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
使勁低著頭的軍士差點沒被自己的口水嗆死。
堂堂馹落王子,即便不是親生的,好歹也是在馹落汗身邊長大,居然如此恬不知恥,光天化日之下對著一個女人說要嫁給她。
“十年之內,你要在赤月的朝堂上站穩腳跟,沒有人能阻攔我嫁給你。”
而這位馹落王子膽大包天的話一句接著一句,顯然是不打算給人喘息的餘地。
李鳳寧沒有回答,至少沒有用語言來回答。
軍士雖然知道自己不該抬頭,卻還是抵不住好奇心,用極其緩慢的動作抬起了頭。
之前那雙不豫的眼睛,此刻居然一片明亮與柔軟,她唇角微微彎起,淺淡的笑容裏是一片難以抑製的愉悅。
“那麽,”多西琿的聲音裏添上一分異樣,“契約成立。”
下一瞬間,他將唇貼上了李鳳寧的唇。
光,光天化日,這,這……
就在軍士心內天人交戰要不要大聲提醒他們該啟程的時候,多西琿居然突然放開手後退開來。然後半點交代也沒有,就這麽幹脆利落地朝他的馬車大步走去。
“啟程了,還呆在這裏做什麽?”
還是李鳳寧的聲音喚回了軍士的神智。
“啊,是,是。”軍士嘴裏胡亂應著,一邊招呼著眾人準備啟程,一邊向馬車跑去。
臨走之前,她乘著向李鳳寧行禮告辭的機會又看了她一眼。
李鳳寧一掃來時那副烏雲罩頂的模樣。
她眼神明亮,一副決心已定,揚起鬥誌的模樣。
難道……就因為王子剛才說的話?
軍士心裏一瑟,仿佛窺見了什麽她不該知道的東西似的,低頭行禮之後,匆匆忙忙而去。
卷二:束髮及冠
第41章 轉章
馬奴的使節自六十年前戰敗之時起,便年年來朝歲歲來見。雖然每回都能鬧些新花樣出來,可哪回也沒今年這般離譜。
居然塞了個男人過來。
這個男人雖不是汗王親生子,好壞也頂了王子的頭銜。可京裏一幹富貴人家怕他更甚過邊境鐵騎,一家一戶的都蟄縮起來,直到他被賜去涼州韓王那裏才終於鬆了口氣。
事情到這裏還不算完。
王子的車駕還沒到涼州地界韓王府就辦起了喜筵。宣旨的天使不止沒能把賜婚的旨意送出去,還帶回了韓王的請罪折。折中說因涼州偏遠才誤了稟報的時機,但韓王君人都已進門,所以韓王寧願受罰也沒有退婚再娶的道理。
而遠在安陽的聖人似乎再也找不到別的人選,一道不溫不火的斥責下去後,又派人安撫王子,隻讓“安心等待”。
安陽和涼州兩頭都慢慢吞吞,隻鬧得王子進不得也退不得。在肅州這種荒山野嶺的地方從五月底耗到了六月中,最後熬不住病了才上摺子,道是“無顏再留,乞還故鄉”。
聖人在旨意中溫言撫慰了幾句後,允其“暫歸”故裏小住並安心待嫁,還賜了錦葉鹽礦三成的產出作為“添妝”。
至此,這個人見人怕的王子才算是淡出了赤月臣民,特別是安陽貴介的視線。而在經過一個安寧的夏天之後,春天的擾攘漸漸被拋諸腦後,安陽高高的城牆裏又飄蕩起一股迥異平常的氣氛。
秋闈要開始了。
安陽的科舉考試乃是三年一次,因每次都在春天而稱為為“春闈”。長寧十二年的春闈因考題泄露,不僅致使多位官員下獄問責,也使泰半的題捲成了廢紙。聖人為安撫學子之心,於去冬案結後下旨再開一科。這回因不是常例,禮部便將日子選在了秋天。
在十二年春闈時被牽連的學子自然不會放棄機會,原預備著十五年春闈的也不妨當成試演,前前後後加起來預備參加秋闈的人數竟是比春闈也不遑多讓。最高興的當屬旅店的老闆,而六部官員裏也摩拳擦掌著,就連普通百姓也都伸長了脖子盼著。要知道能進京考試的都是秀才,能看個新鮮也是很不錯的。如果品貌端正又沒娶夫郎的,那就更加不錯了。
於是,轉眼間就到了秋闈的首日,長寧二十年七月十五日。
第42章 偶遇
七月半。
初秋時節早晚雖然涼風習習,可日頭下還是能把人曬得額頭冒汗。向來形色匆匆的正陽大街上此刻聚眾成堆,人人都朝著一個方向看。
一道深色的木頭柵欄與成排的巡城兵馬司兵士,將圍觀的眾人攔在外頭。她們身後是一片寬闊的場地,約有十來個人同時在那裏張弓射箭。
先搜身再關進小屋裏兩夜一日的考試尋常人見不到,部試之前的六藝考卻是人人都能看的。而禮、樂、射、禦、書、數裏,禮樂太過繁雜,書數又靠動筆。所以每逢科考,射試和禦試當日都會特別熱鬧。
長寧二十年恩科的秋闈當然也是一樣。日頭剛剛升起便有人往正陽大街的太學靶場這裏聚攏過來,到的晚了隻能聽見人群一時譁然一時嘆息。
正陽大街被太學占了一大半的地麵,餘下的地方就是一排臨街的鋪子。這裏頭門麵最大的,是一間仁濟藥鋪。藥鋪裏稀稀落落幾個客人,門口的學徒一邊漫不經心地掃著地,一邊忍不住眼珠子朝太學那邊飄。
“胡說什麽!”
