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黃元剛來就要走,黃祖登時懵了。孫策都打到家門口了,他還等著黃元幫他禦敵,如何未戰而先失援兵。


    黃祖知道黃元是因為劉虎之事不悅,連忙解釋道:“子貞,劉虎小兒,素來不遜,仗著使君的寵信橫行無忌,早晚必有橫禍,你莫與他一般見識。”


    “黃公,我記得劉虎因為江陵一戰去職,如何又能領兵來援?”


    “之前打羅縣,劉虎立了一些功,劉使君便允他官複原職了。現在仍是他和韓曦共領長矛兵。


    他之前駐軍竟陵,因為離著近,所以劉使君才安排他來援。


    不過子貞且放心,我向你保證,這次大戰,他絕不會對你產生妨礙。”


    黃元聽後,忍不住笑道:“到底是使君的侄子,犯了這麽大的過錯,簡簡單單便複職了。不過劉虎之前駐紮在竟陵,這可是江夏之地啊。”


    黃祖聽了,臉色頓時有些難看。


    劉表安排劉虎駐紮在竟陵,表麵上是看著張羨,但也有看著自己的意圖,可他一時還沒法拒絕。


    這一次孫策來襲,他隻能向劉表求援,又擔心劉表趁機侵蝕他的勢力,所以才對黃元的到來如此在意。


    “為了平亂,總得犧牲一些。”


    “咱們是犧牲了,不知道劉使君又犧牲了什麽。就怕平了張羨,咱們成了新的目標,那就作繭自縛了。”


    黃祖臉色更難看,卻是沉默不語。


    黃元也知道,點到為止,便又提起撤退一事。


    “黃公,你也知道,我和劉虎有仇,二人若都屯兵夏口,難道不生出齷齪來。為了不讓你為難,我自離開夏口。”


    不待黃元話說完,黃祖道:“子貞,你可不能走。”


    “黃公放心,我隻是不與劉虎共居一處,卻不是要棄黃公於不顧。夏口西南,乃是沙羨舊城,我屯兵此地,與夏口成掎角之勢。孫策前來,若是主攻夏口,我便從後擊之,他若是分兵,也能減輕夏口的壓力。”


    黃祖還是希望黃元留在夏口,再三勸說,卻是難以打動黃元,最後隻得同意黃元離開。


    江夏船隻,水師眾多。為了讓黃元更積極,黃祖雖大敵當前,還是抽出數十艘戰船,送給黃元。


    黃元回到營中,當即再次拔營,趕往沙羨舊城。


    大軍一日之間,來了又走,頗不適應。就連法正等人,不知道黃元到底打的是什麽主意?


    黃元道:“劉虎來了,所以這一仗我改主意了。上次在江陵,因為有劉表,不得不讓他逃過一劫,這一次來了夏口,他還敢跟我齜牙咧嘴,我要他的命。”


    黃元臉上,滿是戾氣。


    孫策不是能打嗎?就替他除掉劉虎吧。


    ······


    此時的孫策,連戰連勝,一掃之前在皖縣的鬱氣。攻克樊口(今湖北省鄂州市樊口街道)之後,他立刻集中主力,向夏口襲來。


    期間孫策收到劉表派援兵支援黃祖的消息,但他並不在意,直到得知黃元也趕到了夏口。


    自領兵以來,他除了在祖郎手中吃虧,另一個便是黃元。


    這一次,他非得生擒黃元,以泄其憤。


    可待孫策兵進途中,又收到消息,黃元從夏口退到沙羨舊城,這讓孫策一時疑慮起來。


    眼看大戰將起,黃元如何退了。


    若說要兩麵夾擊,倒也不是不行,可是這沙羨舊城,離著夏口,看起來又太遠了。


    孫策更猶豫間,周瑜說道:“莫非黃元是有意保存兵馬?”


    周瑜自投靠孫策,風光無限,可是皖縣一戰,為火計所破,一時灰頭土臉。這場失敗,重挫了周瑜銳氣,可也讓他謹慎起來,難說是好是壞。


    聽得周瑜之言,孫策言道:“公瑾如何這般認為?”


    “之前在皖縣,看他幾次臨機,便知此人擅長應變,又喜明哲保身。當初他若死守皖縣,咱們未必一定能下。他與黃祖,本就無甚情誼,而且我還聽說,劉表此番派來支援黃祖的劉虎,與他有仇怨。


    這種情況下,抵禦我軍,他有幾分真心,隻怕難說。”


    “公瑾之意?”


    “黃元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試探一下便知。咱們分作兩部,主力一部仍攻打夏口,而另一部攻打沙羨。


    攻打沙羨這一部,隻遣少量兵力出擊,而在後設伏。作唐水師,實力並不強,他若追擊,可趁機破之,他若點到為止,隻怕便是存在敷衍的心思。”


    孫策覺得此言有理,於是便親自攻打夏口,讓周瑜率領韓當、黃蓋二部,攻打沙羨。


    周瑜很快率部趕到沙羨東北二十裏的水麵上,設下埋伏,又派黃蓋前去搦戰,隻許敗,不許勝。


    周瑜後來居上,因此一眾孫策舊部,多不滿周瑜,唯有黃蓋這個荊州人,在江東內部沒什麽黨羽,與他交情不錯。


    黃蓋得令之後,率部直奔沙羨。


    黃蓋其實並不想做這個先鋒,他跟黃元是族人,可是又不得不來,總不能讓人覺得他顧念宗族之情吧。


    此時身在沙羨的黃元,也立時得知此事。眼看敵軍來犯,諸將紛紛請戰,甘寧更是急不可耐地要做先鋒,俱為黃元嗬退。


    既然要讓孫策擊破劉虎,就得讓孫策安安心心地打夏口,自己靜觀其變即可。所以自己哪怕打得過,也的裝作打不過。


    看了一圈在場諸將,黃元看向馮習道:“休元(馮習字),你去迎戰吳軍,記住,此戰隻許敗,不許勝。”


    諸將不解,黃元隻得胡謅是“以驕敵誌”。


    馮習素來勇武又聽話,頗受黃元喜愛。雖然不明白黃元之意,可還是老老實實去執行任務。


    馮習率領水軍兩曲人馬,開到江上。


    雙方人數俱不算多,一見麵也沒什麽陣型,呼啦啦地便衝了上去,打不幾個回合,黃蓋先是不敵,向後退去。


    馮習下意識地要追上去,但立刻便反應過來,黃元要他“隻許敗,不許勝”。


    馮習隻得也用他拙劣的演技,假裝不敵,向後退兵。


    於是戰場上出現了神奇一幕,兩方都是敗兵,分別向兩個方向狼狽逃竄,一時竟有些滑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浮沉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鳴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鳴奇並收藏漢末浮沉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