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之人為黃元死磕到底的決心而震動,甚至忘記了伏地慘叫的趙卓。趙氏的家丁一時也為黃元震住,竟不敢上前。
黃元根本不看他們,將刀交還陽群,繼續跪下。
劉璝反應很快,他擔心黃元和趙氏直接在州府前火拚,立刻令人將雙方隔開,又嗬斥趙氏家丁,讓他們帶著趙卓退去。
一旁的陽群沒有阻攔,目送他們離開。
黃元根本不管這些,他跪在地上,忖度著他那位表叔可能的反應。難題他已經交給了劉璋,就看劉璋會如何處置了。
此時的劉璋,也確實因為這件突然出現的事而焦頭爛額。
劉璋是劉焉的四子,也是劉焉最不受重視的兒子。早年劉璋和兩個兄長被董卓收捕,死裏逃生,他才到了益州。在其父劉焉死後,他又聯合趙韙、王商,從其兄劉瑁手中奪了繼承人的位置,並非小說中那個懦弱庸碌之主。
實際上漢末劉虞、劉表、劉璋、劉繇、劉琦都不是《三國演義》裏寫的那般懦弱昏聵,各有其殺伐果決。劉璋做了二十年益州之主,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是擊敗了無數的敵人。
不過劉璋與曹操、孫策乃至其父劉焉相比,還算是仁厚、講規矩。
黃保之事,劉璋很明白,這既是趙韙對他這幾年來收攏權柄的挑釁,也是一種試探。所以他引而不發,哪怕吃了大虧,也打掉牙齒往肚子裏咽,假裝若無其事。本來劉璋以為此舉能夠麻痹趙韙,爭取更多的時間,可他萬萬沒想到,黃元為父申冤,節外生枝,徹底打破了各方原本的平衡。
得知黃元大張旗鼓地狀告趙韙,劉璋便覺不好,擔心此事鬧大,要派人去阻攔。
可這時長史射堅勸說劉璋,黃元此舉雖然莽撞,卻有敲山震虎之效,可震懾趙韙,省得趙韙過度膨脹,輕視主君;再加上龐羲、李思、王商等人都對趙韙獨攬兵權不滿,通過此事,或許可以破局,讓劉璋趁機奪權。
劉璋思索之後覺得有理,便放任了此事的進行。
可事情發展實在太快,黃元在州府前的一跪,直接將劉璋架了起來,他再想壓下此事,已經不可能了。
此時的劉璋,陷入了兩難,若是認可了黃元的狀告,那就是徹底與趙韙撕破臉,可他根本無力對抗兵權盡握的趙韙。
若是否定了黃元的狀告,雖然能平息事端,可會讓他顏麵掃地,也徹底失去一次打擊趙韙的機會。
劉璋左右為難,卻又不願舍棄二者的好處,以致根本沒有兼得之法,直到再次傳來黃元打傷趙卓的消息。
“黃元真的敲斷了趙卓的腿?”
“千真萬確,劉校尉親眼所見。黃元還揚言,‘哪怕粉身碎骨,亦絕不後退半步’。”
劉璋一屁股坐到榻上,狠狠地拍了一下桌案,憤怒地說道:“愚蠢,愚不可及。”他黃元難道不明白,傷了趙卓,趙韙怎會放過他。
對於表兄黃保的長子,劉璋並不了解,隻知道此人年紀輕輕,素來老成,卻萬沒想到此人會如此剛烈。
他了解趙韙,那是個素來驕橫的主,本來趙韙理虧,可現在趙卓傷了,就不是趙韙給他交代,而是他要給趙韙交代了。
希望一個黃元能平息趙韙的怒火。
劉璋很清楚雙方的實力差距,所以他哪怕不要臉,也不能和趙韙直接對上。向趙韙屈服固然會讓他難堪,可是直攖其鋒,卻是覆亡的下場。
他的同族伯父劉虞,已經用自己的人頭向世人證明,驕兵悍將真的敢殺人。哪怕你再是身負天下之望。
劉璋剛要決定,這時心腹費伯仁匆匆而來,勸說道:“使君,萬不可處置黃元。”
對於這個表兄,劉璋很是信任,立刻問道:“伯仁,為何不可?”
