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沒看錯你啊,這股勁頭真是和那封信傳達出來的一模一樣。那明天早九點我們在電視台大廳見麵,我姓趙,用這個手機號就可以聯繫到我。”
“明天見!”
掛了電話,蓬熙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心裏感覺一下子被什麽填滿了,這種滿足,她很久沒有體會過了。
五年前的夏天,林蓬熙高考失利,錯失夢寐以求的c大。填報誌願的時候,她有認真考慮過自己想成為什麽樣的人,隻不過那張成績單太過刺眼,低於預估的分數仿佛是殘酷現實澆築出的一把利刃,一刀一刀刻在她原本驕傲的心上。她慢慢抹去心中不甚清晰的夢想的模樣,在誌願單的前幾位填下了“金融學”、“經濟學”等專業。四年後的她破釜沉舟地考研c大,終於如願以償,這是一所包容開放的大學,任課老師和同學們都親如一家,老師們在得知她有這方麵的愛好之後也十分鼓勵她去努力,這才有了一個月前寄出的那封簡歷和信。
一個月前,她在學校新生群裏看到招聘信息,某衛視要開拍一部醫療紀錄片。閱讀完所有信息之後,她連夜製作了自己的簡歷,用上自己的所有敬意與熱忱,給製作組寫了一封長達幾千字的信,這個機會,無論結果如何,她總要去爭取。
後來,因為課程結束的關係,無數的結業論文等待著她去完成,她自然更無暇顧及別的事情。時間一久,她也沒有再刻意地想起這件事。直到今天接到這個電話。
蓬熙帶著歉意向老師說了這件事,畢竟那份實習是老師介紹的並且她先前還答應了,突然拒絕她總覺得過意不去。但是,眼前這件事她太想去做了。
“沒事,你就大膽地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那個金融公司的實習我跟他們說一聲就好,你不用擔心。做你想做的,成就你想成就的,而不是屈於所學專業或者社會規則做出違心的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才是最重要的,等待著你是其中一員而製作出來的作品哦!”
蓬熙道了聲謝,心底默默升起一些信念。
半個月的培訓很快就過去了。除了對必要醫療知識和醫療體係的了解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擺正自己的立場做一個單純的記錄者,而不是所謂醫療行為的影響者。“不能讓我們的拍攝行為影響到任何的醫療行為”,導演最後向全體工作人員說道。這部紀錄片的導演也是蓬熙的師哥,畢業於c大導演係,去年拍攝的短片《望川》深刻反映了想要走出大山的年輕人與留守老年人之間的矛盾與對峙,選題雖並不新穎,但拍攝角度獨特,講述故事情感真摯,隻記錄不評判,在社會上掀起一股討論熱潮,並獲得新銳紀錄片導演大獎。
蓬熙還記得他來學校做交流會,最後說了一句——
如何記錄事實,這才是最重要的。
開拍前一天,攝製組開了最後一次會。蓬熙被分在急診科,與她一同工作的還有攝影王皓月,跟拍導演周記初。這兩位同樣畢業於c大,一個電視學院,一個音樂學院。蓬熙得知心裏默默想,恐怕不是自己的那封信打動了導演,而是自己c大學生的身份吧。也是,c大作為傳播界最高學府,裏麵的學生在職場上自然很受青睞,並且這是一所認同感非常高的學校,隻要在外麵遇到同校的人,都會讓人覺得倍感親切。會後,三個人決定一起去吃個飯,相互了解一下,以後工作起來也方便。會議結束已經八點,盛夏的北川天色才微微有些暗,三個人來到一家煙燻火燎的小館子。這頓飯吃的很開心,聊了很多,彼此之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份了解也讓蓬熙慢慢放下了心,對明天全然陌生的工作也沒有那麽擔心了。
終於到了開拍這一天,蓬熙早早地起床,收拾完畢,帶上給師哥們特地買的早餐坐上了地鐵。北川的早高峰那叫一個嚇人,但到達醫院的時候,她卻一掃路程的疲憊。
“終於要實戰了!”蓬熙這樣想到。
或許來得太早,師哥們還沒有來。蓬熙來到護士站等候。護士們和醫生們正在醫生辦公室開晨會,辦公室的窗戶是透明的,所以看得很清楚。每個人都神情嚴肅,絲毫不敢懈怠。“和我做手術時的醫生真是一模一樣啊。”蓬熙心裏想著。
這時候,王攝影和周導陸陸續續地到了。架好設備之後,晨會也開完了。正式的工作就要開始了。蓬熙主要負責記錄的工作,有點類似於場記。
八點半剛過,救護車送來一名急性腸胃炎患者,護士和醫生們一齊沖了上去。王攝影也早已準備好,在不影響醫務人員工作的情況下跟隨著他們移動,周導也拿了一台小型攝像機拍攝周邊環境。蓬熙退到一邊,開始進行記錄和錄音。患者被安置好,開始了一係列的檢查措施。耳邊充斥著她難懂的專業名詞。
“聯繫普外下來會診。急性腸胃炎。”急診科主任孫博一對護士說道。
一分鍾後。
“患者什麽情況?”普外下來的醫生問道。與此同時,帶上手套開始檢查患者腹部。
“昨晚吃過海鮮。半夜腹痛難忍,吃止痛藥無果後聯繫120。無既往病史,這是檢查結果,我判斷腹部有出血。”
王攝影鏡頭轉向這位醫生,蓬熙也低頭看了一下。本來隻是出於本能輕輕的一瞥,目光又回到了病患身上,但是又不知為何在目光還沒收回去時又回頭看了一眼。
“明天見!”
