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你還會和我在一起嗎?」
「會。」
「那我們出宮後,去哪?」
「滄州。」
「那裏很美嗎?」
「很美。」
因為,滄州是他的故鄉,是他想把心愛的女子帶去珍藏的唯一歸宿。不管有多少凡塵俗世阻隔,這次他決不會把她推開自己的身邊。
☆、前罪
天昏暗,微微亮。
連音進殿來服侍商昭更衣。
她頭戴雙鳳翊龍冠,墜以滄海明珠,穿著一身深青翟衣,袍腳繡白玉雲紋,金寶鈿花,飾以鸞鳳,襯得她身姿修長,愈發顯得雍容華貴。
「走吧。」
「是。」
在侍人的服侍下乘上鳳輦,向著金鑾殿而去。居高望遠,穿過綠瓦紅牆,天際有層巒疊嶂。如今她是皇宮中最尊貴的女人,坐擁江山萬裏,保享富貴榮華,但透過塵煙,看見的卻是浮遨山頂的經幢,金陵湖畔的流煙。
凰鸞獨鳴於高岡
歲末棲居於梧桐
他年涅槃獻灼火
千裏孤遊期鳳歸
簽文的命運如期上演,可她卻期待離開宮禁的那天。但在離宮之前,她會盡她應盡的職責,為小皇帝鋪平一段大道。
金鑾殿。
文武百官撩袍而跪。
江山如畫就在眼前,而商昭的心卻異常平靜。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參見太後,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卿平身。」
「謝太後。」
隔著簾子,商胥向她看來,不知此刻作何感想。隻是那道神色沒有所謂對女兒的關愛,隻有陌生,隻有蒼老。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奏。」行列裏走出一人,是禮部尚書,他道:「稟奏太後,自大行皇帝葬入皇陵後,因為開支太多,入不敷出。臣前日去戶部支取銀餉,卻遭到拒絕,原因是宮裏奏本未批準,還望太後能給臣個說法。」
「戶部尚書何在?」
「臣在……」
「你不用跟哀家解釋了。」商昭剛一開口,就徹底截住了所有的話頭,「傳哀家懿旨,其他五部若急需銀兩,上奏內宮,即刻可支取。若以其他理由搪塞,你這戶部尚書就不用當了。明白嗎?」
「……臣遵旨。」
「諸卿還有何事?」
「臣王安之有事啟奏。」又走出一雄壯之人,是兵部尚書,「太後下旨戶部為我等支取銀兩,本意是好,可銀錢有限才是重點。」
「有關國庫銀錢短缺之事,乃戶部之責。王大人最好不要越俎代庖。」商昭望向驚魂未定的戶部尚書,再次開口,「李大人,下朝之後,去禦書房候著,有關銀餉短缺之事,你最好跟哀家有個交代。」
「……臣領旨。」
反將一軍!
麵對眾臣的質疑,商昭隻能選擇咄咄逼人,這是顏孝若囑咐她的。反正她是太後,若不強硬些就會被人看輕;反之,若他們對她的強硬表示質疑,那就由他們去說吧,反正說了也沒用。
王安之的老臉掛不住了,沒想到這個年輕的太後竟會這般伶牙俐齒,他定了定心神,又給商昭拋難題,「如今沿海諸地遭受倭寇侵擾,並不安寧,微臣想懇請太後下旨加強海師,以固國本。」
「王大人有何想法?」
「微臣想購買火器和大炮……但銀錢不足。希望太後能給微臣想個好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這明著是故意找茬了,商昭知道這些老臣因臨朝聽政之事對她頗有微詞,如今明暗都是想著為難她。
從前隻聽說臣子無能被皇帝貶斥的,還沒聽過臣子給皇帝找難題的。這不是閑的發慌,就是自找沒趣。
倭寇之亂也是近幾年的難題,麵對家國不安,商昭也認真了態度,在想解決方法。既然要購買火器,必須找中間人搭橋,然後和洋人形成貿易關係。而且因為銀錢短缺,所以必須精細籌謀,爭取用最低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潤。曾經做過小販的商昭,對於金錢還是有一定勢利的執著,她寧可不賺,也不會讓自己賠本。
中間人,找誰才好呢?雖然有些朝中大臣和洋人熟識,但照今日的形勢來看,他們是絕不會主動幫她的。
忽然,靈光一現。
有了!
