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辦主任楊金榮將情況給書記徐國華做了匯報。
徐國華對王愛國的新鎮工程有一定的關注,但並不知道具體的細節,不過心中清楚縣財政的情況,知道王愛國修新鎮其中有貓膩。
“這件事,請政府辦公室妥善處理!”
徐國華將皮球又踢回到了政府辦公室。
徐國華有偏袒王愛國的意思在裏麵,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但,這正是周係人馬想看到的局麵。
事情不做正麵處理,甚至不處理!
隻要事情不處理,新鎮工程就動不了工。
果然,縣政府這邊安排政府辦公室馬光明出來安撫了上訪者的情緒,同時又給縣公安局這邊打了招呼,釋放了帶頭討薪的禿頂等人。
事情就這樣被拖了下來!
三天過去後,王愛國看著陷入停滯的新鎮工程,漸漸反應了過來。
張三川和周係人馬真正的目的,就是讓工程進入停滯階段!
工程一旦停下來,想要再開起來就難了!
沒有錢,工程不可能再動起來。
縣財政的情況,王愛國是清楚的,解決辦法就在錢龍的身上。
讓錢龍拿錢出來!
“老錢,新鎮工程不能停啊!”
王愛國不會直接開口讓錢龍拿錢,但他話語之中的意思是非常明確的。
錢龍在心中已經大致有數。
要填上新鎮工程的虧欠,至少要拿出來八十萬。
錢龍身上沒有那麽多的現錢,但是他在仁裏鎮有礦產,花點心思也不是不可以。
隻是,就這樣拿出來八十萬,錢龍不甘心!
這不就相當於對張三川投降嗎?
“王書記,再等一個星期,問題或許就解決了!”
錢龍很有把握地對王愛國說。
王愛國皺了一下眉,目光與錢龍碰了碰:“找到辦法了?”
錢龍笑了一下:“老緬那邊有朋友過來了……”
王愛國一聽就明白了,他對錢龍的手段知根知底。
“事情一定要處理幹淨!”王愛國淡淡的說。
隻要解決掉張三川,也就解決了新鎮工程的停工問題!
殺雞儆猴!
四維村,張三川的四維石場已經解封,交通局的石料運輸車源源不斷的過來運輸石料。
同時,張三川還接手了唐連榮兄弟在龍潭村後麵開發的芮官山石場。
芮官山石場是整個金川鎮規模最大,投入最大的石場,唐連榮兄弟沒少在上麵花功夫。
由於是唐連山在背後支持張三川,接手芮官山石場並沒有花太大的代價。
站在芮官山的半山腰石場上,整個金川鎮盡收眼底。
張三川看著已經停工,但已經拉出來大致模型的新鎮工程,心中頗有些感慨。
其實,修建新鎮,對於整個金川鎮的發展是有正麵,積極意義。
金川鎮鎮街老舊殘破,狹窄擁堵,又在前往縣城的國道旁,每逢趕集就擁堵不堪,出行效率低。
如果王愛國是真心為金川鎮的發展而修新鎮,張三川沒有和王愛國作對的道理。
但,這一切都隻是王愛國的政績工程。
借修新鎮名義,大量征地,不是合理開發,隻會造成土地浪費和貪汙腐敗。
所謂的政績工程,就是折騰一片土地和人民,在表麵看上去光鮮亮麗,但一旦完成了“政績驗收”之後,就會無人問津!
這是這片土地發展的模式。
有了政績工程的人一定是要上去的,或者也有可能要“下去”!
但不管是上去,還是下去,新來的領導都不會有興趣。
他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要走“特色道路”,要開辟屬於自己的道路。
因此,會在另外一個地方重新折騰一個新的“政績工程”。
轟轟烈烈,熱熱鬧鬧,花大家的錢,完成自己的事業!
窮折騰,越折騰越窮!
一個死循環!
但是,如金川鎮,滄陽縣這種貧窮、落後的地方,想要發展就必須要依靠政府和政策。
可是……
張三川已漸漸看透了這個現實。
縣農業的基礎農田水利工程已經重新開始動工,但縣農業局的陳少平不知道為何已經不在這個基礎水利工程的工作組中,據說是辦公室主任李慶明點名將陳少平從工作組踢了出去!
