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允的動作也從生澀慢慢變得熟練,給崽崽喂完奶還給他拍奶嗝,瞧著可越來越像個成熟的奶爸了。“若哥兒,謝謝你。”顧允湊到沈若耳邊,說道。沈若被他清淩淩的嗓音一激,頓時耳根就紅了。“這有什麽好謝的啊……”雖然是他把小雲吞帶到這世上的,但一開始真的隻是個意外啊。從一開始並沒有人想要小雲吞來到這個世上,但他就像一顆隕石一樣根本不容置喙地就撞下來了,所有人都不希望他來,但是等到他出生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想要他來。他那麽渺小卻又那麽神奇。將沈若這個異世孤魂,牢牢地拴在了這裏,有了腳踏實地的真實感。作者有話要說:第120章 翌日, 公雞啼鳴第一聲的時候,天色都還沒亮。沈若就醒來了,湊過去親親小雲吞的臉蛋。小雲吞還睡得香甜, 瞧著睡顏可可愛愛的,臉蛋又白又軟,就跟昨日滿月宴上吃的酒釀圓子一樣。沈若看了好一會兒,他臉上掛著笑,披上衣裳將一頭青絲梳順綁好用布包起來盤在頭頂, 再將薄被子給崽崽掖好,免得風鑽進去。這才輕手輕腳地朝屋外走, 輕輕帶上了門。李善桃起得更早, 這會兒就在灶屋裏頭熬粥。沈若先去用冷水洗了把手臉,頓時清醒不少,用豬鬃毛與木條做成的簡易牙刷刷牙, 洗漱完了才往廚屋裏進。他爹這會兒都帶著家裏的羊和牛到虎頭山上去了, 得在山上待一天,說是打算邊放牛邊砍柴的, 他娘給提前做了幾個餅子灌了滿滿一竹筒水讓帶走了。沈若拿了幾個地瓜手腳麻利地洗淨去皮切塊,等大鍋裏頭燒開了,米粥咕嘟咕嘟冒泡, 李善桃拿勺子攪和幾下, 沈若就把切好的地瓜塊給放了進去, 正好熬煮成地瓜粥。沒一會兒地瓜的甜香與米油的糧食香味便散發了出來。家裏糖還有,地瓜雖然本身自帶甜味但是加進了米粥當中就不覺得多甜, 這會兒沈若拿出碗來, 每個陶碗裏頭都給加了半勺白糖。這在農家實在是奢侈, 誰家的糖不是攢著留到過年才吃, 饞了隻能撚一小點兒甜個嘴的。李善桃不是個摳門的,家裏有多少餘糧多少餘錢那就吃與之相匹配的,現在家中不算特別窮苦,孩子想吃點糖,她哪裏會不讓?沈若家裏人多,顧允家就他們娘兒倆兩個人。但總得做早食的,李善桃正好要起一大鍋,昨兒夜裏就喊他們今日過來家裏一起吃早食。這會兒顧允和柳蘭香也就過來了,正好能坐一塊兒喝地瓜粥。“等吃完我得去曬穀場一趟,村長昨兒說了那木箱子漏鬥做好了五十隻,打算開賣了呢。”沈若吸溜著粥,說道。顧允自然要跟他一塊兒去。地瓜粥裏頭總有那麽幾塊特別甜的,沈若吃到滿足地眯起眼睛,用勺子挑出同樣黃的地瓜塊放進顧允碗裏。“顧允,你嚐嚐這塊,特別甜。”顧允用勺子舀起,甜不甜還沒嚐到隻覺得若哥兒剛才的笑容特別甜。吃完早食天才亮起來,李善桃領著柳蘭香兩人又去看雞窩裏的母雞了,沈豐和柳杉也過來吃早食,二狗年紀小缺覺這會兒還睡著呢。沈若和顧允一起合力將廚屋給收拾了。瞧著時間差不多,這才和家裏人說了一聲後一同往曬穀場去。曬穀場就在沈家村的正中心,兩人出門沒走多遠就遇見村裏人,有嬸子瞧見他倆了就和他們打招呼,問他們做什麽去,農閑時候村裏人就喜歡到處去別人家裏嘮閑嗑,這會兒聽著聲兒了又有不少人出來湊熱鬧。村子裏除了那幾個來他家幫過忙的嬸子和漢子外,沈若對他們都說不上熟悉。等他們往前走了隻能瞧見一小點兒背影的時候,大家就嘮開了。