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蓮的腳崴得並不很,養了幾天,便能下地走路了。
皇太後那邊有人過來問了情況。
顧蓮回道:“無礙,走路沒有問題。”
到了下午,就有端敬親王替太後上了折子,表述了昭惠長公主在幽州之亂中立下的攻勞,定前線、守安陽、穩濟南,請求皇帝下旨晉封長妹為護國長公主。
一時間群臣嘩然。
說什麽的都有,有說徐家教女有方的,有說大長公主為人聰慧的,也有說她牝雞司晨不合規矩的,——但是事情鬧到了明麵上,皇帝不可能不同意這道奏折,否則豈不是自己的兄長在撒謊?豈不是妹妹以軍政大事來邀功?
更不用說,這道折子還是替皇太後上的了。
顧蓮去參加完了晉封儀式,回來向皇太後謝恩,說完了場麵上的話以後,皇太後吩咐洪媽媽道:“你們出去,我們母女也好說幾句體己話。”
洪媽媽早有準備,當即領著宮人們都退了出去。
皇太後盯著顧蓮看了許久,緩緩道:“你的年紀也不小了,女大不中留,所以我打算替你擇一門婚事,你意下如何?”
顧蓮心頭一跳,來不及細想便道:“一切都聽母後的安排。”
說是問意下如何,難道自己還能拒絕不成?既然皇太後開始厭煩自己,那麽皇宮自然就不能再呆下去了,——不管是再嫁回給葉東海,還是其他任何人,都比在皇宮裏悄無聲息的死去好一些。
因為……,自己不能失去皇太後的支持。
隻要皇太後能夠支持自己,隻要自己一直都是護國長公主,那麽除了徐離,嫁給誰其實都不太要緊,反正公主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大不了讓丈夫跟小妾去過日子,自己守著女兒過便是了。
當然了,前提是徐離不追究此事。
先前因為自己一念之差,造成了今日更加艱難坎坷的局麵,隻能趕緊搬出皇宮,遠離這個是非之地,——聽說徐離很快就要北上去打許敬,皇太後的意思,大概是要趁著他出征不在安陽,先斬後奏辦成這件事情吧。
皇太後歎了口氣,“起初我就想著,等葉東海三年守孝出來,看看你的意思,要是你想回葉家就回去,要是不想回,就另外替你再擇一門親事。”輕輕搖了搖頭,“卻不想離兒他,罷了,不說他了。”
不得已,隻能將時間提前了。
顧蓮微有靜默,——葉東海那天來見麵的時候,是有猶豫的,加上七七冊封了永泰郡主,隻怕……,隻怕他未必肯願意呢。
猶豫了一瞬,說道:“婚姻大事總要講究一個兩情相願,葉家那邊……,女兒想讓李媽媽先回去問一聲,看看願不願意。”
“怎麽……”皇太後吃驚皺眉,“難道葉東海還不願意?!”
顧蓮微微苦笑,“隔了一年多的時間,他有想法也是正常,況且和我成親,明麵上看起來風光的很,實際……”底下的話,不說想來對方也能明白。
皇太後先是微怒,繼而一想,小兒子那幅走火入魔的樣子,說不準還真的會做出點什麽事來!忍不住連連歎氣,又是抱怨,“我怎麽生了這麽一個冤家!罷了,你先讓人問問葉東海也好。”
牛不吃水強摁頭,成了親,也是日日相對怨恨。
葉東海不願意,自然有別的人會願意,——徐家的大女兒,護國長公主,難道還嫁不出去嗎?晉國公、魏國公、平邑侯等等,自己倒要看看,讓顧氏嫁了過去,小兒子會不會看了自己的忠臣!
如果他已經到了這種地步,那麽漫說是自己這個親娘,就是天神佛主也管不了,他願意被世人非議、被清臣死諫,也隻能由得他去了。
自己也不必再做什麽惡人,叫兒子恨上!
