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墨宗矩子在何處?”魚忻盯著麵前這中年人看了一會兒,搖了搖頭。“矩子臨時有要事,今日不能赴約,命我過來特地向崔郎君賠禮。”聽他這樣說,崔安的心瞬間蕩到了穀底。他沒想到,明明已經答應了邀約,阿佑竟然不肯見他!也許是真的有事吧。崔安閉了閉眼,輕聲謝過那少年,正準備離開的時候,卻見對方從懷中摸出一封信。“這是矩子命我轉交與郎君的。”魚忻將信封遞到崔安麵前,一臉認真地道。“矩子說,感念崔郎君一片真情。定安城中有趣的玩意甚多,崔郎君不如多做兩日停留,以後有緣自會相見。”說著,小少年朝他揮了揮手,快步離開了院落。他也沒走遠,徑直拐進了隔壁的巷子,推開一扇院門。這院子與崔安所在的院子是相通的,拐個彎便是正對天井的北堂。寧非站在窗前,盯著遠處院口處站著看信的崔阿舅,神情一片凝肅。從始至終,他就沒打算真的冒險去見崔安。不管崔阿舅在信上寫得多麽懇切,寧非始終記得他是南郡世家的代表,與他一同前來的都是陸濤的耳目。他肯獨自前來,說明這位舅舅本人是帶著誠意的。隻是誠意中有多少是暫時蟄伏的假象,有多少來自尋親的真實,這個還有待於觀察。就算崔阿舅沒有歹意,卻不能保證他身邊人中沒有混入釘子,何況他也不想再和陸家扯上關係。之所以讓魚忻傳信給崔安,本意是看借真人出現讓原身的執念死心。然而效果卻並沒有他預期的那樣理想,至少在看到崔安的瞬間,他再次感到了發自內心的那種渴望和期待。有那麽一瞬間,寧非差點開門走出屋子,親自出去和崔安見麵了!好在最後一刻,屬於他本人的理智還是戰勝了忽然噴湧的情緒。寧非按了按抽痛的額角,給場中的魚忻打了個暗號,要他按照備用計劃執行。於是,便有了那封信。信是寧非之前便寫好的,其實也沒寫什麽正經話,不過就是用略激烈的語氣表達了一下被拋棄的憤怒,以及對母係親人的感謝。寧非的字跡略潦草,鉤劃鋒利,倒是與一個被虧待的少年心境十分吻合。他似乎對自身的遭遇耿耿於懷,明明都是陸家的嫡支嫡子,隻因為晚出生就被家族和親人拋棄。當他流落邊城掙紮求存的時候,他幸運的兄弟卻享有業朝第一世家給予的資源和看顧,這對於雙生子來說,十分不公平。在信的末尾,阿佑對崔安提出了一個意料之外的要求:——他想見一見兄弟阿佐,不知道阿舅願不願意成全?第284章 這個要求, 可是把崔安難住了。阿佐現在在中原,正率領世家聯軍進攻鼎豐城,怎麽可能被他叫到定安城?就算鼎豐城那邊塵埃落定, 以陸家對阿佐的看重,阿佐也是萬萬不可能像他一樣來封家的地盤, 那不等於把南郡的要害送給對家?!雖然這樣說對阿佑不公, 可事實就是,阿佐現在的地位遠比阿佑重要。阿佐是陸家的繼承人, 封家把阿佑看得很緊, 但永遠不可能把他當成自己人, 多半還是在利用他的才能。封家不可能讓阿佑離開邊城,阿佐也不可能踏足定安城一步,阿佑的這個要求太天真了。現實殘酷, 但是做人舅舅的卻不能捅破真實。畢竟從阿佑的立場來說,陸崔兩家已然是虧待他了,他要見見兄弟, 找一找心中不平,這是件十分正常的事, 崔安沒有立場要求他繼續委屈自己。該怎麽化解兄弟倆的隔閡呢?崔阿舅冥思苦想, 絞盡腦汁。他知道問題的關鍵在於阿佑對他們根本沒什麽感情,一個原本就虧欠了你的人, 幾十年都不聞不問,現在一朝出現便要你“懂事, 原諒”, 則這怎麽可能?!於是崔安準備走迂回路線,先與阿佑建立私人感情,拉近關係, 看看能不能化解孩子的心結。他接連給阿佑寫了好幾封信,半字不提約見陸時己的事,反而說起自己與公輸匠派交往的時候,發生的一些趣聞。阿佑是在墨宗長大的孩子,墨宗和公輸匠派都是專於技藝的地方,阿佑從小耳濡目染,肯定會對匠人之技感興趣。當然,崔安醉心技藝多年,自己本身也存了不少絕學。這些東西崔家不看重,阿佐也沒什麽興趣,他日常找不到什麽人交流。這次過來定安城,城中處處與外地不同,據說都是來自墨宗矩子的奇思妙想,崔安也很想和阿佑討論一下。用這種方式與阿佑溝通,聯絡感情,會比幹巴巴地將舊事要更容易拉近距離吧。事實證明,崔安賭對了。“阿佑”的確對匠技十分有興趣。崔阿舅嚐試在在信上提起木質機關,阿佑便回了個傳動杆結構,傳動效果和設計精密度不知比阿舅的高了幾個等級,一出手就是降維打擊。被“打擊”的阿舅欣喜若狂,捧著信琢磨了好幾天,然後又提筆寫上好幾卷布的回信,不時就要催促常隨去問問有沒有回信送過來。常隨一臉懵逼,不明白自家郎君為什麽忽然就轉了性子,再也沒有之前的焦躁和猶豫。他也嚐試著打探了一下,結果也隻看到郎君伏在案前奮筆疾書,屋中還散亂著不少木片和圓輪,與他們在岐江城中的時候並無分別。難不成,郎君這是又犯了老毛病了?雖然依舊沒見到本人,但崔阿舅與“阿佑”之間的通信也比之前熱絡了許多。他發現阿佑在機關術的造詣非常高,隨口一句話就點破了困擾他多年的瓶頸。而隨著交流的深入,阿佑也會隨信寄過來的一些簡單圖紙,崔安隻看一眼就入了迷,茶飯不思,根本放不下手。結果,原本是準備套路外甥的崔阿舅,喜滋滋地自己躺平在坑底,挖出的土都往自己的身上招呼,恨不埋得再深一些,住在裏麵再不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搞科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空之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空之下並收藏我在古代搞科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