“聽說柳蘭香昨兒帶兒子去沈家納采了,可不得了,帶隻大雁還不夠,還帶了不少東西哩!其他的紅布蓋著沒瞧見,那紅雙喜字的糕餅你們知道吧?鎮上一包可是要五十文呢!”“我瞧見了,帶了兩大包!我家的還跟過去瞧熱鬧的還分著了一塊呢,帶回來給我家大牛甜嘴了。顧秀才家裏這麽有錢?還真舍得。”“可不嘛。要我說這兩人崽兒都有了,幹脆直接擺個酒席不就得了,那沈若還能嫁別人去啊?”“瞎講究呢,人家可是讀書郎,秀才公,未來可是要當大官的,你們說話可注意著點兒啊。”“注意啥啊,他又聽不著。你們說這顧允以前不是見著沈若躲都來不及麽,怎麽這會兒倒是上趕著去求親了,就因為有個崽?”“我看不是。你瞧沈若那樣子,瞧著就妖裏妖氣的,怕不是那什麽功夫了得把人勾去了吧?”大夥年紀都大這會兒說起葷話來也不臊,哄笑起來。“沈大山家也起來了吧?那麽多黃泥聘人挑來的,還開工錢呢!瞧著要建大圍牆,嘖嘖,少說也得十幾兩吧?”有人酸得很,這會兒眼紅沈若家的銀子。村裏頭能建起圍牆的人家也不多,自家弄得容易塌得請專門的人過來建,那請人要花錢,挑黃泥費時間,哪裏有時間和銀錢來搞?結果沈若家裏不聲不響地就有錢了?以前他家可是在村裏頭過得苦的,誰不說一句難過啊。“問問他去唄,先前不請了村裏人幫著做東西拉去鎮上賣?能賺那老多?”“誰知道呢,聽說是用布做的玩意兒,那東西能賣上價兒?我可不信。”“那顧秀才以後總得納妾吧?沈若生的是個哥兒,又不是小漢子,哥兒生出來的大多都是哥兒,總得再娶個媳婦兒。”“但總瞧他倆一塊兒,恐怕顧允那小子不會娶別人吧?”“誒喲,未來顧允要是當上了大官,哪個官爺不納小啊?你就不心動不想把你閨女兒嫁過去?”話題越扯越遠。“我才不會讓我閨女兒嫁人做小呢!聽聽你說的,怎麽不讓你閨女兒去?”“我倒是想啊。那不是我家閨女兒長得沒沈若好看麽。”……曬穀場上的棚屋外頭守著不少人,族老們也在。終於將第一批要開賣的木箱子漏鬥做好了,村裏頭的骨幹們都有些激動。見到沈若和顧允到了,立刻帶著他們進棚屋。村長已經坐在裏頭了,棚屋裏頭打掃過那些木屑都掃到了一堆,空地上堆滿了木箱子漏鬥。“若哥兒,顧允你們來了。快瞧瞧這些‘木箱子漏鬥’,沈木檢查過一遍想來應該沒有什麽錯漏,但我不放心,想讓若哥兒你幫著看看,再檢查檢查。”村長年紀大了眼神不太好,這個活兒就得交給小輩來做。但是還沒開賣之前還不想給別人瞧走,所以沈若來做最後一道把關最好不過。沈若欣然應下。顧允本就是經常跟著村長一起活動的,自然不用對他保密,也不用沈若說,他拿起一個“木箱子漏鬥”看就知道了關竅。五十個都要檢查過去著實有些費時間,顧允也上前幫忙。沈若會將東西拿起來擺弄一下,確定所有的零件都能運轉才放下。沈木的活計做的非常不錯,除了有一個使用起來有些滯澀,應該是連接處卡的太緊了一點,但問題不大。稍微鬆一鬆就成。沈木這會兒也在裏頭,他眼神中閃爍著興奮地光芒。他以前做的東西都是村裏頭最普通的那種木板床、木桌子,沒人喊他做些別的,這會兒做好了那麽多“木箱子漏鬥”一想到能賣了賺錢,那心裏頭更是高興極了。“可以,這第一批賣掉之後估計能接到一部分訂單,之後就可以開始繼續生產了。事不宜遲,今日就開賣如何?”沈若笑著問道。木箱子漏鬥製作的流程並不算特別複雜,這第一批做得慢是因為嘴巴確定牢靠的能來幫忙的人少,所以才多費了些時間。現在既然做好了,就要光明正大的拿出去展示,讓所有想買的人都能瞧出這“木箱子漏鬥”能有多好用。