顧蓮回去,細細的交待了李媽媽一番,輕聲道:“你告訴二爺,不管他願不願意都隨他,我不會讓皇太後勉強他,也不怪他。那天我說過的話,依然有效,他從前的恩情我總是記得的,他為葉家和自己考慮也是應該的。”微微苦笑,“……媽媽去吧。”
心裏已經做好了準備,要被拒絕。
那麽,自己又會再嫁給誰?其實……,嫁給誰其實都不重要了。
隻盼那個做了自己駙馬的人,最好家世能讓徐離有所顧忌,能夠命長一點,免得被卷入這場麻煩之中丟了性命!到時候,兜兜轉轉惹得徐離怒火中燒,最後自己還是轉回了原地,想來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
徐離他會怨自己嗎?會恨自己嗎?會明白自己根本不能做主嗎?顧蓮搖了搖頭,在這個亂世的大洪流之中,自己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是生是死,是去是留,全部都是別人的意思。
在等待葉東海回複的時間裏,顧蓮又去了太後那裏一趟,跪下請求道:“女兒不知道將來的路會如何,如果……,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女兒會踐當日之諾!”心中萬分悲痛,反倒哭不出,“到時候我不在了,自然也就沒有這麽煩心事了,隻是懇求母後一件事,希望能留葉東海一命,至少……,請母後把七七收留。”
言畢,“咚咚咚”的朝地上磕了三個頭——
自己貪生怕死,可是為了女兒卻也不怕了。
不等太後回答,便黯然神傷的起身離開了大殿,自己已經盡了全力,奈何力量實在是太過微弱,別人動一動手指,就叫自己再也不得翻身。
也曾想過以徐離為庇佑,可是徐策和皇太後都要冊封自己為護國長公主,就充分的說明了,他們不想看到自己留在皇宮。皇太後的厭惡還罷了,徐策可是存了心要自己這個紅顏禍水死的,一旦留下隻怕死無葬身之地。
甚至……,還會牽連七七。
而反過來,就算徐離對自己的選擇生氣,希望他……,多多少少看在自己沒有對不住他的份上,能夠念一念舊情吧。
不免自嘲一笑。
大概徐離從未想過,自己根本就玩不起這個遊戲!
到了下午,李媽媽一臉急匆匆的趕了回來。
摒退了所有的宮人,低聲道:“二爺說,當初在灞水河的時候,是他沒有救了自己的妻子,才會造成今日困局,一切都錯在與他。”忍不住聲音哽咽,“若是將來有什麽風險,就當是他彌補這個錯誤……”
顧蓮的眼前頓時一片模糊,顫聲道:“他……,真的是這麽說的。”
“是。”李媽媽哽咽了一陣,又道:“二爺還說,當初他在外麵生死未卜的時候,是二奶奶坐鎮主持大局,否則以曲奎的暗藏禍心,葉家早就已經姓了徐!當初他和段九困在懸崖之下,若不是因為二奶奶,隻怕皇上也不會苦苦尋人一個月,他和段九早就已經化作了灰!如果這一次賜婚有風險的話,就當是葉家和他償還二奶奶的恩情,不管將來發生什麽,都是他自己的選擇……”
顧蓮聽了泣不成聲,不能言語。
什麽是真心?什麽是真情?就是在猶豫過後,掙紮過後,想清楚了一切之後,還是願意為你放棄一切。
雖前路未卜,但有此真心在,此一生也算不辜負了。
尋尋覓覓、幾番掙紮,顧蓮的心終於停了下來,一直以來的疑惑、擔心,全部都煙消雲散,——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以葉東海一介商人出身,以他天生的、從小耳濡目染的商人氣息,在錙銖必較、細細盤算之後,還能做出這樣的選擇,說出這樣的話,自己又有什麽可疑惑的呢?又還有什麽可退縮的呢?
至於徐離,就讓他的愛分給後宮三千佳麗吧。
******
幾天之後,徐離準備禦駕親征去剿滅許敬等人。
原本隻要天下大局平定下來,單憑許敬那點人馬根本就不成氣候,但是背主之人實在可恨,而且許敬等人還是兄長的舊部,須得親手殺了這些反逆!一則是震懾臣子,二則是震懾兄長!
當初要不是兄長存了私心,讓許敬等人帶了家眷一起北上,以防自己轄製,又怎麽會連他自己都控製不住?差一點就釀成大錯!
自己可以不追究哥哥的私心和失職,但是許敬等人必須全族處死!
臨行前,卻傳來葉東海思女成疾的消息。
思女成疾?虧他好意思說得出口!難道七七在宮裏,就會吃不好、穿不好?都是心病吧?徐離聽了一陣冷笑,“讓他歇著,難道離了他還轉不了了?!許敬那點殘兵剩勇犯不著興師動眾的!”
“我們家二爺的確病得不輕,燒得厲害。”高管事跪在地上,陪笑道:“不過皇上隻管放心,軍情大事是不敢耽誤的,這次出征所需的糧草都已經準備好了。”
徐離哪有功夫跟他嗦,既然軍糧備好了,就更沒有談下去的興致,揮手讓高管事退下,然後自己策馬回宮去了。
單獨找到顧蓮,說道:“明天大軍就要出發北上,沒有時間停留,過幾天不能陪大妹妹一起過了。”
六月二十九,是顧蓮的十九歲生辰。
顧蓮淡淡地應了一聲,“知道了。”
徐離的心思一向敏銳,發覺她有什麽地方不太一樣,可是又抓不住端倪,心下飛快的琢磨了下,……難道還在為上次的事耿耿於懷?可是她並非如此小心眼的人,更不會為了這點事沉不住氣。
到底是為了什麽?
徐離猜不出來,不過明白問了她也不會說,想要緩和一下氣氛,於是笑道:“大妹妹給我做的荷包呢?你是偷懶還沒有做,還是不打算做了?”
