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父皇的英明神武,他隻是個平庸之人,被架在這寶座上,勉力支撐,身心俱疲,現實的殘酷讓他內心難得片刻恣意。
這都不是他想要的,其實他想要的生活不過是田野間,山花中,嗅著風中百草香,在春日中安然靜立,一呼一吸皆由心隨性。
可他沒有法脫身,從被帶入宮廷中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不歸他掌控了。
被壓抑得太狠的時候,他也會想,就這樣撒手去了,帶著心愛的人,去過從前山野間的俗日。
可也隻是想想,他私下掂量過無數次,每一次的結論都是:他不敢。他不敢說出這個念頭;不敢想若自己不再是帝王,常碧蓉會如何對她;不敢麵對若是離去將麵對的紛繁複雜的局麵和追殺。這些不敢就像一條一條絲絛,裹成繭,而他在裏麵。
於是,李和崇安慰自己說,世間困於種種局中,擺脫這個困境,就下困境纏上來,隻有死了,人才能徹底解脫。
他長舒一口氣,把這些翻湧的情緒封存在心底,看不見但終究存在。
而心中的那份愛意經過多年的蘊藏發酵,成了杯碰得的苦酒。
李和崇的書架上,有一本書《反經》是誰也不能碰的,在二十三和二十四頁之間夾著一枝苜蓿花。
他凝望著枯萎的花瓣,溫柔地沿著花瓣撫摸,悠悠地懷想那段悽苦的太子生涯。
一個喪母的幼年皇子,母族已經衰落,後宮已有兩個年長皇子的情況下卻被立為太子,境遇可想而知,真是棲棲遑遑,不知明日生死。
當年一直不明白父皇為什麽要立他為太子,恣意蠻橫,有些不管不顧的姿態。
很多年後李和崇才想明白,除去形勢所迫、製衡的結果,這恐怕還有一個男人對所愛的女人的一種補償,而這種補償又不能彌補任何對逝者的虧欠,才讓父皇那樣失態。
母親死時他太小,不知道父親和母親之間是怎樣一種感情。
可父皇是個飛揚自我的人,他這種自以為好的表達讓李和崇吃了很多苦頭,被夾在這權勢間尷尬求生。
在李和崇的記憶裏,那幾年一直都是陰雨天氣,四周都是灰濛濛的,充滿壓抑。可他有一次翻看檔案的時候,發現其中有兩年都是旱災,京城周圍連著三個月沒有下雨。可想而知,當年自己的精神有多麽壓抑。尤其是險些被廢的那半年。
常碧蓉就是在隆慶十二年三月十七出現在他的生命中。
那年他十一歲,常碧蓉十八歲。
其實很簡單,他的愛情從雨夜的一個擁抱開始。
李和崇從記事起就怕打雷。
他還記得當年常碧蓉身上淡淡的香味,女子身上溫暖的觸覺,包圍著一個寂寞惶恐壓抑的少年。
其實他能感受到她的身體也在微微顫抖。
人對雪中送炭的感情格外看重。
李和崇記得那段時間裏下人雖然還幹著活兒,但內心的躁動和不耐煩還是讓人能感受到的。隻有常碧蓉盡心盡力地讓自己開心,她說他像他弟弟。
可李和崇看過她的檔案,知道她是家中獨女。當時就覺著常碧蓉年歲比他大,但人傻氣,說個安慰話騙人都不會。對個沒後台的太子大獻殷勤,沒見有眼力勁兒的都躲得遠遠,就她一新分來的宮女悶頭悶腦往上湊。
可他從她那裏看到了真心,在宮裏最難的真心,不,這世間真心都是最寶貴最難得的。常碧蓉給了他,雖然不是以男女愛戀的姿態,但是那份真心的嗬護守護之情成了他那段灰暗日子裏的唯一光彩。
可惜,常碧蓉在東宮隻留了六個月十一天。
他已經記不清楚感情是什麽時候明晰的,也不記得她離去時的情景,隻清晰地記潮湧般一陣高過一陣的思念和寂寞。
一個午夜,他從夢中驚醒,口中喊著:「青瑜,我想你。」
這才驚覺,原來不知何時起,少年的心中已經把她珍藏。
李和崇自嘲一笑,得到一件什麽東西就會有一件失去。而在他這裏,這種得失由不得他,他承認自己的無力和懦弱。
這麽些年他就一直默默地關注著她,也盡量讓她過得隨心隨意。
這一夜,李和崇放開襟懷,故意醉了一場。
夢裏回到了童年時,在黃沙大漠中一輪明月白淨如玉,月光下,一個女人騎在馬背上,哼著悠揚的歌謠,那是他的母親。
李和崇隻能看見她的背影,這麽些年,他一直記不起母親的麵容,他追上去,女人回首一笑,李和崇感受到了那笑容,卻仍然記不起她的麵容。
他著急得想哭,追在馬後。他想,如果母親一直活著,把他嗬護在身邊,沒有經歷過之後的那些,他可能也會長成一個策馬大漠、暢快高歌、頂天立地的男人。
可惜母親越跑越快,離他越來越遠,最終化作天邊的一片霞光。
留下他孤零零一個人立在大漠中,任風霜欺淩,如浮萍無根。
李和崇太傷心,從夢中驚醒,眼中含淚。
有人上前,遞上一杯溫水。
李和崇強撐起醉眼,見是裴嶽,忍不住喊一聲:「八碗。」帶著哭腔。
「聖上怎麽了?」裴嶽問。
李和崇聽見「聖上」二字,猛然清醒了幾分,埋頭道:「沒事。」
