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駐隊矢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駐隊矢”戰術,出自南宋名將吳玠、吳璘兄弟。
這種戰術的最大特點就是:消滅虧箭進攻間隙的時間差。
在古代的遠程攻擊中,弓箭一直有著王者一般的地位,這種古老的工具從原始社會狩獵,到後世特種作戰,一直沒有在戰鬥中缺席過。
但弓箭手的射擊,往往有一個換箭的間隙。特別是整隊弓箭手射擊時,更是有著一個明顯的時間差。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之上,對手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差,間歇性地前進、前進、前進,直到進入弓箭無能為力的範圍,一躍而起,改變戰局。
後世防範狙擊作戰中,也有這種操作。通過準確預判狙擊手換彈的時間,或躲、或進,交替掩護前進。
“駐隊矢”的戰術,就是選勁弓強弩之士,分組分隊,按照嚴格的順序,分番迭射,交替放箭,號稱“駐隊”。
通俗地說就是“輪流射擊”。將弩手排列成三條或數條線,第一排弩兵發射時,第二排持機瞄準,第三排拉弦上箭,如此周而複始。
“駐隊矢”變單發為連發,變間隙為不絕,完美解決了弓手換箭的時間差問題,給對手以繁密如雨的箭矢打擊。
這是俱酒在“漢水軍校”教材中講過的課程,也是吳耕在安康城閑得發悶時,拿無數箭矢硬喂出來的一支遠程打擊部隊。
在安康、郇陽日久,幾乎無仗可打。今天好不容易聞到血腥味,吳耕哪能放過這個實戰練兵的好機會?
更為重要的一點,吳耕手下這支部隊的裝備中,以射程更遠、射擊精度更高、殺傷力更強的弩為優先設備,弩手數量遠勝弓手的數量,弩的數量也是雙倍配發。
弩與弓相比較,有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弩在拉弦上箭之後,可以將此種勢能儲存起來,保持“引而不發”的姿態,待扣動“懸刀”之後,再行發射。
而不像弓箭,拉弓搭弦之後必須盡快發射,否則人的手臂承受不了多長時間。
當然這也算是弩的弱點,一些強弩,因為弓弦的硬度很高,拉開不易,上弦不易,甚至需要腰部牽引或腳部踩踏,才能上好一根弦(比如踏張弩和腰張弩等),相對而言比較浪費時間。
吳耕的“駐隊矢”,在訓練中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為了徹底消滅時間差,保證無間歇地發射,吳耕專門安排了一隊輔兵負責上弦。
並且根據時間要求,負責上弦的士兵要略多於負責發射的士兵。
相對於一般分為三隊的陣形,吳耕進一步改良,將全部分為四隊,一隊舉弩發射,二隊持弩瞄準,三隊正在換弩,四隊負責裝弩!
這樣的組合,可以保證箭矢的密度不降,時間不隔,全負荷、飽和式對敵進行打擊。這樣訓練出來的“駐隊矢”相當完美!
很不幸,蒲左圖為首的蜀軍直接在關城之下撞上了吳耕,體會到了“駐隊矢”幾乎不間斷的攻擊。
吳耕一點也不珍惜箭矢,剛才渡江之時,一般士兵全部站在甲板之上,把船的吃水線都壓低了許多。
而船艙之中,全是成捆成捆的箭,三棱箭鏃!
吳耕記得,當年公子在漢水軍校講課時,曾經講過一個“範弗裏特箭矢量”的戰例,好像聽公子說是發生在上古時期的戰例,不過吳耕覺得老範這個名字真特麽拗口,就隨口改成了“老範箭量”!
“老範箭量”是唯兵器製勝論的一種,意指不計成本地投入龐大的箭矢量,對敵人進行密集射擊,意在迅速高效殲滅敵有生力量,使其難以組織有效的防禦,最大限度地減少己方人員的傷亡。
不過俱酒同時講過,唯兵器製勝論也是錯誤的,人定勝天,人的精神意誌才是最重要的戰勝因素。
現在這麽多箭矢,俺老吳不用白不用,反正箭矢管夠!
“怦怦怦怦怦怦怦怦……”
番次輪回,張而複出,射而複入,弩不絕聲!
