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歸家數日後,原武陵郡太守杜伯持前來拜訪。


    從前的杜伯持,因為這個太守之位,一直戰戰兢兢,唯恐哪一日被黃元給掀翻。可當朝廷真的任命黃元為武陵郡太守之後,他反倒有些釋懷了。


    或許朝廷正兒八經的任命,於他來說是最好的結果,至少在這場權力交接中給了他足夠的體麵。


    杜伯持之前便來過一次,隻是當時黃元不在,這次聽聞他返回,立刻又來了作唐。


    見到杜伯持,黃元很是客氣,先行禮道:“見過杜府君。”


    於黃元來說,這個時候折節,並不丟人。自己是根據朝廷旨意接掌武陵郡的,合理合法,而且自己與杜伯持雖有過矛盾,可杜伯持勉強是個君子,也未曾真的妨害過自己。所以沒必要跟杜伯持生怨。


    給對方一個麵子,不過是舉手之勞,很可能便會少一個敵人。


    眼看黃元如此客氣,杜伯持也鬆了一口氣,回了一禮道:“黃郎,我已不是府君了。”


    “杜公,武陵郡太守一事,非我所願。自始至終,我都沒有想跟你搶這個位置,而是希望作唐、臨沅,彼此相安無事。曹司空為拉攏我,授我一郡之守,沒想到卻妨害了杜公你。”


    “黃郎,不必為此耿耿於懷,此事於我,反倒是個解脫。亂世之中,一郡之守,要有守護百姓的能力,而我恰恰沒有這種能力。我一直賴在這個位置上,其實最妨害的,是武陵郡的百姓。”


    看到杜伯持如此灑脫,黃元倒是勉強安心。


    “杜公,今後有何打算,可有黃元能效勞之處。”


    “今日前來,還真是有事。”


    杜伯持從懷中掏出兩張紙,放到黃元前去。


    “這一張紙上是臨沅的家底,還有縣中情況。而另一張紙上,則是一些我的部下,他們還算勤勉,希望黃府君能妥善安置他們。


    至於我本人,外出為官近三十年,也該葉落歸根了。”


    黃元看著紙上內容,突然想到,昨天魏延從桂陽郡送來消息,已攻破郴縣,請求黃元處置。


    黃元對於此事也有些頭疼。他已經占領了零陵郡,若是再占據桂陽郡,劉表肯定不會同意。


    可是就這麽將桂陽郡交給劉表,黃元還有些舍不得。


    今日看到杜伯持,黃元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可否讓杜伯持前往桂陽郡,暫時充任桂陽郡太守。


    杜伯持不是自己的人,也不是劉表的人,此時劉表對桂陽郡尚是鞭長莫及,所以讓杜伯持去桂陽郡,劉表應該可以接受。


    此舉也是向杜伯持示好,有這份恩義在,往後他在桂陽郡,也不至於成為自己的麻煩。


    黃元越想越覺得如此乃是兩全其美。


    於是黃元看向杜伯持道:“杜公,不知你是否還有心氣,再為官一任,我倒是有個建議。現在桂陽郡缺個太守,杜公可以前往桂陽郡。”


    杜伯持聽後,吃驚地說道:“桂陽郡控製在張羨手中,隻怕他不會願意吧?”


    “不瞞杜公,前些日子,我的部將魏延占領了郴縣。”


    杜伯持聽後,麵色有些凝重起來。


    “黃府君,不知你為何要讓我去桂陽郡?”


    杜伯持著實擔心黃元會將他當炮灰。


    黃元為了取信杜伯持,也未隱瞞心思,直接說道:“杜公,我與劉使君的關係,非常微妙,你應該也有所知。我現在已經控製了武陵郡和零陵郡,若是再掌控桂陽郡,劉使君絕不會願意。


    可我也不想劉使君的人前來桂陽郡,妨害於我。


    既然如此,這個太守不如杜公來擔任。杜公身份上足夠,既非我的人,也非劉使君的人,這個結果,對大家都合適?”


    杜伯持做了這麽多年太守,其實也不想灰溜溜地返回益州。可是他很清楚,夾在劉表和黃元之間,這個太守的位置不好坐。


    眼看杜伯持猶豫,黃元立刻又說道:“我可以向杜公保證,不會插手桂陽郡的任何事?不管是軍事還是內政,除非你有請求,否則不會派一兵一卒進入桂陽郡。”


    杜伯持聽後,看向黃元。雖然黃元不算什麽好人,可是他說的話,還是言而有信的。


    一時間杜伯持的心中天平又傾斜了幾分。


    “張羨會願意嗎?”


    “杜公放心,張羨自顧不暇。而且我屯兵湘鄉,他隻要敢南下,我部必然支援桂陽郡。”


    話說到這個份上,杜伯持也不再猶豫,當即答應了此事。嚐過了權力的滋味,誰又能輕易放棄呢。


    杜伯持願意去桂陽郡,黃元也是大喜。當即表示,贈送杜伯持糧食三千石,至於臨沅的軍隊、官吏,他想帶誰都行。


    杜伯持再無後顧之憂,隻剩下對黃元的感激,至於從前一些齷齪,也算是就此煙消雲散了。


    杜伯持離開之後,黃元當即讓人上書一封給劉表,請劉表表杜伯持為桂陽郡太守,黃雲假零陵郡太守。


    不待劉表回複,黃元便讓人送杜伯持前往桂陽郡上任了。


    杜伯持離開後,黃元命襲肅率右部進駐臨沅。雖然武陵郡的郡治在臨沅,但黃元卻並不想離開作唐。


    這座小城內的百姓多是征虜軍的家眷,黃元待在這裏更安心。


    武陵郡的官吏、軍隊跟著杜伯持走的並不多。留下的官吏,黃元照單全收,但怎麽用就難說了。


    新的郡府,基本上沿用之前作唐的舊人,


    杜伯持一共給黃元留下了一千五百名郡兵,這些郡兵都是當地人,不願跟杜伯持走,黃元也全部留下,由馬忠擔任都尉,負責一郡治安。


    杜伯持原本控製的地盤隻有一縣,所以這次太守的變更,對整個武陵郡幾乎沒有什麽影響。


    不過也有人不願意跟著黃元,畢竟黃元的雷霆手段,有目共睹。


    杜伯持離任後,原武陵郡功曹龔誌發動叛亂,企圖據臨沅自守。作為武陵郡的頂級豪強,黃元嚴重危害了漢壽龔氏的利益。可是此時的武陵郡,黃元擁兵兩萬多,哪有地方豪強作亂的土壤。


    很快叛亂便被平息,龔誌被殺,牽連的豪強不計其數。


    至此一郡皆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浮沉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鳴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鳴奇並收藏漢末浮沉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