李和崇問:「你想你的娘親嗎?」
這都不是他想要的,其實他想要的生活不過是田野間,山花中,嗅著風中百草香,在春日中安然靜立,一呼一吸皆由心隨性。
可他沒有法脫身,從被帶入宮廷中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不歸他掌控了。
被壓抑得太狠的時候,他也會想,就這樣撒手去了,帶著心愛的人,去過從前山野間的俗日。
可也隻是想想,他私下掂量過無數次,每一次的結論都是:他不敢。他不敢說出這個念頭;不敢想若自己不再是帝王,常碧蓉會如何對她;不敢麵對若是離去將麵對的紛繁複雜的局麵和追殺。這些不敢就像一條一條絲絛,裹成繭,而他在裏麵。
於是,李和崇安慰自己說,世間困於種種局中,擺脫這個困境,就下困境纏上來,隻有死了,人才能徹底解脫。
他長舒一口氣,把這些翻湧的情緒封存在心底,看不見但終究存在。
而心中的那份愛意經過多年的蘊藏發酵,成了杯碰得的苦酒。
李和崇的書架上,有一本書《反經》是誰也不能碰的,在二十三和二十四頁之間夾著一枝苜蓿花。
他凝望著枯萎的花瓣,溫柔地沿著花瓣撫摸,悠悠地懷想那段悽苦的太子生涯。
一個喪母的幼年皇子,母族已經衰落,後宮已有兩個年長皇子的情況下卻被立為太子,境遇可想而知,真是棲棲遑遑,不知明日生死。
當年一直不明白父皇為什麽要立他為太子,恣意蠻橫,有些不管不顧的姿態。
很多年後李和崇才想明白,除去形勢所迫、製衡的結果,這恐怕還有一個男人對所愛的女人的一種補償,而這種補償又不能彌補任何對逝者的虧欠,才讓父皇那樣失態。
母親死時他太小,不知道父親和母親之間是怎樣一種感情。
可父皇是個飛揚自我的人,他這種自以為好的表達讓李和崇吃了很多苦頭,被夾在這權勢間尷尬求生。
在李和崇的記憶裏,那幾年一直都是陰雨天氣,四周都是灰濛濛的,充滿壓抑。可他有一次翻看檔案的時候,發現其中有兩年都是旱災,京城周圍連著三個月沒有下雨。可想而知,當年自己的精神有多麽壓抑。尤其是險些被廢的那半年。
常碧蓉就是在隆慶十二年三月十七出現在他的生命中。
那年他十一歲,常碧蓉十八歲。
其實很簡單,他的愛情從雨夜的一個擁抱開始。
李和崇從記事起就怕打雷。
他還記得當年常碧蓉身上淡淡的香味,女子身上溫暖的觸覺,包圍著一個寂寞惶恐壓抑的少年。
其實他能感受到她的身體也在微微顫抖。
人對雪中送炭的感情格外看重。
李和崇記得那段時間裏下人雖然還幹著活兒,但內心的躁動和不耐煩還是讓人能感受到的。隻有常碧蓉盡心盡力地讓自己開心,她說他像他弟弟。
可李和崇看過她的檔案,知道她是家中獨女。當時就覺著常碧蓉年歲比他大,但人傻氣,說個安慰話騙人都不會。對個沒後台的太子大獻殷勤,沒見有眼力勁兒的都躲得遠遠,就她一新分來的宮女悶頭悶腦往上湊。
可他從她那裏看到了真心,在宮裏最難的真心,不,這世間真心都是最寶貴最難得的。常碧蓉給了他,雖然不是以男女愛戀的姿態,但是那份真心的嗬護守護之情成了他那段灰暗日子裏的唯一光彩。
可惜,常碧蓉在東宮隻留了六個月十一天。
他已經記不清楚感情是什麽時候明晰的,也不記得她離去時的情景,隻清晰地記潮湧般一陣高過一陣的思念和寂寞。
一個午夜,他從夢中驚醒,口中喊著:「青瑜,我想你。」
這才驚覺,原來不知何時起,少年的心中已經把她珍藏。
李和崇自嘲一笑,得到一件什麽東西就會有一件失去。而在他這裏,這種得失由不得他,他承認自己的無力和懦弱。
這麽些年他就一直默默地關注著她,也盡量讓她過得隨心隨意。
這一夜,李和崇放開襟懷,故意醉了一場。
夢裏回到了童年時,在黃沙大漠中一輪明月白淨如玉,月光下,一個女人騎在馬背上,哼著悠揚的歌謠,那是他的母親。
李和崇隻能看見她的背影,這麽些年,他一直記不起母親的麵容,他追上去,女人回首一笑,李和崇感受到了那笑容,卻仍然記不起她的麵容。
他著急得想哭,追在馬後。他想,如果母親一直活著,把他嗬護在身邊,沒有經歷過之後的那些,他可能也會長成一個策馬大漠、暢快高歌、頂天立地的男人。
可惜母親越跑越快,離他越來越遠,最終化作天邊的一片霞光。
留下他孤零零一個人立在大漠中,任風霜欺淩,如浮萍無根。
李和崇太傷心,從夢中驚醒,眼中含淚。
有人上前,遞上一杯溫水。
李和崇強撐起醉眼,見是裴嶽,忍不住喊一聲:「八碗。」帶著哭腔。
「聖上怎麽了?」裴嶽問。
李和崇聽見「聖上」二字,猛然清醒了幾分,埋頭道:「沒事。」
李和崇問:「你想你的娘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