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離問道:“你打算給誰點?”


    “給小狼點一粒朱砂痣罷。”顧蓮很快做了決定,提筆走到小兒子的搖籃前,忽地回頭,吩咐道:“拿針來。”


    竇媽媽嚇了一跳,“這個……,不用針的。”


    “我怎麽會紮他?”顧蓮搖頭一笑,等針拿了上來,放下筆,在自己手指頭上紮了一下,將血珠擠到了血砂裏麵,口中道:“蒼天神明在上,今日信女以血起誓,不論我的壽數還剩多少,情願折一半,庇佑我的幾個孩兒平平安安長大。”


    她看了兩個小小的繈褓一眼,看了麒麟一眼,閉上眼睛,腦海裏劃過的,卻是七七的小臉和想象之中的宥哥兒。


    你們……,都要一生平安順遂。


    徐離卻是臉色一變,不悅道:“你這人,怎地隨隨便便拿壽數起誓?!”


    眼見皇帝和貴妃娘娘起了爭執,不等竇媽媽吩咐,宮人們都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


    顧蓮緩緩睜開眼睛,看向徐離,“以我壽數之名,此一生隻起過兩個誓言,另外一個,便是當初為求皇上戰場平安。”她問:“怎麽能說是隨便?!”


    徐離當然知道她不是隨便起誓,此刻想起她的那個誓言,想起當初自己險些被人射中心窩,最終卻化險為夷,越發懷疑誓言的靈驗程度。既心疼,更是擔心不已,“一個人能有多少壽數?你折了又折,自己還能剩下幾何?”


    顧蓮淺笑道:“有幾何是幾何罷。”


    “你……”徐離很不高興,很不痛快,“可真是狠心!”


    顧蓮凝望了他一眼,“若是你們有個三長兩短,我一人獨活又有什麽意思呢?”不想再就這個話題爭執下去,趁著小狼這會兒睡得香甜,輕輕一筆下去,——她有畫畫的功底在,不偏不倚,點了一粒宛若米粒一般的朱砂印記。


    麒麟湊到搖籃邊看了看,嘟嘴道:“好看是好看,但是小狼卻像妹妹了。”


    顧蓮放下筆,笑嗔了一句,“胡說。”


    徐離還在方才的情緒裏麵沒出來,上前抓住她的手,千言萬語堆在一起,卻不知道從那一句開始說。靜了一瞬,方道:“蓮娘,朕……,隻是希望你能一直相伴左右,陪朕走到最後盡頭。”


    顧蓮抬起明眸,溫婉仿似春風一般淺笑,“我也是這麽想的。”


    一時間,屋子裏湧動著一縷脈脈溫情。


    偏生麒麟是個煞風景的,鑽到父母中間,揚起小腦袋問道:“那我呢?怎麽沒有和我一起?父皇和母妃不陪我玩兒了嗎?”


    顧蓮捏了捏他的小鼻子,笑道:“你呀,以後有漂亮媳婦陪著呢。”


    麒麟把頭一扭,不滿道:“我才不要漂亮媳婦兒!”


    徐離聽的“哈哈”大笑,“傻小子!”攬了顧蓮的香肩,回頭去看兩個小不點兒,“不知道這兩個小子長大了,會是什麽性子?”


    ******


    日子一晃到了八月裏,顧蓮分別召見了沈溪和鄧玉兒,小夫妻倆還沒有成親,這個時候是不宜見麵的。


    上午見了沈溪,他並不習武,是一個斯斯文文的白淨少年。


    顧蓮與他打了招呼,賞了東西,便讓人送去沈傾華那邊說話,對於這種不費力氣的順手人情,她從來都不吝嗇。


    下午召見了鄧猛和鄧玉兒。


    鄧猛先去了皇帝那邊,鄧玉兒在宮人的引導下獨自過來。


    她遺傳了父親偏矮的基因,虧得不胖,整個人顯得小小巧巧的,模樣兒還算周正,隻是容貌比不得她的堂姐,勝在笑起來時臉頰一對小梨渦,甚是甜美可愛。


    今兒與之陪坐的,是特意傳過來說話的鄧襄嬪。


    鄧玉兒看向堂姐的眼光有些豔羨,甜甜笑道:“娘娘比起從前在家的時候,漂亮了好多,就好像那畫上的神妃仙子一樣。”忽地意識到說漏了話,訕訕的看向顧蓮,趕忙補救,“貴妃娘娘儀態萬方、豔冠群芳,比……,比那畫上仙子還要好看。”


    顧蓮聽了,便與鄧襄嬪笑道:“現在的小丫頭嘴都這麽甜了。”


    鄧襄嬪淡淡一笑,“玉兒在家中唯一的女兒,一向嘴巧,十分討人歡喜的。”