顧蓮不想撒謊,回道:“不做了。”
徐離斷然沒有想到,她會這樣直接的拒絕自己,連個轉圜都沒有,微微皺眉,“讓七七留在你身邊不好嗎?就算……”就算自己當時生氣故意逼迫她,終究也沒有做什麽對她不利的事,“你的氣性還真是夠大的。”
“我沒有生氣。”顧蓮的心已經平靜下來,淡淡道:“你馬上就要出征了,上了戰場凡事要謹慎小心一些,遇到險境莫要犯險,一定要記得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徐離勾起嘴角輕笑,“大妹妹今天倒是乖巧的很。”
顧蓮靜靜地看著他的眼睛,前塵往事浮起。
她想起當初在碧綠的古樹之下,那個對自己發火,嫌自己麻煩的持劍少年,一路領著自己殺下山去;想起那個在萬軍之前策馬飛奔的大將軍,不計危險,不惜生命,毫不猶豫跳下河,抱著自己在水中隨波逐流;想起那個在藍天白雲之下的佳公子,手持一管玉笛吹出優美旋律,告訴自己,那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光。
時光兜兜轉轉,一起經曆了這麽多想不到的事。
希望……,最終不要走到互相怨恨。
“你怎麽了?”徐離問道。
“沒事。”顧蓮輕輕搖頭,微笑道:“隻是想起一些過去的事罷了。”她抬頭,看著他那雙幽深烏黑的眼睛,“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當年在棲霞寺的那一天,我沒有帶那對翡翠鐲子,是不是早就已經死了。”
徐離聽得更加怪異,她不是一直要在自己麵前裝糊塗的嗎?今天這是怎麽了,不打算再裝下去了?有什麽事讓她發生了轉變?
靜默了一瞬,笑道:“怎麽……,不想做我的妹妹了?”
顧蓮苦笑,“我倒是希望有這麽一個親哥哥,可惜沒有。”
徐離越發的覺得不對勁,好像在攤牌似的,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味道,那精致的眉目之間,更是流露出淡淡的訣別之意。
他很是不快,皺眉道:“你要是現在打算和我劃清界限的,是不是遲了一點?”
“你別生氣。”顧蓮聲音淡淡的、輕輕的,好似雲霧一般漂浮,“人生一世,相識相聚都是緣分,人、生而孤獨……,所以一直渴求他人溫暖。如果曾經相扶相依過,曾經讓對方心裏感到溫暖過,希望今後不論世事怎麽變換,都不要有怨恨。”
“你到底想說什麽?!”徐離冷聲問道。
“徐離。”顧蓮輕輕歎了口氣,“大概從來沒有人這樣叫過你,從前沒有……,以後就更不會有了。”
徐離抿嘴不語。
“你的恩情我一直銘記在心。”顧蓮輕聲道:“但是也希望你能明白,我不過是一個無根無依的弱女子罷了,心中所求隻是一世安寧,一生順遂而已。”語氣透著淡淡的無奈,“可惜從來就沒有我做選擇的時候,隻有別人選擇我。”
母親和兄長的態度,徐離當然是知道的,因而緩和了口氣,“好好的怎麽又說起這些?我不是說過了,往後的事我都會替你安排好的。”馬上就要去剿滅許敬的逆軍,沒有太多時間停留,最後說了一句,“等我回來。”
顧蓮的目光平靜似水,微微一笑。
等你回來之時,希望彼此不要反目成仇……
徐離走到門口又回頭,叮嚀道:“聽話。”
在後來很多次的回憶時光裏,徐離想起這一幕時常追悔莫及,當時怎麽就那麽匆匆的走了呢?沒有認認真真的多看她一眼,沒有認真追究她的異樣,甚至沒有體會到她話裏的深意,——若非如此,又怎麽會就那樣輕易地讓她溜走了。
******
六天之後,徐離的剿逆大軍終於走得遠遠的了。
皇太後終於下了懿旨,賜婚護國長公主和安順侯,婚期定於三日之後,另撥了一所大宅院作為臨時公主府,以供長公主和駙馬居住。
據京城的內眷命婦傳言,大長公主本人十分貌美出挑,即便她曾經年少守寡,身份也是一樣貴重,而且還是剛晉封了的護國長公主!