薄敦尼。
他不就是個洋人嗎?而且還是個傳教士。若是經由他從海外購買火器,定能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如此,商昭心下有了思量,「此事哀家會處理,王大人請放寬心。」
「既然有太後承諾,老臣就安心了。」口上雖然應承著,但眾人心裏怕都等著看她的笑話呢。其實國事衰微不是沒有理由的,眾臣心神不齊,又和皇室對著幹,國家能欣欣向榮才是出了怪事。
看清局勢的商昭,憂心忡忡。
「臣有本奏。」不知是授意還是無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帝離世後,司禮監頗引人側目,臣想問太後,這司禮監的批紅之權,不知您準備何時收回?」
提及顏孝若,她的心神有輕微的動盪,「批紅之權自先祖時期,就囑託司禮監代管。如今已逾三朝,哀家沒本事去違背先帝遺命。諸卿若是質疑先祖決定,最好能有合適的理由。」
「顏孝若長袖善舞,擅弄專權,貪汙受賄,無惡不作。」說著,他從袖中掏出一本小名冊,讓鍾隱呈給商昭,「這是大理寺暗中搜查的證據,請太後娘娘過目。」
「會。」
「那我們出宮後,去哪?」
「滄州。」
「那裏很美嗎?」
「很美。」
因為,滄州是他的故鄉,是他想把心愛的女子帶去珍藏的唯一歸宿。不管有多少凡塵俗世阻隔,這次他決不會把她推開自己的身邊。
☆、前罪
天昏暗,微微亮。
連音進殿來服侍商昭更衣。
她頭戴雙鳳翊龍冠,墜以滄海明珠,穿著一身深青翟衣,袍腳繡白玉雲紋,金寶鈿花,飾以鸞鳳,襯得她身姿修長,愈發顯得雍容華貴。
「走吧。」
「是。」
在侍人的服侍下乘上鳳輦,向著金鑾殿而去。居高望遠,穿過綠瓦紅牆,天際有層巒疊嶂。如今她是皇宮中最尊貴的女人,坐擁江山萬裏,保享富貴榮華,但透過塵煙,看見的卻是浮遨山頂的經幢,金陵湖畔的流煙。
凰鸞獨鳴於高岡
歲末棲居於梧桐
他年涅槃獻灼火
千裏孤遊期鳳歸
簽文的命運如期上演,可她卻期待離開宮禁的那天。但在離宮之前,她會盡她應盡的職責,為小皇帝鋪平一段大道。
金鑾殿。
文武百官撩袍而跪。
江山如畫就在眼前,而商昭的心卻異常平靜。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參見太後,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卿平身。」
「謝太後。」
隔著簾子,商胥向她看來,不知此刻作何感想。隻是那道神色沒有所謂對女兒的關愛,隻有陌生,隻有蒼老。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奏。」行列裏走出一人,是禮部尚書,他道:「稟奏太後,自大行皇帝葬入皇陵後,因為開支太多,入不敷出。臣前日去戶部支取銀餉,卻遭到拒絕,原因是宮裏奏本未批準,還望太後能給臣個說法。」
「戶部尚書何在?」
「臣在……」
「你不用跟哀家解釋了。」商昭剛一開口,就徹底截住了所有的話頭,「傳哀家懿旨,其他五部若急需銀兩,上奏內宮,即刻可支取。若以其他理由搪塞,你這戶部尚書就不用當了。明白嗎?」
「……臣遵旨。」
「諸卿還有何事?」
「臣王安之有事啟奏。」又走出一雄壯之人,是兵部尚書,「太後下旨戶部為我等支取銀兩,本意是好,可銀錢有限才是重點。」
「有關國庫銀錢短缺之事,乃戶部之責。王大人最好不要越俎代庖。」商昭望向驚魂未定的戶部尚書,再次開口,「李大人,下朝之後,去禦書房候著,有關銀餉短缺之事,你最好跟哀家有個交代。」
「……臣領旨。」
反將一軍!
麵對眾臣的質疑,商昭隻能選擇咄咄逼人,這是顏孝若囑咐她的。反正她是太後,若不強硬些就會被人看輕;反之,若他們對她的強硬表示質疑,那就由他們去說吧,反正說了也沒用。
王安之的老臉掛不住了,沒想到這個年輕的太後竟會這般伶牙俐齒,他定了定心神,又給商昭拋難題,「如今沿海諸地遭受倭寇侵擾,並不安寧,微臣想懇請太後下旨加強海師,以固國本。」
「王大人有何想法?」
「微臣想購買火器和大炮……但銀錢不足。希望太後能給微臣想個好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這明著是故意找茬了,商昭知道這些老臣因臨朝聽政之事對她頗有微詞,如今明暗都是想著為難她。
從前隻聽說臣子無能被皇帝貶斥的,還沒聽過臣子給皇帝找難題的。這不是閑的發慌,就是自找沒趣。
倭寇之亂也是近幾年的難題,麵對家國不安,商昭也認真了態度,在想解決方法。既然要購買火器,必須找中間人搭橋,然後和洋人形成貿易關係。而且因為銀錢短缺,所以必須精細籌謀,爭取用最低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潤。曾經做過小販的商昭,對於金錢還是有一定勢利的執著,她寧可不賺,也不會讓自己賠本。
中間人,找誰才好呢?雖然有些朝中大臣和洋人熟識,但照今日的形勢來看,他們是絕不會主動幫她的。
忽然,靈光一現。
有了!
薄敦尼。
他不就是個洋人嗎?而且還是個傳教士。若是經由他從海外購買火器,定能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如此,商昭心下有了思量,「此事哀家會處理,王大人請放寬心。」
「既然有太後承諾,老臣就安心了。」口上雖然應承著,但眾人心裏怕都等著看她的笑話呢。其實國事衰微不是沒有理由的,眾臣心神不齊,又和皇室對著幹,國家能欣欣向榮才是出了怪事。
看清局勢的商昭,憂心忡忡。
「臣有本奏。」不知是授意還是無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帝離世後,司禮監頗引人側目,臣想問太後,這司禮監的批紅之權,不知您準備何時收回?」
提及顏孝若,她的心神有輕微的動盪,「批紅之權自先祖時期,就囑託司禮監代管。如今已逾三朝,哀家沒本事去違背先帝遺命。諸卿若是質疑先祖決定,最好能有合適的理由。」
「顏孝若長袖善舞,擅弄專權,貪汙受賄,無惡不作。」說著,他從袖中掏出一本小名冊,讓鍾隱呈給商昭,「這是大理寺暗中搜查的證據,請太後娘娘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