    七年前,自己被叔叔送給皇帝做了侍妾,那時候自己十六,堂妹才得七歲,——若不是她年紀不夠,隻怕今天的襄嬪就是她了吧。


    她那稚嫩的眼神裏不僅有豔羨,還有妒忌、不甘。


    可是自己卻更羨慕她,——能夠光明正大的嫁到沈家做嫡妻,而不是在深宮裏,頂著一個看似風光的位分,孤孤單單、戰戰兢兢的過完一生。


    不由看了顧蓮一眼。


    唯一慶幸的是,如今的後宮是這一位娘娘做主,假若依舊是薛皇後,隻怕自己後半生連一口氣都不能喘,那才叫煎熬難過呢。


    顧蓮正在吩咐竇媽媽拿準備好的首飾,沒有留意到她,一麵遞給鄧玉兒看,“你瞧瞧,款式和顏色可還喜歡?預備著等你成親那一日,由宮裏人的直接賞賜到沈家,給你添妝,算是一份宮裏的體麵。”


    鄧玉兒沒來得及細看東西,先道:“多謝貴妃娘娘賞賜。”


    顧蓮笑道:“你到沈家是做小兒媳的,且沈溪是嫡出,你婆婆又是一個賢良淑德的婦人,想來日子應該好過。”頓了頓,“不過呢,該有的風光不必藏著掖著,到時候不隻我會賞賜東西,還有襄嬪和惠嬪,她們倆一樣是要給你添妝的。”


    鄧玉兒聽她說得隆重,趕忙起身,“今兒妾身進宮一趟,不光是偏了貴妃娘娘的好東西,還讓娘娘你費神了。”


    “坐罷。”顧蓮笑得十分溫婉,虛抬了下手,“我也是你的堂姐,雖不比襄嬪隔得那麽近,算起來亦是一家子的,沒有外人說話不用這般拘束。”


    鄧襄嬪恰到好處的接話,笑道:“平日裏,貴妃娘娘待嬪妾有如親姐妹一般。”


    鄧玉兒並不知道其中內情,亦不了解宮闈秘聞,隻是憑著十四歲的小聰明在心內猜想,——這兩位娘娘,一位是自己的真堂姐,一位是祖上十八代沾點親的遠房堂姐,但是都姓鄧,在宮中自然要拉幫結派了。


    如今兩位管氏貴人一直久病不見人,就不用說了。而惠嬪隻生了兩個公主,肯定比不得生了兩個皇子的貴妃娘娘,況且鄧家和沈家已經結了親,惠嬪還能拆台不成?加上堂姐肯定站在貴妃這邊,後宮已經成了鄧氏女的天下!


    她隻恨自己晚生了幾年,不能參與這趟風起雲湧。


    “玉兒。”顧蓮盈盈笑著,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一般,輕聲細語道:“說起來這次鄧家和沈家聯姻,你的責任最是重大,不光要夾在其中調和,還要兩麵照顧,往後沈家會不會和鄧家一條心,都要靠你來出力了。”


    鄧玉兒目光一亮,激動道:“娘娘放心,玉兒知道該怎麽做的。”


    鄧襄嬪在心裏輕輕嗤笑,——這才得了人家三、兩句好話,就得意忘形,連妾身的稱呼都給忘了。


    以這位貴妃娘娘的手段,還有叔叔鄧猛和鄧恭看重權勢的態度,加上皇帝親自在中間把持,哪裏輪得到堂妹出什麽力了?她和沈溪和和美美當然好,但就算不和美,甚至天天撕破臉皮打架,沈家和鄧家還是照樣得捆在一起。


    不過……,貴妃娘娘真是一個妙人兒,這一下子,正好撓到堂妹心癢之處,往後可不就服服帖帖的了。


    想來堂妹往後在沈家千般努力、萬般心血,都不過供顧氏一哂罷了。


    “啟稟貴妃娘娘。”門外有宮人傳話,“鎮北侯求見。”這邊顧蓮點了頭,便聽見一串沉穩的腳步聲走了進來。


    鄧猛是個身材短小的胖子,大約是這幾年在幽州一直沒有戰事,養得好,體態越發的渾圓起來,臉皮又是紫黑紫黑的,猛一看,倒像是走進來了一隻圓茄子。


    顧蓮先笑了一聲,“鎮北侯這幾年日子過得不錯啊。”


    “給貴妃娘娘、襄嬪娘娘請安。”鄧猛上前行了禮,——他知曉其中一切□,當初顧蓮在灞水河落水,徐離棄三軍將士於不顧,單槍匹馬衝出去救人,之後一番輾轉,便將人藏在了幽州的鄧府裏麵。


    麵對這個奇怪的“堂侄女”,沒有流露任何驚訝之色,笑容和藹、自然,反倒有一種舊相識的熟識,顧蓮指座,便當即樂嗬嗬的坐下了。


    還咧嘴笑了笑,“正好在皇上跟前站著說了半天話,有些累呢。”


    鄧玉兒悄悄看了父親一眼,有些嗔怪。


    顧蓮隻覺得這對父女十分有趣,女兒年輕盼著出風頭,父親卻在這裏扮起了頭腦簡單的老頑童,——人有千百種,哪能個個的長得跟自己一個調調兒?不管是真天真,還是假天真,隻要能夠聽從自己調遣安排就行。