葉東海不過是一介商戶出身,縱使因為從龍之功晉封了侯爵,到底不是軍功,葉家又是沒有根基的人,更不用說他還是一個鰥夫,還有一個女兒——
簡直就是天上掉下餡兒餅了。
眾人不免紛紛猜測,難不成葉東海長得風流倜儻、貌比潘安,所以才會叫長公主找了迷,先是借口封了他的女兒,然後又讓賜了婚,甚至連多等一天都難受,三天之後就要成親了。
甚至還有無聊的公子哥兒,想要找個機會去看看葉東海。
很快又有流言傳出,說是皇太後找了某某大師,為年少守寡的大女兒算了命,要配一個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出生的人,在某刻某時成親方才能夠一生順遂,所以這才便宜葉東海了。
那些心中不滿的沒攀到富貴的人,方才舒坦了一點——
原來是葉東海這小子狗屎運好啊。
外人議論紛紛之際,葉家的更是像被金磚砸到了一樣。
葉二老爺連著咋呼了好幾天,嘖嘖道:“一定是咱家的祖墳埋得好,祖宗顯靈,時時刻刻都庇佑著咱們家呢!要不然的話,葉家如何能從一介商戶晉為公侯?東海如何能夠先娶官宦千金,再娶護國長公主?不對,不對……”朝著妻子叮嚀,“東海已經仔細交待過了,不能說他娶了公主,而是他尚了公主,否則太後聽了要生氣的。”
葉二太太簡直回不了神,一陣苦笑。
自己這輩子就是沒有做婆婆的福,先頭那個厲害的媳婦就不用說了,她人死了,還鬧得繼子要為她守三年的孝,鬧得葉家分了家。現如今繼子的媳婦居然是公主,往後就連自己見了兒媳,也是一樣要給她行禮的。
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來頭大,自己這輩子真是活得憋屈。
葉二老爺十分高興,樂嗬嗬出了門,“我要親自去買幾壇好酒!”
等丈夫走了,葉二太太忍不住朝女兒抱怨道:“別說你未來的二**,就連七七都沾光封了郡主,往後我見了自己孫女還要行禮呢。”
葉五娘安慰她道:“公主自己有公主府住,又不住在咱們家,連帶二哥和七七都是要過去的,不過是逢年過節見一下子罷了。”
葉二太太聽了這話,方才舒服了一些,“你說得對。”心裏輕鬆了不少,倒是想起一件事來,“等回頭和公主熟了,求她幫忙給你找一找好的親事。”
因為葉東海封侯,葉二太太覺得自家門檻高貴了不少,先頭給五娘挑得幾門親事都看不上,扭扭捏捏全部都給推掉。隻是她自己覺得葉家富貴潑天,別人卻不這麽瞧,隻嫌葉家暴發、沒根基,因而五娘的親事高不成低不就,倒是一時絆住了。
眼看葉五娘馬上快要滿十七歲,再拖下去就要成老姑娘了。
葉二太太不免心急如焚,如今攀了這門一門貴親,而且公主也算是自己的兒媳,將來少不得要照顧女兒一些。
越想心情越好,倒把給兒媳行禮的一節丟到了腦後。
正說著話,就有丫頭來報,“三房的人來了。”
葉二太太撇了撇嘴,與女兒道:“她的耳報神最快,聽說你哥哥尚了公主,豈有不趕著過來巴結的?”葉家一共三房人口,到底是二房最榮耀,不免有了幾分與有榮焉的感覺,懶懶道:“請進來吧。”
葉三太太一進門,第一句話就是歡喜無限,“聽說東海要娶長公主了!”
“錯了!”葉二太太學了丈夫的話,教訓妯娌,“不能說娶!是咱們家的東海尚給了長公主,做了駙馬,別說錯了叫人笑話,太後娘娘也是要生氣的。”
葉三老爺忙道:“是的,是的,千萬別說錯了。”
“行,我知道。”葉三太太雖然心裏不痛快,但是妯娌沾了二房的光水漲船高,委實得罪不起,隻得忍耐下了。
心下冷笑,回回見了兒媳下跪有她受的!
葉六娘在旁邊脆聲道:“我也記下了。”
葉二太太笑道:“說起來,這也是咱們家東海的福氣……”神態得意自滿,不知道的,隻怕還以為葉東海是她生的呢。
三房的人少不得要附和幾句,氣氛很快熱鬧起來。
沒過一會兒,這邊的歡聲笑語傳到了長房,——雖說葉家已經分了家,但是並沒有分居,隻是把各房的院子內門封了。
葉大太太、葉大老爺聞訊而來,加上病弱的葉大奶奶,女兒葉宜,還有隨行的丫頭婆子們,熱熱鬧鬧的擠了半屋子。
與此同時,葉東海卻一個人跪在祠堂裏麵。
認認真真的給葉家先祖們磕了個頭,——但願祖宗們真的能夠顯靈,庇佑葉家平平安安走下去!否則的話,靠著賣妻求榮得來的富貴,不要也罷。
不過……,等到參加完整個婚禮儀式,就讓長房的人離開安陽吧,——萬一真的葉家有了禍事,希望也能留下福哥兒一份血脈。
<a href="http:///"></a>
葉東海上了香,再次磕頭,“請先祖們寬恕東海的任性,但是顧氏於葉家和東海都有大恩,葉家雖是商戶,亦不能做那忘恩負義之人。”
自己不是徐離,沒有天下。
但是為了她,自己情願傾盡此一生的所有……,以不負相思意。
作者有話要說:我終於把更新時間掰回來了~~
從今天開始,一定要努力存稿免得捉急~~~
為廣大讀者提供全文閱讀,如果你喜歡薄慕顏的作品顧蓮宅鬥日記,請牢記本站趣讀窩.,感謝您對薄慕顏的支持。
皇太後那邊有人過來問了情況。
顧蓮回道:“無礙,走路沒有問題。”
到了下午,就有端敬親王替太後上了折子,表述了昭惠長公主在幽州之亂中立下的攻勞,定前線、守安陽、穩濟南,請求皇帝下旨晉封長妹為護國長公主。
一時間群臣嘩然。
說什麽的都有,有說徐家教女有方的,有說大長公主為人聰慧的,也有說她牝雞司晨不合規矩的,——但是事情鬧到了明麵上,皇帝不可能不同意這道奏折,否則豈不是自己的兄長在撒謊?豈不是妹妹以軍政大事來邀功?
