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誦經掃灑,煮飯用膳。饅頭青菜剛下肚,商昭就嚷著吃飽了,丟下一眾師姐們跑出了香積廚。
昨天杏子全賣光了。
她想趁熱打鐵,多打些杏子搬到集市上去賣,就可以多賺錢。近兩個月來,廟裏香火減少了。幾十號人要吃飯,沒了進項,大家也不能餓著肚子去侍奉菩薩。
當然,靜慈並不指望商昭賺錢。看她幹勁十足,也就由她去了。起初不是沒有擔心過,但女孩機靈,嘴乖,出了慈悲庵,到處是迎麵的熟人,都會幫襯著她。
附近老鄉要入城採購,想要捎商昭一程。她便打了十幾框的杏子,坐著牛車悠閑地入市集。牛車上鋪了軟布包,她仰麵躺著。
天空湛藍,時而有飛鳥從柳葉間劃過。
「劈……」
牛鞭破空,劈裂浮躁的沉悶。
商昭哼起調子來:「蜂針兒尖尖的刺不得繡,螢火兒亮亮的點不得油,蛛絲兒密密的上不得筘……」
老伯聽了,也不由的哼起來,有些蒼老的味道,「蜂針兒尖尖的刺不得繡……」
「哦,老伯伯,你也會唱?」
「嗯,庸城的老民歌了。我爺爺曾經也會唱呢……」
「我也是聽別人唱的,在集市上。」
「是嗎?」
「嗯嗯。」
唱著唱著,轉眼就到市集了。老伯和張老爹幫忙搬杏筐,商昭依禮道謝,老伯笑著甩鞭走了。
今天又是收穫的一日。
商昭賺的「盆滿缽滿」的坐牛車回庵,將賺來的銀錢交給了師姐。惠行照往常一樣誇了她,為她做了頂香的素麵。不知是真餓,還是開心,一氣吃了兩碗。
摸著肚子,放下碗。
「師傅,我去伽經閣了。」
「嗯。」
作者有話要說: 小調之詞出自明朝民謠――《掛枝兒·虛名》,「掛枝兒」這類小調多在晚明風行。
☆、舊事
靜慈放下碗筷,「今日可有香客來訪?」
「沒有。平日的內眷們不常來了。」
「官府的供應米糧呢?」
「聽說朝裏來人,那些官員們省吃儉用的巴結著。依例米糧一減再減,半月前早就不供應。」惠行越想越氣,這情況也難怪她窩火,「逢著祭祀祈福就找我們,如今沒個求人的差事,連個吃飯的著落都沒了!」
「惠行!」靜慈語氣重了幾分。
「阿彌陀佛,是我唐突了。」
「罷了。」靜慈看她一眼,軟了口氣,「吃吧,麵涼了。」
「是,師傅。」
惠行端起碗,靜慈復又開口,「昭兒要長身體,庵裏沒葷腥,其他的一定得齊全。」
「我知道。」
「過兩日準備著,我去趟府裏,官府米糧你不用擔心。」
「師傅您去的話,府裏定會答應的。」
「早點準備吧。」
「嗯。」
夜。
伽經閣上燈火通明。
慈悲庵有百年歷史,但伽經閣已逾千年。細看去,伽經閣廊下的青石板已經開裂了。那不是天成,而是日積月累碎裂開的。
伽經閣頂有一盞長明燈,點燃後經夜不息。
據說那盞琉璃蓮花燈是前朝的遺留。當時慈悲庵的所在,有百年繁衍的世家貴族。伽經閣由其所建,但家室衰落後,當地人才建起了慈悲庵。
不過都是傳言,信不得。
商昭認真的掃掉蜘蛛網,倒了灰塵,擦拭佛龕。佛像太高,她踩了椅子爬上去,兢兢業業完成任務。
平日裏的機靈鬼,還有心眼這麽實誠的時候。
她叉腰著腰,灌了一大口水。末了,她頗豪爽的用袖子一抹,學著古人腔調,哈哈的朗笑兩聲!