    因為顧蓮如今也姓了鄧,眼前便是叔侄一堂,細細問了一些家常瑣碎事情,又叫人端茶上點心,鄧猛還真的老實不客氣的吃了兩塊。


    記得鄧玉兒直朝父親甩眼色,老大不小的人了,怎地進了宮,忽地就嘴饞起來?再偷偷瞄了一眼,堂姐笑吟吟的不用說,難得那位貴妃娘娘亦是親近隨和,臉上並沒有任何見怪,方才鬆了一口氣。


    “娘娘。”有宮人進來回稟,“惠嬪娘娘求見。”


    即便沈家和鄧家聯姻,沈傾華也隻是親戚,是不方便見外男鄧猛的,顧蓮便叫了竇媽媽過來,吩咐道:“你問問她,有什麽事兒?若不急讓她自己去忙,若急,你再過來回我。”


    不一會兒,竇媽媽出去了又回來,附耳稟道:“三郡主著涼了,有些發熱,嚷嚷著要見徐大人。惠嬪娘娘說不是什麽大事,讓娘娘這邊先忙,隻是來知會一聲,她去金鑾殿那邊請皇上安排示下。”


    三郡主對麒麟下耗子藥一事,顧蓮一直耿耿於懷。


    即便知道隻是幾個小孩子胡鬧,但萬一呢?萬一麒麟有個閃失,自己找誰哭去?難道能因為凶手是未成年,就原諒了不成?自己可沒有那麽崇高的聖母情懷。


    當然了,事情並沒有發生。


    但是想著三郡主對“護國長公主”恨之入骨,且年紀小小的,壞了心腸,也不大願意理會她的事,更何況其中還摻和到了徐策,越發不想蹚這一趟渾水。


    聽見沈傾華要去回稟皇帝,正合心意,頷首道:“嗯,讓她去罷。”


    屋子裏的人,服侍的宮人們就不必說了。


    鄧襄嬪微微含笑撥著茶,恍若未聞,決計不會多嘴問一句,“惠嬪有什麽事?”,而鄧猛大約是點心吃得不少,有些噎著,正在大口大口的喝茶,喝完還讚了一句,“娘娘這是好茶吧?可惜是給末將這種粗人喝,隻覺得味兒淡了些。”


    “爹!”鄧玉兒急得不行,低聲道:“別瞎說。”


    顧蓮聽得忍俊不禁,笑道:“想來鎮北侯這種舞刀弄槍的將人,都是喜歡喝酒,不愛喝茶。”招手叫來靈犀,“前年不是藏了兩壇上好春華酒麽?我嫌它酒味兒太烈、燒心,從來不愛喝,你去取一壇子出來,等下讓鎮北侯帶走罷。”


    鄧猛的確是喜歡烈酒的,不比吃糕點是湊趣氣氛,這下子倒是真高興起來,瞪大眼睛問道:“存了三年的春華酒?”


    “不止呢。”顧蓮抿嘴一笑,“送上來的時候,就已經放置了五年,再加三年,足足在樹根底下埋了八年。”笑問:“鎮北侯可還喜歡?”


    鄧猛喜得搓了搓手,“喜歡,喜歡!這可是難得的好東西啊。”不顧女兒直瞪眼,等人拿了春華酒過來,便急巴巴的先拆封聞了一聞,大聲讚道:“了不得!這味兒夠勁夠足夠烈,要是每天喝上三杯,那簡直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顧蓮覺得他有趣爽直,側首笑道:“再去拿一壇來。”


    靈犀猶豫道:“娘娘,隻剩下兩壇沒開封的了。”看著顧蓮說話,臉卻偏向了鄧猛的方向,微微提高聲音,“這可是皇上特意存在娘娘這兒的。”


    不等鄧猛回答,鄧玉兒趕忙搶話道:“娘娘,一壇就夠了。”


    鄧猛也笑,“雖然是好東西,也不好意思都搬走的,再說還怕皇上怪罪呢。”


    “皇上哪裏會這般小氣?”顧蓮堅持讓靈犀去拿,“去吧,皇上每天百事纏身,少喝一點酒也好,回頭問起了,我來說。”


    靈犀當然知道主子說出去的話,不能再收回,不然麵子往哪兒擱?故意挑明,不過是想讓鄧猛知道酒的難得,將這份恩賞拔得更高一些罷了。


    因而嘟了嘟嘴,隻做不情不願的樣子,嘀咕道:“那娘娘可說好,回頭可別提是奴婢去搬了皇上的好酒,省得再吃一頓掛落。”


    顧蓮知她心思靈巧,明白其意,笑了笑,“行,就說是我親自去刨的樹根兒。”


    鄧襄嬪輕輕一笑,湊趣道:“要讓皇上知道,娘娘去做了這種粗活,隻怕靈犀她們得挨一頓板子,又豈止是吃掛落那麽輕巧?罷了,橫豎都有不是。”抬頭看向靈犀,“好在我是一個粗手粗腳的,隻說是我挖的罷。”


    鄧猛哈哈大笑,鄧玉兒抬起袖子掩了半麵、眉眼彎彎,竇媽媽等人亦笑了起來,殿內的氣氛變得輕鬆活泛起來。


    鄧氏父女又陪坐說話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


    出了宮,上了馬車,鄧玉兒忍不住嗔怪,“父親你可真是的!在軍營裏跟那些粗人隨便慣了,怎地把脾氣帶到宮裏頭來?叫人看了笑話。”


    鄧猛笑道:“兩位娘娘都是自家侄女兒,有什麽關係?”