更不用說,這道折子還是替皇太後上的了。
顧蓮去參加完了晉封儀式,回來向皇太後謝恩,說完了場麵上的話以後,皇太後吩咐洪媽媽道:“你們出去,我們母女也好說幾句體己話。”
洪媽媽早有準備,當即領著宮人們都退了出去。
皇太後盯著顧蓮看了許久,緩緩道:“你的年紀也不小了,女大不中留,所以我打算替你擇一門婚事,你意下如何?”
顧蓮心頭一跳,來不及細想便道:“一切都聽母後的安排。”
說是問意下如何,難道自己還能拒絕不成?既然皇太後開始厭煩自己,那麽皇宮自然就不能再呆下去了,——不管是再嫁回給葉東海,還是其他任何人,都比在皇宮裏悄無聲息的死去好一些。
因為……,自己不能失去皇太後的支持。
隻要皇太後能夠支持自己,隻要自己一直都是護國長公主,那麽除了徐離,嫁給誰其實都不太要緊,反正公主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大不了讓丈夫跟小妾去過日子,自己守著女兒過便是了。
當然了,前提是徐離不追究此事。
先前因為自己一念之差,造成了今日更加艱難坎坷的局麵,隻能趕緊搬出皇宮,遠離這個是非之地,——聽說徐離很快就要北上去打許敬,皇太後的意思,大概是要趁著他出征不在安陽,先斬後奏辦成這件事情吧。
皇太後歎了口氣,“起初我就想著,等葉東海三年守孝出來,看看你的意思,要是你想回葉家就回去,要是不想回,就另外替你再擇一門親事。”輕輕搖了搖頭,“卻不想離兒他,罷了,不說他了。”
不得已,隻能將時間提前了。
顧蓮微有靜默,——葉東海那天來見麵的時候,是有猶豫的,加上七七冊封了永泰郡主,隻怕……,隻怕他未必肯願意呢。
猶豫了一瞬,說道:“婚姻大事總要講究一個兩情相願,葉家那邊……,女兒想讓李媽媽先回去問一聲,看看願不願意。”
“怎麽……”皇太後吃驚皺眉,“難道葉東海還不願意?!”
顧蓮微微苦笑,“隔了一年多的時間,他有想法也是正常,況且和我成親,明麵上看起來風光的很,實際……”底下的話,不說想來對方也能明白。
皇太後先是微怒,繼而一想,小兒子那幅走火入魔的樣子,說不準還真的會做出點什麽事來!忍不住連連歎氣,又是抱怨,“我怎麽生了這麽一個冤家!罷了,你先讓人問問葉東海也好。”
牛不吃水強摁頭,成了親,也是日日相對怨恨。
葉東海不願意,自然有別的人會願意,——徐家的大女兒,護國長公主,難道還嫁不出去嗎?晉國公、魏國公、平邑侯等等,自己倒要看看,讓顧氏嫁了過去,小兒子會不會看了自己的忠臣!
如果他已經到了這種地步,那麽漫說是自己這個親娘,就是天神佛主也管不了,他願意被世人非議、被清臣死諫,也隻能由得他去了。
自己也不必再做什麽惡人,叫兒子恨上!