“黃元雖隻是一孺子,可他是故太尉黃公之孫,黃都尉之子,若是動他,東州外來之士,必然不滿。
明公也聽說黃元在州府外之言了,‘今日之益州,竟是誰家之天下’,‘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所有親近使君之人,皆是義形於色,義憤填膺,這個時候,若動黃元,他們怎麽想?誌氣可鼓,不可泄啊。
最重要的一點,我聽說黃元一直打著龐羲的旗號,而且是在葭萌關見到李思後,才討伐趙韙的,這意味著,黃元得了龐羲、李思的支持,動他一人容易,看其後牽連的卻是龐羲和李思,所以使君不得不三思啊。”
劉璋聽後,亦是歎了一口氣。
“伯仁說得我都懂,我身為堂堂益州之主,屈服於臣下,可謂是臉都不要了,可是沒臉總比沒命強。”
“使君,未必如此。黃元沒有殺趙卓,便是有轉圜之機。現在這個時候,使君不宜有明確的態度,我以為當先冷處理此事,我想辦法勸說黃郎退讓。而私底下,主公可以和王治中商量一番,畢竟趙韙確實勢大,李思敢站到台前給趙韙使絆子,這裏麵未必沒有王治中的意思。”
“王商會轉圜此事。”
“當初王治中和趙中郎將二人,王治中可是排在前麵,麵對今時今日的趙韙,未必沒有想法。”
劉璋點點頭,也隻得如此了。
“黃元那邊呢?”
“我親自去勸。”
提到黃元,劉璋氣不打一處來,跟費伯仁抱怨道:“這黃元看似懂事,可實際上卻是一莽夫也,如此魯鈍,壞我大事。”
費伯仁笑道:“使君,雖然黃郎實在是膽大了些,可也確實讓人欽佩,換了旁人,可不敢直接跟趙韙對上。”
劉璋想說什麽,到底沒再說什麽。
“千萬將他穩住,我聽說他要回江夏,立刻將他送走。這黃家一代一代,是越來越不成器了。”
“諾!”
費伯仁對黃元很有好感,但到底不好為其說話。
這時下人來報,趙韙之父趙宣求見。
趙宣今年七十歲,早年在巴郡做過都尉,是巴郡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且此人素來老辣,劉璋聽到趙宣的名字也頭疼。
“伯仁,你看看,趙家開始要反擊了。”
費伯仁立刻說道:“使君,速招王治中、射長史、張從事(張肅)。”
“好!好!”
對付趙宣,也隻能安排這些其他勢力之人了。
黃元根本不看他們,將刀交還陽群,繼續跪下。
劉璝反應很快,他擔心黃元和趙氏直接在州府前火拚,立刻令人將雙方隔開,又嗬斥趙氏家丁,讓他們帶著趙卓退去。
一旁的陽群沒有阻攔,目送他們離開。
黃元根本不管這些,他跪在地上,忖度著他那位表叔可能的反應。難題他已經交給了劉璋,就看劉璋會如何處置了。
此時的劉璋,也確實因為這件突然出現的事而焦頭爛額。
劉璋是劉焉的四子,也是劉焉最不受重視的兒子。早年劉璋和兩個兄長被董卓收捕,死裏逃生,他才到了益州。在其父劉焉死後,他又聯合趙韙、王商,從其兄劉瑁手中奪了繼承人的位置,並非小說中那個懦弱庸碌之主。
實際上漢末劉虞、劉表、劉璋、劉繇、劉琦都不是《三國演義》裏寫的那般懦弱昏聵,各有其殺伐果決。劉璋做了二十年益州之主,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是擊敗了無數的敵人。
不過劉璋與曹操、孫策乃至其父劉焉相比,還算是仁厚、講規矩。
黃保之事,劉璋很明白,這既是趙韙對他這幾年來收攏權柄的挑釁,也是一種試探。所以他引而不發,哪怕吃了大虧,也打掉牙齒往肚子裏咽,假裝若無其事。本來劉璋以為此舉能夠麻痹趙韙,爭取更多的時間,可他萬萬沒想到,黃元為父申冤,節外生枝,徹底打破了各方原本的平衡。
得知黃元大張旗鼓地狀告趙韙,劉璋便覺不好,擔心此事鬧大,要派人去阻攔。
可這時長史射堅勸說劉璋,黃元此舉雖然莽撞,卻有敲山震虎之效,可震懾趙韙,省得趙韙過度膨脹,輕視主君;再加上龐羲、李思、王商等人都對趙韙獨攬兵權不滿,通過此事,或許可以破局,讓劉璋趁機奪權。
劉璋思索之後覺得有理,便放任了此事的進行。
可事情發展實在太快,黃元在州府前的一跪,直接將劉璋架了起來,他再想壓下此事,已經不可能了。
此時的劉璋,陷入了兩難,若是認可了黃元的狀告,那就是徹底與趙韙撕破臉,可他根本無力對抗兵權盡握的趙韙。
若是否定了黃元的狀告,雖然能平息事端,可會讓他顏麵掃地,也徹底失去一次打擊趙韙的機會。
劉璋左右為難,卻又不願舍棄二者的好處,以致根本沒有兼得之法,直到再次傳來黃元打傷趙卓的消息。
“黃元真的敲斷了趙卓的腿?”