    鄧玉兒撇了撇嘴,“襄嬪娘娘也罷了,貴妃娘娘隔得不知幾萬裏遠呢?人家是什麽身份,爹你倒是好意思隨便亂攀親戚。”


    她在家中是唯一的姑娘,有些嬌,在父親麵前說話直來直去的。


    貴妃娘娘?鄧猛想起當初灞水河邊的情景,顧氏原是人質,最後竟然憑借一介弱女子之力,刺瞎了蕭蒼的眼睛!那一抹綠衣白裙的身影,像是斷線風箏一般墜入滾滾河水之中,被激進的浪頭卷走,是記憶裏麵難以忘掉的一幕場景。


    原想著皇帝當時年少、情竇初開,見了顧氏貌美,所以衝動了一些,卻不料過了這麽些年,顧氏依舊一直盛寵不衰。身份從護國長公主變成了貴妃娘娘,還為皇帝生下了兩個皇子,不……,沒準兒是三個!


    這世上的美貌婦人,要想得男人一時寵愛不難,得一世寵愛卻是少見,這可不是單憑美貌就能辦成的,心思、手段、本事,一樣都不能少。


    顧氏能不能被皇帝盛寵一世且不知,但是看如今的情況,貴妃娘娘、幾個皇子,加上今兒近距離的一見,——那份驚人的美貌,待人接物之間的遊刃有餘,想來至少色衰之前能夠握住皇帝,等到容顏老去,那已經是十幾年以後的事了。


    不出意外,幾位皇子都已經平平安安長大成人。


    到時候,便是有些年輕貌美的討了皇帝歡心,又有什麽關係?更何況,人年少時才會情感熾熱,上了年紀,那些風花雪月早就隨著時光消散而去。


    自己十四、五歲的時候,不是發誓非舅舅家的大表姐不娶嗎?現如今,就是她哭著鬧著要嫁給自己,也不稀罕了。


    “爹……”鄧玉兒拉長了聲調,十分不滿,“我都說了大半天了,你隻顧發呆,一句話都不應!想什麽呢?”


    鄧猛收回心思,回頭笑道:“沒,就是瞎想。”又問:“方才你單獨見兩位娘娘的時候,都說了些什麽?”


    說起這個,鄧玉兒臉上露出了幾分得意。


    而鄧猛聽女兒說完了之前的情景,特別是她加重的那句,“貴妃娘娘說了,往後沈家會不會和鄧家一條心,都要靠我來出力了呢。”


    不由心下一笑。


    這位貴妃娘娘還真是……,會哄小孩子。


    隻是見女兒滿臉興奮的樣子,不好戳破了她,想著這門由皇帝和貴妃一起擔保的婚姻,也為女兒感到高興。等女兒嫁給了沈溪,隻要不是在沈家拆牆放火,不是把沈家的祠堂給砸了,沈家上下不會有人為難她的。


    正如鄧猛放心所想的那樣,三日之後,鄧玉兒風風光光的嫁去了沈家,抬在最前麵的嫁妝分別是,皇太後賞賜的一對玉如意,貴妃娘娘準備的一些奇珍異寶首飾,惠嬪娘娘和襄嬪娘娘亦有厚厚添妝。


    滿京城裏出嫁的女子裏,這份風光,可以算得上是獨一份兒!


    鄧玉兒人機靈、嘴又甜,晉國夫人再把疼惜小兒子的心腸,愛屋及烏分她幾分,在沈家的日子可謂如魚得水。沒過幾天又正好趕上中秋節,她打扮得伶伶俐俐的,奉承的婆婆喜笑顏開,在妯娌裏麵出盡了風頭。


    不過這世上的事,從來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鄧玉兒嫁了一門心滿意足的親事,黃蟬卻在為自己的親事痛苦不堪,——父母、哥嫂都是鐵了心,要把自己嫁給那什麽周善存了!


    聽說今兒就要叫到家裏來商議,好把親事定下來。


    黃蟬越想越是惱火到不行,且不說周善存人怎麽樣,單說親事,哪有叫到女方家來商議的?他若是不答應,自己這張臉往後還要不要?!倒好像自己什麽賠錢貨,隻等人來講價還價了。


    她心中有萬般委屈,偏生家裏沒有一個人向著自己!


    不過……,她似乎想錯了,在黃家可能還有真一個人向著她的,至少表麵上看起來是這樣。隻聽“吱呀”一聲,門被推了一道細縫兒,劉貞兒在門口陪笑道:“大小姐可有空?我有幾句要緊話與你說。”


    黃蟬對桐娘急著嫁自己很不滿,而對桐娘更不滿的劉貞兒,自然願意聽她發牢騷和吐槽,一起狠狠的批判桐娘。


    雖不至於引為知己,但平日裏也算是能說得上幾句話了。


    徐離問道:“你打算給誰點?”