不僅蜀軍沒見過這種打法,城上的氐人也被驚得目瞪口呆,話說秦人的箭是天上掉下來的嗎?這麽大量的使用,一點也不心疼。
有的氐人則暗暗腹誹:如果箭矢管夠,這仗老子也能打贏。
被火燒慌了蜀軍,再次麵對前所未見的攻擊,無數的蜀軍士兵被力道勁猛的弩矢撲倒、洞穿、擊傷、射死,甚至被死死地釘在地上。
蒲左圖在親兵護衛之下,龜縮在巨盾之下,聽到叮叮當當、不絕於耳的箭雨聲,心中無比的恐慌,他聲嘶力竭地大吼:“撤!撤!撤至射程之外!”
關城的左側,就是嘉陵水的灘塗,無數身燃火苗的蜀軍士兵,連滾帶爬地撲向灘塗,跳入水中滅火。
但這片荒蕪的灘塗同樣是個陷阱,由於此處是個水灣,水勢在此比較平緩,淤積了大量的爛泥黑土,變成了一個表麵無害、內藏風險的沼澤地。
撲通、撲通……
蜀軍像下餃子一樣先後跳下水中。火,是滅了,但是他們發現,整個身子開始不斷下陷、下陷。
沼澤中的蜀軍扯著喉嚨拚命地求救,但阻止不了更多的人爭先恐後地跳下水來。
後跳之人踩中先跳之人,直接將整個人,像釘釘子一樣給硬砸了下去。
一時溺斃者無數。
直到大部分明白了水中的危險,眼見得下水也不得生,方才阻止了蜀軍進一步下餃子的衝動。
但,大批楚軍依然衝向淺灘中,一邊取水、取泥滅火,一邊將手中的兵器、身上的皮甲、木甲扔得到處都是。
灘頭之上人頭攢動、接袂成帷。
蜀軍的厄運還沒有結束。數十隻小船突然出現在遠方,嫻熟地轉過江彎,箭一般地向蜀軍衝來。
這倒不是南鄭軍方的安排,而是氐人的水師。
符溪瀟的出現以及南鄭兵力的神威,給了氐人一種新的希望,他們可以不再看入侵者平周國和蜀國的嘴臉,痛痛快快地表達自己心中的愛憎取向——用箭!
氐人的箭當然沒法同南鄭方麵的鐵製、甚至是鋼製三棱箭鏃相比,但箭就是箭,不是筷子!
再加上蜀軍主動丟盔卸甲,袒胸露臂,作為士兵,不射兩箭都對不起自己手中的弓!
“嗖嗖嗖……”
“嗤嗤嗤……”
“啊啊啊……”
這種戰術的最大特點就是:消滅虧箭進攻間隙的時間差。
在古代的遠程攻擊中,弓箭一直有著王者一般的地位,這種古老的工具從原始社會狩獵,到後世特種作戰,一直沒有在戰鬥中缺席過。
但弓箭手的射擊,往往有一個換箭的間隙。特別是整隊弓箭手射擊時,更是有著一個明顯的時間差。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之上,對手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差,間歇性地前進、前進、前進,直到進入弓箭無能為力的範圍,一躍而起,改變戰局。
後世防範狙擊作戰中,也有這種操作。通過準確預判狙擊手換彈的時間,或躲、或進,交替掩護前進。
“駐隊矢”的戰術,就是選勁弓強弩之士,分組分隊,按照嚴格的順序,分番迭射,交替放箭,號稱“駐隊”。
通俗地說就是“輪流射擊”。將弩手排列成三條或數條線,第一排弩兵發射時,第二排持機瞄準,第三排拉弦上箭,如此周而複始。
“駐隊矢”變單發為連發,變間隙為不絕,完美解決了弓手換箭的時間差問題,給對手以繁密如雨的箭矢打擊。
這是俱酒在“漢水軍校”教材中講過的課程,也是吳耕在安康城閑得發悶時,拿無數箭矢硬喂出來的一支遠程打擊部隊。
在安康、郇陽日久,幾乎無仗可打。今天好不容易聞到血腥味,吳耕哪能放過這個實戰練兵的好機會?
更為重要的一點,吳耕手下這支部隊的裝備中,以射程更遠、射擊精度更高、殺傷力更強的弩為優先設備,弩手數量遠勝弓手的數量,弩的數量也是雙倍配發。
弩與弓相比較,有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弩在拉弦上箭之後,可以將此種勢能儲存起來,保持“引而不發”的姿態,待扣動“懸刀”之後,再行發射。
而不像弓箭,拉弓搭弦之後必須盡快發射,否則人的手臂承受不了多長時間。
當然這也算是弩的弱點,一些強弩,因為弓弦的硬度很高,拉開不易,上弦不易,甚至需要腰部牽引或腳部踩踏,才能上好一根弦(比如踏張弩和腰張弩等),相對而言比較浪費時間。
吳耕的“駐隊矢”,在訓練中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為了徹底消滅時間差,保證無間歇地發射,吳耕專門安排了一隊輔兵負責上弦。
並且根據時間要求,負責上弦的士兵要略多於負責發射的士兵。
相對於一般分為三隊的陣形,吳耕進一步改良,將全部分為四隊,一隊舉弩發射,二隊持弩瞄準,三隊正在換弩,四隊負責裝弩!
