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兒臣監國?!”徐啟麟聞言一驚。


    饒是他平素一貫沉穩鎮定、四平八穩,聽了這個消息,也不免回不過神,再看看兩個兄弟,亦是一臉驚訝之色。


    他今年十四了,已然是一個挺拔的翩翩美少年。


    從小就長得像父親,越長大越像,以至於有時候皇太後一時恍惚,開口便是,“三郎,你過來點兒說話。”


    惹得周圍的人一陣大笑。


    皇太後自己也笑,“不怨哀家糊塗,實在是他們爺倆兒長得太像了。”


    要說徐啟麟小時候是十分頑皮的,且霸道,活脫脫就是上房掀瓦的熊孩子,自從為生母的事煩心之後,性子便漸漸沉了下來。


    因而兄弟三人裏麵,他的性子最穩重,幼弟徐啟嶸最斯文、最為玉樹臨風,獨剩下夾在中間不出色的徐啟崢,整天沒心沒肺樂嗬嗬的。


    徐啟崢甚至嘟噥抱怨,“大哥長得像父皇,三弟長得像母後,我看著父皇和母後都像一點兒,其實是誰都不那麽像。偏偏大哥性子穩重、會辦事,三弟細致體貼、會哄人,我竟是一無是處。”


    他問母親,“母後你當初懷我的時候,是不是偷工減料了?”


    惹得顧蓮一陣笑罵,“再說不出個正經話來!”


    泠月公主在一旁笑話哥哥,抿嘴兒道:“我倒是覺得母後懷你的時候,不但沒偷工減料,還多用了一些好料呢?隻是沒放對地方。”


    徐啟崢瞪大了眼睛,“怎麽說?”


    泠月公主嬌聲道:“我猜啊,一準兒是把做腦子的材料,給二哥你做臉皮去了。”挽住母親的胳膊,藏了半個身子,笑得促狹,“不然怎地腦子差了一點兒,臉皮卻比旁人要厚?胃口也比旁人要好?笨蛋二哥!”


    徐啟崢這才明白,妹妹是在拐著彎兒罵自己!隻是他一向好脾氣,促狹的人又是自己的寶貝小妹,雖然有些氣惱,也隻是幹瞪眼罷了。


    “好二哥。”泠月公主跳下美人榻,柔聲道:“我最喜歡和二哥玩兒了。”——


    她說的是實話。


    三個哥哥都對自己極好極好,隻是長兄嚴肅,活脫脫一個翻版父親,三哥一向有些性子冷僻,喜歡獨處,所以和笑眯眯的二哥玩得最好。


    比如此刻,聽說長兄要留下坐鎮京城監國,便沒有太大不舍,隻是笑道:“大哥到底是太子殿下,越發的能幹了。”


    徐啟麟隻是看向父親,遲疑道:“父皇有命,兒子自然不敢再三托辭,但是隻怕這份擔子太重,有負父皇的期望。”


    “沒你想象的那麽重。”徐離平聲道:“不用早朝,每天在上書房內聽臣子們商議政事,由沈公瑾、雲淵、鄧恭三人決策,你隻在旁邊聽著便是,朝堂上還輪不到你來做決定。且大事每日奏折,一式兩份,八百裏加急會給朕送一份,朕走到哪兒,就送到哪兒,耽誤不了。”


    徐啟麟頓時鬆了一大口氣。


    抬頭看向父親,似乎在等著自己回答什麽,——既然是太子監國,就算年輕做不得朝堂政事的主,也不能什麽都不做吧?他低眉斂目之際,飛快的琢磨著,很快就有了一個明晰的答案。


    “兒臣明白了。”他禮數恭謹、聽話內斂,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太子,而露出一絲一毫的驕矜之色,細細回道:“父皇要兒子在旁邊聽著,實際上是要兒子跟著他們這些老臣學著,聽他們分析,學他們決策……”頓了頓,“還有最最要緊的,就是趁著這個機會和他們熟悉一些,摸一摸馭臣之道的門檻兒。”


    <a href="http:///"></a>


    說完了,卻有些不安的看了一眼——


    沒有逾越規矩的地方吧?