    “給小狼點一粒朱砂痣罷。”顧蓮很快做了決定,提筆走到小兒子的搖籃前,忽地回頭,吩咐道:“拿針來。”


    竇媽媽嚇了一跳,“這個……,不用針的。”


    “我怎麽會紮他?”顧蓮搖頭一笑,等針拿了上來,放下筆,在自己手指頭上紮了一下,將血珠擠到了血砂裏麵,口中道:“蒼天神明在上,今日信女以血起誓,不論我的壽數還剩多少,情願折一半,庇佑我的幾個孩兒平平安安長大。”


    她看了兩個小小的繈褓一眼,看了麒麟一眼,閉上眼睛,腦海裏劃過的,卻是七七的小臉和想象之中的宥哥兒。


    你們……,都要一生平安順遂。


    徐離卻是臉色一變,不悅道:“你這人,怎地隨隨便便拿壽數起誓?!”


    眼見皇帝和貴妃娘娘起了爭執,不等竇媽媽吩咐,宮人們都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


    顧蓮緩緩睜開眼睛,看向徐離,“以我壽數之名,此一生隻起過兩個誓言,另外一個,便是當初為求皇上戰場平安。”她問:“怎麽能說是隨便?!”


    徐離當然知道她不是隨便起誓,此刻想起她的那個誓言,想起當初自己險些被人射中心窩,最終卻化險為夷,越發懷疑誓言的靈驗程度。既心疼,更是擔心不已,“一個人能有多少壽數?你折了又折,自己還能剩下幾何?”


    顧蓮淺笑道:“有幾何是幾何罷。”


    “你……”徐離很不高興,很不痛快,“可真是狠心!”


    顧蓮凝望了他一眼,“若是你們有個三長兩短,我一人獨活又有什麽意思呢?”不想再就這個話題爭執下去,趁著小狼這會兒睡得香甜,輕輕一筆下去,——她有畫畫的功底在,不偏不倚,點了一粒宛若米粒一般的朱砂印記。


    麒麟湊到搖籃邊看了看,嘟嘴道:“好看是好看,但是小狼卻像妹妹了。”


    顧蓮放下筆,笑嗔了一句,“胡說。”


    徐離還在方才的情緒裏麵沒出來,上前抓住她的手,千言萬語堆在一起,卻不知道從那一句開始說。靜了一瞬,方道:“蓮娘,朕……,隻是希望你能一直相伴左右,陪朕走到最後盡頭。”


    顧蓮抬起明眸,溫婉仿似春風一般淺笑,“我也是這麽想的。”


    一時間,屋子裏湧動著一縷脈脈溫情。


    偏生麒麟是個煞風景的,鑽到父母中間,揚起小腦袋問道:“那我呢?怎麽沒有和我一起?父皇和母妃不陪我玩兒了嗎?”


    顧蓮捏了捏他的小鼻子,笑道:“你呀,以後有漂亮媳婦陪著呢。”


    麒麟把頭一扭,不滿道:“我才不要漂亮媳婦兒!”


    徐離聽的“哈哈”大笑,“傻小子!”攬了顧蓮的香肩,回頭去看兩個小不點兒,“不知道這兩個小子長大了,會是什麽性子?”


    ******


    日子一晃到了八月裏,顧蓮分別召見了沈溪和鄧玉兒,小夫妻倆還沒有成親,這個時候是不宜見麵的。


    上午見了沈溪,他並不習武,是一個斯斯文文的白淨少年。


    顧蓮與他打了招呼,賞了東西,便讓人送去沈傾華那邊說話,對於這種不費力氣的順手人情,她從來都不吝嗇。


    下午召見了鄧猛和鄧玉兒。


    鄧猛先去了皇帝那邊,鄧玉兒在宮人的引導下獨自過來。


    她遺傳了父親偏矮的基因,虧得不胖,整個人顯得小小巧巧的,模樣兒還算周正,隻是容貌比不得她的堂姐,勝在笑起來時臉頰一對小梨渦,甚是甜美可愛。


    今兒與之陪坐的,是特意傳過來說話的鄧襄嬪。


    鄧玉兒看向堂姐的眼光有些豔羨,甜甜笑道:“娘娘比起從前在家的時候,漂亮了好多,就好像那畫上的神妃仙子一樣。”忽地意識到說漏了話,訕訕的看向顧蓮,趕忙補救,“貴妃娘娘儀態萬方、豔冠群芳,比……,比那畫上仙子還要好看。”


    顧蓮聽了,便與鄧襄嬪笑道:“現在的小丫頭嘴都這麽甜了。”


    鄧襄嬪淡淡一笑,“玉兒在家中唯一的女兒,一向嘴巧,十分討人歡喜的。”