顧蓮回去,細細的交待了李媽媽一番,輕聲道:“你告訴二爺,不管他願不願意都隨他,我不會讓皇太後勉強他,也不怪他。那天我說過的話,依然有效,他從前的恩情我總是記得的,他為葉家和自己考慮也是應該的。”微微苦笑,“……媽媽去吧。”
心裏已經做好了準備,要被拒絕。
那麽,自己又會再嫁給誰?其實……,嫁給誰其實都不重要了。
隻盼那個做了自己駙馬的人,最好家世能讓徐離有所顧忌,能夠命長一點,免得被卷入這場麻煩之中丟了性命!到時候,兜兜轉轉惹得徐離怒火中燒,最後自己還是轉回了原地,想來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
徐離他會怨自己嗎?會恨自己嗎?會明白自己根本不能做主嗎?顧蓮搖了搖頭,在這個亂世的大洪流之中,自己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是生是死,是去是留,全部都是別人的意思。
在等待葉東海回複的時間裏,顧蓮又去了太後那裏一趟,跪下請求道:“女兒不知道將來的路會如何,如果……,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女兒會踐當日之諾!”心中萬分悲痛,反倒哭不出,“到時候我不在了,自然也就沒有這麽煩心事了,隻是懇求母後一件事,希望能留葉東海一命,至少……,請母後把七七收留。”
言畢,“咚咚咚”的朝地上磕了三個頭——
自己貪生怕死,可是為了女兒卻也不怕了。
不等太後回答,便黯然神傷的起身離開了大殿,自己已經盡了全力,奈何力量實在是太過微弱,別人動一動手指,就叫自己再也不得翻身。
也曾想過以徐離為庇佑,可是徐策和皇太後都要冊封自己為護國長公主,就充分的說明了,他們不想看到自己留在皇宮。皇太後的厭惡還罷了,徐策可是存了心要自己這個紅顏禍水死的,一旦留下隻怕死無葬身之地。
甚至……,還會牽連七七。
而反過來,就算徐離對自己的選擇生氣,希望他……,多多少少看在自己沒有對不住他的份上,能夠念一念舊情吧。
不免自嘲一笑。
大概徐離從未想過,自己根本就玩不起這個遊戲!
到了下午,李媽媽一臉急匆匆的趕了回來。
摒退了所有的宮人,低聲道:“二爺說,當初在灞水河的時候,是他沒有救了自己的妻子,才會造成今日困局,一切都錯在與他。”忍不住聲音哽咽,“若是將來有什麽風險,就當是他彌補這個錯誤……”
顧蓮的眼前頓時一片模糊,顫聲道:“他……,真的是這麽說的。”
“是。”李媽媽哽咽了一陣,又道:“二爺還說,當初他在外麵生死未卜的時候,是二奶奶坐鎮主持大局,否則以曲奎的暗藏禍心,葉家早就已經姓了徐!當初他和段九困在懸崖之下,若不是因為二奶奶,隻怕皇上也不會苦苦尋人一個月,他和段九早就已經化作了灰!如果這一次賜婚有風險的話,就當是葉家和他償還二奶奶的恩情,不管將來發生什麽,都是他自己的選擇……”
顧蓮聽了泣不成聲,不能言語。
什麽是真心?什麽是真情?就是在猶豫過後,掙紮過後,想清楚了一切之後,還是願意為你放棄一切。
雖前路未卜,但有此真心在,此一生也算不辜負了。
尋尋覓覓、幾番掙紮,顧蓮的心終於停了下來,一直以來的疑惑、擔心,全部都煙消雲散,——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以葉東海一介商人出身,以他天生的、從小耳濡目染的商人氣息,在錙銖必較、細細盤算之後,還能做出這樣的選擇,說出這樣的話,自己又有什麽可疑惑的呢?又還有什麽可退縮的呢?
至於徐離,就讓他的愛分給後宮三千佳麗吧。
******
幾天之後,徐離準備禦駕親征去剿滅許敬等人。
原本隻要天下大局平定下來,單憑許敬那點人馬根本就不成氣候,但是背主之人實在可恨,而且許敬等人還是兄長的舊部,須得親手殺了這些反逆!一則是震懾臣子,二則是震懾兄長!
當初要不是兄長存了私心,讓許敬等人帶了家眷一起北上,以防自己轄製,又怎麽會連他自己都控製不住?差一點就釀成大錯!
自己可以不追究哥哥的私心和失職,但是許敬等人必須全族處死!
臨行前,卻傳來葉東海思女成疾的消息。
思女成疾?虧他好意思說得出口!難道七七在宮裏,就會吃不好、穿不好?都是心病吧?徐離聽了一陣冷笑,“讓他歇著,難道離了他還轉不了了?!許敬那點殘兵剩勇犯不著興師動眾的!”
“我們家二爺的確病得不輕,燒得厲害。”高管事跪在地上,陪笑道:“不過皇上隻管放心,軍情大事是不敢耽誤的,這次出征所需的糧草都已經準備好了。”
徐離哪有功夫跟他嗦,既然軍糧備好了,就更沒有談下去的興致,揮手讓高管事退下,然後自己策馬回宮去了。
單獨找到顧蓮,說道:“明天大軍就要出發北上,沒有時間停留,過幾天不能陪大妹妹一起過了。”
六月二十九,是顧蓮的十九歲生辰。
顧蓮淡淡地應了一聲,“知道了。”
徐離的心思一向敏銳,發覺她有什麽地方不太一樣,可是又抓不住端倪,心下飛快的琢磨了下,……難道還在為上次的事耿耿於懷?可是她並非如此小心眼的人,更不會為了這點事沉不住氣。
到底是為了什麽?
徐離猜不出來,不過明白問了她也不會說,想要緩和一下氣氛,於是笑道:“大妹妹給我做的荷包呢?你是偷懶還沒有做,還是不打算做了?”