    “不錯。”徐離點了點頭,“你這番話領悟的十分透徹,朕心甚慰。”


    徐啟麟提著的心方才放了下來,忙道:“都是父皇和母後平日教導的好,兒臣銘記在心,不求有多大能耐,隻求不要行差踏錯就可以了。”


    顧蓮皺了皺眉,“什麽行差踏錯?好端端說這樣重的話。”招了招手,將兒子拉在自己身邊坐下,“你便是有錯,父皇和母後也會給你指出來,改了便是。往後不用這樣戰戰兢兢的,省得太後又埋怨待你嚴厲,苛責了你。”


    徐啟麟笑道:“沒有,父皇和母後也是一片良苦用心。”


    顧蓮眼裏閃過一絲黯然之色。


    因為馬上就要一起離京了,到底放心不下。


    特別是,徐離和自己以及另外兩個兒子、小女兒,都走了,獨獨剩下太子一個,怕他多年的心病解不開,越發胡思亂想。


    於是第二天,私下又讓人傳了他說話。


    “給母後請安。”徐啟麟穩穩當當的跨進門檻,行禮利落。


    “過來。”顧蓮朝著竇媽媽等人揮了手,留下單獨空間,握了他的手,細細摩挲了一陣才喊,“麒麟。”喚了他的乳名,“可還記得小時候,母後給你許下的諾言?”


    徐啟麟心頭一跳,——母親的諾言有很多,給自己做新衣服,給自己找書,給自己上好的寶馬……,但這些都不是。


    唯一要緊的諾言,隻有一個。


    顧蓮站了起來,目光憐愛看向眼前的兒子,“你看……”她微微唏噓,“一眨眼,你就長得和母後一樣高了。”


    徐啟麟的心跳得更厲害了。


    除了兒時淘氣意外,這十年一直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而那個答案,自己已經等得太久太久,忍不住開口問道:“你打算告訴麒麟了嗎?”


    “你是母後的親生兒子,真的。”顧蓮心疼的看著他,拉著在身邊坐下,“這些年母後在你身上花費的心血,遠遠勝過其他任何孩子。”勝過小豹子,勝過小狼,勝過小月亮,更不用說……,那一雙生而不養的兒女了。


    “母後,這些兒子心裏都明白。”徐啟麟緩緩點頭,說道:“母後對兒子要求十分嚴厲,可是卻每每都是親自教導,所耗時間,所費心血,一點一滴兒子都記在心裏。兒子不是糊塗的人,更不是忘恩負義的不孝子,兒子知道,母後待兒子最好。”忍不住有些哽咽,“所以兒子也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但是……”


    不論上學聽夫子講課,還是獵場學習馬術,甚至接人待物的學問,隻要能學的都努力去學,能做到一百分的,就要求自己做到一百二十分!從不敢懈怠,從不敢貪玩,不想讓父母挑出一絲瑕疵。


    但是,皇室玉牒上麵,自己的的確確是宮女夏氏所生啊!——


    這個結要怎麽解?!


    “讓你受委屈了。”顧蓮摟了兒子在懷,隨著兒子漸漸長大,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親昵過了,緩緩聲道:“本來想遲一些告訴你的,又怕我們離京,丟下你一個人,再胡思亂想出麻煩來……”


    徐啟麟豎起了耳朵聆聽,不敢打岔。


    “要從哪裏說起呢?”顧蓮輕輕歎了一口氣,幽遠綿長。


    ******


    “你跟麒麟說什麽了?”徐離疑惑道:“臨行那會兒,瞧著他眼神閃閃爍爍的,特別是看向朕的時候,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皇帝南巡的儀仗隊伍,可謂是浩浩蕩蕩、鋪天蓋地。


    顧蓮臥在奢華舒適的馬車裏,淡淡道:“說他不是夏氏之子。”


    徐離皺眉,“怎麽又提起這個?”


    “說起來,都是我們做父母的不好。”顧蓮有一絲絲傷感,歎道:“讓麒麟小小年紀就背負著沉重秘密,這麽些年,倒是弄得他的心思越發重了。”


    徐離一時沉默無言。


    靜了靜,安撫她道:“不怪你,怪朕。”


    這會兒還去追究怪誰?顧蓮為了緩和氣氛,笑了笑,“也不怪你,若不是你當初那麽霸道,我哪有機會做皇後娘娘?如今這般風光可是好得緊呢。”


    徐離露出氣笑的表情,“你心裏就隻記得皇後娘娘,不記得朕的好?”


