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莊梅去監獄探視郝傑,登記表上“與犯人的關係”一欄她填成“女朋友”。


    郝傑對莊梅來探視他並不感到意外,他相信莊梅一定會來探視他。他們在夾皮溝村一起做過很多有益於夾皮溝村人民的好事實事,他也聽說莊梅因為駐村而被男朋友拋棄,他甚至也對她動過“歪腦筋”,但他克製住衝動,準備等機會恰當時送她一捧玫瑰。然而,他們卻在這樣的地方隔窗相望。


    說實話,郝傑去夾皮溝村創業既有豪情壯誌,又有熱愛故土的情懷,但也有幾分意氣用事。他沒有對外人提及,因為自己的“荒唐”女朋友果斷地另攀高枝,憤然留下一句話——我崇敬英雄,但我不希望你當英雄!


    郝傑並非想做英雄,而是想為青春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記憶,他沒有後悔,至今也不後悔。他堅定地認為:人的一生未必都能功成名就,但年輕人應做到不負韶華。因此,他放棄在原單位的職位,毅然舉債創辦夾皮溝村旅遊公司,幫助夾皮溝村的部分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幫助大家增收脫貧,他覺得這就是人生的價值。


    莊梅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郝傑感到一陣心酸,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接受她的赤誠之愛,他不知道她是出於憐憫還是其他?他沒有明確表態,委婉地勸她不要衝動,勸她不必為自己做出任何犧牲。


    探視的時間到了,莊梅留給他一句話:“我等你出來!”


    郝傑的父母是在下次探視時知道莊梅去探視兒子,並給兒子留下全新的希望。他們百感交集,既驚又喜,深知莊梅不僅是出於男女愛情的需要,而是給予兒子莫大的鼓勵。是呀,別的女孩因為兒子去夾皮溝村創業而放棄他、離開他,可莊梅是在兒子坐牢時選擇他、等候他,這不隻是簡單的愛情,而是中國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綻放。當今社會經濟確實發展了,可一些優秀的傳統美德漸行漸遠了,兩相對比,莊梅的品格是多麽難能可貴呀!


    一天傍晚,莊梅來找“郝支書”,目的隻有一個:讓他到夾皮溝村旅遊公司當掌門人。“郝支書”謙虛地說:“做旅遊我是外行。”莊梅說:“我們就當幫助郝傑把這個爛攤子撐住,等他回來時有一個陣地。”“郝支書”並非推辭,而是擔心搞不好。莊梅亦不是驕矜,她是信任“郝支書”。最終,“郝支書”被“趕鴨子上架”,成為夾皮溝村旅遊公司的掌門人,但他一再強調:“我隻是名‘看守內閣’,待郝傑回來我就‘解甲歸田’。”


    “郝支書”迅速找來一些公司員工,其實都是夾皮溝村的村民。他向大家說明辦好夾皮溝村旅遊公司的意義,鄉親們自然支持他和莊梅的倡議,深知他們都是為夾皮溝村的群眾謀發展,知道郝傑是為夾皮溝村的群眾坐的牢,他們有義務和責任把夾皮溝村旅遊公司的牌子重新掛出來,他們願意成為“看守內閣”的一員。出乎莊梅和“郝支書”的意料,大家紛紛表示在公司未走回正軌前他們的勞動均屬於誌願服務,不索要一分一厘報酬。