顧蓮不想撒謊,回道:“不做了。”
徐離斷然沒有想到,她會這樣直接的拒絕自己,連個轉圜都沒有,微微皺眉,“讓七七留在你身邊不好嗎?就算……”就算自己當時生氣故意逼迫她,終究也沒有做什麽對她不利的事,“你的氣性還真是夠大的。”
“我沒有生氣。”顧蓮的心已經平靜下來,淡淡道:“你馬上就要出征了,上了戰場凡事要謹慎小心一些,遇到險境莫要犯險,一定要記得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徐離勾起嘴角輕笑,“大妹妹今天倒是乖巧的很。”
顧蓮靜靜地看著他的眼睛,前塵往事浮起。
她想起當初在碧綠的古樹之下,那個對自己發火,嫌自己麻煩的持劍少年,一路領著自己殺下山去;想起那個在萬軍之前策馬飛奔的大將軍,不計危險,不惜生命,毫不猶豫跳下河,抱著自己在水中隨波逐流;想起那個在藍天白雲之下的佳公子,手持一管玉笛吹出優美旋律,告訴自己,那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光。
時光兜兜轉轉,一起經曆了這麽多想不到的事。
希望……,最終不要走到互相怨恨。
“你怎麽了?”徐離問道。
“沒事。”顧蓮輕輕搖頭,微笑道:“隻是想起一些過去的事罷了。”她抬頭,看著他那雙幽深烏黑的眼睛,“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當年在棲霞寺的那一天,我沒有帶那對翡翠鐲子,是不是早就已經死了。”
徐離聽得更加怪異,她不是一直要在自己麵前裝糊塗的嗎?今天這是怎麽了,不打算再裝下去了?有什麽事讓她發生了轉變?
靜默了一瞬,笑道:“怎麽……,不想做我的妹妹了?”
顧蓮苦笑,“我倒是希望有這麽一個親哥哥,可惜沒有。”
徐離越發的覺得不對勁,好像在攤牌似的,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味道,那精致的眉目之間,更是流露出淡淡的訣別之意。
他很是不快,皺眉道:“你要是現在打算和我劃清界限的,是不是遲了一點?”
“你別生氣。”顧蓮聲音淡淡的、輕輕的,好似雲霧一般漂浮,“人生一世,相識相聚都是緣分,人、生而孤獨……,所以一直渴求他人溫暖。如果曾經相扶相依過,曾經讓對方心裏感到溫暖過,希望今後不論世事怎麽變換,都不要有怨恨。”
“你到底想說什麽?!”徐離冷聲問道。
“徐離。”顧蓮輕輕歎了口氣,“大概從來沒有人這樣叫過你,從前沒有……,以後就更不會有了。”
徐離抿嘴不語。
“你的恩情我一直銘記在心。”顧蓮輕聲道:“但是也希望你能明白,我不過是一個無根無依的弱女子罷了,心中所求隻是一世安寧,一生順遂而已。”語氣透著淡淡的無奈,“可惜從來就沒有我做選擇的時候,隻有別人選擇我。”
母親和兄長的態度,徐離當然是知道的,因而緩和了口氣,“好好的怎麽又說起這些?我不是說過了,往後的事我都會替你安排好的。”馬上就要去剿滅許敬的逆軍,沒有太多時間停留,最後說了一句,“等我回來。”
顧蓮的目光平靜似水,微微一笑。
等你回來之時,希望彼此不要反目成仇……
徐離走到門口又回頭,叮嚀道:“聽話。”
在後來很多次的回憶時光裏,徐離想起這一幕時常追悔莫及,當時怎麽就那麽匆匆的走了呢?沒有認認真真的多看她一眼,沒有認真追究她的異樣,甚至沒有體會到她話裏的深意,——若非如此,又怎麽會就那樣輕易地讓她溜走了。
******
六天之後,徐離的剿逆大軍終於走得遠遠的了。
皇太後終於下了懿旨,賜婚護國長公主和安順侯,婚期定於三日之後,另撥了一所大宅院作為臨時公主府,以供長公主和駙馬居住。
據京城的內眷命婦傳言,大長公主本人十分貌美出挑,即便她曾經年少守寡,身份也是一樣貴重,而且還是剛晉封了的護國長公主!