    顧蓮伸出手指甲,比了比,“有那麽一點點兒吧。”


    “又使壞……”徐離瞧著她軟語嬌嗔的樣子,有些情動,摟緊了香了一個,一番唇齒纏綿方才鬆開了她,悻悻道:“要不是在外頭……”


    “哎!”顧蓮一臉臊意,低聲嗔道:“這可是在外頭?前前後後都是人呢。”


    徐離聲音更低,“倒是刺激。”


    顧蓮無語了,回以皇帝大人一個白眼。


    一路上說說笑笑的,每到一處,便有儀式隆重的各地官員接駕,品嚐各地的風味小吃,——若不是顧蓮急著見到女兒,倒也十分有趣。


    如此拖拖拉拉走了二十多天,終於到了長清。


    地方官員一番接駕、見駕,以及叩拜,又是為皇帝接風洗塵,搞得聲勢浩大、十分隆重,直到晚宴過後方才安生一些。


    “皇後娘娘。”門外有宮人在外麵稟報,“長清的繡娘們,為娘娘繡了一副百鳥朝鳳的雙麵屏風,要進獻給娘娘過目。”


    竇媽媽便按吩咐回道:“娘娘這會兒不得空,讓人候著。”


    宮人們一聲一聲的傳遞,外麵的繡娘們和屏風便去了別處等候,而另外一路,一對相貌酷似的姐弟倆,被人從側門領了進來。


    顧蓮的心情,從來沒有如此緊張過。


    當那一對肖似葉東海的少女和少年,邁進了內門,迎麵視線相對之際,居然控製不住站了起來,心頭更是“撲通”亂跳不已。


    “七七,宥哥兒……”一語未畢,已經是潸然淚下。


    然而她肝腸寸斷、柔情千轉,對麵的姐弟倆卻是神色淡然,特別是葉宥,隻是冷冰冰的看著母親,如同在審視一個犯人。


    竇媽媽有心喝斥,又覺不妥,隻能低頭繼續當背景牆。


    “皇後娘娘哭完了嗎?”不等姐姐開口,葉宥先道:“若是無事,那麽草民和姐姐就先告退了。”


    顧蓮想要開口挽留,可是千言萬語一起湧在喉頭,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對不起,對不起……


    不管是什麽原因,終歸都是對兒女生而不養,有何臉麵開口挽留?更不用說,什麽抱歉的話,什麽愧疚的話,哪裏還有臉麵說得出來?


    “讓兒臣監國?!”徐啟麟聞言一驚。


    饒是他平素一貫沉穩鎮定、四平八穩,聽了這個消息,也不免回不過神,再看看兩個兄弟,亦是一臉驚訝之色。


    他今年十四了,已然是一個挺拔的翩翩美少年。


    從小就長得像父親,越長大越像,以至於有時候皇太後一時恍惚,開口便是,“三郎,你過來點兒說話。”


    惹得周圍的人一陣大笑。


    皇太後自己也笑,“不怨哀家糊塗,實在是他們爺倆兒長得太像了。”


    要說徐啟麟小時候是十分頑皮的,且霸道,活脫脫就是上房掀瓦的熊孩子,自從為生母的事煩心之後,性子便漸漸沉了下來。


    因而兄弟三人裏麵,他的性子最穩重,幼弟徐啟嶸最斯文、最為玉樹臨風,獨剩下夾在中間不出色的徐啟崢,整天沒心沒肺樂嗬嗬的。


    徐啟崢甚至嘟噥抱怨,“大哥長得像父皇,三弟長得像母後,我看著父皇和母後都像一點兒,其實是誰都不那麽像。偏偏大哥性子穩重、會辦事,三弟細致體貼、會哄人,我竟是一無是處。”


    他問母親,“母後你當初懷我的時候,是不是偷工減料了?”


    惹得顧蓮一陣笑罵,“再說不出個正經話來!”


    泠月公主在一旁笑話哥哥,抿嘴兒道:“我倒是覺得母後懷你的時候,不但沒偷工減料,還多用了一些好料呢?隻是沒放對地方。”


    徐啟崢瞪大了眼睛,“怎麽說?”


    泠月公主嬌聲道:“我猜啊,一準兒是把做腦子的材料,給二哥你做臉皮去了。”挽住母親的胳膊,藏了半個身子,笑得促狹,“不然怎地腦子差了一點兒,臉皮卻比旁人要厚?胃口也比旁人要好?笨蛋二哥!”