這樣的組合,可以保證箭矢的密度不降,時間不隔,全負荷、飽和式對敵進行打擊。這樣訓練出來的“駐隊矢”相當完美!
很不幸,蒲左圖為首的蜀軍直接在關城之下撞上了吳耕,體會到了“駐隊矢”幾乎不間斷的攻擊。
吳耕一點也不珍惜箭矢,剛才渡江之時,一般士兵全部站在甲板之上,把船的吃水線都壓低了許多。
而船艙之中,全是成捆成捆的箭,三棱箭鏃!
吳耕記得,當年公子在漢水軍校講課時,曾經講過一個“範弗裏特箭矢量”的戰例,好像聽公子說是發生在上古時期的戰例,不過吳耕覺得老範這個名字真特麽拗口,就隨口改成了“老範箭量”!
“老範箭量”是唯兵器製勝論的一種,意指不計成本地投入龐大的箭矢量,對敵人進行密集射擊,意在迅速高效殲滅敵有生力量,使其難以組織有效的防禦,最大限度地減少己方人員的傷亡。
不過俱酒同時講過,唯兵器製勝論也是錯誤的,人定勝天,人的精神意誌才是最重要的戰勝因素。
現在這麽多箭矢,俺老吳不用白不用,反正箭矢管夠!
“怦怦怦怦怦怦怦怦……”
番次輪回,張而複出,射而複入,弩不絕聲!
不僅蜀軍沒見過這種打法,城上的氐人也被驚得目瞪口呆,話說秦人的箭是天上掉下來的嗎?這麽大量的使用,一點也不心疼。
有的氐人則暗暗腹誹:如果箭矢管夠,這仗老子也能打贏。
被火燒慌了蜀軍,再次麵對前所未見的攻擊,無數的蜀軍士兵被力道勁猛的弩矢撲倒、洞穿、擊傷、射死,甚至被死死地釘在地上。
蒲左圖在親兵護衛之下,龜縮在巨盾之下,聽到叮叮當當、不絕於耳的箭雨聲,心中無比的恐慌,他聲嘶力竭地大吼:“撤!撤!撤至射程之外!”
關城的左側,就是嘉陵水的灘塗,無數身燃火苗的蜀軍士兵,連滾帶爬地撲向灘塗,跳入水中滅火。
但這片荒蕪的灘塗同樣是個陷阱,由於此處是個水灣,水勢在此比較平緩,淤積了大量的爛泥黑土,變成了一個表麵無害、內藏風險的沼澤地。
撲通、撲通……
蜀軍像下餃子一樣先後跳下水中。火,是滅了,但是他們發現,整個身子開始不斷下陷、下陷。
沼澤中的蜀軍扯著喉嚨拚命地求救,但阻止不了更多的人爭先恐後地跳下水來。
後跳之人踩中先跳之人,直接將整個人,像釘釘子一樣給硬砸了下去。
一時溺斃者無數。
直到大部分明白了水中的危險,眼見得下水也不得生,方才阻止了蜀軍進一步下餃子的衝動。
但,大批楚軍依然衝向淺灘中,一邊取水、取泥滅火,一邊將手中的兵器、身上的皮甲、木甲扔得到處都是。
灘頭之上人頭攢動、接袂成帷。
蜀軍的厄運還沒有結束。數十隻小船突然出現在遠方,嫻熟地轉過江彎,箭一般地向蜀軍衝來。
這倒不是南鄭軍方的安排,而是氐人的水師。
符溪瀟的出現以及南鄭兵力的神威,給了氐人一種新的希望,他們可以不再看入侵者平周國和蜀國的嘴臉,痛痛快快地表達自己心中的愛憎取向——用箭!
氐人的箭當然沒法同南鄭方麵的鐵製、甚至是鋼製三棱箭鏃相比,但箭就是箭,不是筷子!
再加上蜀軍主動丟盔卸甲,袒胸露臂,作為士兵,不射兩箭都對不起自己手中的弓!
“嗖嗖嗖……”
“嗤嗤嗤……”
“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