    七年前,自己被叔叔送給皇帝做了侍妾,那時候自己十六,堂妹才得七歲,——若不是她年紀不夠,隻怕今天的襄嬪就是她了吧。


    她那稚嫩的眼神裏不僅有豔羨,還有妒忌、不甘。


    可是自己卻更羨慕她,——能夠光明正大的嫁到沈家做嫡妻,而不是在深宮裏,頂著一個看似風光的位分,孤孤單單、戰戰兢兢的過完一生。


    不由看了顧蓮一眼。


    唯一慶幸的是,如今的後宮是這一位娘娘做主,假若依舊是薛皇後,隻怕自己後半生連一口氣都不能喘,那才叫煎熬難過呢。


    顧蓮正在吩咐竇媽媽拿準備好的首飾,沒有留意到她,一麵遞給鄧玉兒看,“你瞧瞧,款式和顏色可還喜歡?預備著等你成親那一日,由宮裏人的直接賞賜到沈家,給你添妝,算是一份宮裏的體麵。”


    鄧玉兒沒來得及細看東西,先道:“多謝貴妃娘娘賞賜。”


    顧蓮笑道:“你到沈家是做小兒媳的,且沈溪是嫡出,你婆婆又是一個賢良淑德的婦人,想來日子應該好過。”頓了頓,“不過呢,該有的風光不必藏著掖著,到時候不隻我會賞賜東西,還有襄嬪和惠嬪,她們倆一樣是要給你添妝的。”


    鄧玉兒聽她說得隆重,趕忙起身,“今兒妾身進宮一趟,不光是偏了貴妃娘娘的好東西,還讓娘娘你費神了。”


    “坐罷。”顧蓮笑得十分溫婉,虛抬了下手,“我也是你的堂姐,雖不比襄嬪隔得那麽近,算起來亦是一家子的,沒有外人說話不用這般拘束。”


    鄧襄嬪恰到好處的接話,笑道:“平日裏,貴妃娘娘待嬪妾有如親姐妹一般。”


    鄧玉兒並不知道其中內情,亦不了解宮闈秘聞,隻是憑著十四歲的小聰明在心內猜想,——這兩位娘娘,一位是自己的真堂姐,一位是祖上十八代沾點親的遠房堂姐,但是都姓鄧,在宮中自然要拉幫結派了。


    如今兩位管氏貴人一直久病不見人,就不用說了。而惠嬪隻生了兩個公主,肯定比不得生了兩個皇子的貴妃娘娘,況且鄧家和沈家已經結了親,惠嬪還能拆台不成?加上堂姐肯定站在貴妃這邊,後宮已經成了鄧氏女的天下!


    她隻恨自己晚生了幾年,不能參與這趟風起雲湧。


    “玉兒。”顧蓮盈盈笑著,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一般,輕聲細語道:“說起來這次鄧家和沈家聯姻,你的責任最是重大,不光要夾在其中調和,還要兩麵照顧,往後沈家會不會和鄧家一條心,都要靠你來出力了。”


    鄧玉兒目光一亮,激動道:“娘娘放心,玉兒知道該怎麽做的。”


    鄧襄嬪在心裏輕輕嗤笑,——這才得了人家三、兩句好話,就得意忘形,連妾身的稱呼都給忘了。


    以這位貴妃娘娘的手段,還有叔叔鄧猛和鄧恭看重權勢的態度,加上皇帝親自在中間把持,哪裏輪得到堂妹出什麽力了?她和沈溪和和美美當然好,但就算不和美,甚至天天撕破臉皮打架,沈家和鄧家還是照樣得捆在一起。


    不過……,貴妃娘娘真是一個妙人兒,這一下子,正好撓到堂妹心癢之處,往後可不就服服帖帖的了。


    想來堂妹往後在沈家千般努力、萬般心血,都不過供顧氏一哂罷了。


    “啟稟貴妃娘娘。”門外有宮人傳話,“鎮北侯求見。”這邊顧蓮點了頭,便聽見一串沉穩的腳步聲走了進來。


    鄧猛是個身材短小的胖子,大約是這幾年在幽州一直沒有戰事,養得好,體態越發的渾圓起來,臉皮又是紫黑紫黑的,猛一看,倒像是走進來了一隻圓茄子。


    顧蓮先笑了一聲,“鎮北侯這幾年日子過得不錯啊。”


    “給貴妃娘娘、襄嬪娘娘請安。”鄧猛上前行了禮,——他知曉其中一切□,當初顧蓮在灞水河落水,徐離棄三軍將士於不顧,單槍匹馬衝出去救人,之後一番輾轉,便將人藏在了幽州的鄧府裏麵。


    麵對這個奇怪的“堂侄女”,沒有流露任何驚訝之色,笑容和藹、自然,反倒有一種舊相識的熟識,顧蓮指座,便當即樂嗬嗬的坐下了。


    還咧嘴笑了笑,“正好在皇上跟前站著說了半天話,有些累呢。”


    鄧玉兒悄悄看了父親一眼,有些嗔怪。


    顧蓮隻覺得這對父女十分有趣,女兒年輕盼著出風頭,父親卻在這裏扮起了頭腦簡單的老頑童,——人有千百種,哪能個個的長得跟自己一個調調兒?不管是真天真,還是假天真,隻要能夠聽從自己調遣安排就行。