張三川不清楚其中的情況,大概陳少平本人也不清楚其中的情況吧!
以現在的情形,張三川是可以向周係人馬推薦陳少平。
以季廣勝、馬光明等人的級別,可以輕易安排陳少平在重要位置上鍛煉和學習,為進一步提拔做準備!
權衡再三,張三川還是沒有這麽做。
如今滄陽的官場正是風雲變幻的時候,到底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一切都是未知!
在這種時候,往往容易好心辦壞事!
張三川回到家裏,母親李秀梅告訴張三川,玉老爺讓他去一趟。
玉老爺在三官寺裏,沒有事不會讓張三川去。
往年在農曆五六月的時候,三官寺會有重要的廟會,大型的祭祀活動。
玉老爺是這場活動的主辦人員,張三川受到玉老爺信任就會被叫去給玉老爺幫忙。
玉老爺也不要張三川做雜事,就是負責給三官寺正殿門前木頭柱子上的兩條五爪金龍刷上金粉。
這份工作別人也可以做,但別人做得沒有張三川好。
金粉是金貴東西,在龍身刷金粉,手一定要巧,要細致,均勻,又要能分清楚濃淡,要刷出層次感來。
村裏有很多粉刷匠,給人修房子的地方刷牆,手藝也很好,可以做到細致均勻,但在層次感上就有一些欠缺了。
用玉老爺的話說,“小川用金粉刷出來的龍是活的,有精氣神。其他人刷出來的龍就懶洋洋的,沒點活力!”
這或許就是一種天賦。
現在農曆的四月份,還不到給龍刷金粉的時候。
但隻要是玉老爺叫一聲,張三川肯定會去。
玉老爺在村裏是很受尊敬的人,輩分高,為人正直善良。
張三川的母親李秀梅是虔誠的信徒,玉老爺對李秀梅好,對張三川也好。
張三川小時候就常跟著母親是廟裏,玉老爺總是會給張三川一些糖果吃。
聽說,玉老爺找他有事,張三川回到家水都沒有喝一口,就往三官寺去了。
徐國華對王愛國的新鎮工程有一定的關注,但並不知道具體的細節,不過心中清楚縣財政的情況,知道王愛國修新鎮其中有貓膩。
“這件事,請政府辦公室妥善處理!”
徐國華將皮球又踢回到了政府辦公室。
徐國華有偏袒王愛國的意思在裏麵,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但,這正是周係人馬想看到的局麵。
事情不做正麵處理,甚至不處理!
隻要事情不處理,新鎮工程就動不了工。
果然,縣政府這邊安排政府辦公室馬光明出來安撫了上訪者的情緒,同時又給縣公安局這邊打了招呼,釋放了帶頭討薪的禿頂等人。
事情就這樣被拖了下來!
三天過去後,王愛國看著陷入停滯的新鎮工程,漸漸反應了過來。
張三川和周係人馬真正的目的,就是讓工程進入停滯階段!
工程一旦停下來,想要再開起來就難了!
沒有錢,工程不可能再動起來。
縣財政的情況,王愛國是清楚的,解決辦法就在錢龍的身上。
讓錢龍拿錢出來!
“老錢,新鎮工程不能停啊!”
王愛國不會直接開口讓錢龍拿錢,但他話語之中的意思是非常明確的。
錢龍在心中已經大致有數。
要填上新鎮工程的虧欠,至少要拿出來八十萬。
錢龍身上沒有那麽多的現錢,但是他在仁裏鎮有礦產,花點心思也不是不可以。
隻是,就這樣拿出來八十萬,錢龍不甘心!
這不就相當於對張三川投降嗎?
“王書記,再等一個星期,問題或許就解決了!”
錢龍很有把握地對王愛國說。
王愛國皺了一下眉,目光與錢龍碰了碰:“找到辦法了?”
錢龍笑了一下:“老緬那邊有朋友過來了……”
王愛國一聽就明白了,他對錢龍的手段知根知底。
“事情一定要處理幹淨!”王愛國淡淡的說。
隻要解決掉張三川,也就解決了新鎮工程的停工問題!