“千真萬確,劉校尉親眼所見。黃元還揚言,‘哪怕粉身碎骨,亦絕不後退半步’。”
劉璋一屁股坐到榻上,狠狠地拍了一下桌案,憤怒地說道:“愚蠢,愚不可及。”他黃元難道不明白,傷了趙卓,趙韙怎會放過他。
對於表兄黃保的長子,劉璋並不了解,隻知道此人年紀輕輕,素來老成,卻萬沒想到此人會如此剛烈。
他了解趙韙,那是個素來驕橫的主,本來趙韙理虧,可現在趙卓傷了,就不是趙韙給他交代,而是他要給趙韙交代了。
希望一個黃元能平息趙韙的怒火。
劉璋很清楚雙方的實力差距,所以他哪怕不要臉,也不能和趙韙直接對上。向趙韙屈服固然會讓他難堪,可是直攖其鋒,卻是覆亡的下場。
他的同族伯父劉虞,已經用自己的人頭向世人證明,驕兵悍將真的敢殺人。哪怕你再是身負天下之望。
劉璋剛要決定,這時心腹費伯仁匆匆而來,勸說道:“使君,萬不可處置黃元。”
對於這個表兄,劉璋很是信任,立刻問道:“伯仁,為何不可?”
“黃元雖隻是一孺子,可他是故太尉黃公之孫,黃都尉之子,若是動他,東州外來之士,必然不滿。
明公也聽說黃元在州府外之言了,‘今日之益州,竟是誰家之天下’,‘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所有親近使君之人,皆是義形於色,義憤填膺,這個時候,若動黃元,他們怎麽想?誌氣可鼓,不可泄啊。
最重要的一點,我聽說黃元一直打著龐羲的旗號,而且是在葭萌關見到李思後,才討伐趙韙的,這意味著,黃元得了龐羲、李思的支持,動他一人容易,看其後牽連的卻是龐羲和李思,所以使君不得不三思啊。”
劉璋聽後,亦是歎了一口氣。
“伯仁說得我都懂,我身為堂堂益州之主,屈服於臣下,可謂是臉都不要了,可是沒臉總比沒命強。”
“使君,未必如此。黃元沒有殺趙卓,便是有轉圜之機。現在這個時候,使君不宜有明確的態度,我以為當先冷處理此事,我想辦法勸說黃郎退讓。而私底下,主公可以和王治中商量一番,畢竟趙韙確實勢大,李思敢站到台前給趙韙使絆子,這裏麵未必沒有王治中的意思。”
“王商會轉圜此事。”
“當初王治中和趙中郎將二人,王治中可是排在前麵,麵對今時今日的趙韙,未必沒有想法。”
劉璋點點頭,也隻得如此了。
“黃元那邊呢?”
“我親自去勸。”
提到黃元,劉璋氣不打一處來,跟費伯仁抱怨道:“這黃元看似懂事,可實際上卻是一莽夫也,如此魯鈍,壞我大事。”
費伯仁笑道:“使君,雖然黃郎實在是膽大了些,可也確實讓人欽佩,換了旁人,可不敢直接跟趙韙對上。”
劉璋想說什麽,到底沒再說什麽。
“千萬將他穩住,我聽說他要回江夏,立刻將他送走。這黃家一代一代,是越來越不成器了。”
“諾!”
費伯仁對黃元很有好感,但到底不好為其說話。
這時下人來報,趙韙之父趙宣求見。
趙宣今年七十歲,早年在巴郡做過都尉,是巴郡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且此人素來老辣,劉璋聽到趙宣的名字也頭疼。
“伯仁,你看看,趙家開始要反擊了。”
費伯仁立刻說道:“使君,速招王治中、射長史、張從事(張肅)。”
“好!好!”
對付趙宣,也隻能安排這些其他勢力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