丹田之氣,高聲喝道:“何處船隻?速速停棹靠岸,接受盤查!”
呼呼亂刮的大風之中,江上之人也扯著嗓子回道:“我等乃是商客,販賣鹽巴、雜貨,因遇大風,中流失速,漂流至此。”
巴軍頭目:“速速靠岸,接受盤查。”
陸陸續續多艘船隻靠近岸邊,巴軍頭目立即命令底層軍卒前去盤查,而他自己則始終站在烽火台頂上,時刻準備應對不時之需。
五名巴軍打著嗬氣,罵罵咧咧地走將過來:“每船繳稅十一,方可入境交易。”
船隻之上頓時一片嘈雜:“什麽,往日俱是二十抽一,為何今日突然漲了如此之多?”
軍卒一邊通過搭好的木板跳上船隻,一邊繼續罵道:
“閬中城中駐軍日多,吃喝拉撒,事無巨細,不加稅賦,如何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