葉東海不過是一介商戶出身,縱使因為從龍之功晉封了侯爵,到底不是軍功,葉家又是沒有根基的人,更不用說他還是一個鰥夫,還有一個女兒——
簡直就是天上掉下餡兒餅了。
眾人不免紛紛猜測,難不成葉東海長得風流倜儻、貌比潘安,所以才會叫長公主找了迷,先是借口封了他的女兒,然後又讓賜了婚,甚至連多等一天都難受,三天之後就要成親了。
甚至還有無聊的公子哥兒,想要找個機會去看看葉東海。
很快又有流言傳出,說是皇太後找了某某大師,為年少守寡的大女兒算了命,要配一個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出生的人,在某刻某時成親方才能夠一生順遂,所以這才便宜葉東海了。
那些心中不滿的沒攀到富貴的人,方才舒坦了一點——
原來是葉東海這小子狗屎運好啊。
外人議論紛紛之際,葉家的更是像被金磚砸到了一樣。
葉二老爺連著咋呼了好幾天,嘖嘖道:“一定是咱家的祖墳埋得好,祖宗顯靈,時時刻刻都庇佑著咱們家呢!要不然的話,葉家如何能從一介商戶晉為公侯?東海如何能夠先娶官宦千金,再娶護國長公主?不對,不對……”朝著妻子叮嚀,“東海已經仔細交待過了,不能說他娶了公主,而是他尚了公主,否則太後聽了要生氣的。”
葉二太太簡直回不了神,一陣苦笑。
自己這輩子就是沒有做婆婆的福,先頭那個厲害的媳婦就不用說了,她人死了,還鬧得繼子要為她守三年的孝,鬧得葉家分了家。現如今繼子的媳婦居然是公主,往後就連自己見了兒媳,也是一樣要給她行禮的。
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來頭大,自己這輩子真是活得憋屈。
葉二老爺十分高興,樂嗬嗬出了門,“我要親自去買幾壇好酒!”
等丈夫走了,葉二太太忍不住朝女兒抱怨道:“別說你未來的二**,就連七七都沾光封了郡主,往後我見了自己孫女還要行禮呢。”
葉五娘安慰她道:“公主自己有公主府住,又不住在咱們家,連帶二哥和七七都是要過去的,不過是逢年過節見一下子罷了。”
葉二太太聽了這話,方才舒服了一些,“你說得對。”心裏輕鬆了不少,倒是想起一件事來,“等回頭和公主熟了,求她幫忙給你找一找好的親事。”
因為葉東海封侯,葉二太太覺得自家門檻高貴了不少,先頭給五娘挑得幾門親事都看不上,扭扭捏捏全部都給推掉。隻是她自己覺得葉家富貴潑天,別人卻不這麽瞧,隻嫌葉家暴發、沒根基,因而五娘的親事高不成低不就,倒是一時絆住了。
眼看葉五娘馬上快要滿十七歲,再拖下去就要成老姑娘了。
葉二太太不免心急如焚,如今攀了這門一門貴親,而且公主也算是自己的兒媳,將來少不得要照顧女兒一些。
越想心情越好,倒把給兒媳行禮的一節丟到了腦後。
正說著話,就有丫頭來報,“三房的人來了。”
葉二太太撇了撇嘴,與女兒道:“她的耳報神最快,聽說你哥哥尚了公主,豈有不趕著過來巴結的?”葉家一共三房人口,到底是二房最榮耀,不免有了幾分與有榮焉的感覺,懶懶道:“請進來吧。”
葉三太太一進門,第一句話就是歡喜無限,“聽說東海要娶長公主了!”
“錯了!”葉二太太學了丈夫的話,教訓妯娌,“不能說娶!是咱們家的東海尚給了長公主,做了駙馬,別說錯了叫人笑話,太後娘娘也是要生氣的。”
葉三老爺忙道:“是的,是的,千萬別說錯了。”
“行,我知道。”葉三太太雖然心裏不痛快,但是妯娌沾了二房的光水漲船高,委實得罪不起,隻得忍耐下了。
心下冷笑,回回見了兒媳下跪有她受的!
葉六娘在旁邊脆聲道:“我也記下了。”
葉二太太笑道:“說起來,這也是咱們家東海的福氣……”神態得意自滿,不知道的,隻怕還以為葉東海是她生的呢。
三房的人少不得要附和幾句,氣氛很快熱鬧起來。
沒過一會兒,這邊的歡聲笑語傳到了長房,——雖說葉家已經分了家,但是並沒有分居,隻是把各房的院子內門封了。
葉大太太、葉大老爺聞訊而來,加上病弱的葉大奶奶,女兒葉宜,還有隨行的丫頭婆子們,熱熱鬧鬧的擠了半屋子。
與此同時,葉東海卻一個人跪在祠堂裏麵。
認認真真的給葉家先祖們磕了個頭,——但願祖宗們真的能夠顯靈,庇佑葉家平平安安走下去!否則的話,靠著賣妻求榮得來的富貴,不要也罷。
不過……,等到參加完整個婚禮儀式,就讓長房的人離開安陽吧,——萬一真的葉家有了禍事,希望也能留下福哥兒一份血脈。
<a href="http:///"></a>
葉東海上了香,再次磕頭,“請先祖們寬恕東海的任性,但是顧氏於葉家和東海都有大恩,葉家雖是商戶,亦不能做那忘恩負義之人。”
自己不是徐離,沒有天下。
但是為了她,自己情願傾盡此一生的所有……,以不負相思意。
作者有話要說:我終於把更新時間掰回來了~~
從今天開始,一定要努力存稿免得捉急~~~
為廣大讀者提供全文閱讀,如果你喜歡薄慕顏的作品顧蓮宅鬥日記,請牢記本站趣讀窩.,感謝您對薄慕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