村長自然同意,他等這一天可等了不短的時間。他準備了自家的牛車,準備讓他的兩個兒子往周邊的村子跑一趟去報信兒,要是想買的也能直接用牛車給載過來。“這‘木箱子漏鬥’是不是得給它重新取個名字?”顧允想了想,問道。沈若摸了摸下巴,想想也是,總是直白的“木箱子漏鬥”叫著挺奇怪的。村長看向顧允道:“你可是想到好名字了?”顧允看了沈若一眼,道:“叫‘若鬥’如何?”沈若頓時滿頭黑線,這就不要加上自己的名字了吧。但是顧允立刻解釋道:“那‘木箱子漏鬥’形狀與漏鬥相似,‘若’也有‘相似’‘像’的意思,與‘漏鬥’諧音。”“我覺得好!”村長頓時笑起來,說道:“‘若鬥’跟‘漏鬥’諧音,還是若哥兒想出來,這名字真妙!”沈木也點點頭,也覺得不錯。沈若見他們都覺得滿意,便忍著那一點兒小小的羞恥心,應下了。今日曬穀場上熱鬧極了,村長準備了一塊大的方形紅布鋪在地上,上頭擺著那口拿來稱糧稅的青銅鼎,邊上是一張長桌,上頭放著“若鬥”,也蓋了一塊紅布。村裏人得了消息紛紛過來瞧熱鬧,先前那些在背後說沈若和顧允閑話的人也過來了,因著村長在沒敢再說葷話,瞧見這陣仗紛紛問道。“先前就聽見這棚屋裏頭敲敲打打,還有鋸木頭的聲兒呢,這是搗鼓的什麽?”先前造出這“若鬥”的時候,並不是全村的人都瞧見過,隻有後麵的幾家和來幫忙的青壯年人瞧過,這會兒還有些人隻聽過沒見過。這會兒有人問起來,就有族老解答,說這桌上的東西就是先前被周邊各個村子都想爭搶的沈若發明出來的好東西。說起這個,大家夥才想起來那時候他們村可是在十裏八鄉風光了一把,但是沒過多久就沒多少人說了。沈若又是個低調的人,不喜歡往外說這些,所以隻有零星那麽幾個人還總念叨著這件事。說嘴的那幾個嬸子咂咂舌,那桌上紅布蓋著的就是沈若想出來的東西?村長與族老們還有沈若顧允一同商議著之後的流程,順帶著定下價格。不會貴到讓別人買不起,但也不會便宜到人工成本都沉沒。十裏八鄉的村長們消息靈通,沈家村村長的兩個兒子才去了荷塘村和六裏屯兩個村子,就已經有不少村裏的人往沈家村趕來了。他們可是自從沈家村村長放出會開賣的消息之後就盼望著了的。沈家村裏人都沒有全都瞧過那“木箱子漏鬥”的,這會兒在邊上看熱鬧也是伸長了脖頸。沒到一個時辰,沈家村曬穀場上便圍滿了人,大多都是從別的村子趕過來的,荷塘村的村長站在最前頭,他先前舉村可是要出二十兩銀子買的,結果沈家村的沒肯賣,但是說要量產賣的。這不純純是自己賺嗎?這沈家村的還真挺好的,雖說要等上這麽長的時間,但是省錢啊!周圍村子的人也被那青銅鼎每年都給折磨地夠嗆,每年稱糧稅都要累壞不少青壯年的腰,這會兒出了個能輕鬆許多的物件兒,自然是趨之若鶩。特別是那些被累壞腰的青年,全都來了!作者有話要說:明天繼續,感謝大家支持ovo比心~第121章 大夥兒都等了挺久了, 眼見著那蓋著紅布的物件兒就在眼前,但就一直被吊著胃口,就是不掀開, 這會兒都等得著急起來。“沈村長,你可別賣關子了,快點兒放出來給大夥兒看看啊!”“別急,等人來齊再說,總歸少不了你們的。”村長笑著應了句, 吩咐村裏人去他家挑了幾擔粗糧過來,就放在紅布上。這會兒要買“若鬥”的那些村子裏頭還有兩個村的人沒到, 都是十裏八鄉的人, 隨口一聽鄉音就知道大概是哪個村子的,這會兒聚在一處就湊一塊兒談天說地,順帶著問問那“木箱子漏鬥”大約要賣多少。沈家村人知道的, 這會兒收口如瓶, 挑著眉說待會兒不就知道了?其他人呢,都是一問三不知。