自娛自樂完,掌著燭台往經閣深處走去。長明燈雖亮,但角落還是有陰影。
「哇……好多的經書啊!地理,政務,文學……」她一個個念著木牌上的字。
隨手抽出一本書,是傳奇。
書裏講的是男女情愛的小說故事,誰能指望十歲的女孩讀的懂呢?沒了興趣,將書插回原處。眼睛一瞟,手又伸了出去。
那是本古書。
紙張泛著暗黃色,但裝訂整齊幹淨。
封麵上,四個楷體字——虞子山集。
開篇寫著「虞子山集卷一」,另起一豎行寫著「北周新野虞信著」
「虞信?」商昭翻到詩詞上,不禁念出聲,「纖腰減束素,別淚損橫波……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斷河。」
她合了那書,思索了什麽。
「束素不是布匹嗎?怎麽能減少呢?」
從第一頁讀去,不覺間到了子時。趕忙謄抄佛經,沒過半,在哈欠連天裏,趴桌子上睡了。
夏日天熱,不怕著涼。
雞鳴聲裏,晨鍾驚醒了美夢。她雙目無神,頂著雞窩就奔下伽經閣,收拾洗漱完,結果……
早課沒趕上,趕上了吃早膳。
「哎吆,倒來的及時。」惠行打趣她,「快吃,今天師姐們幫你去打杏子。」
商昭塞了一筷子進嘴,咬字不清道,「打星子,師階都有趣?」
「……啥?」
「我說,打星子,師階都有趣?」
惠行不懂裝懂,拍拍她的肩膀,「不管有趣沒趣,吃完就過來。」
「吼吼,我灰過趣。」
昨天杏子全賣光了。
她想趁熱打鐵,多打些杏子搬到集市上去賣,就可以多賺錢。近兩個月來,廟裏香火減少了。幾十號人要吃飯,沒了進項,大家也不能餓著肚子去侍奉菩薩。
當然,靜慈並不指望商昭賺錢。看她幹勁十足,也就由她去了。起初不是沒有擔心過,但女孩機靈,嘴乖,出了慈悲庵,到處是迎麵的熟人,都會幫襯著她。
附近老鄉要入城採購,想要捎商昭一程。她便打了十幾框的杏子,坐著牛車悠閑地入市集。牛車上鋪了軟布包,她仰麵躺著。
天空湛藍,時而有飛鳥從柳葉間劃過。
「劈……」
牛鞭破空,劈裂浮躁的沉悶。
商昭哼起調子來:「蜂針兒尖尖的刺不得繡,螢火兒亮亮的點不得油,蛛絲兒密密的上不得筘……」
老伯聽了,也不由的哼起來,有些蒼老的味道,「蜂針兒尖尖的刺不得繡……」
「哦,老伯伯,你也會唱?」
「嗯,庸城的老民歌了。我爺爺曾經也會唱呢……」
「我也是聽別人唱的,在集市上。」
「是嗎?」
「嗯嗯。」
唱著唱著,轉眼就到市集了。老伯和張老爹幫忙搬杏筐,商昭依禮道謝,老伯笑著甩鞭走了。
今天又是收穫的一日。
商昭賺的「盆滿缽滿」的坐牛車回庵,將賺來的銀錢交給了師姐。惠行照往常一樣誇了她,為她做了頂香的素麵。不知是真餓,還是開心,一氣吃了兩碗。
摸著肚子,放下碗。
「師傅,我去伽經閣了。」
「嗯。」
作者有話要說: 小調之詞出自明朝民謠――《掛枝兒·虛名》,「掛枝兒」這類小調多在晚明風行。
☆、舊事
靜慈放下碗筷,「今日可有香客來訪?」
「沒有。平日的內眷們不常來了。」
「官府的供應米糧呢?」
「聽說朝裏來人,那些官員們省吃儉用的巴結著。依例米糧一減再減,半月前早就不供應。」惠行越想越氣,這情況也難怪她窩火,「逢著祭祀祈福就找我們,如今沒個求人的差事,連個吃飯的著落都沒了!」
「惠行!」靜慈語氣重了幾分。
「阿彌陀佛,是我唐突了。」
「罷了。」靜慈看她一眼,軟了口氣,「吃吧,麵涼了。」
「是,師傅。」
惠行端起碗,靜慈復又開口,「昭兒要長身體,庵裏沒葷腥,其他的一定得齊全。」
「我知道。」
「過兩日準備著,我去趟府裏,官府米糧你不用擔心。」
「師傅您去的話,府裏定會答應的。」
「早點準備吧。」
「嗯。」
夜。
伽經閣上燈火通明。
慈悲庵有百年歷史,但伽經閣已逾千年。細看去,伽經閣廊下的青石板已經開裂了。那不是天成,而是日積月累碎裂開的。
伽經閣頂有一盞長明燈,點燃後經夜不息。
據說那盞琉璃蓮花燈是前朝的遺留。當時慈悲庵的所在,有百年繁衍的世家貴族。伽經閣由其所建,但家室衰落後,當地人才建起了慈悲庵。
不過都是傳言,信不得。
商昭認真的掃掉蜘蛛網,倒了灰塵,擦拭佛龕。佛像太高,她踩了椅子爬上去,兢兢業業完成任務。
平日裏的機靈鬼,還有心眼這麽實誠的時候。
她叉腰著腰,灌了一大口水。末了,她頗豪爽的用袖子一抹,學著古人腔調,哈哈的朗笑兩聲!
自娛自樂完,掌著燭台往經閣深處走去。長明燈雖亮,但角落還是有陰影。
「哇……好多的經書啊!地理,政務,文學……」她一個個念著木牌上的字。
隨手抽出一本書,是傳奇。
書裏講的是男女情愛的小說故事,誰能指望十歲的女孩讀的懂呢?沒了興趣,將書插回原處。眼睛一瞟,手又伸了出去。
那是本古書。
紙張泛著暗黃色,但裝訂整齊幹淨。
封麵上,四個楷體字——虞子山集。
開篇寫著「虞子山集卷一」,另起一豎行寫著「北周新野虞信著」
「虞信?」商昭翻到詩詞上,不禁念出聲,「纖腰減束素,別淚損橫波……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斷河。」
她合了那書,思索了什麽。
「束素不是布匹嗎?怎麽能減少呢?」
從第一頁讀去,不覺間到了子時。趕忙謄抄佛經,沒過半,在哈欠連天裏,趴桌子上睡了。
夏日天熱,不怕著涼。
雞鳴聲裏,晨鍾驚醒了美夢。她雙目無神,頂著雞窩就奔下伽經閣,收拾洗漱完,結果……
早課沒趕上,趕上了吃早膳。
「哎吆,倒來的及時。」惠行打趣她,「快吃,今天師姐們幫你去打杏子。」
商昭塞了一筷子進嘴,咬字不清道,「打星子,師階都有趣?」
「……啥?」
「我說,打星子,師階都有趣?」
惠行不懂裝懂,拍拍她的肩膀,「不管有趣沒趣,吃完就過來。」
「吼吼,我灰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