    徐啟崢這才明白,妹妹是在拐著彎兒罵自己!隻是他一向好脾氣,促狹的人又是自己的寶貝小妹,雖然有些氣惱,也隻是幹瞪眼罷了。


    “好二哥。”泠月公主跳下美人榻,柔聲道:“我最喜歡和二哥玩兒了。”——


    她說的是實話。


    三個哥哥都對自己極好極好,隻是長兄嚴肅,活脫脫一個翻版父親,三哥一向有些性子冷僻,喜歡獨處,所以和笑眯眯的二哥玩得最好。


    比如此刻,聽說長兄要留下坐鎮京城監國,便沒有太大不舍,隻是笑道:“大哥到底是太子殿下,越發的能幹了。”


    徐啟麟隻是看向父親,遲疑道:“父皇有命,兒子自然不敢再三托辭,但是隻怕這份擔子太重,有負父皇的期望。”


    “沒你想象的那麽重。”徐離平聲道:“不用早朝,每天在上書房內聽臣子們商議政事,由沈公瑾、雲淵、鄧恭三人決策,你隻在旁邊聽著便是,朝堂上還輪不到你來做決定。且大事每日奏折,一式兩份,八百裏加急會給朕送一份,朕走到哪兒,就送到哪兒,耽誤不了。”


    徐啟麟頓時鬆了一大口氣。


    抬頭看向父親,似乎在等著自己回答什麽,——既然是太子監國,就算年輕做不得朝堂政事的主,也不能什麽都不做吧?他低眉斂目之際,飛快的琢磨著,很快就有了一個明晰的答案。


    “兒臣明白了。”他禮數恭謹、聽話內斂,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太子,而露出一絲一毫的驕矜之色,細細回道:“父皇要兒子在旁邊聽著,實際上是要兒子跟著他們這些老臣學著,聽他們分析,學他們決策……”頓了頓,“還有最最要緊的,就是趁著這個機會和他們熟悉一些,摸一摸馭臣之道的門檻兒。”


    說完了,卻有些不安的看了一眼——


    沒有逾越規矩的地方吧?


    “不錯。”徐離點了點頭,“你這番話領悟的十分透徹,朕心甚慰。”


    徐啟麟提著的心方才放了下來,忙道:“都是父皇和母後平日教導的好,兒臣銘記在心,不求有多大能耐,隻求不要行差踏錯就可以了。”


    顧蓮皺了皺眉,“什麽行差踏錯?好端端說這樣重的話。”招了招手,將兒子拉在自己身邊坐下,“你便是有錯,父皇和母後也會給你指出來,改了便是。往後不用這樣戰戰兢兢的,省得太後又埋怨待你嚴厲,苛責了你。”


    徐啟麟笑道:“沒有,父皇和母後也是一片良苦用心。”


    顧蓮眼裏閃過一絲黯然之色。


    因為馬上就要一起離京了,到底放心不下。


    特別是,徐離和自己以及另外兩個兒子、小女兒,都走了,獨獨剩下太子一個,怕他多年的心病解不開,越發胡思亂想。


    於是第二天,私下又讓人傳了他說話。


    “給母後請安。”徐啟麟穩穩當當的跨進門檻,行禮利落。


    “過來。”顧蓮朝著竇媽媽等人揮了手,留下單獨空間,握了他的手,細細摩挲了一陣才喊,“麒麟。”喚了他的乳名,“可還記得小時候,母後給你許下的諾言?”


    徐啟麟心頭一跳,——母親的諾言有很多,給自己做新衣服,給自己找書,給自己上好的寶馬……,但這些都不是。


    唯一要緊的諾言,隻有一個。


    顧蓮站了起來,目光憐愛看向眼前的兒子,“你看……”她微微唏噓,“一眨眼,你就長得和母後一樣高了。”


    徐啟麟的心跳得更厲害了。


    除了兒時淘氣意外,這十年一直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而那個答案,自己已經等得太久太久,忍不住開口問道:“你打算告訴麒麟了嗎?”


    “你是母後的親生兒子,真的。”顧蓮心疼的看著他,拉著在身邊坐下,“這些年母後在你身上花費的心血,遠遠勝過其他任何孩子。”勝過小豹子,勝過小狼,勝過小月亮,更不用說……,那一雙生而不養的兒女了。


    “母後,這些兒子心裏都明白。”徐啟麟緩緩點頭,說道:“母後對兒子要求十分嚴厲,可是卻每每都是親自教導,所耗時間,所費心血,一點一滴兒子都記在心裏。兒子不是糊塗的人,更不是忘恩負義的不孝子,兒子知道,母後待兒子最好。”忍不住有些哽咽,“所以兒子也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但是……”


    不論上學聽夫子講課,還是獵場學習馬術,甚至接人待物的學問,隻要能學的都努力去學,能做到一百分的,就要求自己做到一百二十分!從不敢懈怠,從不敢貪玩,不想讓父母挑出一絲瑕疵。


    但是,皇室玉牒上麵,自己的的確確是宮女夏氏所生啊!——


    這個結要怎麽解?!