    因為顧蓮如今也姓了鄧,眼前便是叔侄一堂,細細問了一些家常瑣碎事情,又叫人端茶上點心,鄧猛還真的老實不客氣的吃了兩塊。


    記得鄧玉兒直朝父親甩眼色,老大不小的人了,怎地進了宮,忽地就嘴饞起來?再偷偷瞄了一眼,堂姐笑吟吟的不用說,難得那位貴妃娘娘亦是親近隨和,臉上並沒有任何見怪,方才鬆了一口氣。


    “娘娘。”有宮人進來回稟,“惠嬪娘娘求見。”


    即便沈家和鄧家聯姻,沈傾華也隻是親戚,是不方便見外男鄧猛的,顧蓮便叫了竇媽媽過來,吩咐道:“你問問她,有什麽事兒?若不急讓她自己去忙,若急,你再過來回我。”


    不一會兒,竇媽媽出去了又回來,附耳稟道:“三郡主著涼了,有些發熱,嚷嚷著要見徐大人。惠嬪娘娘說不是什麽大事,讓娘娘這邊先忙,隻是來知會一聲,她去金鑾殿那邊請皇上安排示下。”


    三郡主對麒麟下耗子藥一事,顧蓮一直耿耿於懷。


    即便知道隻是幾個小孩子胡鬧,但萬一呢?萬一麒麟有個閃失,自己找誰哭去?難道能因為凶手是未成年,就原諒了不成?自己可沒有那麽崇高的聖母情懷。


    當然了,事情並沒有發生。


    但是想著三郡主對“護國長公主”恨之入骨,且年紀小小的,壞了心腸,也不大願意理會她的事,更何況其中還摻和到了徐策,越發不想蹚這一趟渾水。


    聽見沈傾華要去回稟皇帝,正合心意,頷首道:“嗯,讓她去罷。”


    屋子裏的人,服侍的宮人們就不必說了。


    鄧襄嬪微微含笑撥著茶,恍若未聞,決計不會多嘴問一句,“惠嬪有什麽事?”,而鄧猛大約是點心吃得不少,有些噎著,正在大口大口的喝茶,喝完還讚了一句,“娘娘這是好茶吧?可惜是給末將這種粗人喝,隻覺得味兒淡了些。”


    “爹!”鄧玉兒急得不行,低聲道:“別瞎說。”


    顧蓮聽得忍俊不禁,笑道:“想來鎮北侯這種舞刀弄槍的將人,都是喜歡喝酒,不愛喝茶。”招手叫來靈犀,“前年不是藏了兩壇上好春華酒麽?我嫌它酒味兒太烈、燒心,從來不愛喝,你去取一壇子出來,等下讓鎮北侯帶走罷。”


    鄧猛的確是喜歡烈酒的,不比吃糕點是湊趣氣氛,這下子倒是真高興起來,瞪大眼睛問道:“存了三年的春華酒?”


    “不止呢。”顧蓮抿嘴一笑,“送上來的時候,就已經放置了五年,再加三年,足足在樹根底下埋了八年。”笑問:“鎮北侯可還喜歡?”


    鄧猛喜得搓了搓手,“喜歡,喜歡!這可是難得的好東西啊。”不顧女兒直瞪眼,等人拿了春華酒過來,便急巴巴的先拆封聞了一聞,大聲讚道:“了不得!這味兒夠勁夠足夠烈,要是每天喝上三杯,那簡直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a href="http:///"></a>


    顧蓮覺得他有趣爽直,側首笑道:“再去拿一壇來。”


    靈犀猶豫道:“娘娘,隻剩下兩壇沒開封的了。”看著顧蓮說話,臉卻偏向了鄧猛的方向,微微提高聲音,“這可是皇上特意存在娘娘這兒的。”


    不等鄧猛回答,鄧玉兒趕忙搶話道:“娘娘,一壇就夠了。”


    鄧猛也笑,“雖然是好東西,也不好意思都搬走的,再說還怕皇上怪罪呢。”


    “皇上哪裏會這般小氣?”顧蓮堅持讓靈犀去拿,“去吧,皇上每天百事纏身,少喝一點酒也好,回頭問起了,我來說。”


    靈犀當然知道主子說出去的話,不能再收回,不然麵子往哪兒擱?故意挑明,不過是想讓鄧猛知道酒的難得,將這份恩賞拔得更高一些罷了。


    因而嘟了嘟嘴,隻做不情不願的樣子,嘀咕道:“那娘娘可說好,回頭可別提是奴婢去搬了皇上的好酒,省得再吃一頓掛落。”


    顧蓮知她心思靈巧,明白其意,笑了笑,“行,就說是我親自去刨的樹根兒。”


    鄧襄嬪輕輕一笑,湊趣道:“要讓皇上知道,娘娘去做了這種粗活,隻怕靈犀她們得挨一頓板子,又豈止是吃掛落那麽輕巧?罷了,橫豎都有不是。”抬頭看向靈犀,“好在我是一個粗手粗腳的,隻說是我挖的罷。”


    鄧猛哈哈大笑,鄧玉兒抬起袖子掩了半麵、眉眼彎彎,竇媽媽等人亦笑了起來,殿內的氣氛變得輕鬆活泛起來


    。


    鄧氏父女又陪坐說話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


    出了宮,上了馬車,鄧玉兒忍不住嗔怪,“父親你可真是的!在軍營裏跟那些粗人隨便慣了,怎地把脾氣帶到宮裏頭來?叫人看了笑話。”


    鄧猛笑道:“兩位娘娘都是自家侄女兒,有什麽關係?”