    於是,莊梅和“郝支書”帶著“看守內閣”成員及前來幫忙的村兩委成員和群眾,在一周之內就將旅遊公司的接待大廳和“文化展廳”收拾停當。


    重新開業前,莊梅來找有關部門報備和批準。


    當初下發停業整改通知的那些人看到夾皮溝村旅遊公司已人去樓空,就武斷地認為這個公司已倒閉,根本沒把督促整改的事放在心上,他們吹噓自己:“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的確,找他們審批這審批那的商家和個體戶門庭若市。他們常常在“日理萬機”之餘到某個僻靜的川菜館或湘菜館喝上幾盅“1573”或“1563”,於百忙中去某某茶樓搓搓麻將、鬥鬥地主或到某某高檔夜總會品鑒品鑒普洱茶。如果那天晚飯“牛大筋”和“羊蛋蛋”吃多了渾身燥熱怕流鼻血,他們就會衝那名屁股渾圓得像個大西瓜,包臀裙和緊身襯衫快要塴裂的總管喊:“胖姐,叫幾個水嫩點的妹兒過來免費給我們做個足浴和推背”。胖姐必得嗲聲嗲氣地回答“我銬”。於是,四五個或七八個不等,穿著“三點式”的女子就提著小手包來到他們麵前,任其像牲口市場挑騾馬一樣的挑來選去。色膽包天者做足浴和推背是幌子,他們打的“窩心主義”是讓這些“小手包”與他們做掃黃打非禁止的那些勾當。於是,有幾個人已經進入縣疾控中心的花名冊,吃上免費藥,這或許是老天對他們霸道、無知和狂妄的懲罰!


    莊梅唐突地找他們報告開業,負責人有點驚愕,隊員們遂翻箱倒櫃地找當初下發的整改通知底單,卻忘記那張底單當天晚上放在某夜總會的沙發上,被夜總會的保潔員當垃圾倒進了垃圾桶。找不到整改通知的底單,該負責人爽性來個腦筋急轉彎,背著手挺著肚裝模作樣地教訓莊梅:“要深刻吸取教訓哈,要舉一反三哈,不能再在‘陰溝裏翻船’哈......”


    莊梅與廳長和郝傑的父母前後腳回到夾皮溝村。


    郝傑的父母從郝支書的電話中得知夾皮溝村旅遊公司準備重新開業的喜訊,就約上廳上馬不停蹄地趕往夾皮溝村。三個老同誌決定,此生不訪羅馬、不赴倫敦、不往巴黎,但一定要趕到夾皮溝村參加旅遊公司再度開業的慶典。


    廳長聽說郝傑創辦的“文化展廳”被人打砸破壞殆盡,就發動在省城的“老夥計”們把壓箱底的私藏全部貢獻出來,並設法聯係上老表兄在香港的二兒子,從他那裏又獲得一些原始的家傳檔案,廳長決定把夾皮溝村旅遊公司的“文化展廳”辦成“夾皮溝村抗戰陳列室”。如此,縱使“座山雕”轉世也沒這個膽再去打砸和破壞。


    郝傑的爸爸寫得一手好字,在省城是家喻戶曉的書法大家,他揮毫潑墨寫下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內閣成員”看到這幅筆酣墨飽、意境深邃的書法作品,情不自禁地鼓掌。莊梅立即托人把這幅字裝裱好懸掛在“文化展廳”的顯眼處。大家都明白這不隻是一幅精美的書法作品,而是郝傑爸爸對夾皮溝村寄予的厚望和褒獎!


    夾皮溝村旅遊重新開放後,遊客雖然沒有過去那種人山人海的場麵,但旅遊收入勉強能維持公司的正常運營,“郝支書”第一個月就給“看守內閣”的成員發了工資。但是,“看守內閣”成員不約而同地拒收,大家的意見一致:“誌願服務三個月。”莊梅建議,尊重大家的意見,若三個月後公司運轉正常則全額補發。


    為汲取教訓,莊梅和“郝支書”商量:凡手機信號無法覆蓋的低窪地區,暫時不作為旅遊觀光點,禁止遊客前往。同時,他們進一步優化了旅遊項目:看日出、觀雲海、吃農飯,並將夾皮溝村輝煌燦爛的人文曆史和脫貧攻堅成就展作為新的旅遊名片推薦給大家。此外,為防止再發生意外,旅遊公司取消了“內部向導”,組建公司的專業向導團隊,成員以本村村民為主。允許他們帶領遊客到農家樂吃飯,但不準索取回扣。


    “秋草農家樂”的牌子仍然掛著。然而,寸草心正在到處尋找夏秋祿,她不明白他為什麽做出那個選擇,她要不惜一切地阻止他。她乘車到省城那個寺廟,但不見夏秋祿的蹤影,她又跑了周邊很多座寺廟,但依然不見夏秋祿的蹤影,她感到絕望,頹喪地返回夾皮溝村。


    女人最懂女人。莊梅的一席話終於製止了寸草心徒勞地尋找夏秋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花爛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省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省耕並收藏山花爛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