安靜的鋪子裏突然響起一聲大喝,學徒嚇了一跳,連掃帚都脫手掉到了地上。
“本,本來就是,就是。我,我才沒有胡說——”應答的聲音結結巴巴的,聽上去異常慌亂,“這包黃,黃芪浸,浸過水了!藥效差……”
分散在店裏各個角落的客人,或在坐堂大夫那裏看診的,或正在拿藥給錢的都停下了正在做的事,抬頭朝貼近門口的兩人看去。
一個有四十來歲,看上去像是掌櫃模樣的人滿臉怒色。她發覺四下裏逐漸被吸引過來的目光,深呼吸了幾次後總算表情稍稍平復一點。
另一個人手裏捧個攤開的紙包,隱約可見裏頭包著不少藥材。她膚色略深相貌端正,可頭上隻用了黑色襆頭,身上一件半舊麻布衫,看著還不如掌櫃穿得光鮮。
“客官,不知您從哪裏聽來這些胡話,我們仁濟藥鋪幾十年的字號,怎麽會賣浸水的藥材。”掌櫃模樣的人忍住氣,一副好聲好氣勸說的樣子。
“這黃芪就是浸過水了。”許是對方語氣平和了,這個客人說話也順溜些了,“我不要這個,你給我換好的來。”她隻把手裏的紙包朝前一送。
“原來是這樣。小店隻管按方子抓藥,吃下去見不見效就不是小店的事了。”自以為發現原因的掌櫃語氣一鬆,她拉起嘴角,還特意揚起聲,十足故意地來了句,“您得去找把脈開方的大夫!”
周圍的客人聽是這樣,都露出恍然的表情。
“這方子是我開的,不會有錯。”但是站在她對麵那人卻似乎完全沒品出那份嘲弄,隻是極其認真地道,“這包黃芪在水裏泡了幾天之後又曬幹,藥效差很多……”
使勁低著頭的軍士差點沒被自己的口水嗆死。
堂堂馹落王子,即便不是親生的,好歹也是在馹落汗身邊長大,居然如此恬不知恥,光天化日之下對著一個女人說要嫁給她。
“十年之內,你要在赤月的朝堂上站穩腳跟,沒有人能阻攔我嫁給你。”
而這位馹落王子膽大包天的話一句接著一句,顯然是不打算給人喘息的餘地。
李鳳寧沒有回答,至少沒有用語言來回答。
軍士雖然知道自己不該抬頭,卻還是抵不住好奇心,用極其緩慢的動作抬起了頭。
之前那雙不豫的眼睛,此刻居然一片明亮與柔軟,她唇角微微彎起,淺淡的笑容裏是一片難以抑製的愉悅。
“那麽,”多西琿的聲音裏添上一分異樣,“契約成立。”
下一瞬間,他將唇貼上了李鳳寧的唇。
光,光天化日,這,這……
就在軍士心內天人交戰要不要大聲提醒他們該啟程的時候,多西琿居然突然放開手後退開來。然後半點交代也沒有,就這麽幹脆利落地朝他的馬車大步走去。
“啟程了,還呆在這裏做什麽?”
還是李鳳寧的聲音喚回了軍士的神智。
“啊,是,是。”軍士嘴裏胡亂應著,一邊招呼著眾人準備啟程,一邊向馬車跑去。
臨走之前,她乘著向李鳳寧行禮告辭的機會又看了她一眼。
李鳳寧一掃來時那副烏雲罩頂的模樣。
她眼神明亮,一副決心已定,揚起鬥誌的模樣。
難道……就因為王子剛才說的話?