    “讓你受委屈了。”顧蓮摟了兒子在懷,隨著兒子漸漸長大,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親昵過了,緩緩聲道:“本來想遲一些告訴你的,又怕我們離京,丟下你一個人,再胡思亂想出麻煩來……”


    徐啟麟豎起了耳朵聆聽,不敢打岔。


    “要從哪裏說起呢?”顧蓮輕輕歎了一口氣,幽遠綿長。


    ******


    “你跟麒麟說什麽了?”徐離疑惑道:“臨行那會兒,瞧著他眼神閃閃爍爍的,特別是看向朕的時候,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皇帝南巡的儀仗隊伍,可謂是浩浩蕩蕩、鋪天蓋地。


    顧蓮臥在奢華舒適的馬車裏,淡淡道:“說他不是夏氏之子。”


    徐離皺眉,“怎麽又提起這個?”


    “說起來,都是我們做父母的不好。”顧蓮有一絲絲傷感,歎道:“讓麒麟小小年紀就背負著沉重秘密,這麽些年,倒是弄得他的心思越發重了。”


    徐離一時沉默無言。


    靜了靜,安撫她道:“不怪你,怪朕。”


    這會兒還去追究怪誰?顧蓮為了緩和氣氛,笑了笑,“也不怪你,若不是你當初那麽霸道,我哪有機會做皇後娘娘?如今這般風光可是好得緊呢。”


    徐離露出氣笑的表情,“你心裏就隻記得皇後娘娘,不記得朕的好?”


    顧蓮伸出手指甲,比了比,“有那麽一點點兒吧。”


    “又使壞……”徐離瞧著她軟語嬌嗔的樣子,有些情動,摟緊了香了一個,一番唇齒纏綿方才鬆開了她,悻悻道:“要不是在外頭……”


    “哎!”顧蓮一臉臊意,低聲嗔道:“這可是在外頭?前前後後都是人呢。”


    徐離聲音更低,“倒是刺激。”


    顧蓮無語了,回以皇帝大人一個白眼。


    一路上說說笑笑的,每到一處,便有儀式隆重的各地官員接駕,品嚐各地的風味小吃,——若不是顧蓮急著見到女兒,倒也十分有趣。


    如此拖拖拉拉走了二十多天,終於到了長清。


    地方官員一番接駕、見駕,以及叩拜,又是為皇帝接風洗塵,搞得聲勢浩大、十分隆重,直到晚宴過後方才安生一些。


    “皇後娘娘。”門外有宮人在外麵稟報,“長清的繡娘們,為娘娘繡了一副百鳥朝鳳的雙麵屏風,要進獻給娘娘過目。”


    竇媽媽便按吩咐回道:“娘娘這會兒不得空,讓人候著。”


    宮人們一聲一聲的傳遞,外麵的繡娘們和屏風便去了別處等候,而另外一路,一對相貌酷似的姐弟倆,被人從側門領了進來。


    顧蓮的心情,從來沒有如此緊張過。


    當那一對肖似葉東海的少女和少年,邁進了內門,迎麵視線相對之際,居然控製不住站了起來,心頭更是“撲通”亂跳不已。


    “七七,宥哥兒……”一語未畢,已經是潸然淚下。


    然而她肝腸寸斷、柔情千轉,對麵的姐弟倆卻是神色淡然,特別是葉宥,隻是冷冰冰的看著母親,如同在審視一個犯人。


    竇媽媽有心喝斥,又覺不妥,隻能低頭繼續當背景牆。


    “皇後娘娘哭完了嗎?”不等姐姐開口,葉宥先道:“若是無事,那麽草民和姐姐就先告退了。”


    顧蓮想要開口挽留,可是千言萬語一起湧在喉頭,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對不起,對不起……


    不管是什麽原因,終歸都是對兒女生而不養,有何臉麵開口挽留?更不用說,什麽抱歉的話,什麽愧疚的話,哪裏還有臉麵說得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顧蓮宅鬥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薄慕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薄慕顏並收藏顧蓮宅鬥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