殺雞儆猴!
四維村,張三川的四維石場已經解封,交通局的石料運輸車源源不斷的過來運輸石料。
同時,張三川還接手了唐連榮兄弟在龍潭村後麵開發的芮官山石場。
芮官山石場是整個金川鎮規模最大,投入最大的石場,唐連榮兄弟沒少在上麵花功夫。
由於是唐連山在背後支持張三川,接手芮官山石場並沒有花太大的代價。
站在芮官山的半山腰石場上,整個金川鎮盡收眼底。
張三川看著已經停工,但已經拉出來大致模型的新鎮工程,心中頗有些感慨。
其實,修建新鎮,對於整個金川鎮的發展是有正麵,積極意義。
金川鎮鎮街老舊殘破,狹窄擁堵,又在前往縣城的國道旁,每逢趕集就擁堵不堪,出行效率低。
如果王愛國是真心為金川鎮的發展而修新鎮,張三川沒有和王愛國作對的道理。
但,這一切都隻是王愛國的政績工程。
借修新鎮名義,大量征地,不是合理開發,隻會造成土地浪費和貪汙腐敗。
所謂的政績工程,就是折騰一片土地和人民,在表麵看上去光鮮亮麗,但一旦完成了“政績驗收”之後,就會無人問津!
這是這片土地發展的模式。
有了政績工程的人一定是要上去的,或者也有可能要“下去”!
但不管是上去,還是下去,新來的領導都不會有興趣。
他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要走“特色道路”,要開辟屬於自己的道路。
因此,會在另外一個地方重新折騰一個新的“政績工程”。
轟轟烈烈,熱熱鬧鬧,花大家的錢,完成自己的事業!
窮折騰,越折騰越窮!
一個死循環!
但是,如金川鎮,滄陽縣這種貧窮、落後的地方,想要發展就必須要依靠政府和政策。
可是……
張三川已漸漸看透了這個現實。
縣農業的基礎農田水利工程已經重新開始動工,但縣農業局的陳少平不知道為何已經不在這個基礎水利工程的工作組中,據說是辦公室主任李慶明點名將陳少平從工作組踢了出去!
張三川不清楚其中的情況,大概陳少平本人也不清楚其中的情況吧!
以現在的情形,張三川是可以向周係人馬推薦陳少平。
以季廣勝、馬光明等人的級別,可以輕易安排陳少平在重要位置上鍛煉和學習,為進一步提拔做準備!
權衡再三,張三川還是沒有這麽做。
如今滄陽的官場正是風雲變幻的時候,到底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一切都是未知!
在這種時候,往往容易好心辦壞事!
張三川回到家裏,母親李秀梅告訴張三川,玉老爺讓他去一趟。
玉老爺在三官寺裏,沒有事不會讓張三川去。
往年在農曆五六月的時候,三官寺會有重要的廟會,大型的祭祀活動。
玉老爺是這場活動的主辦人員,張三川受到玉老爺信任就會被叫去給玉老爺幫忙。
玉老爺也不要張三川做雜事,就是負責給三官寺正殿門前木頭柱子上的兩條五爪金龍刷上金粉。
這份工作別人也可以做,但別人做得沒有張三川好。
金粉是金貴東西,在龍身刷金粉,手一定要巧,要細致,均勻,又要能分清楚濃淡,要刷出層次感來。
村裏有很多粉刷匠,給人修房子的地方刷牆,手藝也很好,可以做到細致均勻,但在層次感上就有一些欠缺了。
用玉老爺的話說,“小川用金粉刷出來的龍是活的,有精氣神。其他人刷出來的龍就懶洋洋的,沒點活力!”
這或許就是一種天賦。
現在農曆的四月份,還不到給龍刷金粉的時候。
但隻要是玉老爺叫一聲,張三川肯定會去。
玉老爺在村裏是很受尊敬的人,輩分高,為人正直善良。
張三川的母親李秀梅是虔誠的信徒,玉老爺對李秀梅好,對張三川也好。
張三川小時候就常跟著母親是廟裏,玉老爺總是會給張三川一些糖果吃。
聽說,玉老爺找他有事,張三川回到家水都沒有喝一口,就往三官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