掛了電話,蓬熙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心裏感覺一下子被什麽填滿了,這種滿足,她很久沒有體會過了。
五年前的夏天,林蓬熙高考失利,錯失夢寐以求的c大。填報誌願的時候,她有認真考慮過自己想成為什麽樣的人,隻不過那張成績單太過刺眼,低於預估的分數仿佛是殘酷現實澆築出的一把利刃,一刀一刀刻在她原本驕傲的心上。她慢慢抹去心中不甚清晰的夢想的模樣,在誌願單的前幾位填下了“金融學”、“經濟學”等專業。四年後的她破釜沉舟地考研c大,終於如願以償,這是一所包容開放的大學,任課老師和同學們都親如一家,老師們在得知她有這方麵的愛好之後也十分鼓勵她去努力,這才有了一個月前寄出的那封簡歷和信。
一個月前,她在學校新生群裏看到招聘信息,某衛視要開拍一部醫療紀錄片。閱讀完所有信息之後,她連夜製作了自己的簡歷,用上自己的所有敬意與熱忱,給製作組寫了一封長達幾千字的信,這個機會,無論結果如何,她總要去爭取。
後來,因為課程結束的關係,無數的結業論文等待著她去完成,她自然更無暇顧及別的事情。時間一久,她也沒有再刻意地想起這件事。直到今天接到這個電話。
蓬熙帶著歉意向老師說了這件事,畢竟那份實習是老師介紹的並且她先前還答應了,突然拒絕她總覺得過意不去。但是,眼前這件事她太想去做了。
“沒事,你就大膽地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那個金融公司的實習我跟他們說一聲就好,你不用擔心。做你想做的,成就你想成就的,而不是屈於所學專業或者社會規則做出違心的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才是最重要的,等待著你是其中一員而製作出來的作品哦!”
蓬熙道了聲謝,心底默默升起一些信念。
半個月的培訓很快就過去了。除了對必要醫療知識和醫療體係的了解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擺正自己的立場做一個單純的記錄者,而不是所謂醫療行為的影響者。“不能讓我們的拍攝行為影響到任何的醫療行為”,導演最後向全體工作人員說道。這部紀錄片的導演也是蓬熙的師哥,畢業於c大導演係,去年拍攝的短片《望川》深刻反映了想要走出大山的年輕人與留守老年人之間的矛盾與對峙,選題雖並不新穎,但拍攝角度獨特,講述故事情感真摯,隻記錄不評判,在社會上掀起一股討論熱潮,並獲得新銳紀錄片導演大獎。
蓬熙還記得他來學校做交流會,最後說了一句——
如何記錄事實,這才是最重要的。
開拍前一天,攝製組開了最後一次會。蓬熙被分在急診科,與她一同工作的還有攝影王皓月,跟拍導演周記初。這兩位同樣畢業於c大,一個電視學院,一個音樂學院。蓬熙得知心裏默默想,恐怕不是自己的那封信打動了導演,而是自己c大學生的身份吧。也是,c大作為傳播界最高學府,裏麵的學生在職場上自然很受青睞,並且這是一所認同感非常高的學校,隻要在外麵遇到同校的人,都會讓人覺得倍感親切。會後,三個人決定一起去吃個飯,相互了解一下,以後工作起來也方便。會議結束已經八點,盛夏的北川天色才微微有些暗,三個人來到一家煙燻火燎的小館子。這頓飯吃的很開心,聊了很多,彼此之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份了解也讓蓬熙慢慢放下了心,對明天全然陌生的工作也沒有那麽擔心了。
終於到了開拍這一天,蓬熙早早地起床,收拾完畢,帶上給師哥們特地買的早餐坐上了地鐵。北川的早高峰那叫一個嚇人,但到達醫院的時候,她卻一掃路程的疲憊。
“終於要實戰了!”蓬熙這樣想到。
或許來得太早,師哥們還沒有來。蓬熙來到護士站等候。護士們和醫生們正在醫生辦公室開晨會,辦公室的窗戶是透明的,所以看得很清楚。每個人都神情嚴肅,絲毫不敢懈怠。“和我做手術時的醫生真是一模一樣啊。”蓬熙心裏想著。
這時候,王攝影和周導陸陸續續地到了。架好設備之後,晨會也開完了。正式的工作就要開始了。蓬熙主要負責記錄的工作,有點類似於場記。
八點半剛過,救護車送來一名急性腸胃炎患者,護士和醫生們一齊沖了上去。王攝影也早已準備好,在不影響醫務人員工作的情況下跟隨著他們移動,周導也拿了一台小型攝像機拍攝周邊環境。蓬熙退到一邊,開始進行記錄和錄音。患者被安置好,開始了一係列的檢查措施。耳邊充斥著她難懂的專業名詞。
“聯繫普外下來會診。急性腸胃炎。”急診科主任孫博一對護士說道。
一分鍾後。
“患者什麽情況?”普外下來的醫生問道。與此同時,帶上手套開始檢查患者腹部。
“昨晚吃過海鮮。半夜腹痛難忍,吃止痛藥無果後聯繫120。無既往病史,這是檢查結果,我判斷腹部有出血。”
王攝影鏡頭轉向這位醫生,蓬熙也低頭看了一下。本來隻是出於本能輕輕的一瞥,目光又回到了病患身上,但是又不知為何在目光還沒收回去時又回頭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