    鄧玉兒撇了撇嘴,“襄嬪娘娘也罷了,貴妃娘娘隔得不知幾萬裏遠呢?人家是什麽身份,爹你倒是好意思隨便亂攀親戚。”


    她在家中是唯一的姑娘,有些嬌,在父親麵前說話直來直去的。


    貴妃娘娘?鄧猛想起當初灞水河邊的情景,顧氏原是人質,最後竟然憑借一介弱女子之力,刺瞎了蕭蒼的眼睛!那一抹綠衣白裙的身影,像是斷線風箏一般墜入滾滾河水之中,被激進的浪頭卷走,是記憶裏麵難以忘掉的一幕場景。


    原想著皇帝當時年少、情竇初開,見了顧氏貌美,所以衝動了一些,卻不料過了這麽些年,顧氏依舊一直盛寵不衰。身份從護國長公主變成了貴妃娘娘,還為皇帝生下了兩個皇子,不……,沒準兒是三個!


    這世上的美貌婦人,要想得男人一時寵愛不難,得一世寵愛卻是少見,這可不是單憑美貌就能辦成的,心思、手段、本事,一樣都不能少。


    顧氏能不能被皇帝盛寵一世且不知,但是看如今的情況,貴妃娘娘、幾個皇子,加上今兒近距離的一見,——那份驚人的美貌,待人接物之間的遊刃有餘,想來至少色衰之前能夠握住皇帝,等到容顏老去,那已經是十幾年以後的事了。


    不出意外,幾位皇子都已經平平安安長大成人。


    到時候,便是有些年輕貌美的討了皇帝歡心,又有什麽關係?更何況,人年少時才會情感熾熱,上了年紀,那些風花雪月早就隨著時光消散而去。


    自己十四、五歲的時候,不是發誓非舅舅家的大表姐不娶嗎?現如今,就是她哭著鬧著要嫁給自己,也不稀罕了。


    “爹……”鄧玉兒拉長了聲調,十分不滿,“我都說了大半天了,你隻顧發呆,一句話都不應!想什麽呢?”


    鄧猛收回心思,回頭笑道:“沒,就是瞎想。”又問:“方才你單獨見兩位娘娘的時候,都說了些什麽?”


    說起這個,鄧玉兒臉上露出了幾分得意。


    而鄧猛聽女兒說完了之前的情景,特別是她加重的那句,“貴妃娘娘說了,往後沈家會不會和鄧家一條心,都要靠我來出力了呢。”


    不由心下一笑。


    這位貴妃娘娘還真是……,會哄小孩子。


    隻是見女兒滿臉興奮的樣子,不好戳破了她,想著這門由皇帝和貴妃一起擔保的婚姻,也為女兒感到高興。等女兒嫁給了沈溪,隻要不是在沈家拆牆放火,不是把沈家的祠堂給砸了,沈家上下不會有人為難她的。


    正如鄧猛放心所想的那樣,三日之後,鄧玉兒風風光光的嫁去了沈家,抬在最前麵的嫁妝分別是,皇太後賞賜的一對玉如意,貴妃娘娘準備的一些奇珍異寶首飾,惠嬪娘娘和襄嬪娘娘亦有厚厚添妝。


    滿京城裏出嫁的女子裏,這份風光,可以算得上是獨一份兒!


    鄧玉兒人機靈、嘴又甜,晉國夫人再把疼惜小兒子的心腸,愛屋及烏分她幾分,在沈家的日子可謂如魚得水。沒過幾天又正好趕上中秋節,她打扮得伶伶俐俐的,奉承的婆婆喜笑顏開,在妯娌裏麵出盡了風頭。


    不過這世上的事,從來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鄧玉兒嫁了一門心滿意足的親事,黃蟬卻在為自己的親事痛苦不堪,——父母、哥嫂都是鐵了心,要把自己嫁給那什麽周善存了!


    聽說今兒就要叫到家裏來商議,好把親事定下來。


    黃蟬越想越是惱火到不行,且不說周善存人怎麽樣,單說親事,哪有叫到女方家來商議的?他若是不答應,自己這張臉往後還要不要?!倒好像自己什麽賠錢貨,隻等人來講價還價了。


    她心中有萬般委屈,偏生家裏沒有一個人向著自己!


    不過……,她似乎想錯了,在黃家可能還有真一個人向著她的,至少表麵上看起來是這樣。隻聽“吱呀”一聲,門被推了一道細縫兒,劉貞兒在門口陪笑道:“大小姐可有空?我有幾句要緊話與你說。”


    <a href="http:///"></a>


    黃蟬對桐娘急著嫁自己很不滿,而對桐娘更不滿的劉貞兒,自然願意聽她發牢騷和吐槽,一起狠狠的批判桐娘。


    雖不至於引為知己,但平日裏也算是能說得上幾句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顧蓮宅鬥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薄慕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薄慕顏並收藏顧蓮宅鬥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