軍士心裏一瑟,仿佛窺見了什麽她不該知道的東西似的,低頭行禮之後,匆匆忙忙而去。
卷二:束髮及冠
第41章 轉章
馬奴的使節自六十年前戰敗之時起,便年年來朝歲歲來見。雖然每回都能鬧些新花樣出來,可哪回也沒今年這般離譜。
居然塞了個男人過來。
這個男人雖不是汗王親生子,好壞也頂了王子的頭銜。可京裏一幹富貴人家怕他更甚過邊境鐵騎,一家一戶的都蟄縮起來,直到他被賜去涼州韓王那裏才終於鬆了口氣。
事情到這裏還不算完。
王子的車駕還沒到涼州地界韓王府就辦起了喜筵。宣旨的天使不止沒能把賜婚的旨意送出去,還帶回了韓王的請罪折。折中說因涼州偏遠才誤了稟報的時機,但韓王君人都已進門,所以韓王寧願受罰也沒有退婚再娶的道理。
而遠在安陽的聖人似乎再也找不到別的人選,一道不溫不火的斥責下去後,又派人安撫王子,隻讓“安心等待”。
安陽和涼州兩頭都慢慢吞吞,隻鬧得王子進不得也退不得。在肅州這種荒山野嶺的地方從五月底耗到了六月中,最後熬不住病了才上摺子,道是“無顏再留,乞還故鄉”。
聖人在旨意中溫言撫慰了幾句後,允其“暫歸”故裏小住並安心待嫁,還賜了錦葉鹽礦三成的產出作為“添妝”。
至此,這個人見人怕的王子才算是淡出了赤月臣民,特別是安陽貴介的視線。而在經過一個安寧的夏天之後,春天的擾攘漸漸被拋諸腦後,安陽高高的城牆裏又飄蕩起一股迥異平常的氣氛。
秋闈要開始了。
安陽的科舉考試乃是三年一次,因每次都在春天而稱為為“春闈”。長寧十二年的春闈因考題泄露,不僅致使多位官員下獄問責,也使泰半的題捲成了廢紙。聖人為安撫學子之心,於去冬案結後下旨再開一科。這回因不是常例,禮部便將日子選在了秋天。
在十二年春闈時被牽連的學子自然不會放棄機會,原預備著十五年春闈的也不妨當成試演,前前後後加起來預備參加秋闈的人數竟是比春闈也不遑多讓。最高興的當屬旅店的老闆,而六部官員裏也摩拳擦掌著,就連普通百姓也都伸長了脖子盼著。要知道能進京考試的都是秀才,能看個新鮮也是很不錯的。如果品貌端正又沒娶夫郎的,那就更加不錯了。
於是,轉眼間就到了秋闈的首日,長寧二十年七月十五日。
第42章 偶遇
七月半。
初秋時節早晚雖然涼風習習,可日頭下還是能把人曬得額頭冒汗。向來形色匆匆的正陽大街上此刻聚眾成堆,人人都朝著一個方向看。
一道深色的木頭柵欄與成排的巡城兵馬司兵士,將圍觀的眾人攔在外頭。她們身後是一片寬闊的場地,約有十來個人同時在那裏張弓射箭。
先搜身再關進小屋裏兩夜一日的考試尋常人見不到,部試之前的六藝考卻是人人都能看的。而禮、樂、射、禦、書、數裏,禮樂太過繁雜,書數又靠動筆。所以每逢科考,射試和禦試當日都會特別熱鬧。
長寧二十年恩科的秋闈當然也是一樣。日頭剛剛升起便有人往正陽大街的太學靶場這裏聚攏過來,到的晚了隻能聽見人群一時譁然一時嘆息。
正陽大街被太學占了一大半的地麵,餘下的地方就是一排臨街的鋪子。這裏頭門麵最大的,是一間仁濟藥鋪。藥鋪裏稀稀落落幾個客人,門口的學徒一邊漫不經心地掃著地,一邊忍不住眼珠子朝太學那邊飄。
“胡說什麽!”
安靜的鋪子裏突然響起一聲大喝,學徒嚇了一跳,連掃帚都脫手掉到了地上。
“本,本來就是,就是。我,我才沒有胡說——”應答的聲音結結巴巴的,聽上去異常慌亂,“這包黃,黃芪浸,浸過水了!藥效差……”
分散在店裏各個角落的客人,或在坐堂大夫那裏看診的,或正在拿藥給錢的都停下了正在做的事,抬頭朝貼近門口的兩人看去。
一個有四十來歲,看上去像是掌櫃模樣的人滿臉怒色。她發覺四下裏逐漸被吸引過來的目光,深呼吸了幾次後總算表情稍稍平復一點。
另一個人手裏捧個攤開的紙包,隱約可見裏頭包著不少藥材。她膚色略深相貌端正,可頭上隻用了黑色襆頭,身上一件半舊麻布衫,看著還不如掌櫃穿得光鮮。
“客官,不知您從哪裏聽來這些胡話,我們仁濟藥鋪幾十年的字號,怎麽會賣浸水的藥材。”掌櫃模樣的人忍住氣,一副好聲好氣勸說的樣子。
“這黃芪就是浸過水了。”許是對方語氣平和了,這個客人說話也順溜些了,“我不要這個,你給我換好的來。”她隻把手裏的紙包朝前一送。
“原來是這樣。小店隻管按方子抓藥,吃下去見不見效就不是小店的事了。”自以為發現原因的掌櫃語氣一鬆,她拉起嘴角,還特意揚起聲,十足故意地來了句,“您得去找把脈開方的大夫!”
周圍的客人聽是這樣,都露出恍然的表情。
“這方子是我開的,不會有錯。”但是站在她對麵那人卻似乎完全沒品出那份嘲弄,隻是極其認真地道,“這包黃芪在水裏泡了幾天之後又曬幹,藥效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